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桃小食心虫研究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桃小食心虫国内外科技文献,客观地呈现桃小食心虫的研究现状。【方法】利用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桃小食心虫研究的年度、国家、作者、机构、来源期刊进行了发文量和被引频次分析。【结果】在CNKI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检索出科技文献715篇,研究机构361个,发文作者427位,来源期刊174种;Web of Science(SCI)核心合集数据库共检索出中国、日本、韩国和美国4个国家22个研究机构的23名作者在12种刊物上发表的30篇文献,研究内容涵盖桃小食心虫发生规律、防控技术、种群动态、生理等方面。【结论】中国国内研究桃小食心虫的机构和研究人员较多、国内期刊发表的文献数量多研究内容丰富,但是SCI发表的文献数量较少,且质量低。国内和国际上发文量极不均衡。  相似文献   

2.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核桃研究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帮助国内核桃科研工作者和决策者了解目前国内外核桃研究的方向、热点以及国内外核桃研究水平的差异等。【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和CNKI数据库,对1998—2018年核桃研究的发文量、国家、机构、作者、载文期刊及主要研究内容开展引证分析。【结果】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出与核桃研究相关的文献2 177篇,分布于63个国家、902个机构、483种刊物,共有3 021位作者。美国、中国、西班牙、土耳其、伊朗发文量位于世界前五位,美国的机构关于核桃研究的发文量多、影响力较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为中国发文量最多的2个机构,美国作者在核桃研究方面发文量多、实力较强。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出关于核桃的研究文献17 044篇,其中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等;裴东、翟梅枝、陈朝银等人发文量较多,在核桃研究方面比较权威;《果树学报》《园艺学报》《林业科学》《农业工程学报》等期刊发文量较多且质量较高。【结论】目前国内外在核桃研究领域是多学科全面发展的,国内核桃研究人员多、发表文献多,但在SCI上发文量以及核心专家人数少,机构间的合作交流相对缺乏,研究层次与国际上还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葡萄病毒领域研究现状与进展。【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整理分析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WOS)收录的葡萄病毒研究相关文献,结合两个数据库的分析检索结果对作者、机构、来源出版物和国家等发文数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WOS共检索到来自57个国家545家机构的1505位作者发表于114个出版物的718篇相关文献;在CNKI共检索到374篇相关文献。国内外发文数量最多的作者分别是董雅凤和Fuchs Marc;机构分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和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出版物分别是《中外葡萄与葡萄酒》和Phytopathology。【结论】近几年国内外对葡萄病毒的研究关注度正处于上升状态,投入研究人员众多,研究机构主要集中于各大农林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出版刊物较多,研究国家分布范围较广,遍布五大洲,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病毒的检测鉴定、检测技术的完善和发展,无病毒苗木繁育,病毒病治疗手段以及病毒致病机制四个方面,无病毒苗木繁育、病毒病治疗手段及病毒致病机制研究正在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选取中国CNKI数据库和国外Web of Science数据库在2012—2021年和2017—2021年2个阶段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并对发表的文章数量、作者、国家、机构和关键词等进行统计,通过文献计量学和VOSviewer软件等进行分析,结果可以客观地反映近10年来国内外杨梅相关课题的研究动态,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近10年来,国内外共发表杨梅相关文章2 766篇,发表的文章数量逐年增加;中国是世界杨梅研究的主要出版国,在该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发表的论文、作者、机构等内容来看,我国浙江省的研究机构和大学具有较强的研究实力和深厚的学术影响力;就研究内容而言,近年来,国内外杨梅的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园艺、化学、医药和工业材料方面。  相似文献   

5.
苹果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对促进农业的发展、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选择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苹果研究的作者、国家、机构、载文期刊及主要研究内容开展了发文量和引证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和美国苹果的研究比较广泛。两个国家的发文量较大,占总发文量的32.6%,美国发文3 903篇,中国发文1 450篇。在13个发文大于150篇的机构中,美国占7个,中国2个。发文60篇以上的核心作者共16位,美国占8位,中国占3位。苹果研究的相关文献在美国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较多,国内的研究人员可以参考发表。  相似文献   

6.
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CNKI为文献来源,以自然保护区景观为研究对象,以2021年8月23日为时间节点,以Citispace为文献分析工具,通过分析检索文献的发表年度、研究内容、发表期刊、研究机构、支持基金、国家和作者等情况,重点探讨国内外对自然保护区景观的研究热点、趋势和前沿.研究表明:①国内外关于自...  相似文献   

7.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2001—2014年10月10日全球发表的关于五味子研究的文献类型,年度发文量,居世界前10名的国家、机构、期刊和研究方向等情况。结果表明:2001—2014年10月10日全球发表的五味子文献共695篇,文献类型以学术论文为主;论文的产出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3年发文量最高,约是2001年的9倍;中国、韩国和美国发文量居世界前3位,中国发文量最多,为453篇;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论文数量多;最有学术影响力的发文期刊是《Organic Letters》,化学、药物药理及植物科学是五味子研究的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8.
苹果斑点落叶病是由链格孢苹果专化型(Alternaria alternata f. sp. mali)侵染引起的病害,是制约我国苹果产业的主要限制因子。为明确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苹果斑点落叶病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WOS)中进行检索,对检索结果中年发文量、作者、研究机构、主要研究方向等进行分析。在中国知网中共检索出615家研究机构的756位作者发表于149个出版物的667篇期刊论文;在WOS中共检索出23个国家的99家研究机构的208位作者发表于61个出版物的89篇期刊论文;国内外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分别是曹克强和王三红;发文量最多的机构分别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国内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防治与发生规律的研究,国际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致病性与抗性基因的研究。目前我国以苹果斑点落叶病为稳定研究对象的团队较少。建议加强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生物防治与抗病基因的研究,以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客观呈现国内外荔枝蒂蛀虫的研究现状,分析总结其研究的重点与薄弱所在,为荔枝蒂蛀虫科研工作者与决策者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基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WOS)平台,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荔枝蒂蛀虫文献数量、年代分布、国家、著者信息、出版刊物及研究内容等信息,并采用CiteSpace V可视化软件进行作者聚簇、关键词共现和研究热点分析。【结果】《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检索出科技文献115篇,研究机构58个,发文作者78位,来源期刊55种;WOS(SCI-expanded和CABI)数据库共检索出中国、马来西亚、印度、越南、菲律宾和德国6个国家12个研究机构的26名作者在24种刊物上发表的39篇文献。研究内容涵盖荔枝蒂蛀虫生物学、预测预报、防治技术、生理生化等方面;研究热点有荔枝蒂蛀虫的种群生命表、预测预报、防治技术、寄主植物和产卵选择性、性信息素、组织超微结构以及天敌防治。【结论】中国在荔枝蒂蛀虫研究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研究机构聚集在华南荔枝、龙眼主产区,研究者众多,研究内容广泛但不够深入;高产活跃作者群基本形成了高校以梁广文和江世宏为主导、科研院所由陈炳旭领衔的两大研究群体。但欠缺长期稳定深入研究的科研团队,高产活跃作者群不够聚集,核心作者数量及所发论文质量不是很高;高产机构少;国内和国际上研究成果极不均衡。  相似文献   

10.
我国茉莉研究文献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了解我国茉莉研究的现状,研究对2013年6月以前由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得到的291篇茉莉研究文献的发表时间、发表刊物、研究机构、作者信息以及研究主题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国内茉莉研究文献发表期刊整体质量偏低,研究机构和作者以福建和广西地区略占优势,研究偏重于基础种植栽培方面研究,对于遗传育种和新品种选育方面的研究较为欠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果树害虫国内外相关科技文献,深入了解果树害虫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和趋势。【方法】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对果树害虫研究的年度和国家进行了科研合作、关键词、论文发表数量的统计分析。【结果】通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出美国、中国、巴西、澳大利亚和意大利等20个国家在1995—2020年发表了8551篇果树害虫相关文献。国内外果树害虫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国家分别是美国和中国,在果树类型、虫害和虫害管理3个方面频次出现最高的分别为杧果、果蝇和生物防治。高频关键词的聚类分析发现果树害虫的研究热点与绿色可持续防控相关,尤其侧重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IPM)和生物防治两个方面的研究。【结论】近25年国内外对果树害虫的研究关注度除了2019年之外,整体处于上升趋势,研究内容涵盖果树害虫寄主植物、虫害种类和防控技术等方面。IPM和生物防治作为新兴的防治方法,通过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种群数量,达到了避免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对果实的危害和影响,以及利于食用者身体健康的双赢效果,已经在果树虫害防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李佳玲  马蕊 《现代园艺》2023,(6):177-179
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为文献数据来源,以“数字景观”为主题检索相关文献,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检索得到的787篇中文文献和3201篇英文文献进行量化分析,对比国内外数字景观研究进展,梳理出关键词聚类图谱信息和内容,并针对数字技术主要应用的3个领域,即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环境生态评价与保护、景观遗产保护展开分析,依据突现词信息图,对比国内外研究热点,展望数字景观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全面客观地揭示国内外铃木氏果蝇Drosophila suzukii Matsumura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动向,以期唤起相关部门和科研单位对该害虫的重视。【方法】以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2005—2017年国内外有关铃木氏果蝇研究的中英文文献发文量、文献类型、文献主要产出单位和国家、刊载期刊、高被引文献和基金项目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检索到的铃木氏果蝇中英文研究文献分别为118篇和305篇,皆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英文文献中,大部分为研究性文章,而中文文献中,综述性文章占37%,主要阐述该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且仅46篇获得项目资助;国内期刊中,《中国植保导刊》发文量最多,而《Journal of Pest Science》为发文量最多的国际期刊;中文文献主要产出单位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英文文献发表量最多的是美国,我国仅居第13位。【结论】国内研究铃木氏果蝇的机构较少,研究内容简单散乱,且受资助率低,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英文文献数量较少,且质量低,国内和国际上发文量极不均衡。  相似文献   

14.
基于Web of Science平台,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基本定律作为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从年出版论文数量、作者、来源出版物、学科类别、文献类型、文献语种、机构、国家/地区等方面对2003-2012年10年间的柑桔研究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探讨了有关柑桔的研究趋势、文献分布相关学科和研究热点等,以期为我国柑桔科技工作者提供研究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5.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2000~2013年世界葡萄研究文献趋势、排名前20位国家、研究机构、核心作者、期刊、学科和研究热点等情况。结果表明:2000~2013年世界葡萄研究论文数量共5 360篇;文献产出量逐年增加,2012年文献数量最高;美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中国葡萄文献数量居世界前5位,美国文献数量最多,为952篇;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西班牙国家科学研究理事会、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法国波尔多大学和美国农业部农业服务中心葡萄文献数量较多,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分别位居第6位和第13位;最有学术影响力的核心作者来自中国,主要核心期刊是《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Vitis》、《American Journal of Enology and Viticulture》、《Food Chemistry》和《Journal International Des Sciences De La Vigne Et Du Vin》;主要学科是食品科学技术、园艺、植物科学、应用化学和农业综合学;花青苷、基因表达、白藜芦醇、香气物质和酚类物质(不包括花青苷)是其研究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6.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检索结果,利用HistCite和CiteSpace软件对国际香菇多糖类研究领域文献计量学统计,并对引用频次、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450篇相关文献分别刊载在231种期刊上,平均载文1.95篇;共分49个研究方向;作者为1 661人次;文献来源覆盖20个国家或地区,共127个组织参与该领域研究,其中日本发文165篇,占36.67%,排在榜首,中国大陆位居第二,占35.33%;基金资助机构中90%是由中国机构资助,日本和中国研究机构在香菇多糖的研究领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从1987年到2017年每年关于香菇多糖的文献量和引用频次都在增加,学科发展主要集中在日本、中国和美国,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多糖生理效应、活性,抗癌症,抗肿瘤作用等方面。通过对香菇多糖30年的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为香菇多糖的发展奠定一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简称HLB)是柑橘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给柑橘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系统了解近年柑橘黄龙病的研究状况,采用CiteSpace,从Web of Science(WOS)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分别检索出2108篇英文文献和2359篇中文文献,再以发文量、研究主体(作者、机构及国家)、研究热点及前沿4个角度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由分析可得(:1)国内外正加强对于黄龙病的研究,预计未来仍会保持热度(;2)我国虽已成为黄龙病研究的重要力量,但其科研综合实力与美国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3)中文文献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黄龙病综合防治和黄龙病原体,近年关注优势品种的栽培技术及持续重视综合防控;(4)英文文献聚焦于提高柑橘生产力、防治药物、柑橘木虱和黄龙病原体等方面,近年则关注柑橘木虱的生理生化特性和防治手段,并开始重视非洲柑橘木虱对欧洲黄龙病的潜在威胁,然后对黄龙病的分类检测技术进行不断地创新。最后提出缩小我国与美国的黄龙病科研差距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苹果蠹蛾(Cydia pomonella L.)是我国重要的检疫害虫,目前在我国多个省份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外针对苹果蠹蛾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为明确主要的研究进展,分析未来的研究趋势,为我国入侵害虫苹果蠹蛾防控指明研究方向,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苹果蠹蛾”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全部年份的中文文献,共检索到455篇相关文献。对这些文献分析发现,我国对苹果蠹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苹果蠹蛾的性信息素、苹果蠹蛾的发生规律、苹果蠹蛾的防治。苹果蠹蛾防控措施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其中以生物防治文献发表数量最多,尤其是性信息素和性诱捕器相关文献。发表苹果蠹蛾相关论文10篇以上的核心作者有10人,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我国以苹果蠹蛾为稳定研究对象的团队和单位较少。建议加强对苹果蠹蛾扩张蔓延机制与高效防控技术的研究,促进农业生态环境绿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了解园艺活动对儿童心理状况的干预效果,根据指定的检索策略,对文献进行系统性搜索,按照主题词+自由词方法在Web of Science、Pub Med、CNKI、万方数据库搜索各数据库建库以来至2022年6月关于园艺活动与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对检索得到的文献按照纳入标准在EndNote X9中进行筛选。由Cochrane手册推荐,从选择偏倚、实施偏倚、测量偏倚、随访偏倚、报告偏倚和其他偏倚6个方面进行文献偏倚风险评价提取文献资料。共筛选到7篇符合要求的文献,涉及998个研究个例。从焦虑、注意力、社交能力方面分析证明了园艺活动能够缓解儿童焦虑的症状,同时还具有提升注意力、社交能力的正向促进效果。对未来园艺活动对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进行展望与思考,可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相关的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中文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2011-2022年中国油用牡丹(凤丹)研究文献趋势,排名前20位研究机构、核心作者、期刊、学科。结果表明:2011-2022年中国研究论文数量共973篇;文献产出量逐年增加,2018年文献数量最高,2018年以后发表文献数量逐年减少;河南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表位于前三位;最有学术影响力的核心作者来自河南科技大学的侯小改教授,主要核心期刊是《现代农业科技》《中国花卉园艺》《现代园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和《中国林业产业》;主要学科是作物学、农业经济学、食品、观赏园艺与园林和植物保护,建议加强这些领域的研究的同时,在其他领域开展创造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