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主要病原为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因为患病部位主要集中在牛的胸膜和肺部,所以被称为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致死性疾病。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患病牛会出现毒血症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对我国牛养殖业的危害比较大,必须采取有效的诊断和防控措施。本文主要阐述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主要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重点论述了如何防治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相似文献   

2.
以喘、咳嗽、发热为主症的牛传染有括牛巴氏杆菌病(肺炎型)、犊牛地方流行性肺炎、牛支原体肺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牛副流行性感冒、牛腺病毒感染、牛流行热。1997年我国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消灭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普通病主要有日(热)射病、肺充血与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牛肺炎链球菌的黏附蛋白—肺炎链球菌表面黏附素A (PsaA)对牛肺炎链球菌黏附牛胚气管上皮细胞的影响,本研究利用PCR扩增牛肺炎链球菌psaA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32a-PsaA,经双酶切和测序鉴定正确后,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BL21(DE3)感受态细胞后进行IPTG诱导表达,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重组PsaA蛋白(rPsaA)的表达情况及反应原性,结果显示,rPsaA在上清和沉淀中均获得了表达,且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将牛胚气管上皮细胞与1.3×108cfu/mL的牛肺炎链球菌稀释液于37℃共孵育后,利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牛肺炎链球菌对牛胚气管上皮细胞的黏附性,结果显示,可观察到黏附在牛胚气管上皮细胞的牛肺炎链球菌的绿色荧光,即牛肺炎链球菌可以黏附牛胚气管上皮细胞。利用牛肺炎链球菌稀释液孵育经不同浓度rPsaA预处理的牛胚气管上皮细胞后,对黏附的细菌计数,结果显示,rPsaA可以极显著减少牛肺炎链球菌对牛胚气管上皮细胞的黏附菌数(P<0.01)。利用本研究制备的rPsaA多克隆抗体和肺炎链球菌阳性血清分别与牛肺...  相似文献   

4.
1概述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是由牛支原体引起的以坏死性肺炎为主要特征的牛呼吸道传染病。牛支原体除导致牛肺炎、乳腺炎外,还可导致关节炎、角膜结膜炎、耳炎、生殖道炎症、流产与不孕等多种疾病,牛  相似文献   

5.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牛胸膜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疾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很可能导致牛的大规模死亡。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主要危害牛的胸膜和肺部,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体温升高、呼吸加快,有些患病牛只身体消瘦,一旦发病,直接影响牛只的健康,直接影响养殖户的经济收入。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率达到60%~70%,死亡率达到40%。为此,养殖户应该高度重视该疾病,提高疾病的防控意识,重视日常的卫生管理工作,结合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因和临床症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减少该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肺炎是指肺泡或肺间质炎症.牛的肺炎是由支气管炎症蔓延到肺泡所致,由于蔓延的各个支气管炎症所达肺泡的速度不同,炎症分别发生于牛的肺部的各个小叶,这种肺炎一般被称为卡他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或小叶性肺炎.牛的肺炎一般分两种:支气管肺炎和异物性肺炎.  相似文献   

7.
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也叫牛肺疫、传染性牛胸膜肺炎,是国家一类动物传染性疫病,在发病之后需要立刻将患病牛扑杀,且实施彻底的隔离与封锁,针对牛群进行彻底的净化工作。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的死亡率相对较低,然而因为该病可以反复感染牛群,使得养殖场的疫情无法有效地控制。本文主要分析传染性牛支原体肺炎的病状,探讨有效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阐述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症状及流行特征,其次提出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方法,最后总结了针对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有效防控措施,为我国的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及防治方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是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牛的一种致死性疾病,该病原主要侵害患病牛的胸膜和肺部,因此而得名。感染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的患病牛只在临床中主要症状为出现毒血症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本文对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控措施进行了阐述,望对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牛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宁夏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的感染情况,采用牛支原体间接ELISA试剂盒对发生4起牛支原体肺炎的疫区及其周边地区的牛进行了支原体肺炎抗体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3月龄~1岁之间的牛发病明显,主要表现为肺炎和关节炎;调入牛经过长途运输后进入本地1周内发病,且发病数量急剧上升;调入隐性带菌牛与本地牛同群混合饲养后,3月龄~1岁之间的本地牛发病明显,有接触史的绵羊呈隐性感染。调查结果表明,在引进牛群时应该对全群引进牛进行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检测;不要从疫区引进牛;发病后对疫区染疫牛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同时对检测阴性牛紧急隔离后,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阻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相似文献   

11.
牛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危害巨大的呼吸道疾病,以肺炎、肺脏坏死为主要临床症状,传染性极强。牛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为丝状支原体,该种致病菌虽然会对牛造成严重危害,但在自然条件下致病菌抵抗能力较差,常规消毒剂都能将其杀死。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案例,就1起牛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实验室诊断方法和防治手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受诸多因素影响,在牛规模化、高密度养殖背景下,牛肺炎的发生率逐渐升高,轻则影响牛健康生长发育,重则导致牛死亡,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养殖场户的养牛积极性,阻碍那曲市养牛业乃至整个畜牧业的稳定有序发展,及时做好诊治工作非常关键。中兽医治疗牛肺炎具有绿色、安全、无残留等优势,相关部门要重视推广中兽医。主要对牛肺炎的中医治疗方法和效果展开深入探析。  相似文献   

13.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传染性胸膜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又称为牛肺疫,临床上以浆液性纤维素肺炎和胸膜炎为主。引起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因素有很多,冬季气候寒冷、草料缺乏、运动量不足,极容易引起该种疾病发生。养殖场一旦感染该种疾病就很难清理,无症状的带菌牛在牛场中反复感染健康牛,导致病情反复发生,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牛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牛出败",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以高热、肺炎或急性胃肠炎并内脏广泛出血为主要特征,呈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该病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年均可发生,但以冷热交替、气候剧变、闷热、潮湿、多雨的时候发生较多,其发病急,死亡率高。牛肺炎链球菌病曾被称为肺炎双球菌感染,肺炎链球菌为人的大叶性肺炎、脑膜炎等疾病的病原体,也可导致幼畜的败血病和肺炎。在机体抵  相似文献   

15.
牛肺炎是细菌、病毒与支原体引发的呼吸系统疾病,具备较高的传染性以及死亡率,一旦发病会造成巨大的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针对牛肺炎的治疗,主要以抗生素为主,治疗见效快,但极易产生药物残留以及耐药性等问题,长时间的用药会影响到牛养殖的综合效益。本文主要分析牛肺炎的发病症状以及具体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一种由支原体引起的高度接触性疾病,并以牛的纤维素胸膜肺炎作为主要特征.在正常的饲养情况下,牛类引发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率达到了60%~70%,其病死率更是达到了四成左右.这种疾病的传播主要是病牛或者是带菌牛,并且将呼吸道传播作为主要的传播方式.本文就牛传染性胸膜肺炎这种疾病的诊断方式以及防控措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又被称为牛肺疫,该病的病原为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和传染性,因为主要危害牛的胸膜和肺部,所以被称为传染性胸膜肺炎。病牛的主要临床症状为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皮下组织发生水肿,甚至死亡,对牛养殖业的危害较大。本文主要阐述了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诊断以及具体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牛支原体肺炎是严重危害国内外肉牛养殖业的一种重要疾病,病原混合感染将加剧病情,增加临床治疗难度。本研究通过阐明我国牛支原体肺炎混合感染情况,为探讨更加有效的防控手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近4年来采用门诊和出诊的方式,收集了全国范围内35个临床初诊为牛支原体肺炎的牛场病牛样本,进行牛支原体及混合感染细菌的分离和分型鉴定。[结果]确定了这类疾病的细菌学感染特征,表现为牛支原体感染占绝对优势,混合感染模式主要以牛支原体合并多杀性巴氏杆菌A型感染、牛支原体合并和化脓隐秘杆菌感染为主。[结论]经实验室检测证实临床初诊病例绝大部分为牛支原体肺炎,但混合感染很普遍。  相似文献   

19.
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Mb)是引起牛肺炎、关节炎、乳房炎和中耳炎等众多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牛支原体引起的疾病在欧美地区广泛蔓延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中国2008年首次报道在犊牛肺炎中分离到牛支原体,目前国内对牛支原体的认识还很欠缺,现对牛支原体生物学特性及其膜蛋白进行简要综述,以期为牛支原体病的防控与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诱发牛肺炎的原因较多,除了犊牛自身免疫力差以外,饲养和管理不善也会导致牛发生肺炎,若是不能及时诊治,则会出现死亡病例。笔者以天津市静海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一例犊牛肺炎病例为切入点,对牛肺炎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措施等进行了集中分析,旨在为相关养殖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