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一农谚既适用于旱地休闲麦田,也适用于大秋作物农田的夏季管理。首先,它充分揭示了旱地休闲麦田在夏季深耕的作用,相当于水浇地放水灌溉。在华北特别是山西省,水资源较短缺,灌溉条件较差,耕地中旱地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旱地农作物生长发育所需水分主要依靠自然降水,  相似文献   

2.
一、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内容 机械化旱作农业就是针对旱地缺水和雨季降水分配不均的特点,在地力瘠薄的自然劣势下,把传统农艺与现代化的机械技术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机械化配套作业手段,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以实现旱地作物的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3.
黔中地区旱地黄壤抗干旱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地处贵州中部的旱地黄壤水分特征曲线测定的基础上,通过2年的定位观测,旱地黄壤无效水分含量高、有效水分贮量少,作物利用难度大,抗干旱能力低,黄壤季节性干旱主要受制于降水;土壤水分耗竭随季节性气候特点和作物种类而异,旱地灌溉应结合季节性气候特点和作物种类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因地制宜地发展集雨工程,确定灌溉合理的灌水量是解决黄壤旱地季节性干旱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覆盖措施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雨养农业区旱地冬小麦高效生产模式,通过2个生长季的田间试验重点研究了不同覆盖措施对冬小麦播前及生育期内农田土壤水分状况、作物耗水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覆盖措施对于播前农田墒情以及作物耗水、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与对照相比,地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处理播前土壤贮水量提高了24.41%~34.62%和14.27%~19.99%;田间耗水量增加了35.90%~44.56%和20.86%~23.65%;实收籽粒产量分别提高了33.13%~35.10%和18.46%~27.88%;有效自然降水利用效率分别增加了0.30~0.35和0.17~0.28 kg/m~3。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邢台市全年干旱少雨,十年九旱。特别是该市东部黑龙港流域地带的南宫市、威县、广宗等8个县(市),土壤为沙性土质,生产条件差,其中5个县是全市的棉花种植大县。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提高农田水分利用率,已成为黑龙港流域旱地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春小麦三水利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非充分灌溉条件下,采用不同的灌水次数和不同的灌水定额进行灌溉试验,考虑灌水与无灌水2个因素,对春小麦的水分利用系数及水分生产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期土壤水和灌溉水所产生的效果对于小麦在80%以上,土壤水和降水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从而进一步揭示和明确了灌溉水、土壤水、降水的价值,使几种水对作物产生的效果得到客观的评价。在干旱条件下水分利用率高是以牺牲产量为代价,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考虑各因素进行优化利用。  相似文献   

7.
应用麦田水分动态平衡模型和干旱预报模型计算小麦的适宜灌溉期和灌溉水量。依据实测资料,对小麦的节水灌溉与增产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这种节水灌溉技术,可充分利用土壤储水和自然降水,减少灌水次数,降低麦田水分的无效消耗,提高土壤水利用率,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同其它方法相比,此方法的优点除投资省外,主要是能对旱情进行早期预报,从而能在大面积的农田上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水,这对促进农业节水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盐池县位于宁夏东部,全境处于中部干旱带,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农田水分利用率(包括自然降水和补充灌溉)。针对干旱发生规律及其特点,依据近10年保护性耕作实践,目前已形成了以肥调水为中心,深松免耕为主体、秸秆覆盖为抓手、化学防控为手段、优良品种为基础、水肥一体为保障的6大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体系和两种主推技术模式,并实行以技术为内涵、以机具为载体,技术与机具同步示范推广,取  相似文献   

9.
分析陕北渭北地区旱地玉米生育期的水分盈亏量和各旬的降水自给率的地区分异,研究不同分区典型县区旱地的降水产量积分回归函数,探讨其降水对产量的影响规律,确定了不同分区玉米的最佳补充灌溉时期。  相似文献   

10.
对旱地玉米应用不同抗旱节水栽培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抢墒播种、带水播种、浸种催芽、适时补水等抗旱播种保苗技术较露地直播增产64.7%~130.5%,水分生产效率提高0.48~1.11 kg/m 3 ,水分生产效益提高0.57~1.21元/m 3 ,农田节水量达到3 180~7 143 m 3 /hm 2 .在地膜覆盖条件下,带水播种可增产21.6%,浸种催芽带水播种可增产6.6%~29.6%,适时补水可增产7.9%~39.9%,水分生产效率、水分生产效益和农田节水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为克服旱灾对全市玉米种植所产生的严重影响,充分利用自然降水,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水分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2008年赤峰市从甘肃省引入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并在喀喇沁旗、林西县和敖汉旗开展了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与半膜栽培相比,全膜双垄沟播栽培通过将"覆盖抑蒸、膜面集雨、垄沟种植"三项技术有机地融为一体,具有增墒保墒效果显著、增温增光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机械化雨养农业工程技术是指通过多种技术途径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使土壤中的水分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和使用,从而达到蓄水、保墒及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目的。那么如何实施机械化雨养农业工程技术呢?  相似文献   

13.
农田水分在"土壤-作物-大气"连续系统内,通过降水、灌溉、土壤蒸发、作物蒸腾、下渗、地下水补给等形式进行着复杂的交换。本文从农田水量平衡原理出发,以农田表层为原型,根据气候条件和作物种植情况,建立农业干旱两层动态模拟模型,模拟农作物生长期农田水分循环过程及土壤墒情信息,为旱情预警预报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设施农业的水分利用率,设计了平地漫灌灌溉水净化与循环利用系统;阐述了系统的组成、节水灌溉原理与工作过程。理论分析可知,系统具有较高的输水利用率、灌水利用率和降水利用率,是农业节水灌溉的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陈松 《节水灌溉》2007,(6):30-31,36
通过对长期自然降水资料的统计分析,结合田间定位试验和微区试验,对土壤水分平衡关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评估旱害的4项指标:贫水指数、凋萎指数、降水指数和干旱指数,并依据干旱指数对浅山地区1961~1999年的粮食生产进行了年型分类,其结果是:39年间共发生特大旱年1年、大旱年3年、中旱年19年、轻旱年11年、平水年5年,发生机率分别为2.6%、7.69 %、48.72%、28.21%、12.82%.同时认为青海东部地区旱田作物需水和耗水参数矛盾突出,干旱是年年发生,唯轻重之别,具有明显的不可预测性、多变性和不可控性.抵御干旱的有效措施是实施农田外部人为亏缺补水.  相似文献   

16.
我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半湿润偏旱地区。近几年,连续干旱,水资源递减,加上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大量开采地下水,严重影响了我市干旱地区的农作物的生长,制约了我市的粮食生产。为使我市粮食生产再上一个新台阶,抓好机械化旱作农业,改造中低产田是一条重要途径。1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内容及其发展机械化旱作农业就是针对旱地缺水和雨量季节分配不均的特点,在地力瘠薄的自然劣势下以机械为龙头,把传统农艺与现代化的机械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机械化配套作业手段,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以实现旱地作物的增产增收。具体技术措施主要包…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对于干旱定义的综合提法是巾于水分的收支或供求不平衡,而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或者是一种因长期无降水和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由于干旱是一个分复杂的综合现象,其形成的原因和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与众多自然环境因素有关,也与人类社会因素有关。因此,针对齐齐哈市旱灾频繁和旱作农业现状,提出了旱作农业发展对策和几点建议,对大力发展蓄水保墒的综合性农业机械化旱作新技术、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张大伟 《山东农机》2004,(3):13-13,17
旱区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一是降雨少、气温低、土壤贫瘠、自然条件恶劣,产量低而不稳。二是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严重。大量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壤肥力下降,而且蚕蚀耕地。为充分接纳天然降水,提高有限降水的利用率,减轻水资源短缺对农业生产的制约,保护农田土壤和生态环境,实  相似文献   

19.
旱作大豆不同种植方式的土壤水分、温度及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4种不同种植方式下大豆关键生育时期的耕层土壤昼夜温度变化、0~2m土壤水分动态定位监测,结合作物产量分析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大豆苗期覆膜沟播能够防止白天耕层土壤温度过度上升和晚间温度过度下降,耕层平均温度比露地平播提高3.3℃;在不同降水年型,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以覆膜沟播最高,干旱年份分别提高48.7%和35.4%,平水年份提高33.4%和24.5%。覆膜沟播能够明显改善旱作区土壤水温条件,是旱作区进一步挖掘降水潜力和高产田创建的最佳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20.
分析陕北渭北地区旱地玉米生育期的水分盈亏量和各旬的降水自给率的地区分异 ,研究不同分区典型县区旱地的降水产量积分回归函数 ,探讨其降水对产量的影响规律 ,确定了不同分区玉米的最佳补充灌溉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