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牛卵巢黄体状况与腔前卵泡采集数量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根据牛离体卵巢黄体的不同状况,将31枚卵巢分为5种类型,并采用机构方法分离腔前卵泡,观察不同黄体状况卵巢与腔前卵泡采集数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火山口型,圆锥型和蘑菇型3种大黄体的卵巢腔前卵泡采集量多,扁平片状和表面无黄体型卵巢腔前卵泡采集量较少,具有黄体状况的卵巢初级卵泡(Pm)采集数量多于无黄体类型卵巢,原始卵泡(Pf) 以3种黄体较大的卵巢采集数量最多,次级卵泡(Sc)则以黄体为火山口型卵巢为最多,说明卵巢黄体状况不同,其腔前卵泡采集数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
牛腔前卵泡的机械分离与采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建立了皮肤移植刀切割、剪碎、分级过筛的牛卵巢腔前卵泡体外分离技术 ,分离出了在直径 6 0~180 μm的不同大小的腔前卵泡 ,提高了腔前卵泡的回收效率 [5 7.2 3± 10 .2 1(个 /h) ,n =2 0 ]。  相似文献   

3.
牛腔前卵泡在体外无血清培养中发育为有腔卵泡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用无血清培养系统研究了牛腔前卵泡的体外培养。直径为100-200μm的牛腔前卵泡在添加L-谷氨酰胺、BSA、睾酮、转铁蛋白和硒的McCoy′s 5a培养液中培养,卵泡保持正常的形态结构并持续生长,培养10d左右形成贸泡腔,成腔率约50%。培养液中添加胰岛素对卵泡直径的增长和卵泡腔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添加FSH对腔前卵泡的生长未表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基础培养液中不添加犊牛血清(FCS)及添加不同比例FCS对牛腔前卵泡体外发育和激素分泌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FCS对腔前卵泡体外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对腔前卵泡的体外发育、存活及激素分泌也影响不大。腔前卵泡在无血清条件下可持续生长、分泌性腺激素。  相似文献   

5.
牛腔前卵泡的简易机械分离方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两种机械法分离牛腔前卵泡。方法一 (M -1) ,皮肤移植刀切割、剪碎、过滤镜下直接捡卵法。方法二 (M -2 ) ,皮质片剪碎、离心、悬浮、过滤镜下捡卵法。M -1平均每卵巢采卵数为 46 9个± 18 2个 ,M -2为 6 8 4个± 12 5个 ;处理时间M -1为 2 5 4min± 6 7min ,M -2为 46 3min± 16 8min ,两种方法采集腔前卵泡数量及处理时间均存在显著差异。平均每小时采集卵泡数分别为 99 5和 87 2个 ,M -1多于M -2。两种方法获得腔前卵泡大小分布规律也有明显差异 ,M -1采集腔前卵泡直径为 6 0~ 15 0 μm ,绝大部分是次级卵泡 ,而M -2获取腔前卵泡则偏小。总的看来 ,M -1处理时间短 ,回收效率高 ,方法简便 ,且分离卵泡直径较大 ,适于体外培养 ,是机械分离牛腔前卵泡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牛腔前卵泡的体外培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在α- MEM和 D- MEM/ F1 2 基础液中添加不同比例的 ITS、丙酮酸钠、谷氨酰胺、次黄嘌呤和血清 ,观察了不同基础液对牛腔前卵泡体外生长发育的影响 ,从而筛选出较好的组别。在筛选出的基础液组别中添加 3个水平的FSH、L H、E2 ,观察了其对牛腔前卵泡体外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α- MEM和 D- MEM/ F1 2 2种基础液中以α-MEM为好 ,不同的基础培养液组合对牛腔前卵泡的体外培养有一定的影响。添加不同水平的激素对牛腔前卵泡体外培养也有显著影响。试验初步筛选出最佳的培养液成分为α- MEM ITS(I- 5 m g/ L ,T- 5 mg/ L ,S- 5μg/ L ) 丙酮酸钠(0 .2 3mmol/ L) 谷氨酰胺 (1.5 m mol/ L) 次黄嘌呤 (2 m mol/ L) 血清 (7.5 % ) FSH(0 .2 5 mg/ L) L H(5 IU/m L ) E2 (0 .5 mg/ L )。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种新的机械分离卡拉库尔羊卵巢腔前卵泡的方法:将Ф3mm带有钢丝的电线一端去掉胶皮,暴露内部钢丝并将其压成扁形,常规灭菌处理。用带胶套的镊子将卵巢夹住,用钢丝刮擦其表面后用PBS溶液冲洗两次,然后收集冲洗液;将刮过的卵巢置于培养液中用组织剪剪成不同大小的碎片,用网筛过滤,收集滤液,滤液和冲洗液在37℃培养箱中静置15分钟后,在90倍以上体视显微镜下镜检检卵。这种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检卵率,每小时可达57.11枚±4.32枚(n=5小时)。  相似文献   

9.
10.
采用台盼蓝染色、相差显微镜观察以及透射电镜方法对体外培养前后牛腔前卵泡活力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台盼蓝染色和相差显微镜观察检测卵泡活力有一定的误检率,超微结构检测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腔前卵泡健康状况,可作为评定腔前卵泡培养系统优劣的一个可靠手段。在实际应用中,相差显微镜观察与超微结构评定相结合可发挥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1.
透射电镜下,简易机械法分离得到的腔前卵泡有1~3层颗粒细胞,相邻颗粒细胞间存在明显而广泛的间隙连接,卵泡基膜完整,外无卵泡膜。培养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与体内发育腔前卵泡类似。培养6d时观察到颗粒细胞增殖现象,培养15d时,个别卵泡的内膜细胞开始形成。超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本培养体系适于小腔前卵泡的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12.
牛卵巢黄体类型与闭锁卵泡之间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牛卵巢不同黄体类型和闭锁卵泡的组织学研究 ,探讨了不同黄体类型与闭锁卵泡数量和直径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牛卵巢黄体类型其功能强弱不同直接影响正在闭锁、近完全闭锁和完全闭锁卵泡的数量和直径  相似文献   

13.
猪腔前卵泡机械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分离到的卵泡数量、分离时间和卵泡在体外培养3 d后的存活率为指标比较了两种机械方法分离猪腔前卵泡的效果。结果表明:用针刮法分离猪腔前卵泡的数量(Φ<50μm:203600±59000;50μm≤Φ≤150μm:29.40±10.34;Φ>150μm:9.30±3.29)极显著(P<0.01)高于剪碎法(Φ<50μm:18900±12000;50μm≤Φ≤150μm:13.95±3.70;Φ>150μm:4.95±1.61),而且针刮法16.16±1.43 min分离时间比剪碎法(20.30±1.48)min短,(P<0.01)。体外培养3 d后,腔前卵泡存活率在两种方法之间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应用针刮法分离猪腔前卵泡能有效保护卵母细胞和颗粒细胞的正常形态以及基膜的完整性,从而使分离到的猪腔前卵泡维持正常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在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0、0.001、0.01、0.1、1.0 mmol/L)处理,研究培养4 d后的腔前卵泡颗粒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1.0 mmol/L SNP组凋亡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而0.001 mmol/L SNP组凋亡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说明高浓度的SNP对猪腔前卵泡颗粒细胞凋亡起促进作用,低浓度的SNP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哺乳动物腔前卵泡体外培养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哺乳动物卵巢内的原始卵泡库是雌性生殖资源的储存库,但大部分卵泡在腔前阶段已退化闭锁了,这无疑是对这一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腔前卵泡的开发和利用,建立了一系列的培养体系,尤其在小鼠上做的比较成功,已经得到了少量后代。文章主要就卵泡的发生发育过程,腔前卵泡的分离方法,培养基的选择,不同直径腔前卵泡培养体系的建立,影响腔前卵泡发育的因素及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为进一步完善腔前卵泡培养体系,揭示其发育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回顾哺乳动物(牛、羊、猪、小鼠、大鼠、兔以及仓鼠等)腔前卵泡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并探讨腔前卵泡研究在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猫科动物、犬科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等)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体外培养牛腔前卵泡卵母细胞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直径约100μm牛腔前卵泡在无血清下体外培养15d。超微结构研究显示,培养前腔前卵泡卵母细胞微绒毛短小,分布均匀。胞质内细胞器致密而均匀,线粒体多为长或圆形,嵴较少,高尔基体、脂滴稀少,未见有皮质颗粒出现。培养6d时,微绒毛略变粗长,但数量减少。胞质内细胞器,由近核分布向胞质中央区转移,线粒体形态丰富,基质电子密度极高。培养15d腔前卵泡卵母细胞微绒毛增多,变长,斜向或垂直插入已经形成的透明带中。线粒体增多,大小不等,形态各异,胞质中区有溶酶体样物质及零星的皮质颗粒出现。电镜研究表明,体外培养与体内正常发育腔前卵泡卵母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