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越冬期管理。从菠菜停止生长到翌春返青前为越冬期。为预防冷、旱伤害,在封冻前可浇一次冻水;施肥不足的,可混浇尿水。封冻后,可覆盖马粪或圈肥,保护幼苗越冬。在返青前,选晴暖天气,待霜冻融化后泼施鲜尿,每亩100~2000kg,下午3~4时结束。  相似文献   

2.
加强越冬蔬菜越冬期间的田间管理,是确保越冬蔬菜翌年优质丰产,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其具体的管理措施是: 一、浇封冻水。在封冻前,浇一次透水,这样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水分,蓄水保温,使蔬菜根系在越冬期间免受冻害和干旱的危害,同时还可以减少土壤裂缝,防止因土壤冻裂透风伤根而  相似文献   

3.
一、土肥水管。每年秋冬季节普遍增施有机肥,大树每株150kg,或按lkg果2kg肥施入,同时,结合施基肥进行扩穴、耕翻,春夏浅刨,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在果树的花前、花后、果实膨大期进行追肥,生长期结合喷药叶面喷肥3~5次。浇好封冻前、发芽前、花后三次水。梨园6~7月再增浇1~2次促果水。  相似文献   

4.
做好冬小麦的田间管理工作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1.加强三类苗管理三类苗应抓住冬前未封冻的有利时机,优先管理,促根生长。要及时划锄松土,提高地温。对于底墒较好的晚茬麦田,一般不浇冬水,以免降低地温;对于底墒较差的晚茬麦,应选晴天浇冬水,底肥不足时可施适量化肥。  相似文献   

5.
春花生     
春花生播种在5月上旬,收割在10月上旬,全生长期140—150天。花生灌溉根据1958年群众高额丰产团灌溉经验典型材料分析,一般灌水5—6次,个别达9水,灌水量300公方,整个生长期有效利用降雨量折合250公方,共计每亩需水量550公方。灌溉方法采用畦浇。播前水这一水最好在年前进行冬灌储水,一般前茬作物收割后,先进行深耕深翻分层铺施基肥,在11月中旬至封冻前进行灌水,每亩灌水量100公方。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当前以普施暖苗肥,大浇封冻水为主的麦田管理运动正深入开展。开封、許昌、新乡三个专区,大部县市已形成高潮。洛阳、南阳两专区及郑州市正在深入发动群众,进行規划,积极准备,部分县市已全面行动。开封专区地委書記、专員亲自抓封冻水,抽出13个地委委員分片领导,全区抽調干部70,742人,深入田間,坐鎮指揮。据12月15日統計,全专区参加麦田  相似文献   

7.
有的农民担心自家地太干旱,于是不顾需水的多少将大量的水灌入地里,以致造成田间积水。地旱理应浇水,孰不知,浇水过多也会影响土壤正常的保持养分的功能,危及作物的生长发育。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危害:一、降低地温。尤其浇小麦封冻水和返青拔节水,此时天气寒冷,浇水多  相似文献   

8.
乐亭县徐家店乡,历年小麦播种面积在1000hm2以上,由于一年两茬,年年都有133hm2的晚播麦。这些晚播表年前不分荣,次生根在5条以下,还有一部分是无次生根的"光棍汉"。晚播小麦按常规管理,每公顷产量只有2250kg,最高不过3000kg该乡农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巧管晚播小麦的经验,使晚播麦每公顷产量增加到4500kg,最高达6000kg。产量比常规管理翻了一番。他们巧管晚播麦的具体方法是:1.酌情浇封冰水,起雪追施腊肥晚播麦不宜浇封冻水,墒情差、保水性差的麦田,适当浇小水。追施腊肥可在冬末春初雪前或雪后进行,顺垄…  相似文献   

9.
冬季耕翻既是棉花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是消灭越冬棉铃虫的有效方法。根据研究,棉铃虫一般在距地面2.5~6cm(深的可达9cm)处化蛹越冬,冬耕对棉铃虫具有多种杀灭作用:①破坏蛹室,改变蛹体的自然状态,降低翌春羽化率;②将部分虫蛹翻至地表,使其干死、冻死或被天敌啄食;③将部分虫蛹翻入土壤深层,使其不能正常羽化出土而被闷死,从而减少越冬虫源。其技术要求是:1.冬耕时间。冬耕时间越早越好,一般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就要抓紧进行,在大地封冻前(冻土层超过5cm)耕完,以延长风化时间,提高灭虫效果,并有利于多接纳雨雪。大地封冻后耕翻,不仅耕作困难,耕…  相似文献   

10.
北农大攻下小麦节水高产技术在我国小麦产区,流行"头水旱,二水赶,三水田水紧相连,一直说到麦开镰"的栽培农谚,而北京农业大学教授王树安、蓝林旺教会了农民除了播种前说足底墒水,春季只浇一水,亩产可达400kg,浇两水可达450~500kg的技术。水资源不...  相似文献   

11.
桃小食心虫属鳞翅目蛀果蛾科,简称桃小,又名桃蛀果蛾、桃蛀虫、食心虫、枣蛆等,是忻州市苹果、梨、桃、红枣、山楂、杏等果树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也是造成果品产量下降、品质变劣、价位低的重要原因。2011年,桃小食心虫在忻州市偏轻发生,mm的圆形脱果孔,孔口常有少量虫粪,由丝粘连。红枣被害后早熟,群众说“蛆枣先红”,但枣的外表不变形,多在枣的一端留有虫孔,造成果肉减少,果内布满虫粪,食用价值和商品价格大为下降。  相似文献   

12.
1.整地 由于麦后播种时间紧迫,因此伏播夏大豆的麦田最好在小麦收获前浇串茬水或收获后及时浇底墒水,然后结合耕地撒施基肥。每0.067hm^2施腐熟的优质农家肥1000~1500kg,复合肥30~40kg。  相似文献   

13.
冬季,果树处于休眠期,是移栽的大好时机。一般在正常的气候条件下,苗木的成活率是比较高的。但是,若遇上冬旱,就会影响果树苗木的成活。所以,冬季移栽果树应注意防旱。须把好以下三关: 一是浇水关,在移栽苗木前,把树坑挖好后应先在坑里浇足水,等水完全渗下后再移栽苗木,苗木栽好后再浇一次水,称之为定根水。等水渗下后及时覆土保墒。  相似文献   

14.
实施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 ,要实现稳产高产 ,除了保证播种质量外 ,还应跟上配套栽培技术的实施 ,加强小麦生长期的管理。藁城市经过 3年的试验 ,总结出如下配套栽培技术 :1 播种量要适当 确定播种量要根据所选择品种的分蘖成穗率高低及种子发芽率等特性而定 ,实行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 ,其播种量应较常规播种高 10 %。2 合理施用底肥 根据几年的实践及我市的土壤肥力条件 ,实施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在底肥的施用上 ,应亩 (1亩 =6 6 7m2 )施二铵30kg ,施氯化钾 10kg。3 及时浇好封冻水 ,适量补施冬前肥 由于秸秆直接还田、抢墒播种等原因 ,表…  相似文献   

15.
不同灌溉条件对甘蓝生长、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蓝苗期结束时浇一水,会延长莲座期,缩短结球时间。只在结球前期浇一水可比对照节水39.75 mm,增产8.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3.38%,根重密度提高8.3%,而叶球的干物质、可溶性糖和蛋白质积累高于对照,但与对照无明显的差别。同时,地膜覆盖条件下浇三水和不浇水都不利于产量形成,也达不到节水高产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了解河套灌区地下水埋深与TN浓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互作用关系,以内蒙古河套灌区乌拉特前旗北场试验区为研究对象,运用GIS软件中反距离加权差值模块对地下水埋深及TN浓度进行插值,绘制并分析了地下水埋深与TN浓度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秋浇前地下水埋深达到最大值,平均埋深为2.38m。秋浇后由于大量水渗到地下,地下水埋深达到年内最小值,平均地下水埋深为0.64m;地下水TN浓度总体分布较分散,五水前与秋浇前地下水总氮浓度均值相近,秋浇后略小。秋浇后期试验区西南部的总氮浓度明显偏低,东北部总氮浓度相对较高;试验区地下水埋深与TN浓度相性关系不明显,但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可以定性的表征地下水TN浓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河套灌区典型区周年内耕层土壤盐分时空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河套灌区典型区耕层土壤盐分在周年内的时空变异规律,分析其盐碱化风险。【方法】利用经典统计分析与地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研究区周年内(2018年秋浇前到2019年秋浇前)耕层土壤盐分的空间变异性,利用指示Kriging插值法绘制出土壤盐分的概率分布图,分析其分布规律。【结果】①各时期土壤含盐量0~10 cm10~20 cm20~40 cm;耕地各土层在夏灌期处于积盐状态,荒地在三水前变化很小,之后迅速积盐,耕地和荒地各土层自下而上积盐速度逐渐增大,荒地积盐速度大于耕地。②各时期0~40 cm土壤盐分半方差模型均可以用球状模型拟合,变程在1 104~1 994 m之间,属于中等空间自相关性,秋浇前土壤盐分空间结构性略好于其他时期。③同一年内土壤盐碱化高风险区面积逐渐增大。【结论】各时期土壤盐分呈表聚型,夏灌期均处于积盐状态,盐荒地旱排盐效果显著;研究区一水前到五水前土壤盐分空间结构性变化不大;同年各时期盐碱化分布格局类似,但积盐程度和盐碱化面积都随时间逐渐增加,节水灌溉条件下秋浇压盐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小麦浇冬水是一项增产效果显著的技术措施,它的作用有:避免地温受气温剧烈变化的影响,能稳定地温的变化,确保麦苗安全越冬;可以塌实土壤,粉碎坷垃,防止漏风冻根;冬水可以春用,为翌春小麦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消灭越冬虫害等。浇好小麦冬水,必须掌握好以下三个环节: 1.时间:浇冬水过早,易导致麦苗过旺生长,不抗冻;过晚土壤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省不少地区对水的利用率还不高,一般尚达不到30%。一个水仅浇地4—5万亩。分析原因,主要是没有充分利用水源。灌溉渠道不系统,工程不成套,组织不健全,浇地制度不严,渠道渗漏严重等也是重要原因。这样不仅浪费了水量,而且抬高了地下水位,招致土壤盐碱化,对农业生产很不利。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现象,提高水的利用率,扩大灌溉效益。根据翼城利民渠、汾阳峪道河、繁峙茂河等灌区一个水现已浇地10万至11万亩的灌溉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日夜不停浇地。峪道河灌区不论冬、春,刮风、下小雨,白天、黑夜,决不让水白流。下小雨时低地不浇,高地浇,在冬、春灌溉时,冬至前先浇小麦,上冻后再浇秋地。在夏收复播时,还采取了边收割、边灌溉、边复播的办法。使水全年点滴入田。达到了充分利用水源,提高了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在抗旱运动中,陕西凤翔县各地及时总结推广了高塬抗旱的十条办法,充分利用了地下水的潜力,低水上塬,万水归田,虽然全县绝大部分地区处于井深、塬高的旱塬上。自流水源很少,仍然做到麦田块块不受旱,亩亩浇足水,全县90多万亩山坡和旱塬麦田已有85万多亩浇上了水。高塬抗旱的十条办法是:(一)合车并流,长引远浇。距离水井较远的土地,用两架或三架水车合并一起,增加水量,长引远浇。(二)分层打井,多级提水。沿河道两旁,水位低,地势高的地方,分层打井,逐级提水,渠水上岸,河水上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