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荆树树皮原花色素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黑荆树树皮中原花色素的提取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分别以水、甲醇和乙醇作为提取溶剂,对黑荆树皮中原花色素的提取进行了探讨,通过测定其总抽出物含量和原花色素粗提物得率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提取条件,并重点对原花色素生理活性包括抗肿瘤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利用MTT比色法对原花色素抗肿瘤活性进行了测定,利用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测定了其抗氧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黑荆树树皮是一种富含原花色素的植物资源.提取溶剂选择性试验结果表明,乙醇作为提取溶剂,不仅可以得到较高提取率的原花色素,而且所得原花色素粗提物具有较高的生理活性.黑荆树树皮原花色素适宜提取工艺条件为:溶剂浓度 70%,提取温度 60 ℃,液料比7∶1.体外癌细胞培养的抑制作用测试结果显示,黑荆树树皮提取得到的原花色素粗产品对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有中效,分别对人低分化胃腺癌细胞BGC-823和人肝癌细胞BEL-7402有弱效.自由基清除能力测定结果显示黑荆树树皮中原花色素提取物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江西四年生黑荆树(Acacia mearnsii)树皮单宁中分离鉴定了三个二聚原花色素:刺槐亭醇-(4α→8)-儿茶素、菲瑟亭醇-(4β→8)-儿茶素和刺槐亭醇-(4β→8)-儿茶素。其中刺槐亭醇-(4β→8)-儿茶素为首次从黑荆树树皮中以天然形式分离得到,为一新天然化合物。文中首次对黑剂树树皮二聚原花色素的~(13)CNMR进行了报道,并就其特征和确定二聚原花色素的相对和绝对构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原花色素是最有效的自由基清除剂之一,具有非常强的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的能力。以云南地区滇橄榄树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对其树皮、树芯、树枝、树叶的原花色素质量浓度进行了研究,并对树枝原花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其次,对树皮原花色素抗氧化能力及与维生素C(vitamin C,VC)的抗氧化协同作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树枝的原花色素质量浓度最高,其次是树皮、树叶、芯材。同时,树枝中原花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以质量分数为60%的乙醇为提取剂,料液比1∶7,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原花色素的提取率能达到3.85%。滇橄榄树皮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最佳,原花色素质量浓度为10μg/m L时,自由基清除率高达88.55%,且抗氧化有效成分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层,水层仍然含有部分抗氧化成分。原花色素和VC以质量比为3∶1,1∶1,1∶3进行复配后的自由基最高清除率分别为88.84%,91.27%,91.05%,协同作用强弱顺序为1∶11∶33∶1。  相似文献   

4.
用70%乙醇从大血藤中提取原花色素,并对粗提物进行纯化和分离,采用香草醛-盐酸比色法测定各样品中原花色素含量,并测定各样品抗氧化活性和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血藤乙醇粗提物(CE)、石油醚萃取物(PE)、乙酸乙酯与水两相不溶物(EIF)、乙酸乙酯萃取物(EF)、正丁醇萃取物(BF)和水相留余物(WR)中含原花色素分别为(36.03±0.40)%、(1.19±0.11)%、(57.99±0.22)%、(32.40±0.07)%、(25.03±0.08)%和(41.32±0.37)%。大血藤乙醇粗提物经葡聚糖凝胶LH-20纯化后,含原花色素(98.35±0.72)%,约为粗提物的2.73倍;大血藤纯化物(PT)对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为(70.70±1.38)mg/L,是L-抗坏血酸的1.12倍;对α-葡萄糖苷酶的IC_(50)为(4.37±0.17)mg/L是阿卡波糖的120.71倍。说明大血藤含有丰富的原花色素,大血藤原花色素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5.
超声波辅助提取黑荆树皮原花色素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黑荆树皮原花色素的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因素进一步优化,利用Design Expert 8.0.4软件建立二次多项数学模型,获得黑荆树皮原花色素最佳提取工艺参数分别为: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33.45 min,超声波频率67 kHz,液料比11.04∶ 1(mL∶g),在此条件下,原花色素得率可达21.58%.与预测值21.68%相差很小.  相似文献   

6.
以黑荆树叶片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细胞分裂素6-苄氨基嘌呤(6-BA)和细胞生长素2,4-二氯苯氧乙酸(2,4-D),诱导培养出愈伤组织,采用香草醛-硫酸法和Folin-Ciocalteu法测定了不同条件处理下愈伤组织中原花色素和总多酚的含量,并用电喷雾质谱(二级质谱)法对愈伤组织中原花色素组成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25 mg/L 6-BA和2.0 mg/L 2,4-D的培养基中,黑荆树愈伤组织诱导率及生长状况较佳,且含总多酚和原花色素分别为20.19和11.10 mg/g,明显高于其他处理,适合进行增殖培养;黑荆树愈伤组织主要由单体原花色素及低聚原花色素组成,其中以单体和二聚体居多,还有微量三聚体。  相似文献   

7.
采用多种柱层析手段,分别从基于茶多酚的思茅松和马尾松树皮多聚原花青素片段化反应产物中分离得到1个主要产物。通过MS、1H NMR和13C NMR波谱解析,其化学结构鉴定为(-)-表儿茶素-(4β-8)-(-)-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1)。结果表明,茶多酚中的(-)-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EGCG)在片段化反应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化合物1是EGCG通过4β-8与(-)-表儿茶素C-4位上的正离子键合形成而来。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方法评价了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ABTS自由基的能力均高于茶多酚、多聚原花青素及其片段化总产物,SC50值分别为6.12±0.03 g/m L和41.41±0.66 g/m L。  相似文献   

8.
以陕西长枣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减压法提取其中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L9(34)考察了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优化了超声波辅助减压提取枣皮多酚的条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常规浸提、超声浸提和超声波辅助减压提取三者对提取得率和提取时间的影响,并通过清除自由基能力(DPPH·)衡量了各种提取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减压提取枣皮多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50%,提取温度55℃,液料比30∶1(mL∶g),超声波功率240 W,提取时间10 min,枣皮多酚得率可达5.05%,此条件下提取2次,多酚得率为6.33%,提取率即达97.37%;对比热浸提和超声波浸提,超声波辅助减压提取在明显缩短提取时间的同时又能显著提高枣皮多酚得率;清除自由基能力(DPPH·)测试表明超声波辅助减压提取所得的多酚粗提物活性最高,清除率88.4%,该方法能够更好的保护枣皮多酚的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9.
日本落叶松新鲜松针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日本落叶松新鲜松针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采用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从其9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溶性部分中分到7种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理化性质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儿茶素(1)、表儿茶素(2)、没食子儿茶素(3)、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4)、紫云英苷(5)、2"-O-鼠李糖牡荆黄苷(6)和cedrusin (7).7种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经DPPH试验,测定了核酸溶性部分、二氯甲烷溶性部分、乙酸乙酯溶性部分、水溶性部分、粗提物及分得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溶性部分及化合物1~3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发展基金资助、中国林科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承担的黑荆树树皮低分子及高分子单宁的研究课题,已通过了同行专家的评审。黑荆树树皮是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优质栲胶原料,目前正在大力营造黑荆树林。因此,开展黑荆树皮单宁的化学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研究结果,已公开发表了(1)单宁提取分级和黄烷-3-醇的分离鉴定;(2)多聚原花色素  相似文献   

11.
原花色素的提取通常采取用传统外加热方式的溶剂浸渍法,存在提取时间长、提取效率低等缺点,而微波辅助提取技术具有加热效率高、提取时间短和提取率高等优点,成为传统提取技术的一种替代方式。笔者以兴安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树皮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了微波辅助提取法和常规水浴浸渍法在不同提取时间下对原花色素提取得率的影响,并利用紫外光谱仪和红外光谱仪对树皮提取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和常规浸渍法相比,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可显著缩短提取时间,提高原花色素的提取得率,并且不会引起原花色素结构的破坏。兴安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树皮中原花色素的微波辅助提取适宜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200 W,提取时间10 min,温度60℃,溶剂为50%乙醇,溶剂和树皮的体积与质量比(mL∶g)为10∶1。在此条件下,兴安落叶松和日本落叶松树皮中原花色素的提取得率分别为239%和278%。两者树皮中的原花色素均以原花青素结构为主,仅含有少量原翠雀素。相同条件下,兴安落叶松树皮比日本落叶松树皮的原花色素提取得率稍低。微波辅助提取法适用于落叶松树皮中原花色素的提取,是一种快速、有效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毛杨梅树皮提取物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毛杨梅树皮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为局部棓酰化的聚原翠雀定,具有比原花青定抗氧化活性更强的化学结构特征.本研究以水为提取剂,通过强化提取、絮凝沉降、溶剂萃取、吸附分离等手段从树皮中提取分离得到产物,并经花色素反应定性和IR谱图鉴别.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和蒸汽渗透压法(VPO)测定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r)及其分布,产物中95%以上组分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n)为1 705(相当于聚合度4~5),其余组分的Mn为798.用化学法测定目标产物分子中C-3的棓酰化度为38%.生物活性功能测定结果表明,目标产物能明显抑制油脂过氧化;络合Fe2 金属离子能力为181 mg/g;1 mg目标产物对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速率为0.23 mg/min,清除率为92%(试验浓度:产物与DPPH质量比为1:1.8),强于马尾松树皮原花色素试样.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毛杨梅树皮提取物可望进一步开发成为新型天然抗氧化及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13.
响应面法优化蓝靛果抗氧化成分提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液料比、超声波作用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和乙醇体积分数5个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以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为评价指标,对超声波提取蓝靛果中抗氧化成分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蓝靛果鲜果2.5 g,液料比26∶1(mL∶g),提取温度52℃,超声波功率160 W,乙醇体积分数53%。此优化条件下,DPPH.清除率为67.13%。  相似文献   

14.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研究姜黄色素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黄色素主要含有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和二脱甲氧基姜黄素等抗氧化成分。本研究以得率和抗氧化活性为考察指标,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研究了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姜黄色素的得率、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的影响。综合评分法得到的姜黄色素优化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乙醇体积分数90 %、提取时间1.5h、料液比1∶8(g∶mL),该工艺条件下姜黄色素得率为4.37%,DPPH.清除率8.58%,.OH清除率20.67%。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黑荆树皮原花色素提取物的结构及安全性,对黑荆树皮原花色素的结构类型、小鼠经口急性毒性以及对小鼠肝肾病理学组织影响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黑荆树皮中的原花色素主要以原刺槐定为主(约占70%),并含有较少原菲瑟定(约占25%),而且黑荆树皮中的原花色素低聚物主要是由二、三聚体组成,单体几乎没有。黑荆树皮原花色素提取物的小鼠经口半致死量(wLD50)为3.970 g/kg,95%平均可信限为3.074~4.674g/kg。按照毒理学分级为低毒物质。将死亡小鼠进行解剖,脏器颜色正常,并没发现有肿大、缩小或病变等症状。当一次性服用达一定剂量,10 d后组织病理切片显示存活小鼠肝肾组织正常。研究表明,黑荆树皮原花色素毒性不高,安全性好,对小鼠代谢的器官并不会造成病变和伤害。  相似文献   

16.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松茸菌丝体多糖的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波时间、水料比和超声波功率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的试验设计,以菌丝体多糖得率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RSM)。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松茸菌丝体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菌丝体干粉0.1 g,提取时间223 s,超声波功率427 W,水料比69.7∶1(mL∶g),得率预测值14.52%,验证值为14.33%,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29%,提取2次,得率为16.29%。对超声波提取松茸菌丝体多糖进行抗氧化性研究,结果表明,松茸菌丝体多糖对.O2-清除作用较好,最大清除率为19.32%;对.OH清除作用显著,最大清除率为88.24%。  相似文献   

17.
从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树皮提取物中分离出来的水溶性单宁,通过花色素反应、硫解反应、间苯三酚反应、~(13)C-核磁共振、旋光、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等方法研究,判定为原花青定。落叶松树皮原花青定的终端单元由(+)—儿茶素及(—)—表儿茶素组成,二者的比例为8:2,延伸单元由(+)—儿茶素及(—)—表儿茶素组成,二者的比例约为3:7,水溶性单宁分子的平均聚合度约为8。  相似文献   

18.
以黄连木叶为原料,比较了不同溶剂以及超声和微波辅助对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对多酚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50%、超声时间20 min、提取温度70℃、料液比1∶20,多酚得率15.39%。滤液经乙酸乙酯萃取,减压蒸馏,低温干燥成粉末,多酚纯度达到78.96%。用DPPH清除法对提取物的自由基清除作用进行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高于维生素C(Vc),与纯度为98%的茶多酚相当。  相似文献   

19.
为控制儿茶素类低聚氧化产物形成条件,以表棓儿茶素棓酸酯(EGCG)为代表进行体外化学氧化,通过对产物的HPLC-MS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即EGCG氧化低聚物(EOP),其主要有3种低聚产物:产物1 m/z 911,产物2m/z 929,产物3m/z 911.产物1和产物3为EGCG脱氢二聚体;产物2为EGCG醌式二聚体.反应条件的研究表明,随温度升高EGCG氧化程度加剧,EOP生成量也随之增加,但温度达40℃时,EOP的生成量在氧化10 min后下降;体系pH值增大可加剧EGCG氧化,但pH值9.0时,EOP的生成量在15min后有所下降;随氧化剂所占质量比的增大,EGCG氧化程度加大,但EOP的生成量并不与之成正相关.EOP形成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25℃,pH值7.5,氧化剂与底物的质量比1.5∶1,氧化时间15 min.  相似文献   

20.
中压硅胶柱层析连续纯化茶叶中EGCG及ECG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一种连续中压硅胶柱层析分离高纯度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原料为含量高于 98 % 的茶多酚.连续中压柱层析分离工艺条件为:160~280μm 硅胶为填充料,1 200 mm×80 mm 的自制不锈钢中压层析柱,洗脱液为乙酸乙酯-石油醚-甲酸(体积比6:4:1),洗脱流速为 30 mL/min,负载量为 35 g/kg(以硅胶计,下同),可以得到纯度大于 98 % 的EGCG产品(平均回收率为 85.5 %)和 98 % 的ECG产品(平均回收率均为 80.3 %).回收的洗脱剂先校正pH值,再经薄层层析校正后可重复使用.使用后的层析柱用乙酸乙酯再生,石油醚为平衡剂平衡,平衡后的层析柱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