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川牛是我国著名地方良种黄牛 ,我县从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引进秦川种公牛改良当地黄牛 ,2 0世纪 70年代末推广牛的冷配技术 ,引进秦川种公牛冷冻精液颗粒、细管 ,坚持本交与人工授精相结合。全县累计引进秦川牛 670 0多头 ,改良配种 9.0 1万头 ,产改良牛 6.5 8万头。秦川牛的引进 ,丰富了我县黄牛遗传基因库 ,优化了牛群整体结构 ,改良效果明显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为了做好我县秦川牛的保种和本品种选育工作,不断提高秦川牛的质量,在省、地有关业务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1984年起我们先后在原仁乡的魏村、党木镇的洛北村、沙坡头村及东阳乡的代家村组建起4个秦川牛母牛核心群,有关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历史与现状 1982年我县共养牛13369头,其中山地牛13158头,占牛群总数的96.26%;秦川牛仅473头,占3.46%;其它如肉奶兼用牛、秦巴牛共占0.28%。几年来,在省、市有关部门的关怀、扶持下,给我县先后发放了170万元的黄牛贷款,并引进秦川种公牛37头,加上民桩,全县共有种公牛69头。另外,又先后在县站、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提高秦川牛的生长速度和产肉性能,使秦川牛朝着肉役型体型发展。1984年以来,我们先后对我县党木、原仁、东扬3乡(镇)的2493头秦川牛进行了普查和品种等级鉴定。选择了理想的313头母牛组建选育核心群,并佩带耳标,建立档案,用特级公牛的冷冻精液配种。同时不断改善草料、饲养管理条件,实行科学喂养,加强选育。牛群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已基本达到  相似文献   

5.
岐山县位于关中西部。全县19个乡镇,191个村,总面积856.45平方公里,其中草地13.8万亩。气候温和,自然条件较好,既适宜于发展农业,又适宜发展畜牧业。是秦川牛产区之一,发展养牛业有着十分有利的条件。多年来,养牛数量上虽有所发展,但由于种公牛品质不良,加之近亲交配,饲养管理粗放,使秦川牛的品质退化,个体变小,经济效益不高。为了提高秦川牛质量,发展畜牧业商品生产,我县从1975年开始引  相似文献   

6.
我县自1984年开始对秦川牛进行奶用改良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使其向奶、肉、役兼用方向发展,培育乳用性能较好的奶杂牛群,提高秦川牛的经济价值。为黄牛的综合利用开辟新路。5年来,我们在西北农业大学邱怀教授的指导下,这项工作取得一定效果,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我县养牛业现状及引进丹麦红牛的依据(一)我县基本情况:我县位于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境内山岭面积大,饲草资源丰富,在长期的农牧业实践中群众形成了养牛的习惯。早在70年代我们就先后引进西门塔尔、利木赞、秦川牛对当地黄牛进行改良,但由于种种原因,使黄牛的改良工作未能得到健康发展,牛群的质量不能大幅  相似文献   

8.
按照省上黄改总体方案,我县从1988年引进英国短角红牛与秦川牛进行杂交改良,推广乳、肉、役兼用型品种,使养牛业从役用向多用型发展,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3年来,应用短角红牛共配黄牛2785头,现已产犊牛2220余头,占黄牛总数的6.5%,实践证明,短秦F_1牛具有生长发育快,生产性能高,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等优点;18月龄在饲养水平偏低条件下,平均体重321kg,比秦川牛  相似文献   

9.
为了加强秦川牛的选育工作,积极鼓励社队和群众培育优良秦川牛,最近,我省又对已培育出的二至四岁优良秦川牛进行了奖励。这项工作是继1979年之后再一次在秦川牛产区中的十三个良种基地县进行的。这次报奖的优良秦川牛614头,其中特级  相似文献   

10.
秦川牛普查情况报告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秦川牛是我国五大良种黄牛之一,以种用和肉用性能好、遗传性稳定而享誉国内外。为了摸清秦川牛的发展现状,我们制定了发展规划、做大做强秦川牛的产业,我省从2003年10月份~2004年1月在全省开展了秦川牛普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 发展特点从普查的情况来看,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农牧部门和广大农民把秦川牛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来抓,秦川牛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特点是:1.1 秦川牛数量稳步增长截止2004年2月底,全省秦川牛存栏100.77万头,占全省黄牛存栏的45%,较2001年的92.46万头增长了9%。2003年秦川牛出栏35.40…  相似文献   

11.
秦川牛普查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秦川牛是我国著名的优良黄牛品种,为使秦川牛这一资源优势向商品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我省从1997年开始,把秦川肉牛作为一个产业进行重点开发。秦川牛自1981年较大规模的普查之后,再没有进行大面积普查。为了摸清我省秦川牛资源现状,为今后秦川牛选育提高和产...  相似文献   

12.
对秦川牛发展之路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要;秦川牛是我国珍贵的黄牛品种.近年来,由于奶牛产业发展的冲击,秦川肉牛产业发展滞缓,存栏数量锐减,甚至随着肉牛的无序改良,秦川牛原本优秀基因有可能丢失.本文就秦川牛的保种、选育方面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秦川牛保种和选育措施,探索秦川牛今后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三中全会以来,大力县秦川牛繁殖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繁殖配种技术队伍逐年壮大,为全县秦川牛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大力县是全省秦川牛基地县之一,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秦川牛数量一度减少,质量较兄弟县有所逊色,秦川牛基地县的光荣称号有点名不副  相似文献   

14.
谈秦川牛转型选育及杂交利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川牛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地方优良黄牛品种,秦川牛应该由役用方向向肉用方向转型。本文以眉县秦川牛良种选育示范基地为例,探讨了秦川牛转型的主要选育措施。  相似文献   

15.
我县从陕西省引进150头秦川基础母牛,平均年龄在8月龄左右.运到我县进行隔离观察饲养期间,引入牛相继发生传染性角膜结膜炎40例,发病率为27%.经过治疗,全部治愈,现将诊疗情况总结如下: 1 发病情况 由于引入牛经过2昼夜的长途运输,眼睛受到风沙的侵袭比较厉害,加上天气炎热,蚊蝇活动频繁及集中的饲养管理,造成本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6.
我县双石铺地区1985年应用秦川牛、西门塔尔奶牛冻精人工授精改良山地牛,累计290头,受胎率由1984年的76%提高到84%。为了探讨冻精配种中影响母牛受胎率的因素,笔者在县站配种点进行了试验记载和观察了解,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分析利木赞牛对固原地区秦川牛的改良效果,本试验对固原地区秦川牛及其利杂群体的育肥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6月龄组利杂牛的日增重、精料采食量高于固原秦川牛(P<0.05)。相同年龄下,利杂牛的体重、体高、十字部高、胸围、管围等指标大于固原秦川牛(P<0.05或P<0.01)。18月龄组利杂牛140 d精料采食量高于固原秦川牛(P<0.05)。  相似文献   

18.
英国短角红牛与秦川牛杂交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从1988年引进英国短角红牛与秦川牛进行杂交改良,推广乳、肉、役兼用型品种,使养牛业从单役用向多用型发展,提高了养牛的经济效益。实践证明,英秦杂一代牛具有生长发育快、生产性能高、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等优点。1 杂交情况我们选用英国短角红牛为父本,秦川牛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通过冻精配种,培训技术队伍,改善饲养管理,犊牛早期补饲等技术措施和宣传发动群众,实行优惠配种,采取适当奖励等行政措施,保证了杂交改良工作的顺利进行。英秦杂一代效果明显,深受群众欢迎,获我县科技进步一等奖,其杂交有关数据见表1和表2。2 对改良效…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适合于秦川牛的生活环境、提高秦川牛饲养管理水平,试验对不同季节秦川牛的体表温度、呼吸频率、采食行为、反刍行为、排泄行为及运动行为等生理参数的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夏季秦川牛的体表温度升高,呼吸频率加快,采食行为中咀嚼速度加快,排泄行为中排尿次数增多;秋季秦川牛体表温度降低,呼吸频率变慢,采食行为中采食速度加快,反刍行为中每个食团咀嚼次数增多、咀嚼时间加长;冬季秦川牛体表温度降低,呼吸频率变慢,采食行为中采食速度变慢,但咀嚼时间加长、咀嚼次数增多。说明环境温度是影响秦川牛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陕西秦川牛开发利用途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随着陕西省秦川牛产业化工程的启动,秦种牛作为一项拳头产品正在开发利用.对秦川牛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投资热点,现就陕西秦川牛开发利用途径浅谈以下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