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密度与氮肥对机采棉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随着拾花劳动力紧缺以及拾花价格上涨,棉花机械采收已成为主要的棉花采收方式,研究机采棉种植模式下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棉花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十分必要。[方法]以‘新陆中54号’为供试品种,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为18和24万株·hm-22个种植密度,副区为0、170、320、470 kg·hm-24个施氮量。[结果]当种植密度为24万株·hm-2、施氮量320 kg·hm-2时,增产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分别为33.64%和6.38 kg·kg-1,与最高产量差异不显著。在相同种植密度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倒3叶宽、真叶数、果枝数、茎粗、主茎日增长量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均增加;在相同施氮量条件下,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以上性状呈降低的趋势。增施氮肥及增加种植密度均会延长生育期。在种植密度为18万株·hm-2时,叶面积指数、单株结铃数、单铃质量、衣分、籽棉产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在24万株·hm-2密度条件下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呈正相关关系。增产率及氮肥农学利用率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结论]南疆阿克苏地区棉花种植密度24万株·hm-2、施氮量320 kg·hm-2较为理想,增产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产量较高,农艺性状符合机采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蒜套棉烂铃的发生,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研究了整枝方式与种植密度对棉花烂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简化整枝和降低密度都能有效改善棉花烂铃状况,简化整枝/密度33 000株·hm-2较正常整枝/密度45 000株·hm-2烂铃率降低11.01个百分点,该组合皮棉单产最高为2 035 kg·hm-2,较正常整枝/密度27 000株·hm-2增产14.6%。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旨在明确密度与灌溉量互作对76 cm等行距机采棉产量的调控效应,促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方法]在新疆阿克苏棉区以'新陆中88号'为材料,设置13.5万株·hm-2(D1,低密度)、18.0万株·hm-2(D2、中密度,CK)和22.5万株·hm-2(D3,高密度)3个密度处理主区,3150 m3·hm-2[...  相似文献   

4.
2004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36团在土壤肥力中等的条件下,基肥施棉花专用肥300kg·hm-2,滴溉追肥435~645kg·hm-2,全生育期滴灌12次,总用水量4125~4275m3·hm-2,化控6~7次,单产皮棉2419~2571kg·hm-2。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和研究分析机采棉新陆早42号棉花品种的种植密度,通过试验确定最适宜的栽培密度。结果表明,实际种植密度在21.990 0万~26.820 0万株/hm~2范围之内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呈下降趋势,产量幅度为1 738.64~2 187.50 kg/hm~2。其中,产量最高的处理为实际留苗21.990 0万株/hm~2,折合产皮棉2 187.5 kg/hm~2,产量第2~5位的处理分别为实际留苗23.580 0万、26.820 0万、25.285 5万、22.956 0万株/hm~2,较对照留苗21.990 0万株/hm~2分别减产11.43%、12.21%、18.44%、20.52%,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说明随密度的增加,籽皮棉产量、铃重、衣分相应的减少,各生育期相应的推迟。因此,结合本地区的光热资源及现有的种植模式,从整体种植效益、产量、产量结构上看,新陆早42号棉花品种机采棉栽培的实际密度控制在21.990 0万株/hm~2时,可增加棉花的产量,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和化控量等5项栽培因子对瓜套棉皮棉产量的影响及相互作用效应,并进一步优化各栽培因子。结果表明,各因子对瓜套棉皮棉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施氮量、化控量、施钾量、密度和施磷量。密度与施氮量、密度与施磷量间交互效应达显著水平(P0.05),生产中应注意协调。频数分析结果表明,皮棉产量大于1 850 kg·hm-2的优化栽培措施为密度2.68万~2.84万株·hm-2,施氮量(N)为211.95~229.32 kg·hm-2,施磷量(P2O5)为93.42~102.33kg·hm-2,施钾量(K2O)为222.03~247.14 kg·hm-2,化控量(25%助壮素)为410.97~450.49 m L·hm-2。  相似文献   

7.
2007年新湖一场种植新陆早13号3999公顷,新陆早33号1251公顷,标杂A1160公顷,实收籽棉总产25100吨,籽棉单产309.3千克,皮棉单产117.5千克。单产和总产仅次于2005和2006年。  相似文献   

8.
不同播期及密度对大蒜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的栽培处理方式对大蒜产量构成的影响,以当阳主栽品种二水早为试材,采用不同播期及密度处理,对大蒜的出苗率、田间长势、青蒜产量、蒜薹产量及蒜头产量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二水早在当阳地区播种期以8月10日左右为宜,栽培密度采用166.5万株·hm-2,青蒜产量可达到52474.2 kg·hm-2,蒜薹产量达到34433.9 kg·hm-2,蒜头产量达到20 565.96 kg·hm-2.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菜用大豆浙鲜豆4号在3月中旬播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氮肥施用量控制在62.70~125.25 kg·hm-2,播种密度9.0万~13.5万穴·hm-2,每穴留苗2株,有利于取得高产,产量在10.000 t·h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不同种植密度对部分早熟玉米新品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对黑龙江省种植的10个早熟玉米品种在不同密度条件下的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0个品种平均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品种与密度互作产量差异显著;各品种最高产量密度不同,众德331、绥玉10和绥玉7为5.0~5.5万株·hm-2,绿单1、东农254、登海19、绿单2为7.0~7.5万株·hm-2,哲单37、登海20和德美亚1号为7.5~8.0万株·hm-2;最佳密度下平均单产最高的品种为德美亚1号和东农254.试验结果对我国北方早熟玉米生产中优良品种适宜密度的确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内蒙古西部棉花种植区域,新陆早41号于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皮棉产量分别为2563.20~2380.80 kg·hm-2,较对照增产极显著,且早熟、抗病、纤维品质好、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本文概述了其在内蒙古西部棉花种植区域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鲜食大豆适宜种植密度及其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6年进行了鲜食大豆种植密度及其对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早、中、晚熟品种适宜种植密度分别是24.0万株·hm-2左右、21.0万株·hm-2左右、19.0万株·hm-2~21.0万株·hm-2.种植密度对其相关农艺性状(分枝数、结荚数、百粒重)的影响是:结荚数>分枝数>百粒重,但密度对百粒重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合理密植是获得玉米高产的重要途径,并且在适宜的种植密度条件下明确主攻方向是是实现高产的关键。本研究在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黑土条件下,以德美亚1号为供试品种,设置9万株.hm-2、9.5万株.hm-2、10万株.hm-2、11万株.hm-24个密度处理,研究各处理产量、农艺性状及三值变化。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以10万株.hm-2产量最高,综合各方面因素考虑,德美亚1号的适宜种植密度为9.5~10万株.hm-2。在试验设置范围内植株重心变化不大,抗倒伏调节能力较强。在适宜的种植密度范围内提高穗粒数和百粒重是实现高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密度为主处理,设计了2个密度,即6万株·hm-2和7.5万株·hm-2;以品种为副处理,选择吉单27、克单14、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和哲单37等5个品种,对各品种的生育期及产量性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密度增大,吉单27、克单14、德美亚1号、德美亚2号和哲单37等5个品种的增产率分别为2.56%、3.42%、2.54%、2.54%、7.15%;(2)吉单27在2个密度条件下的产量均为最高,分别为9 525.6kg·hm-2、9 769.2kg·hm-2;(3)哲单37在高密度下增产效果达到了极显著差异水平,其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5.
棉花“矮,密,早”高产栽培调控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系统工程原理与方法 ,研究新疆棉花“矮、密、早”高产栽培调控机理 ,发现在有效生长季节短的情况下 ,增密仍为增产的途径 ,密度与缩节胺化调对中后期叶面积指数 (LAI)影响不大 ,氮素供应是影响LAI大小的主要原因。以节水、限氮的主动调控部分取代缩节胺和去叶枝的被动调控 ,以达到节本、简化栽培、高产高效。南北疆实现皮棉产量分别为 2 2 50~ 2 70 0kg·hm-2 和 1950~ 2 2 50kg·hm-2 ,收获株数分别为 1.6× 10 5 ~ 1.75× 10 5 hm-2 和 1.95× 10 5 ~2 .1× 10 5 hm-2 ,LAI分别为 4 .2~ 4 .5和 2 .8~ 3 .2 ,尿素投入分别为 52 5~ 60 0kg·hm-2 和 450~52 5kg·hm-2 ,三料磷肥投入分别为 2 2 5~ 30 0kg·hm-2 ,2 0 0~2 70kg·hm-2 ,适时适量灌水 ,不去叶枝 ,化调 2~ 3次 ,缩节胺用量分别为 165kg·hm-2 ,135g·hm-2 。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制定毕薯5号高产栽培技术,以毕薯5号为材料,采用4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实施不同种植密度以及氮、磷、钾施用量影响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栽培因子影响马铃薯单株产量的顺序为密度磷肥钾肥氮肥,影响马铃薯单株结薯数的顺序为密度钾肥磷肥氮肥,影响马铃薯商品薯率的顺序为磷肥氮肥钾肥密度。当密度为54 485.40株·hm-2,施氮肥459.34kg·hm-2、磷肥590.09kg·hm-2、钾肥454.08kg·hm-2时,可获得最高单株产量为718g;当密度为34 434.60株·hm-2,施氮肥432.18kg·hm-2、磷肥735.08kg·hm-2、钾肥286.98kg·hm-2时,可获得最多单株结薯数为14.8个;当密度为58 527.90株·hm-2,施氮肥1 011.48kg·hm-2、磷肥2 614.89kg·hm-2、钾肥437.60kg·hm-2时,可获得最高商品薯率为71.18%。  相似文献   

17.
新陆早32号亩产皮棉180kg膜下滴灌机采棉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陆早32号由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选择培育而成,该品种属早熟陆地棉,植株筒型,株型紧凑,茎秆粗壮坚硬,吐絮畅,含絮力适中,易摘拾,其形态特征适宜机械采收,适应于北疆等早熟棉区种植.为充分发挥新陆早32号的增产潜力,2005~2007年我们对该品种进行了定点、定株、定期观察和生理指标测定,并进行了脱叶剂试验,结合大田情况,现制定出新陆早32号单产皮棉180kg/667m2膜下滴灌机采棉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生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4种不同种植密度棉株生长发育动态进行田间系统观测 ,并做回归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棉株出苗 18~83d ,叶龄随生育天数增加而增长 ,株高、倒四叶宽、果枝叶和果枝数、现蕾和开花结铃数随叶龄的增加而增长 ,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密度在 14 .2万~ 2 3.1万株·hm-2 的范围内 ,籽棉产量随密度、总铃数增加而提高 ,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对早熟棉花品种单产皮棉 2 2 5 0kg·hm-2 以上、密度 2 2 .5万~ 2 4 .0万株·hm-2 棉田 ,提出以叶龄为核心的动态生育指标  相似文献   

19.
新陆早24号是优质早熟中长绒陆地棉,2005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我州当年推广种植,涌现出一批皮棉单产超过2400kg/hm2的高产典型示范户,并被确定为本州2006年棉花主要推广品种。现将其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1品种特征特性1.1农艺性状新陆  相似文献   

20.
不同密度水平棉花群体结构和光合产物积累动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新陆中2号和军棉1号不同时期、不同密度水平下群体结构和光合产物积累的动态分析及最终皮棉单产的比较表明,当密度为16.5×104株/hm2时,两品种最终叶面积、干物质积累、皮棉单产为最高,过大过小都不利于光合产物的形成和积累,适当增加密度对光合产物向性器官分配几乎无不利影响.新陆中2号与军棉1号相比,前者更适于密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