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场自1987~1989年采用新工艺栽培香菇,不仅省工而且优质高产,现将方法简介如下: (一)试验材料菌种MR-2(从日本引进),广温型,出菇温度为4~24℃。母种培养基为PDA,9月10日制备。原种培养基为木屑80%、米糠20%,pH自然,含水量63%,10月5日制作。袋栽培养基为木屑44%、棉籽壳45%、石膏粉l%、米糠10%,pH自然,  相似文献   

2.
徐明生 《食用菌》1996,18(6):16-16
由于多种原因.冬季栽培平菇往往出现栽培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笔者利用低温穿刺透气法加快发菌,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 曲师9111,CCEF-89,亚光1号,小平菇18,江都792,菌种来源于山东省莱阳农学院。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为谷粒。 (二)栽培种培养基配方 ①棉子壳88%,麸皮8%;②棉子壳95%,白糖1%;③棉子壳68%,玉米芯20%,麸皮8%。以上配方中分别加入生石灰3%,石膏1%,多菌灵0.5%。 (三)试验方法 ①选新鲜、无霉、无虫的棉子壳如玉米芯,自然晒干,玉米芯经粉碎。按配方拌料,含水量为60%~65%。用14×28×0.04cm的聚丙烯料筒,装  相似文献   

3.
陕西是我国主要产棉区之一,棉籽壳资源丰富,为了扩大香菇培养料的来源,我们于1981~1982年进行了棉籽壳不同配比栽香菇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供试菌种是“7402”。原种及栽培种的培养料配方为:①纯棉籽壳,即棉籽壳78%,麸皮20%;②棉籽壳与青冈栎木屑(下同)以3:1配合,即棉籽壳60%,木屑20%,麸皮20%;③棉籽壳与木屑以1:1配合,即棉籽壳40%,木屑40%,麸皮20%;④木屑(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平菇生产发展很快,为适应平菇生产发展的需要,我们进行了液体菌种制备原种、栽培种的试验,并应用于生产.(一)供试材料菌株为紫孢平菇.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0g,麸皮50g,蛋白胨1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水1000ml,pH自然.先将玉米粉、麸皮加水煮沸5分钟,用两层纱布过滤,再加入其它成份溶  相似文献   

5.
我们从1985年开始试用稻草作黑木耳的培养料,已取得初步成功,为黑木耳的生产开辟了新途径。现简报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种:“沪耳一号”斜面菌种,经PDA培养基转管扩大后,按常规制得原种。 (二)培养料配方:稻草(采用双季晚稻草)75%,米糠23%,石膏粉1%,过磷酸钙0.5%,尿素0.3%,硫酸镁0.15%,维生素C 0.05%,含水量66%,pH值自然。  相似文献   

6.
(一)母种的制作 ①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白糖2%,阔叶树木屑7%,蛋白胨0.2%,硫酸镁0.015%,磷酸二氢钾0.03%,麸皮5%,琼脂2%,水100ml。②培养基制作:马铃薯去皮洗净,挖去芽眼,切成薄片,与木屑、麸皮混合,加水煮沸10分钟,用双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加其它配料,煮沸至琼脂溶化后装试管、灭菌(1.5kg/cm~230分钟)趁热摆成斜面,冷却备用。③接种培养:在无菌箱内,蜜环菌种接入斜面培养基,每支母种可转接20~30支试管,接种后置24~26℃下培养10天左右,即可使用或保藏。 (二)原种的制作 ①培养基配方:木屑77%,白糖2%,麸皮20%,石膏粉1%,水130%,pH值自然。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笔者试用碎玉米作多种菇、耳的培养基,结果表明,无论是母种或原种,菌丝生长旺盛、粗壮,转接效率高,且制作简便,成本低。本文主要报道碎玉米培养基保存菌种的试验简况。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平菇、凤尾菇、香菇7402、银耳、双孢蘑菇、金针菇、黑木耳、草菇、红灵芝。 (二)培养基制备:将新鲜玉米粒碾碎,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试图在平菇生产中用混合土代替薄膜覆盖发菌,以达到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收入的目的。经多次试验研究,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简报如下。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菌种系山东科学院生物所提供的佛罗里达侧耳(Pleurotus florida)。原种和栽培种的制备方法相同,培养基配方为棉籽壳84%、麸皮12%、磷肥2%、石膏  相似文献   

9.
1990年,我们用棉籽壳生料袋栽真姬菇获得成功。现将栽培方法简介如下: 一、试验材料真姬菇母种培养基用麦芽膏蛋白胨培养基。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为棉籽壳和高梁壳各占43%,麸皮10%,石膏、糖、石灰粉、过磷酸钙各占1%,含水量65%左右,自然pH,常规方法制作,培养温度20—25℃。袋栽培养料配方:棉籽壳82%,玉米粉15%,石膏、石灰粉、过磷酸钙各占1%,自然pH,含水量65%左右。二、播种发菌五月中旬分四次播种,  相似文献   

10.
我们从1980年开始进行塑料袋栽培香菇的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见照片)。(一)材料和方法:供试验菌种7402菌株,培养基为杂木屑77%、麸皮20%、糖2%石膏1%,含水量55%左右。塑料袋用聚乙烯和聚。丙烯(厚0.008毫米)荡膜制成,  相似文献   

11.
王鸿  刘芳秀 《食用菌》1993,15(6):9-9
为了寻求优质高产毛木耳新品种,我们在栽培黄背木耳的基础上,于1990年分别引进了白背木耳3039、粗木耳Au-2等四个新菌株,于1992年进行了出耳品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菌株黄背木耳为本中心保藏菌种,白背木耳3039和粗木耳4034引自台湾,粗木耳Au-2引自广东,紫木耳引自上海.(二)培养料配方①母种采用PDA+麸皮培养基;②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为棉子壳77%,木屑10%,麸皮10%,石膏、磷肥、糖各1%,水分56.5%,用2%  相似文献   

12.
1993年我县袋栽灵芝超过百万袋,灵芝收获后的废料(以下简称废料)菇农一般是将它晒干作燃料,为了探索栽灵芝后的废料再利用途径,笔者进行了灵芝废料种金针菇试验,取得了较好结果。 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株 金针菇杂交19,引自山东农科院,母种采用马铃薯综合培养基,原种系用麦粒菌种。 (二)原料处理 种植灵芝的培养料配方是:棉子壳77%,麸皮20%,过磷酸钙、石膏、糖各1%,灵芝采收结束后于8月中旬脱袋,剔除污染腐烂部分,粉碎后烈日曝晒2~3天,干燥后保存备用。棉子壳原料也要晒2天才能使用。 (三)试验设计 试验设五个处理。①棉子壳78%;②棉子壳48%,废料30%;⑧棉子壳39%,废料39%;④棉子壳30%,废料48%;⑤废料78%。以上各处理中均要加麸皮15%,玉米面5%,石膏、糖各1%,pH自然,含水量65%左右。每个处理用17×40cm的  相似文献   

13.
竹荪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目前我国在竹荪人工栽培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在菌种制作中,菌丝生长缓慢,培养期长,质量较差,易受杂菌污染。为此,近年来笔者对竹荪原种培养材料进行了一些探索,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一)供试材料 菌种为短裙竹荪,引自上海市农科院菌种厂。原种培养料设四组配方:A.棉子壳75%,麸皮21%,石膏1.5%,过磷酸钙、葡萄糖各1%,硫酸镁0.5%。B.木屑77%,麸皮20%,石膏1.5%,葡萄糖1%,硫酸镁0.5%。C.竹屑77%,麸皮21%,石膏、葡萄糖各1%。D.木屑35%,棉子壳43%,麸皮20%,石膏、葡萄糖各1%。重复3次。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深层培养技术用于制作原种,栽培种已显示出很多优越性。本项研究旨在探讨液体培养下稀土元素对猴头菇的生理效应及栽培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培养基 ①斜面培养基:以PDA为基础培养基,添加磷酸氢二钾1g,硫酸镁0.3g,酵母膏5g,用柠檬酸调pH5.5。②液体培养基:上述配方去琼脂。③固体培养基:棉子壳86%,麸皮10%,石膏粉2%,过磷酸钙2%。 (二)试验方法 取猴头菇菌种斜面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上,振荡培养10天,无菌过滤得菌丝体,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稀释摇匀得标准接种液。液体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稀土。用250ml三角瓶,盛稀土培养液80ml,灭菌后均一接种,振荡培养并定期检测菌丝干重。以培养12天的猴头液体菌种制备小麦颗粒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灭菌棉子壳培养基料袋两头。常规培养与管理,跟踪观测各种性状表现。  相似文献   

15.
<正>笔者在实践中选择采用壳斗科树种,树龄30年,木质坚硬的木片、木屑基质制香菇菌种,具有香菇菌丝在袋中生长均匀、菌龄较短、菌丝粗壮、再生力强、成品率98%。1材料制备选择壳斗科中红椽、若楮、茅栗等树种、树龄30年左右的木材,加工成木片、木屑备用。2培养基配方(1)原种培养基配方:本片(屑)50 kg,麸皮  相似文献   

16.
八个平菇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平菇生产发展较快,但是由于所用平菇品种较混乱,产量高低、品质优劣、出菇迟早、抗杂程度很不一致。为此,我们从1991年开始,对现有栽培菌株及分离的新菌株进行筛选,并对选出的8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株 平菇P-15,P-89,P-33,P-11,P-12,P-19,P-21,P-18。 (二)培养基配制 母种培养基为PDA加蛋白胨;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为棉子壳88%,石膏、磷肥各1%,麸皮10%。 (三)试验方法 1991年6月上旬,按常规法将菌株接入PDA加蛋白胨培养基上,置23~25℃恒温培养,重复8次,接种5天后观察测量各菌株菌丝的长势和平均长速。6月中旬至7月下旬,制原种和栽培种,栽培料配方为棉子壳98%,石灰1%,磷肥1%,另加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木屑等代料栽培香菇的产量,我们于1985年对引进的8个香菇菌株进行了品比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供试菌种有7402、8001和793,引自上海食用菌所;Cr-02和LB 引自三明真菌所;广47和大光引自广东微生物所;  相似文献   

18.
苎麻残渣加棉籽壳栽平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许多农户出现了种苎麻热,苎麻加工后的残渣很多,为提高其经济价值,笔者于86年春、秋用它试栽平菇,取得了好收成,现简介如下:(一)供试菌种平菇菌种为中蔬10号,原种和栽培种,用棉籽亮培养基(棉籽壳80%,麸皮8%、  相似文献   

19.
笔者于83—84年进行了玉米芯块栽香菇的代料栽培试验,得到了生物效率为70%左右的可喜结果,现将试验情况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菌种:日本7402,由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引进。培养料:分四组进行。1.玉米芯78%,麸皮20%,石膏1%,红糖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1988年春、秋,对佛罗里达平菇、紫孢侧耳、凤尾菇三个无孢株平菇进行了栽培观察,现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株:佛罗里达无孢株和凤尾菇无孢株,由香港中文大学生物系张树庭教授赠送;紫孢侧耳无孢株,由中科院微生物所陆师义等选育,河北大学生物工程所杨国良赠送.母种PDA 培养基;原种与栽培种培养基为棉籽壳94%、麸皮5%、磷酸钙1%,pH 自然,培养温度为2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