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机械化精密播种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机械化精密播种技术是指用机械将一定数量的小麦种子按照规范化要求的位置(行距、粒距、深度)播入土壤的技术.该技术旨在将传统的"大肥、大水、大播量"的高产栽培技术改变为"足肥、足水、小播量"的更高产栽培技术.其实质是在土壤、水肥条件好的高产地块上,通过降低播量,处理好群体与个体发育的矛盾,改善群体内有效分蘖的光照和营养条件,实现成穗率高,单株穗多、粒多、籽粒饱满,从而达到更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玉米秸秆还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玉米秸秆还田与小麦播种配套技术,对阜阳及相同耕作制度玉米秸秆还田及小麦播种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麦机械化精密播种技术是指用机械将一定数量的小麦种子按照规范化要求的位置(行距、粒距、深度)播入土壤的技术。该技术旨在将传统的“大肥、大水、大播量”的高产栽培技术转变为“足肥、足水、小播量”的更高产栽培技术。其实质是在土壤、水肥条件好的高产地块上,  相似文献   

4.
失误之一:品种选择不当。中、早茬地块播种春性及弱冬性品种,会导致麦苗冬前旺长,不利于安全越冬。对策。在及早划锄、镇压的基础上,冬前壅土围根或盖施“蒙头粪”。失误之二:播种过早。导致幼苗出土后叶片狭长、垂披,分蘖不足,主茎和一部分大蘖冬前幼穗分化;冬季遇到-10℃、持续5小时左右的低温时发生冻害。对策。适时镇压,抑制主茎和大蘖生长;压后及时划锄,并结合浇水亩施碳铵15公斤,必要时用0.2%~0.3%的矮壮素溶液叶面喷施,以控制徒长、抗御冻害。失误之三:播种过晚。由于冬前生长期短、积温不足,导致麦苗生长瘦弱、分蘖少。对策。以划锄…  相似文献   

5.
6.
小麦是世界上粮食总产量排名第二的粮食作物,仅次于玉米,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种植。因此小麦从播种到结实每一个环节都倍受农户关注,文章试从小麦播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出发,来讲解小麦播种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小麦生产中存在的旋耕面积大,土壤耕层浅,病虫害发生较重,播量偏大,施肥不合理及部分农户播种偏早,品种选择不当的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选用良种、培肥地力配方施肥、加深耕层提高整地质量、提高播种质量力争苗全苗匀苗壮、搞好小麦播种期病虫害防治五项小麦播种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牛伶锐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0):186-187
本文从合理选用品种、精细整地、合理配方施肥、适期足墒播种、精量半精量播种、综合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提出了小麦播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小麦要高产,播种是关键,文章分析了当前小麦播种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小麦播种关键技术,为高产打好基础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 小麦是河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居全国首位。近年来由于麦田施肥水平提高,小麦群体增大,长势茂密,使小麦行间湿度增大,通风透光条件变差,不仅给麦垄套种造成困难,而且常促使小麦纹枯病等病害严重发生,造成小麦减产,如果在灌浆、成熟期遇上阴雨大风,就会出现大面积倒伏而严重减产。为了确保小麦健壮生长和稳产高产,利于秋作物麦前套种,我们于1991—1992年在郾城县试行小麦13cm、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当前小麦生产趋势,结合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本人主要从小麦品种选用、合理整地、科学施肥特别是严把播种质量关等几个方面对小麦播种技术进行了总结和探究,为小麦高产、高效、绿色栽培技术的提高提供了技术依据,对现代农业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指出并分析了2007年小麦播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包括对麦田进行镇压和中耕、加强肥水管理、搞好麦田促壮工作、科学化学除草等方面的内容,以期指导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3.
我县是黄淮海平原主要产麦区之一。也是国家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县小麦种植面积120多万亩,年总产量3.8亿多公斤。七十年代以前。在原来播种密度过稀的情况下,推广以增加播量、合理密植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技术措施,促进了大面积增产。小麦平均亩产量,由不足50公斤逐步提高到150公斤以上。此后,许多农民片面总结经验,误认为“要高产就得多下  相似文献   

14.
15.
一、播种期 一般我国每年3~4月份播种春小麦,8~11月份播种冬小麦。但是不同地区有其适宜的播种时期,它受当地适宜种植的品种特性所决定,超出适宜的播种期,就会影响生长和环境的统一,导致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6.
17.
18.
小麦宽幅播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陕西杨凌、扶风、武功3个地方,通过传统条播与宽幅播种(户县机型和山东机型)进行示范,宽幅播种比传统条播增产6.3%-11.6%,增产效果显著。对两种播种方式不同生育期生长发育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简要叙述了宽幅播种技术的特点和相关技术指标,提出宽幅播种的施肥、播种及冬前、中期和后期阶段管理技术,同时针对宽幅播种在生产示范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视机手培训、调准播量、缩小行距和增加限深装置等改进意见,以更好的发挥宽幅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9.
通过阐述播种在小麦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指出影响播种质量的因素,从而引出机械化播种的优点,并对机械化播种提出了技术要求。最后简要阐述近期重点推广播种使用机械—旋耕施肥播种机的优势和安全操作事项。  相似文献   

20.
通过阐述播种在小麦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分析指出影响播种质量的因素,从而引出机械化播种的优点,并对机械化播种提出了技术要求。最后简要阐述近期重点推广播种使用机械一旋耕施肥播种机的优势和安全操作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