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意义]数据治理是提升数据价值的基础,是数据时代的研究热点。对当前数据治理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数据治理的理论研究与电子信息资源管理等方面实践的开展。[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分析法,以数据治理框架为分析视角,从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客体、治理内容、治理过程、治理手段等6个维度系统分析了数据治理的研究进展。[结果/结论]数据治理核心要素中,对治理目标、治理主体、治理手段的认识较为一致,对治理内容关键点的认识需要进一步统一,对治理客体的研究仍需细化。数据治理过程中,更好地区分数据管理和数据治理,明确数据治理定位,凸显数据治理重点与核心,是后续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职业教育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智慧技术赋能到职业教育治理全流程中,有利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治理目标、治理框架、治理协同、治理工具4 个方面入手,搭建智慧赋能驱动的职业教育治理体系,致力于解决教育治理过程中存在的思维落后、劳逸不均、协同失效、技术失范、基建不足等现实问题,符合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部署,将会实现智慧教育治理更高阶效能治理,更有效地服务于职业院校智慧治理。  相似文献   

3.
乡村是我国最基本的治理单元,联结着国家治理体系.我国在乡村治理方面存在短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随着时代的发展,乡村治理面临着人才队伍短缺、法治体系滞后及德治方式保守等新的困境.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应明确治理路径,推陈出新地构建乡村治理体系,提升乡村治理水平,进而激发广大治理主体参与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4.
城市和农村基层治理是我国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治理模式的探索中,成都市城市基层治理相继出现了以街居模式、居社分离模式和社区自治模式为代表的传统治理模式,以及以"小单元治理"模式和"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为创新的治理模式,农村基层治理典型的则有"村民自治"的运行模式和"村民议事会"模式,通过对城乡基层治理模式的横向与纵向比较研究,发现它们在治理主体、运行机制和治理绩效方面各有其特点,但同时,又有基层治理主体参与治理的能力有限、基层治理彼此封闭隔绝,未形成治理合力以及基层治理缺少顶层设计和制度保障等问题的存在,因而,成都市各城乡基层要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理模式,最终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适应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创建一流大学,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围绕高校治理这一中心,立足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制度三个基本点,着力解决当前高校"治理体系不平衡""治理能力低水平"和"治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构建起"政党(领导)+政府(管理)+高校(办学)+社会(监督)"的"四位一体"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政党领导能力、政府管理能力、高校办学能力和社会监督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深入把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乡村治理提出的新要求,通过挖掘当前乡村治理实践中治理主体、治理手段和治理机制构建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新难点,从充分结合、深度关联乡村经济发展和基层民主建设的维度,研究提升乡村治理效能的路径。研究认为,应当通过产业发展增强乡村治理活力,通过多元治理格局增强乡村治理动力,通过机制体制建设保障乡村治理秩序。  相似文献   

7.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推动运动式治理转向长效治理,是实现社会治理目标的必要举措。基于此,以山东和东北两地秸秆禁烧运动为例,采用定性研究方法,从政策目标制定、政策执行机制和治理效果评价三大维度阐述两地在秸秆禁烧治理中的运动式治理过程,并提出以用促禁,推动运动式治理向长效治理进行范式转换,以实现治理效果的长期化、稳定化。  相似文献   

8.
沈艳 《乡村科技》2023,(3):18-21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当前,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乡村数字治理取得了较大成就,但也面临着较大困境:在治理理念方面,认同感不强,理念滞后;在治理能力方面,数字素养不高,治理能力不足;在保障体系方面,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全椒县应积极转变治理理念、强化多元共治,提升治理主体的数字素养、激发治理效能,完善治理机制、夯实治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李懿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4):196-200,封3
依法治国战略提出以来,推进治理现代化、法治化成为中国当下的主要任务和发展目标.目前,民族地区基层治理法治化主要存在治理机制缺位、治理理念保守、法治意识薄弱、治理措施不当等困境.从健全治理机制、转变治理理念、树立法治意识、优化治理资源等方面提出民族地区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路径,以期为民族地区基层治理提供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农村水环境治理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治理主体主要为国家和当地政府,农村居民作为末端治理主体,缺乏对水污染治理全过程的参与和管理.通过调查南京市郊区农村居民参与水污染治理情况,以水污染治理认知为中介变量,农业总收入为调节变量,构建中介调节效应模型,聚焦政策宣传对农村水污染治理支付意愿的影响机制,得出以下结论:政策宣传、水污染治理认知与农村水污染治理支付意愿彼此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水污染治理认知在农村政策宣传对水污染治理支付意愿的影响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在政府宣传水污染治理政策的过程中,农户的水污染治理认知程度越高,越愿意为水污染治理付费;农业总收入在政策宣传对水污染治理支付意愿的作用机制中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丰富及完善了农村水污染治理支付意愿的作用路径,有助于农村水污染治理长效参与机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环境的公共物品属性以及污染治理的复杂性要求建立一个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系统。在论述网络化治理理论特征以及污染治理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尝试设计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网络化治理结构框架,并基于网络化治理视角,从价值目标、主体职责以及机制保障三方面分析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面临的困境。研究发现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存在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治理目标不一致,治理职责不明确以及参与协商机制、保障机制建设不完善等治理困境。在对困境分析的基础上,从培育多元共治理念、明晰主体治理权责以及健全网络治理机制方面探索农村水环境污染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共同价值的乡村整体性治理:现实反思和内容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津农业科学》2017,(11):15-17
乡村治理的碎片化现实要求实现乡村整体性治理。通过分析乡村治理碎片化的现状,回顾整体性治理理论的要点,提出整体性治理的共同价值,构建了基于共同价值的乡村整体性治理内容。研究表明:整体性治理理论具有共同价值的意蕴,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念,以共同价值为合法性基础的乡村整体性治理具有两个依据,即共同价值的价值依据和治理共同体的组织依据。基于这两个基础来源,基于共同价值的乡村整体性治理需要建构一个包含价值要素、工具要素、功能要素的复合型系统。  相似文献   

13.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社区治理则是基层治理的核心所在。近年来,部分省份相继建设了一大批新型农村社区,其目的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但是社区的治理体系尚不完善、治理能力较弱,这将会直接影响城乡融合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本文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视角探究城乡融合与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关系,分析新型农村社区在治理体系、治理理念、治理方法、建设规划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为社区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城乡融合有效推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媛 《农业与技术》2022,(20):145-149
乡村治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亟需提升乡村治理的效能。通过对124份政府工作报告的梳理,借鉴文本分析方法,本文总结出各地推进乡村治理的顶层设计逻辑,并结合各地乡村治理的推进实践,指出乡村治理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作为推进乡村治理有效的一项政策制度,第一书记以“精英下乡”的形式通过“外力”参与推动乡村有效治理,是沟通政府与村民之间“最后一公里”的桥梁。但驻村第一书记参与乡村治理面临着双重治理角色之间的矛盾、双重治理理念的摩擦、治理权责不一致的冲突等问题,要通过明晰第一书记治理角色定位、明确第一书记治理权责边界、提升第一书记乡村治理能力等举措优化第一书记参与乡村治理的路径,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贫困治理存在着要素、结构和功能方面的耦合关系,高等农业教育推动农村贫困治理进程,农村贫困治理也促进高等农业教育发展。当前,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贫困治理耦合存在一定障碍,主要表现为教育供给与贫困治理需求不匹配、教育体系与贫困治理结构不平衡、师资队伍与贫困治理任务不适应、治理主体的多元协同机制不健全等。对此,应以供给侧改革的思维匹配贫困治理需求,以优化高等农业教育体系平衡贫困治理结构,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适应贫困治理任务,以多元主体培育构建贫困协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曹阳 《吉林农业》2011,(3):273-273
小流域治理是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手段,文章从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如何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后的成效等方面论述了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治理基础薄弱、村民生活污水治理意识不强、污水收集难度大、水量波动大等问题;结合新形势下的政策和规划目标要求,提出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应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项规划》为指导,统筹推进治理设施的建设工作,并加强宣传,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污水治理工艺及处理规模,同时加强污水治理设施的长期维护管理,提高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农村污水治理责任的实现:责任设定与追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必须分析治理需求,考察治理现状,借鉴先进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理责任设定,明确自然人治理责任、法人治理责任和政府治理责任的理论依据及其种类,形成完整的、清晰的、合理的治理责任体系,并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方式和途径,以此推动农村污水治理工作的快速、有序进行,保护农村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治理效率是治理机制对降低治理成本的效果,是合作社治理成本与治理收益的比值。治理成本主要包括信息成本、集体决策成本、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剩余成本,治理收益主要包括社员利益保护及合作社价值增长。依据掌握合作社剩余控制权的社员类型,将合作社治理模式分为中小社员主导型、大户或技术能手主导型、政府部门主导型和企业主导型四种。不同治理模式下,合作社治理效率的表现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