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轶  王博 《绿色科技》2023,(20):170-175+235
游客在游览活动后的网络在线评价日趋成为塑造和传播旅游目的地形象的重要因素,也对游客的决策行为与满意度产生直接影响。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从游客角度阐述景区的旅游形象,使用爬虫软件获取青秀山景区旅游网站的评论,借助集搜客和ROST CM6软件,将文本材料具体化和直观化,进行高频词统计。并从认知、情感、整体3个形象维度对青秀山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研究。结论为:服务质量与价格是游客关注的核心因素;整体情感态度为积极情绪,消极情绪主要体现在景区收费标准不统一,服务质量不达标。整体上来看,游客对青秀山景区旅游形象的评价比较高,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景区要通过丰富旅游产品、完善旅游设施、加强管理以及构建网络宣传平台等措施,提升游客满意度,推动青秀山景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结果对旅游目的地的营销重点和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选取黄鹤楼景区作为实例,采用网络内容分析法,通过大数据采集器搜集了来自网页、论坛、博客等信息源中的数据,以马蜂窝、携程等旅游网站游客发表的网络游记和在线点评为研究样本,分析研究了游客感知的黄鹤楼景区的形象特征,同时找到目的地宣传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的异同并探讨了原因。结果认为:黄鹤楼官方宣传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是存在差异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黄鹤楼对景区合理规划建设的不足,例如周边交通混乱、缺乏指引、景区拥挤,以及现代化太过明显,商业化氛围过于浓厚等,另一方面是互联网时代,景区官方及媒体、网络的过度渲染与宣传,致使与游客的感知形象形成一定差异。综合官方宣传形象与游客感知形象的差异,提出了对黄鹤楼旅游景区的形象提升及景区推广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云水谣古镇为例,采用网络文本和IPA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在携程网、蚂蜂窝、大众点评网、去哪儿网、同程网、TripAdvisor等旅游网站上获取游客对景区的评价数据,使用GooSeekerv9.0.4软件在高频词汇分析、情感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的结果中构建分析模型,评价游客景区体验要素结构和体验质量,剖析基于网络数据的历史古镇景区形象感知。结果表明:游客对该景区体验要素的关注度相对集中;游客对该景区体验要素的重要性感知度差异较大;未来历史古镇景区可从景区内外部环境、景区热门景点、历史文化背景、活动策划项目、基础服务设施5个方面进行改进提升,从而为游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游览体验。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加客观、真实地反映节庆期间游客对景区旅游形象感知,以杭州超山梅花节为例,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法,把近4a梅花节期间游客在各大旅游网站上的评论和游记作为研究样本,以景区整体环境、景区旅游资源、游客行为活动、旅游设施服务作为游客旅游形象感知的构成元素,对游客关于梅花节期间景区的旅游形象感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游客对景区整体环境认知良好;认为景区对现有资源利用不充分;在对景区内开展的各项娱乐活动较为满意的同时认为景区旅游元素过于单一;对景区的旅游设施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消极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基础设施服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游客旅游体验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网络照片数据以及景区内相关旅游资源信息,通过实地调研、内容分析研究方法,借助ArcGIS软件对杭州湾海上花田景区的游客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在景区的游玩关注对象主要是花卉;花卉的花期与游客到访游玩的淡旺季时间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关联;不同时间段内的气温以及旅游活动安排影响游客的游览行为;游客对景区西部与北部的游览关注度远高于其他地区;游客对较为西式的景点关注程度也较高。提出今后景区应从总结经验优化提升、突出重点强化景区花海景观主题、围绕主题开发配套景点、因地制宜完善游赏服务设施、丰富活动内容调节淡旺季、挖掘花文化开发体验活动等方面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6.
风景名胜区代表着我国生态系统保护的特色,近年来逐渐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选取雁荡山风景名胜区作为温州自然保护地代表,深度挖掘携程网、去哪儿网、美团等共7大旅游网站游客评论,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和IPA分析法对其进行旅游形象感知研究。结果表明:1)雁荡山风景名胜区的二灵一龙景区为游客提及最多的高频词,语义网络呈"核心-次核心-外围"布局。2)游客以积极情绪为主,中性情绪和消极情绪在可控程度之内。3)基于游客感知,可将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旅游形象归纳为旅游资源、基础设施、娱乐项目、服务管理、文化体验、情感评价等6个项目,并细分为16个要素进行研究。4)对16个构成要素的具体评论依次进行编码分析,构建IPA模型分析得知,游客感知的各要素表现性分值较高,但重要性分值较为分散。其中,自然景观风貌、公共交通、景区管理、氛围评价为优势要素,暂无弱势要素。  相似文献   

7.
以新疆喀纳斯景区为例,基于旅游社交平台网络点评数据,利用ROST CM6软件提取喀纳斯景区旅游形象的高频特征词,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喀纳斯景区旅游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获得了游客对喀纳斯景区旅游形象的感知。结果表明:游客对旅游景观认知词条比较单一,对喀纳斯景区的认知主要体现在以自然风光为核心的旅游吸引物上,景区内的人文景观关注度低。喀纳斯景区情感形象积极感知的主要方面集中在游客对旅游吸引物的积极感知;游客对服务管理类的消极感知构成了喀纳斯景区情感形象消极感知的主要方面。游客对喀纳斯景区整体旅游形象感知持积极态度,持消极态度的游客占比较低。  相似文献   

8.
景区作为旅游行业的细胞和重要组成部门,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周边居民经济收入的带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旅游景区的开发、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目的地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并因旅游消费的关联性能够对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起到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增加乡村景区周边农民的收入,景区旅游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目的地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以七星景区和龙脊梯田为例对国内游客进行市场调查,从国内游客旅游消费监测统计数据入手,比较分析城乡景区国内游客消费的差别,结合游客的反馈信息针对桂林城乡景区如何提高国内游客旅游消费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生活高速发展前提下,网络评论已经是获取目的地旅游形象感知的重要渠道。利用网络文本途径结合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与IPA模型分析,展开对上海共青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的分析,得到高频词汇、情感分析及网络语义分析图。结合高频词汇与网络语义分析通过IPA模型进一步研究,总结出针对公园的游客旅游体验要素结构与体验质量评价结论。结果表明,游客对目的地的形象感知整体呈现积极的态度,各体验要素之间的分值存在差异。公园可从保持现有优势、改进设施管理水平、丰富活动、完善交通网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共同提升,为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旅游体验。  相似文献   

10.
北京密云水库作为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周边农业发展受到诸多制约,社区居民需要获得一定补偿以持续生计。为了解游客参与生态补偿的意愿,以密云石城镇的桃源仙谷和黑龙潭景区为例,对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游览情况、相关李克特量表、游客对旅游生态补偿认知及参与等进行游客问卷调查,并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71%游客愿意支付一定金额用于生态保护,游客的资金支付意愿主要受学历和收入影响,人均愿意支付38元用于生态补偿。专项税收、景区门票、生态标签产品、游客参加志愿活动等多种渠道可作为旅游生态补偿的主要筹集方式;建议石城镇结合旅游生态补偿的主体、渠道、实施等构建以市场为主导的旅游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1.
巴松错国家级森林公园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客满意度作为反映森林公园竞争力以及游客需求的一项关键性指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2009年10月及2010年5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巴松错生态旅游景区的旅游资源、交通设施、旅游设施、导游服务、管理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游客满意度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景区旅游资源综合满意度较高,景区对厕所、垃圾筒、标牌等旅游设施管理不善。藉此提出了一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规划和管理景区,文章以中国和加拿大的千岛湖景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比较,通过收集网络平台上的游客点评,采用内容分析法获得景区游客形象感知,对文本进行旅游要素编码及要素等级评定,通过IPA分析法获得景区在发展过程中的优劣势旅游感知要素。结果表明:游客对中国千岛湖感知主要集中在旅游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基础服务设施3个方面,对加拿大千岛湖的感知则集中在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3个方面;中国和加拿大千岛湖游客情感态度上都倾向积极,但也都存在一定的消极评论;中国、加拿大千岛湖景区24个旅游要素的重要性和游客的满意度情况显示加拿大千岛湖较中国千岛湖获得游客的认同更高;针对两景区的旅游感知要素水平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景区之间相互学习、完善与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五台山国家地质公园、宁武冰洞国家地质公园、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和右玉火山颈群国家地质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进行网络文本内容分析,研究了各景区的旅游利用情况以及游客对景区旅游形象的感知。通过分析总结出晋北国家地质公园旅游利用的问题包括3个层面:表面问题是市场认可不足;中层问题是旅游供给不充分;深层问题是体制机制不顺。在综合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塑造地学旅游形象、完善景区功能要素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选择与旅游活动最为相关的因素一游客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游客选择野象谷景区作为旅游对象的行为意识。以客源地、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游客基本特征和出游次数、出游方式和伙伴等游客旅游行为特征分析游客对景区的选择;以游客自我保护意识、对景区的要求以及游客希望采取的管理措施探讨游客的保护意识。以制作警示牌、加设高架栈道、聘请亚洲象跟踪人员等措施减少游客因观看亚洲象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世外桃源景区不仅自然条件优渥,而且人文资源丰富。为了给绿岭世外桃源景区的休闲农业体验产品开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对该景区进行实地调研及问卷调查,借助RMP分析和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结果进行定量研究。通过对绿岭世外桃源景区游客关于休闲体验产品体验感知情况的调查发现:95.2%的景区游客来自周围城市或县城,66.4%的游客为家庭出游,55.9%的游客多次到访,81.2%的游客是自驾游,90.0%游客购买意愿强烈,83.0%的游客消费在200元以内。总体来说,游客对景区较为满意,整体满意度为4.42分,8类体验类产品满意度的平均值为4.18分。其中,得分最高的2类是游览观光类产品(4.40)、亲子互动类产品(4.35),最低的2类是住宿体验类产品(4.00)和纪念购物类产品(4.03)。游客体验感知与重游意愿相关性方面,相关性最高的3类产品分别是游览观光类(0.173)、亲子互动类(0.126)、农业体验类(0.109),而相关性最低的2类产品是休闲度假类产品(0.064)、住宿体验类产品(0.042)。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产品开发对策:整合资源,有效提高产品质量;优势组合,更新产品创新模式;准确定位,利用新媒体宣传营销;树立形象,打造绿岭旅游品牌;深挖文化,开发创意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6.
3月7日,湖南张家界大峡谷风景区“张家界有我一棵树”第四季活动启动,邀请全球10万游客来张家界大峡谷参与旅游植树、扶贫助农活动.活动由景区投入资金,邀请游客在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周边一带植树造林.参与植树的游客均在果树上挂牌,并可终身免费游览张家界大峡谷.同时,景区对游客的信息进行统一收录存档.游客所栽植的果树由景区安排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养护.  相似文献   

17.
针对游客满意度的评价问题,选取天津盘山旅游景区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将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以及游客满意度分析评价方法应用于数据处理及问题分析中,经统计分析发现:该景区交通、公共休息设施不完善,景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特色服务项目缺乏统一管理,对于这些问题,从协调规划景区交通、建立完善培训体系等方面对项目统筹规划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新浪微博社交网络数据为资料来源,运用ROST6.0信息挖掘软件对其客源地、移动模式及偏好进行分析,以及就游客满意度评价进行情感探测和反映问题分析,结果表明: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客源以河南省内和临近河南省的省市游客为主。游客最喜欢的景点和事物依次是玉皇顶、云海、九龙瀑布等。在游客出行目的方面,游客主要以避暑和观光游览为目的出行。在游客移动模式方面,游客通过自驾或乘坐其他公共交通方式到达白云山,在景区内可选择步行、坐电瓶车、乘坐客运索道等多种移动方式进行游览。在游客出游时间方面,游客更喜欢夏季和秋季出行。游客总体上对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印象是正面和积极的,同时反映出存在内部交通、环境卫生、管理服务、公共服务设施4个方面问题,据此提出提升策略,以期更好的促进其规划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网络文本分析法,从大众点评、携程网、高德地图、百度地图、新浪微博5个网站抓取评论文本,以此为研究样本,利用ROST Content Mining软件,从游客认知、情感等方面挖掘游客对广州市儿童公园的旅游形象感知。结果表明:游客对广州市儿童公园的旅游形象感知主要呈现出积极的态度,尤其对于在公园开展的休闲娱乐活动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而消极感知主要来自自然环境、设施服务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改善设施服务质量、发挥公园优势、加强人员培训管理3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构建亚雪公路大景区要打破常规、变换思维,突破传统道路景观规划的局限,将亚雪公路当作一个世界级的大型冬季冰雪旅游景区和吸引各地游客来此旅游的著名景区及一线旅游目的地来打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