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夏大豆是我国农业重要的一种经济作物,具有投资小、投工省的特点。近年来,山东省兖州区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夏大豆播种面积约1万亩。种植夏大豆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等影响,易造成产量低,6月中旬是夏大豆的适播期,由于正处夏季,天气炎热,温度高,土壤干旱,整地播种较费时间,易造成晚播,不利于干物质吸收,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高产抗病夏大豆新品种皖宿1019的亲本来源、选育过程、品种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促进大豆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丹阳市夏大豆种植以7月白、8月白为主,连年的种植使得品种繁杂、老化、退化,影响品质和产量,商品率极低。为了改善夏大豆品质,提高产量,2004年丹阳市农林局引进了攀吨、科丰988、黑珍珠3个夏大豆新品种,在丹阳市横塘天元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试验种植。  相似文献   

4.
1.选用早熟良种夏大豆生长季节较短,选用适宜的早熟品种是高产稳产的前提。由于生育期变短,对夏大豆品种早熟性的要求愈趋严格,熟期过晚,易受早霜危害,不能正常成熟,且影响冬小麦适期  相似文献   

5.
<正>安徽省淮河以北夏大豆种植区播种在6月初,种植制度为小麦、大豆轮作。前茬作物(小麦)收获后,传统生产方式小麦秸秆就地焚烧,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近年来秸秆禁烧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小麦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但大量的小麦秸秆覆盖地表,对下茬作物大豆的种植产生影响,机具作业难度增加,播种质量难以保证。黄淮海夏大豆生产中普遍存在缺苗断垄问题,使得大豆产量  相似文献   

6.
从保护性耕作的实践需要出发,论述了冬小麦收获之后,夏大豆的播种方法和植保技术,为大豆生产提供了较好的产量保证。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江苏省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并结合生产实际,介绍了夏大豆机械化生产技术路线、各生产环节技术要点及机具配备要求.  相似文献   

8.
针对720 g/L异丙甲草胺乳油在大豆田使用的安全性和防效进行试验,验证其产品对夏大豆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治效果,确定其最佳使用量.  相似文献   

9.
进入6月下旬后,黄淮、江淮等地出现数次明显降水过程。据农业部监测分析,此次降雨缓解了前期旱情,对夏玉米、夏大豆等夏播作物出苗和中稻移栽返青十分有利。一是有效改善了土壤墒情。  相似文献   

10.
正宿州市的夏大豆种植,麦收后播种,与小麦、玉米二大粮食作物相比长期处于次要地位。与大豆生产相配套的农机装备也相对匮乏,农机农艺脱节,技术相对落后,现有农机具不能满足大豆生产作业中全程机械化的发展需求。近年来,由于"玉米振兴计划"的实施,玉米对大豆的替代已成为部分地方政府保证粮食增产的最主要策略,玉米面积近几年迅速扩大,与玉米同季的大豆面积逐步减少。种植大豆省工省钱,易  相似文献   

11.
大豆新品种皖宿1019是宿州市农业科学院2009年以郑9805为母本、周02005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该品种2018年、2019年参加安徽省夏大豆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2574.5kg/hm2,比对照中黄13增产5.78%。2020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2892.9kg/hm2,比对照中黄13增产8.8%。适宜于安徽淮北地区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2021年通过安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2](编号:皖审豆20210013)。  相似文献   

12.
谈谈贫困地区的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甘肃省舟曲县农机局杨永辉我县地处甘肃南部的贫困山区,农作物主要以冬小麦、夏玉米和大豆等粮食作物为主,粮食产量平均亩产只有150公斤右左。由于土地大部分处在半山、高山地区,坡度较大,所以推广机械化的大面积耕播和收割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3.
泽州县夏大豆两增三改高产栽培技术培肥地力,抗旱保墒,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有效模式。要认真掌握秸秆直接还田、底施棵棵壮豆肥、合理密植、叶面喷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夏大豆施硼增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华市县大豆种植面积一般为25万亩(16700hm2)。为探素夏大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我们对大豆主产区立壤进行了硼、银元素含量测定。其耕作层土壤硼元素含量为(4.3~8.7)×10-8,钼元素含量为(9~16)×10-8,比大豆生育生长期最低需硼量少(4.13~4.57)×10-7,比最低需钻量少5×10-8从测定结果看,土壤严重缺乏硼。为此,进行了如下硼肥增产试验。一、试验处理1.本试验设4个处理,3次重复。硼肥拌种、硼肥喷施、硼肥拌种加喷施。2.施肥方法。①拌种法10kg种子拌硼砂是sg。首先将棚砂加少量水化开,再加入50%水稀释.然后与…  相似文献   

15.
<正>1品种来源原名DH2619-1,江苏省东海县农科所于2000年以东88-27为父本,与鲁豆10号为母本进行有性杂交,产生杂交1代并选择优良单株,2001~2004年进行系谱单株选择。2005年~2009年进入鉴定圃和品系比较,DH2619-1表现突出,产量较高,试验667m2产达到172.5kg,比对照泗11增产9.5%。该品种200~2010年参加江苏省淮北夏大豆区试,2011年参加淮北夏大豆生产试验,2012年3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苏豆9号。审定编号为苏审豆201204。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不同干旱水平在各生育期对夏大豆在砂姜黑土与黄潮土中的影响及差异,基于2022年五道沟实验站桶栽受旱试验,在夏大豆分枝期、花荚期、鼓粒成熟期通过水分控制,设置轻旱、中旱、重旱3个干旱水平与全生育期无旱对照(CK),分析各生育期不同干旱水平胁迫对夏大豆在两种土壤中耗水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及差异。结果表明:(1)两种土壤中夏大豆各生育阶段随干旱加重耗水量呈减小趋势,重旱减小最显著;砂姜黑土中耗水量各受旱组小于对照组,黄潮土除分枝期轻旱外耗水量均低于对照组,且耗水量减少水平除鼓粒成熟期轻旱均小于砂姜黑土。(2)两种土壤重旱对产量影响最强烈,鼓粒成熟期重旱减产最严重;黄潮土花荚期不同受旱水平减产率均低于砂姜黑土,分枝期各受旱组砂姜黑土减产率低于黄潮土。(3)两种土壤花荚期、鼓粒成熟期WUE随干旱程度加剧呈明显递减趋势,重旱影响下WUE减小明显,鼓粒成熟期重旱对WUE影响最严重;受旱减产水平在不同生育阶段存在差异,使得花荚期黄潮土各处理组WUE均高于砂姜黑土,分枝期黄潮土WUE均低于砂姜黑土。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以10个在售玉米品种康农玉868、隆平509、正兴6号、瑞康玉18、宜单629、成单716、嘉乐玉828、台沃655、同玉609、垦丰169,以及大豆品种川农夏大豆3号为研究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个重复,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的玉米品比试验。试验测定了10个玉米品种农艺性状、抗逆性、穗部性状及小区产量。试验结果表明,选取的10个玉米品种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抗性好,但产量各有差异。试验对10个品种产量进行了排序,并分级。  相似文献   

18.
<正>1基本情况为进一步提升四川省特色动植物产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四川区域优势特色,于2014年将四川区域优势产业创新团队新增为第二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团队,共设有草莓、夏大豆、花生、甘蔗、苎麻、观赏植物、春大豆等新品种引选育及栽培技术研  相似文献   

19.
作物系数-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法是作物需水量计算最普遍采用的方法。作物系数作为该方法的重要参数,它的确定已成为作物需水量研究的关键问题。依据2005-2007年3年田间试验资料,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关中地区夏大豆全生育期间参考作物蒸散量,并利用农田水量平衡方程及土壤水分胁迫系数计算了作物实际蒸发蒸腾量,由此计算了大豆各生育阶段的作物系数,并分析了大豆作物系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关中地区大豆全生育期间参考作物蒸散量平均为524.6 mm;大豆作物系数全生育期平均为0.82,在开花~结荚阶段最大,平均为1.22,其次为结荚~成熟阶段,平均为1.05,播种~幼苗最小为0.26;在关中气候背景下,大豆作物系数与大于10℃积温具有较好的二次多项式关系。  相似文献   

20.
龙华英 《农业工程》2012,2(9):70-74
由豆薯层锈菌(Phakopsora pachyrihzi Syd)引起的大豆锈病是严重影响大豆生长的重要病害之一。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抗病育种,而抗病资源的筛选是抗病育种的工作基础。利用室内离体叶片接种方法确定了大豆抗锈接种鉴定的接种浓度,最适接种浓度为100孢子μL,每片大豆叶子的接种量为2 μL,发病时间为第5天,第7天孢子堆破裂释放夏孢子。对296个大豆品种进行了抗锈鉴定,并辅以显微观察和分子检测技术。初筛结果显示:只有大青仁表现出抗性,重复接种鉴定后该品种未表现出明显发病症状,PCR可检测到该品种被接种叶片上的锈菌,针对这个品种再次接种锈菌,结果表现出抗性,其余品种均表现为感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