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指出了健康的雏鸡是保障鸡只生产性能和保证养鸡经济效益的基础,进而从雏鸡的选择、适宜的育雏环境、开饮、开食、断喙、科学免疫、饲喂全价饲料等方面阐释了雏鸡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
雨水 《湖南农机》2002,(1):24-24
“春季忽视防鱼病,夏秋两季慌了神”,这句话道明了春季抓好鱼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性,而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主要抓住“三早、四定、五消”。(1)三早。所谓“三早”即指早放养、早开食、早管理。春季放养鱼种要尽量提早,一般在春节后投放鱼种较适宜,这时水温较低,鱼种活力较弱,鳞片紧密,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种苗不易受伤。早开食,指春季应在各种鱼类代谢起点水温之前就开始诱食,以促其早开食快生长,增强鱼的体质,从而达到提高抗病力的目的。(2)四定。“四定”即投喂定质、定量、定时、定位。①定质:直接喂鱼的青料要鲜…  相似文献   

3.
玲玉 《湖南农机》2004,(1):29-29
池塘养鱼,春季管理十分重要,这个阶段管理得好,既能促进鱼类早开食恢复健康,增强抗病力和提高成活率,又相对延长生长期。早管早受益,管理的关键技术是:分期注水。早春水温低、鱼体较小,池塘的水不要1次性注满,应随着水温的逐渐升高和鱼体的生长而加高水位,通常每半个月左右注1次水。到3~4月份,池塘水位可注至80~100cm,注水时,进水管道要设过网,以防止野杂鱼进入。及早施肥。水温达8℃时,应及时施。一般每亩池塘可泼施人粪尿50~0kg,牲畜粪150~250kg。3~5天施1次,持池塘水色呈黄褐色为宜。适当投饵。当水温上升到10℃时,便开始投饵,饵料…  相似文献   

4.
肉鸡快速育肥十二法1.添喂盐酸氯丙嗪:每只每日喂3~5毫克.连喂15天,可增重15-20%。2.喂多酶片:雏鸡开食后3天,在日粮中加入0.04%的多酶片(研细拌匀).连喂2周。3.喂无菌蝇蛆:以酒糟为原料.生产鲜蛆喂养肉鸡可多产肉。4.喂高能饲料:以...  相似文献   

5.
(1)添加接种剂新建沼气池投料时应加入占原料量30%的活性污泥,旧池大换料时留10%以上正常发酵的地底活性污泥作为启动接种物。发酵物食水量以88%~94%为宜,采用人畜粪尿等流体、半流体原料发酵可满足食水量要求,采用稻草垫栏猪牛粪发酵,须先堆沤发酵,待料温50~60c时投入池内,适当加水,调整PH值为7左右。他内发酵原料应不封盖发酵7~15d,可防止“酸中毒”影响产气。当池内波面布满紫光色气泡时,说明沼气池已启动,可封池使用。(2)添加新鲜料沼气池产气后要陆续向池内加新料:猪牛粪、鸡鸭粪、酒槽等,不要加水。(3)适时…  相似文献   

6.
一、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山鸡0~8周龄为育雏阶段。雏鸡比较娇嫩,若管理不善,死亡率就很高。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还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精心饲喂,保证营养。第一天开食即可喂玉米粉拌熟鸡蛋(100只雏雉  相似文献   

7.
要想苹果结果早主枝角度开张好芮政文近年采,由于加强了科学管理,芮城县苹果生产发展很快,不少果园3年后挂果,5年后丰产,7年后每1hm2(公顷)产量75000kg(公斤)。生产实践证明,苹果树主枝开张角度合适是早结果、早丰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开角的对象和...  相似文献   

8.
1.细菌引起鸡的呼吸道病 (1)雏鸡沙门氏杆菌病该病因以排白色糊状粪便为特征,养殖户一般称之为白痢。白痢多发于雏鸡,一旦发病,死亡率相当高。凡患白痢的雏鸡,绝大多数具有呼吸道症状,表现为羽毛蓬松,双翅张开,后腹呈现一收一缩的呼吸加快动作,若将雏鸡捉住置于耳边细听,可听到“哔卜哔卜”的呼吸声,少数有咳嗽声。  相似文献   

9.
养鸡生产发端于种蛋孵化。它的成功与失败,关系到雏鸡孵化率、成活率,甚至影响成鸡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果。1.种蛋的选择、保存、运输和消毒 (1)种蛋的选择种蛋应来自生产性能高、无经蛋传播疾病、受精率高、记录完整、健康高产和饲养管理严格的种鸡场选购种蛋,千万不能在发生过新城疫、马立克、  相似文献   

10.
小麦播后管理技术问答1.小麦品种选择不当怎么办?中、早茬地块播种春性及弱冬性品种,会导致麦苗冬前旺长,不利于安全越冬。对策:在及早划锄、镇压的基础上,冬前壅土围根,或盖施"蒙头粪",保护麦苗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1.
一、雏鸡的饲养管理按照雏鸡的生产发育特点及其对营养成分、环境条件要求的不同,可分为0~6周龄幼雏期,7~14周龄中雏期,15~20周龄大雏期。一般把中雏、大雏称为育成鸡。1.幼雏期的饲养管理(1)幼雏的生理特点①代谢旺盛、增重很快。雏鸡2周龄体质量(体重,下同)约为初生体质量的2倍,6周龄为  相似文献   

12.
一、病因与症状 1.细菌性 (1)禽霍乱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各种家禽和多种野鸟都能感染,鸭最易感染,雏鸡发病较少,3~4月龄的鸡和成年鸡较易感染发病,常为散发性、间或呈流行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粪检选择自然感染胃肠道寄生虫病6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分为A组(项目产品组)、B组(药物对照组)和C组(空白对照)三个组。结果表明:三个组在驱虫前寄生虫的感染率均为100%,在投药后的第6天粪检,A组和B组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98.8%和94.7%,A组和B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第31天粪检A组和B组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100%和99.3%;在第55天时粪检时,A组和B组虫卵减少率均为100%,与C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O.01)。A组和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A、B两组与C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4.
为弄清羊、鸭、兔粪便厌氧消化产沼气潜力及特性,试验以各新鲜粪便为发酵原料,以自行培养的厌氧污泥为接种物,在(35±1)℃、(25±1)℃和常温(9~19℃)条件下进行了批式厌氧消化试验,研究了各粪便厌氧消化的产气速率与产气量、酸碱度变化、消化料液COD及NH4+-N的去除效率。试验结果显示:(35±1)℃时各原料总固体(TS)产气率为:羊粪0.273 m3/kg,鸭粪0.441 m3/kg,兔粪0.210 m3/kg;(25±1)℃(羊粪为(27±2)℃)时为:羊粪0.206 m3/kg,鸭粪0.359  相似文献   

15.
(1)治疗鸡白痢:杀猪后,取出苦胆,趁热往里装满黄豆,然后挂在通风、阴原干燥的地为晾干备用。码发生白痢时,从苦胆中取出黄豆研未,伴料喂鸡。小雏鸡1次喂1粒,中雏鸡和成鸡1次喂2粒,id3次,一般3d即可治愈。(2)治疗鸣气管炎:将适量大蒜去皮捣烂,浸泡在苦胆内,24h后用微火烘干,研末,装瓶封存后备用。鸡发生气管炎时,1只鸡喂1g,分3次服下,一般3d即可治愈。猪胆治鸡病有特效@周翠英  相似文献   

16.
怎样给雏鸡饮水农村养雏鸡一般买回后不敢给予喂水。一种错误说法是饮水会拉稀,其实这是不科学的。该不该给雏鸡饮水,何时开始饮水,给饮什么样的水,都是雏鸡饲养期的重要环节。(1)为什么要给雏鸡饮水?这是因为:①雏鸡经高温孵出,供水不足会影响生长,严重的会死...  相似文献   

17.
农机工作新思路新举措荟萃⊙太原市农机局为引深城郊农机化改革,加强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农机管理法制化、农机服务市场化、服务体系产业化的进程,1996年在各县(市、区)农机局(中心)直属农机站(包括国营大型农机站)和各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范围内开...  相似文献   

18.
牛瘤胃积食,是反刍动物贪食大量的粗纤维或容易膨胀的饲料引起瘤胃扩张,瘤胃容积增大,内容物停滞或阻塞,整个前胃机能障碍,形成脱水和毒血症的一种疾病。1.病因(1)原发性瘤胃食滞主要因过食草料,饮水不足,缺乏运动或饲料突然变更而致。(2)继发性瘤胃食滞在前胃弛缓、瓣胃阻塞、创伤性网胃炎、皱胃变位或阻塞等疾病过程中,常继发瘤胃食滞。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所提出的一种保温、高效且运行成本低的雏鸡舍通风方式,依照热平衡原理,采用留温新风换气系统对雏鸡舍进行通风试验。对安装留温新风换气系统的雏鸡舍进行温湿度、显热交换效率和雏鸡生长性能监测,并且对留温新风换气机进行回收成本分析。试验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每周温湿度均可达到要求,在第4周时,试验组的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的二氧化碳质量浓度、氨气质量浓度、PM2.5质量和PM10质量浓度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的空气质量和通风效果均优于对照组;留温新风换气机的显热交换效率在夜间(19:00—次日07:00)平均达到80%;两栋鸡舍的雏鸡生长性能无显著性差异(P>0.05);从热回收效果来看,测试期间室外温度为-8~8℃时,回收成本时间为80d左右。当室外温度低于19℃时,留温新风换气机可平衡热回收效率及通风需求的关系,能够满足畜禽舍通风量及节能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2-2006年资水流域益阳段的水质监测资料,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法,评价该河段总体水质现状,评价结果表明:(1)资水流域益阳段水体的主要污染物是粪大肠菌群、石油类、挥发酚、NH3-N,其中粪大肠菌群污染十分严重,各监测断面均严重超标;(2)从上游到下游,监测断面水质污染程度逐渐增加;(3)资水流域益阳段污染源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染源、农业面源及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的工业源,因此进行流域水质规划时应将生活污染源与农业非点源污染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