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泓  崔克难 《水产科学》1992,11(2):7-10
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冬季封冻缺水,使亲虾越冬培育用水能耗大、换水困难,容易造成水中有机物含量增加,除耗氧产生毒氨外,还能诱发亲虾产生多种疾病,使亲虾成活率下降,甚至导致失败。因此随着亲虾越冬培育技术的  相似文献   

2.
<正> 近年来,对虾亲虾越冬技术在全国,特别是北方沿海地区迅速推广。随着对虾越冬范围的扩大,越冬场点的增多,越冬亲虾占对虾育苗所用亲虾的比例越来越大。但在亲虾越冬技术的推广中,许多单位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亲虾的成活率上,而忽视了越冬亲虾的育苗率。因此,尾虾产苗量越来越低。在亲虾越冬技术攻关研究时一般每尾越冬亲虾产苗5万尾左右,而现在一般每尾越冬亲虾产苗量仅为2万尾左右,其原因当然是多方  相似文献   

3.
对提高越冬亲虾育苗量有关技术问题的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玉祥  高学兴 《海洋渔业》1991,13(3):125-126
<正> 近几年来,对虾亲虾越冬技术在全国,特别是北方沿海地区迅速推广。随着对虾越冬范围的扩大,越冬场点的增多,越冬亲虾占对虾育苗所用亲虾之比例越来越大。但是,在亲虾越冬技术的推广中,许多单位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亲虾的成活率上,而忽视了越冬亲虾的育苗率。因此,尾虾产苗量越来越低。在亲虾越冬技术攻关研究时一般每尾越冬亲虾产苗万尾是很容易的,现在一般每尾越冬亲虾产苗量仅2万尾左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要提高越冬亲虾的育苗率,一定要全面掌握对虾亲虾越冬技术,切实解  相似文献   

4.
亲虾越冬需历经5个多月时间,稍有疏忽或不慎,就会造成育苗工作的被动,影响当年生产效益。笔者于2001~2002年度在日照市涛雒镇从事亲虾越冬及育苗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对10多家亲虾越冬单位作了深入调查和探讨,发现许多因技术措施不当而导致亲虾越冬成活率低和亲虾怀卵量少、产卵不集中、产卵孵化率偏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益。下面介绍亲虾越冬需采取的科学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前,养殖用的亲虾大部分仍然依靠海捕天然亲虾,由于天然亲虾资源日益减少,捕捞产量大幅度下降且不稳定,所以亲虾的人工越冬工作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技术尚不稳定,且成本较高,在很大程度上还不能做到有计划地进行生产,制约了对虾养殖向全人工化方向发展的进程。本文在实践的  相似文献   

6.
亲虾一般在10月中、下旬从成虾养殖池中挑选。选择亲虾要掌握以下四个标准:①个体大而均匀,雌虾要求体长10cm、重25g左右;②身体健康、体色鲜明、活动性强、附肢完整。③雌雄比以3:1为宜,以保证亲虾获得较高的受精率。④越冬亲虾成活率在80%左右、每尾雌虾约生产虾苗1500尾。按照这个标准确定亲虾越冬数量。  相似文献   

7.
王春琳 《海洋渔业》1988,10(6):266-267
<正> 随着中国对虾人工育苗技术的提高,对虾养殖生产的发展,使长期以来一直以海捕亲虾作为育苗种虾的育苗方式逐渐转向利用人工越冬亲虾。但由于目前中国对虾的亲虾越冬技术不甚稳定,影响了人工育苗生产。为了提高亲虾越冬成活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就亲虾越冬生产中若干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斑节对虾由于其个体大、生长快和杂食性等优点,近几年已成为对虾养殖中的主要品种。但由于亲虾来源全靠进口,不仅来源不易、价格昂贵,且因一些亲虾带病毒等原因而使养虾成本升高、虾病流行,导致养虾业蒙受损失。为降低养虾费用,减少亲虾进口,本站自1991年9月——1992年3月就以本地较易得到的亲虾资源——鱼塭斑节对虾,进行越冬促熟试验.以期探讨利用本地亲虾作斑节对虾苗种生产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王广成  王权  任玉水 《海洋渔业》2003,25(1):37-37,33
亲虾越冬是指冬季自然水温低于7℃期间,采取自然或人工措施,使亲虾度过漫长冬季的一项管理过程,其目的是促使卵巢缓慢的正常发育。该项工作十分重要,需历经5个多月时间,稍有疏忽或不慎,就会造成育苗工作的被动,影响当年生产效益。笔者于2001~2002年度在日照市涛雒镇指导亲虾越冬及育苗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对10多家亲虾越冬单位作了深入调查和探讨,发现因技术措施不当而导致的亲虾越冬成活率低和亲虾怀卵量少、产卵不集中、产卵孵化率偏低等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益。因此,需采取的科学措施是:  相似文献   

10.
<正> 在科研和生产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亲虾越冬技术已基本确立。但如何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搞好亲虾越冬还需对一些问题进行探讨。现将个人在科研和生产中遇到的几个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北方地区,目前人工越冬亲虾一般在3月下旬就开始产卵,比捕运山东过路亲虾要提前20天左右。而这批越冬虾早苗受外界气温的影响,必须在室内较高密度下压池10—20天才能出池。近年来,有些越冬苗生产单位,由于后期仔虾室内高密度暂养技术措施不当,往往到出池时苗量大减,甚至出现泛池,导致所剩无几。我们自1987—1989年连续三年在唐海县十里海养殖场开展了大规模越冬苗生产,每年后期仔虾室内高密度暂养成活率(0.7—1.5cm上下)均能稳定在7.0%左右,平均单  相似文献   

12.
<正> 1990年秋季,我们在设备陈旧的新开口育苗室进行了亲虾越冬生产。防病措施: 为预防越冬期间虾病发生,亲虾入池前对越冬池,沉淀池及室内地板墙壁施行四遍消毒,第一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对虾高密度越冬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亲虾越冬是对虾工厂化育苗的重要环节。必须拥有足够数量的优质亲虾,才能保证对虾苗种生产的顺利进行。越冬,还可以通过控制水温等条件使亲虾提前产卵,从而延长对虾的养殖时间,提高产量和质量。因此,积极开展对虾人工越冬工作,对提高生产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罗氏沼虾新虾亲在江西越冬及产前培育技术。在江西气候条件下,面积为100m^2的越冬池,亲是越冬密度为21~24尾/m^2或0.3~0.5kg/m^2,越冬时水温控制在19.0~21.0℃之间,经4个月左右时间,越冬成活率在70%以上。产前强化培育后亲虾抱卵率最高时可为31.7%~36.8%。从池塘养殖的成虾中挑选亲虾可不辨雌雄。  相似文献   

15.
在天津沿海纬度偏高、秋季降温快的条件下,1990年10月12日至1991年3月15日在津塘育苗场进行了大规模亲虾人工越冬的生产性试验。主要研究内容是:亲虾室内自然交尾的技术研究;适用于生产规模的亲虾人工越冬密度、水温等调控技术的研究;促进性腺适时发育成熟的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刘俊利 《内陆水产》2003,28(12):14-14
罗氏沼虾原产于东南亚地区,因生长快、食性杂、味道鲜美、养殖周期短、经济效益好而深受养殖户的欢迎,现已发展为经济虾类的主要养殖对象。为适应我国淡水水域的养殖条件,亲虾必须经过越冬培育使其翌年春季产卵、孵化,以提供养殖生产所需的苗种。因此,亲虾的选择及越冬培育已成为人工育苗丰产的保证。1亲虾的选择每年的10月下旬开始收集当年的罗氏沼虾作为亲本。挑选亲虾时要求附肢齐全、无病无伤、体格健壮、体色鲜艳、活动力强。雌虾规格为40~50尾/千克,雄虾为30~40尾/千克。如果个体太大,成活率低;个体太小,怀卵量少,后代优势少。雌雄…  相似文献   

17.
王兴礼  林增旺 《内陆水产》2000,25(12):32-32
青虾的越冬分为幼虾越冬和亲虾越冬 2种。幼虾越冬是指那些 8~ 9月份繁殖的虾苗,到 12月份还未长到商品规格的小虾,通过越冬,留待翌年 3~ 4月份作为放养的虾种。亲虾越冬,是指从商品虾中选出待翌年繁殖用的亲虾,让其安全越冬,并对其进行强化培育,达到产卵繁殖的要求。因此,搞好青虾越冬是养殖生产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青虾越冬方式有 2种,即池塘越冬和网箱越冬。 1越冬前的准备 1.1池塘的准备 越冬用的池塘应选择形状比较规则,避风向阳,面积 1 000~ 1 500#醯某靥粒?1.5 m以上,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  相似文献   

18.
罗氏沼虾人工育苗技术要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 ,罗氏沼虾人工育苗技术已日趋完善 ,但要达到低投入高产出 ,仍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1 提高亲虾越冬成活率1 1 通过在池底设置固型隐蔽和悬浮附着物 (网片 )以增加亲虾蜕皮时的栖息场所 ,减少自相残杀的机会。1 2 采用 4‰的咸淡水越冬 ,减少疾病发生率并提高交尾率。2 亲虾性腺促熟、同步抱卵北方冬季寒冷 ,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亲虾越冬 ,如何使一定数量亲虾的性腺发育、抱卵和孵化相对同步 ,则非常重要 ,采取以下措施可有效提高亲虾产卵的同步性。2 1 控制培育温度和盐度 ,投喂优质饵料。自 1 0月下旬至第二年 2 - 3月初 ,将…  相似文献   

19.
亲虾培育是育苗生产的基础。亲虾培育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育苗工作的成败。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必须重视亲虾的饲养管理工作,努力把亲虾培育好。然而,罗氏沼虾亲虾的培育周期较长,在培育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笔者在1996年的育苗生产中就遇到亲虾越冬池内鱼,虾暴发性死亡,严重影响育苗生产的特殊事例,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亲虾越冬大规模人工育苗的生产性试验,总结了适用于生产的育苗技术措施:通过分类管理可以适时并相对集中地获卵;为提高育苗的成活率,采取低温产卵、适温孵化、上限育苗”的控温技术。赵冬亲虾可以多次产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