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已经种了十多年,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增多和抗虫棉种植面积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棉农反映,在田间发现有的抗虫棉不抗虫,有的棉株棉铃虫危害  相似文献   

2.
从转Bt基因抗虫棉田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棉铃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的为害损失及其防治指标、适合本农区种植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转Bt基因抗虫棉不同种植比例对棉铃虫发生程度的影响、转Bt基因抗虫棉田天敌种群的消长动态、主要害虫的监测要点及棉铃虫的综合防治措施等7个方面,探讨了转Bt基因抗虫棉在江苏沿海地区的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为防治棉铃虫,近年来抗虫棉已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但在大面积生产中常发现抗虫棉整个生育季节生长良好,可在田间却发现有的抗虫棉不抗虫,仍有棉铃虫发生,且有棉株上棉铃虫和其他害虫还十分严重。其原因是由于棉花抗虫性来源不同,目前生产上推广种植的抗虫棉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常规抗虫棉;另一类是转基因抗虫棉。常规抗虫棉抗  相似文献   

4.
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抗虫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转Bt、CPTI基因的抗虫棉材料进行抗虫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1 导入不同外源基因的转基因抗虫棉因其杀虫机理不同而对棉铃虫抗性存在差异 ;2 随种植世代一代、二代、三代、五代其对棉铃虫的抗虫性下降 ;3 转基因抗虫棉的蛋白毒性在棉铃虫体内具有一定的残效 ;4 棉铃虫四龄以上幼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产生明显的抗性。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抗虫棉发展现状及产业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转基因抗虫棉是人工合成的Bt杀虫基因转育到普通棉花上,从而使棉花产生抗虫性能。全球转基因抗虫棉商品化生产始于1996年.1997年全球种植还不到100万hm^2,2000年已发展到400~500万hm^2。全球棉花面积的20%为转基因棉花,其中,美国2001年转基因抗虫棉面积已达到棉田的74%,澳大利亚占30%,同时在墨西哥、埃及、  相似文献   

6.
我国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抗虫性时空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Bt(Bacillusthurigiensis,Bt)杀虫蛋白基因抗虫棉花(Bt棉)在棉铃虫(HeliocoverpaarmtugeraHubner)的综合防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田间应用中,表现为可以减少化学杀虫剂的用量,增加收益,增加棉田中益虫的数量。因此,由美国研制的Bt棉目前已在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进行了应用,我国也于90年代自行人工合成了表达Bt杀虫蛋白的CrylA基因,并经生物技术方法培育出了抗虫棉,成为世界上第2个培育出转Bt基因抗虫棉的国家,且前已在4个省进行了商业化种植。在抗虫棉的种植过程中,抗虫棉呈现出抗虫性随着生育期而改变的现象。而且…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抗虫棉是人工合成的Bt杀虫基因转育到普通棉花上,从而使棉花产生抗虫性能。全球转基因抗虫棉商品化生产始于1996年,1997年全球种植还不到100万公顷,2000年已发展到400—500万公顷。全球棉花面积的20%为转基因棉花,其中,美国2001年转基因抗虫棉面积已达到棉田的74%,澳大利亚占30%,同时在墨西哥、埃及、印度等国家也已进入生产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8.
浅谈棉铃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的抗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简述了转Bt基因抗虫棉的种植情况及存在问题。并就转Bt基因抗虫棉杀虫机理和棉铃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的抗性机制及其监测进行了阐述。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进一步开发和研究新的转基因抗虫棉、建立庇护所和诱捕成虫等。  相似文献   

9.
1转Bt基因抗虫棉的特征特性 转Bt基因抗虫棉具有高抗棉铃虫、丰产、优质等显著特点,种植抗虫棉可节约农药用量6昵左右,每667平方米节约农药投资50-60元,大量减少管理用工,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明显,现已成为我省的主栽棉花品种类型。目前较适宜我省种植的转Bt基因抗虫棉除已经大面积种植的美棉33B和99B外,主要有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中棉所29号”;常规抗虫棉“鲁棉研16号”、“鲁棉研17号”、“鲁棉研18号”和抗虫短季棉鲁棉研19号(鲁890)等。  相似文献   

10.
<正>转基因抗虫棉在我国已经种了十多年,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增多和抗虫棉种植面积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棉农反映,在田间发现有的抗虫棉不抗虫,有的棉株棉铃虫危害  相似文献   

11.
高温对转基因抗虫棉中Bt杀虫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夏兰芹  郭三堆 《中国农业科学》2004,37(11):1733-1737
 Bt抗虫棉中Bt杀虫基因能否稳定表达是影响转基因抗虫棉应用前景和商品化生产的重要因素。以转基因双价抗虫棉139-20的R5代材料,通过不同温度处理,研究温度处理对Bt杀虫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影响抗虫棉早期的生长发育和Bt杀虫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了抗虫棉生长发育过程中Bt杀虫蛋白含量降低的时间。高温处理后可使Bt杀虫基因在生长发育期中的沉默时间提前,导致Bt杀虫蛋白含量急剧降低,具体原因可能是由于转录后水平的基因表达调控,引起特异Bt 杀虫基因mRNA的降解。因此,在生产实际中,应予以提前采取措施,预防高温期棉铃虫危害。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转Bt基因抗虫棉在棉花生产上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了其抗虫能力强、节本增效的重要作用。但是,转Bt基因抗虫棉不是无虫棉,那种认为种植了转Bt基因抗虫棉便可免去农药防治虫害的看法是很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   总被引:87,自引:5,他引:87  
采用花粉管通道途径,将合成的Bt杀虫蛋白基因导入棉花优良品种泗棉3号和中棉所12,获得了转基因植株。组织化学分析表明,GUS标记基因已在R#-1代植株中表达。根据对GUS阳性转基因植株的PCR分析,证明Bt杀虫蛋白基因出现在R#-1代植株中,并通过自交传递至R#-2代。经抗虫性鉴定,获得了5株对棉铃虫有高度毒杀作用的R#-1代转基因抗虫植株S545、S591、S636、S1001(泗棉3号+Bt/GUS)和Zh1109(中棉所12+Bt/GUS),对棉铃虫幼虫的致死率分别达到91.6%、93.8%、92.3%、85.7%和75.0%。通过自交和选育,获得了R#-5代转基因抗虫棉,并进行了抗虫性和转基因的跟踪鉴定,表明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了抗棉铃虫的棉花新种质。  相似文献   

14.
Bt杀虫蛋白在转基因抗虫棉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转基因抗虫棉的生物安全性.[方法]利用3个由花粉管通道法获得的转Bt基因的抗虫棉品系,通过Southern杂交技术研究了抗虫棉的插入数,通过棉铃虫饲喂、半定量RT-PCR和ELISA测定了抗虫棉的Bt杀虫活性的时间和空间的动态变化.[结果]Bt基因在抗虫棉中为1~2个拷贝数;Bt蛋白杀虫活性的时空动态表现为在不同生育期的同一器官中,苗期叶片的表达比花铃期的叶片强,在同一生育期内,不同器官表达不同,叶片和铃壳的表达高于苞叶、花和雌雄蕊.[结论]Bt杀虫蛋白在转基因抗虫棉中的抗性具有时空表达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陆地棉Bt种质产量性状遗传力及配合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个Bt转基因抗棉铃虫种质与4个非Bt丰产种质组成不完整双列杂交,对Bt转基因抗虫棉产量性状的遗传情况研究表明:Bt转基因抗虫种质与丰产种质杂交,其子代在产量性状上的表现具显著遗传效应。讨论了使用Bt种质选育抗棉铃虫、丰产、优质、综合性状好的陆地棉新品种及杂种优势利用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6.
棉铃虫是造成棉花减产的主要害虫之一,使用转基因抗虫棉和化学防治,可有效控制棉铃虫对棉花的危害。转Bt基因抗虫棉田棉铃虫2代百株累计卵量在400粒左右时,第1次防治时间应在300粒左右,随后如百株幼虫超过5头时应进行第2次防治;3代百株累计85粒左右时,第1次防治应在50~70粒开始,第2次应在百株幼虫45头时进行。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推行的棉虫综合治理体系中,抗虫品种的筛选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转Bt基因抗虫棉则被认为是控制棉铃虫暴发危害的最为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了客观地评价转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1998年作者以国内外6个有代表性的转基因棉品种(系)为材...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16,(6)
正最近,农业部召开发布会,会中说明,中国目前批准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只有转基因抗虫棉花和转基因抗病毒番木瓜,2015年转基因棉花推广种植5000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番木瓜种植15万亩。可见,除了种植面积不大的番木瓜外,转基因抗虫棉花是我国目前最主要栽培的转基因作物。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棉花呢?转基因抗虫棉花常称Bt抗虫棉,其抗虫的特性主要源自  相似文献   

19.
抗虫棉,是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将外源抗虫基因导入棉花植株而培育出的棉花新品种。抗虫棉有形态抗虫棉、生理生化抗虫棉和转基因抗虫棉之分。目前生产中推广的抗虫棉大都是转Bt基因,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类型较多,在适应性、长势和抗逆性等方面各具特色,可以满足不同  相似文献   

20.
转基因抗虫棉在河南省棉花生产上已得到广泛应用,对棉铃虫和鳞翅目害虫的治理效果很好,大量减少了农药用量,有效保护了天敌,在保护棉田生态环境上有积极的意义。但转基因抗虫棉的长期种植是否对棉田地下生物特别是有益生物产生影响是转基因抗虫棉安全性评价的工作内容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