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杨全超 《甘肃农业》2008,(10):73-74
一、渭河下游洪水特性 (一)洪水来源与组成渭河下游洪水主要来源于泾、渭河中上游的暴雨,其洪水的大小,时空分配受降雨区域所控制。在渭河下游洪水来源中主要有三个暴雨区,一是纬向类中的纬中型,主要雨区位于泾、洛河中上游地;二是纬向类中的纬南型,暴雨带一般位于宝鸡峡以下的渭河干流及泾、洛河下游部分地区;三是斜向类,暴雨区呈东北一西南带状分布,一般暴雨区在泾、洛、渭河中上游地区。因此,在汛期渭河下游的洪水主要来源于渭河干流咸阳以上来水和泾、洛河中上游来水,或者是泾、渭河共同来水。  相似文献   

2.
许伊蕾  张静雪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7):80-81,110
依据2015年渭河干流西安段的水质监测资料,选用咸阳铁桥、天江人渡、耿镇桥、新丰镇大桥4个监测断面,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渭河干流西安段的水质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水质的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表明,渭河干流西安段水质状况为新丰镇大桥轻度污染,咸阳铁桥、天江人渡和耿镇桥重度污染;主要污染因子包括氨氮、总磷和石油类。  相似文献   

3.
咸阳春甘蓝适宜播种期精细化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咸阳12个国家气候观测站1991—2020年近三十年最新气象观测资料,结合2020年咸阳旬邑春甘蓝生产试验数据,研究咸阳春甘蓝适播期精细化区划,以期为春甘蓝在咸阳规模种植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分析影响春甘蓝营养生长阶段的主要气候因子,筛选出日平均气温和日最低气温≤12.0℃的天数2个精细化指标。结果表明,咸阳十二个县区都适宜春甘蓝生长,且春甘蓝适宜播种日期由南向北推迟,最早播种日期为2月13日(三原、泾阳、兴平、秦都、渭城渭河沿岸一带),最迟的为3月30日(旬邑县马栏镇、清源镇,长武县土家镇),最早与最晚播种日期跨度比较大相差45 d。  相似文献   

4.
渭河陕西段水情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红莲  张英 《江西农业学报》2012,24(1):169-172,194
根据20世纪中期以来渭河降水、径流、泥沙、洪水等方面的资料,对陕西省渭河的水情动态变化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水情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探讨,以揭示其对环境因素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渭河流域水沙输送主要集中于降水量较大的汛期,年内分布相对集中;年际变化较大,20世纪50~90年代期间径流量和输沙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90年代径流量下降明显;洪水演变出现新的特点;流域径流量、输沙量、洪水等水情要素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密切的响应关系。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9年8月渝西北嘉陵江北碚段支流龙凤溪一次洪水沉积粒度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洪积物粒径组分中边滩以砂粒和粉砂粒为主,分别占到了47.02%和46.01%.低、高河漫滩则是以砂粒成分为主,其中砂质组分含量分别为82.15%和83.20%;3种地貌单元砂粒和粘土含量自边滩向高河漫滩递增,粉砂组分递减;(2)粒度参数特征可以看出此次洪水水动力条件加强和其他物质掺入使这次洪水分选变差;偏度值指示出洪水过程中粗细颗粒含量均比平时增多,峰度参数值表示洪水期河流分选能力更差;(3)频率曲线变化说明高河漫滩水动力条件以层流为主,水流方式平行于河道,低河漫滩和边滩以紊流为主;概率累计曲线中边滩沉积物搬运方式为牵引,跳跃和悬浮,而低、高河漫滩则呈现出2段式特征;总体上表现出此次洪水水动力特点:水动力强,携砂量大,内部变化复杂,对河道破坏力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咸阳地热田实际已有地热地质资料及各地热井情况的研究分析,阐述了渭河北岸深大断裂在咸阳地热田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论证了沿渭河北岸断裂附近开发地热资源的潜力远大于地热田内其他地区,可作为开展砂岩地层地热尾水回灌试验的首选区域。  相似文献   

7.
渭河关中段水环境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河流的水环境安全进行评价,评价出沿河城市对河流水环境安全的影响情况,以渭河关中段即渭河所流经宝鸡、咸阳、西安和渭南4个城市段为例,选取2000 ~ 2013年各市与水环境安全有关的14个指标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模型),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法,计算4城市段水环境综合安全指数及影响水环境安全程度的权重值,并以此评价渭河关中段的水环境安全,找到影响水环境安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2000~ 2013年间渭河关中段的水环境安全状态基本在"较差"和"良好"两个安全等级间波动;2011年之后关中段水质呈逐步上升趋势;适当增加人均绿地面积、适当减少化肥的施用将有利于渭河关中段水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王少青 《甘肃农业》2004,(8):117-117
清水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 ,牛头河发源于县内 ,为山区河流 ,于天水市社棠镇汇入渭河 ,多年平均流量为 5 .89 /s。牛头河中游段河谷开阔 ,阶地发育。樊河发源于清水县境内 ,在清水县城以北汇入牛头河 ,流域内属石质山区。一、水文及工程地质牛头河流域在入渭河口设有水文站 ,观测资料自 1 95 8年至今 ,设计洪水计算采用的洪峰资料收集到 2 0 0 0年。历史洪水重现期采用 1 2 0年。牛头河清水县城上游及樊河流域没有实测洪水资料 ,防洪段设计洪峰流量是根据牛头河社棠站的设计值用面积比换算到设计断面。牛头河设计洪峰流量 (P =5 % )为45 9 /s…  相似文献   

9.
以渭河中段河漫滩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群落生态学的调查方法,探讨多样性变化格局,为渭河景观恢复重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有草本植物168种,隶属于119属43科,优势科有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e)、蓼科(Polygonaceae)。2)各样地优势种和伴生种有差异,多为禾本科和菊科植物。3)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在1.62~2.32之间,Simpson多样性指数(DS)在0.85~0.96之间。Pielou均匀度指数(JP)在0.61~0.85之间。α多样性变化格局与丰富度指数变化格局比较一致。4)相异性系数和Cody指数变化格局比较一致。渭河中段河漫滩草本植物多样性指数偏低,受人为干扰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咸阳湖的修建及利弊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德耀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524-16526
咸阳湖是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的简称,是在渭河谷地500 m宽的范围中部修筑一条中隔墙,形成北侧宽270 m的泄洪蓄水渠,南侧宽230 m泄洪浑水渠,在中隔墙以北泄洪蓄水渠内修建两道橡胶坝拦水,形成水面1.24×10^6m^2 的“咸阳湖”,同时在本段渭河的两岸建设护坡防洪工程和一系列绿化、人文景观工程。其治水的思路是以防洪安全为核心,以改善人居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为主,实施河道防冲、排沙减淤、污水净化和绿化美化的综合治理。它的修建极大地改变了咸阳城市面貌,产生了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但同时也产生了湖水补给不足、人类干预原生态的负面影响、地方财政负担加重、对下游防洪形成潜在威胁等问题。笔者认为如何解决城市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围水造湖”问题;如何解决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矛盾;如何能够顺应自然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今后的工作方向,具体的改造方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近10年渭河干流陕西段水质变化趋势及其成因。[方法]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利用2001~2010年渭河干流陕西段的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对近10年该流域水质的变化趋势进行评价,并初步探究其原因。[结果]2001~2010年,渭河干流水污染程度呈持续减轻态势,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呈显著下降趋势,综合污染指数降幅达62.7%,如期实现了消灭渭河黑臭的目标。但是,近10年渭河干流污染仍很严重,各年均为重度污染,西安段仍然是渭河治理的重点。[结论]该研究为渭河陕西段的环境综合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三门峡水库控制运用以来,潼关高程持续抬升,渭河下游仍在淤积发展,究竟是潼关高程抬升引起渭河下游淤积发展,还是渭河下游淤积发展造成潼关高程的缓慢上升,一直是三门峡问题的焦点。在实测资料的基础上,对渭河下游与潼关断面两者间水位变化和河段冲淤变化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渭河下游与潼关河段水力泥沙要素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及一致性。潼关河段(或潼关断面)若发生冲淤,通常会引起华阴以下河段发生沿程冲淤,并随之引起华阴以上河段发生较大范围的溯源冲淤;此外,潼关高程与渭河下游泥沙累计淤积量及河床比降减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遏制潼关高程抬升及渭河下游淤积发展之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潼关断面与渭河下游特殊地理位置及潼关断面高程抬升与渭河下游淤积发展的关系进行分析后认为,潼关断面高程的上升是导致渭河下游淤积发展及萎缩的内在根源,解决潼关高程上升问题是解决渭河下游泥沙淤积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并从历年潼关站1000m3/s流量的水位变化情况和控制运用期的汛期冲刷实测资料,以及2003年非汛期的原型试验和汛期的畅泄排沙试验实测资料,论证分析了降低潼关高程的可行性;进一步分析论述了治理和解决潼关断面抬升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其中包括加强潼关上游水保措施和泥沙拦蓄工程,降低汛期和非汛期水库运用水位,对潼关以下河段裁弯整治并辅以机械挖淤与疏浚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及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陕西渭河下游河流沿线区域为研究区,利用3S技术和多种数学建模及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在美国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框架和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方法步骤下,对研究区进行了基于干旱、洪水、污染、水土流失4种风险源的综合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渭河干流、黄河小北干流、泾河和灞河的一级缓冲区内;低风险区主要位于植被覆盖度高的秦岭北坡海拔1300m以上的山地区和西安及高陵县内的部分地区。由于生态风险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环境管理提供数量化的决策依据和理论支持,因此最后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区提出了具体的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景宜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1989-1991
基于渭河下游洪泛区洪灾损失评估和抗洪减灾规划制定的需要,选取人口密度、GDP密度和单位面积年粮食产量作为经济易损性的评价指标,通过影响度赋值和权重叠加,经堤防减灾效益校正后,进行洪灾易损度评估与区划。结果表明,西安市市区南部由于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度较大,且境内南山支流堤防较弱,因而属于洪灾易损度高风险区;西安市市区中部和北部地区、咸阳市市区北部以及临潼区中部地区,由于区域经济发达,且临近的渭河干流部分堤防设防标准较低,因而属于较高风险区;咸阳市市区中部和南部、高陵县、临潼县北部和南部、渭南市市区以及华县西部均属于中等风险区;大荔县东部、华县东部和潼关县由于经济相对欠发达、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虽然堤防减洪效益一般,但仍属于低风险区。最后,提出在目前水沙条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加强堤防建设、提高堤防减洪效益是降低洪灾社会经济易损度、减少灾害损失的较为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渭河流域水系统存在的安全问题,研究了渭河流域水系统危机及诱发和传播的过程,探讨了渭河流域水系统危机的关键诱发因子,并研究了诸诱发因子的相互作用,筛选了渭河流域水系统安全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渭河水安全指标体系及多层次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提出了基于欧氏距离的安全多目标评价方法。在对各单项目标安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了渭河流域水系统的安全诊断,评价结果表明,渭河流域水系统极不安全,水资源短缺是导致渭河流域水系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文章基于安全诊断结果提出了一套提高渭河水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陕西黄河湿地大鸨越冬种群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2年1月9日~2月5日,在陕西黄河湿地进行大鸨越冬种群调查。调查发现,在黄河、渭河和洛河交汇处大鸨越冬数量较多,表明陕西省黄河湿地已成为我国大鸨重要的越冬地。  相似文献   

18.
以渭河宝鸡段及主要支流丰水期水体为例,选取12断面为监测点对其水质指标氨氮和总磷进行监测分析,并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对各断面水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渭河水质在丰水期也不容乐观,特别是渭河主河道水体和金陵河水体,最差水质达到劣Ⅴ类水,大部分监测断面水质超过了水功能区要求。最后给出相应分析并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