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以红提葡萄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货架温度(5℃、10℃、15℃和20℃)对红提葡萄品质的影响,以确定红提葡萄不同温度下合适的货架期.红提葡萄在5℃、10℃、15℃和20℃下均可保持较高的感官质量16d,但是20℃下红提葡萄的腐烂率和失重率明显高于其他温度处理,20℃16d腐烂率和失重率达到约5%和14%,并且20℃ 16dDPPH抑制率和果梗含水量降到约50%,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的含量都达到最低,果梗出现干枯,影响商品价值.综合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5℃、10℃和15℃条件下红提葡萄货架期可达到16d.  相似文献   

2.
为辽宁朝阳地区设施农业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3个作物生育周期的观测资料,应用统计学及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辽宁朝阳地区温室小气候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室内气温变化受外界气象的影响较大,气温变化速率晴天>多云天气>阴(雨雪)天;气温从早掀帘起逐步上升,近12:00达最高,晴天、多云天气和阴(雨雪)天的上升速率分别为5.2℃/h、3.1℃/h和0.2℃/h;至20:00温室内气温开始下降,其降温速率分别为-4.5℃/h、-2.8℃/h和-0.3℃/h,夜间温度变化趋于平缓;8:00-16:00相对湿度日变化较大,13:00左右相对湿度最低,夜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的较高水平;温室内CO2浓度变化受温室内光照强度影响较大,温室内CO2浓度20:00至次日20:00呈不规则的W形变化,7:00至次日7:00呈 U形变化。  相似文献   

3.
为辽宁朝阳地区设施农业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3个作物生育周期的观测资料,应用统计学及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辽宁朝阳地区温室小气候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室内气温变化受外界气象的影响较大,气温变化速率晴天多云天气阴(雨雪)天;气温从早掀帘起逐步上升,近12:00达最高,晴天、多云天气和阴(雨雪)天的上升速率分别为5.2℃/h、3.1℃/h和0.2℃/h;至20:00温室内气温开始下降,其降温速率分别为4.5℃/h、2.8℃/h和0.3℃/h,夜间温度变化趋于平缓;8:00-16:00相对湿度日变化较大,13:00左右相对湿度最低,夜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的较高水平;温室内CO2浓度变化受温室内光照强度影响较大,温室内CO2浓度20:00至次日20:00呈不规则的W形变化,7:00至次日7:00呈U形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1温度控制对于红提葡萄长势好的日光温室,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为宜,最高不得超过30℃,夜间温度不得低于8℃;对于长势弱的,温度应稍高一些,白天控制在27~30℃之间,夜间温度不得低于10℃。温度管理的主要措施是每天根据室内温度和天气状况及时升降草帘(保湿棉帘)和开合风口。2水肥管理对于果实已经转色的,可用"磷酸二氨+活性有机肥",每亩各15kg开沟追肥,然后覆土灌水,灌水多  相似文献   

5.
<正>1掌握喷药时间一般农药适宜的温度是20℃~30℃,最高温度不超过32℃。最佳打药时间是早上8:00~10:00 (露水已干时)、下午5:00~7:00。露水未干,药液会被露水稀释,降低药效;多数农药在过于干旱、高温的情况下喷施,水分蒸发快,容易使农药浓度增大,果树叶片  相似文献   

6.
赢、严温度(℃)湿度(%)备注白天夜间桃萌芽期12~20>870~80后期控制昼夜温差至少在10℃,以利着色。开花期最高不能超过28℃〕花期7~227~1050~60幼果期10~2310~1550~60果实膨大期15~2310~17低于60果实成熟期20~3010~17低子60葡萄萌芽期12~257~870~80后期控制昼夜温差在巧℃左右,以利着色。花期15一28>1460~65幼果期15~2814~1760~70果实膨大期20~3015~1770~80果实成熟期20一32巧~1770~80杏萌芽期10~20>580左右花期最高不能超过24℃、花后10天内不能超过25℃;外界夜温高子10℃时可停盖草苦花期12~237~845~55幼果期15~24>850~60果实膨大期12~2810…  相似文献   

7.
孙丽华  张宝贵  陈连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79-18181
[目的]研究河北昌黎地区酿酒葡萄白腐病分生孢子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方法]于2007年在酿酒葡萄生育期(4~11月)进行逐日3次定时(08:00、14:00、20:00)观测,观察项目包括分生孢子数及温度、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等气象要素。由于白腐病主要危害果实,因此记录酿酒葡萄果粒发病情况,发生标准分为始发期、盛发期和持续期3个阶段。[结果]酿酒葡萄白腐病分生孢子发生与温度、湿度、降雨量、风速等气象要素有密切关系,降雨量和田间湿度的变化对病菌的影响最大。该病菌在昌黎地区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4~28℃,最适温度为25℃左右,28℃以上时不利于孢子萌发。[结论]根据白腐病发生气象指标,结合中期天气预报,可提前预防并有效控制酿酒葡萄白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自 1998 年,陕西省咸阳市就开始栽培种植红提葡萄,咸阳市红提葡萄具有晚熟、粒大、糖分高及口感绝佳的优良特点。为提高咸阳市红提葡萄产量,从抗病、抗旱及抗寒 3 个关键技术措施出发,对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葡萄浆果软化期糖积累与土壤水势(ψsoil)的关系,为葡萄成熟期的水分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根域限制栽培的4年生“峰后”葡萄为试材,在葡萄果实转熟软化期连续测定土壤水势的同时用浆果杯法测定果实糖卸载速率的日变化.[结果]土壤水势在-2~-4 kPa时(6:00~10:00)糖卸载速率最高,在-5~-14 kPa时(11:00~18:00)比较平缓,在-15~-19 kPa(19:00~4:00)时先升高后下降,到-20 kpa(5:00)左右时到达最低值;通过高斯平均图像拟合发现土壤水势为-16.86 kPa时葡萄果实的糖卸载速率最大.[结论]-16.86 kPa是葡萄浆果成熟软化期开始灌水的土壤水势临界值.  相似文献   

10.
自 1998 年,陕西省咸阳市就开始栽培种植红提葡萄,咸阳市红提葡萄具有晚熟、粒大、糖分高及口感绝佳的优良特点。为提高咸阳市红提葡萄产量,从抗病、抗旱及抗寒 3 个关键技术措施出发,对其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葡萄产业化发展和新品种引进的需要,采用葡萄不同生长期温度指标和近50 a气候资料,运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对沈阳市葡萄生长期热量资源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沈阳市在葡萄新梢生长期、开花期及浆果膨大期温度适宜,热量资源充足;萌芽至成熟≥10℃活动积温为2 924~4 010 d·℃,中早品种热量盈余,而晚熟品种略显不足;萌芽初期受低温为害几率为10.0%;浆果成熟期气温偏低,有20%的年份热量不足。20世纪90年代以来,沈阳市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和≥10℃活动积温升高、增加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8,0.142,0.305℃/10 a和44.068(d·℃)/10 a。气候变暖改善了热量环境条件,对葡萄产业发展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2.
<正>陆良县新栽晚熟红提葡萄形成热潮,中枢镇的四河村、马街镇的大西和海界村分别栽种100hm2和40hm2,成为推广栽种晚熟红提的新亮点。区域化、高规格、高质量的葡萄园区,带动当地果农科学栽培、科学管理、科学预防病虫害  相似文献   

13.
观察记录小麦不同生育期麦苗冠层温度与大气温度(百叶箱温度),分析冠层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小麦越冬期间,夜间至早晨7:00的冠层温度低于大气温度,冠层最低温出现在早上7:00,较气温低1.44℃。小麦拔节期冠层最低温出现在凌晨6:00左右,较气温低4℃左右。小麦孕穗期和开花期冠层最低温度出现在凌晨5:00左右,较气温低1.5~3℃,春季较低的冠温可对幼穗产生伤害,推迟小麦开花期。  相似文献   

14.
<正>设施葡萄栽培管理中存在着大小年问题,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以下技术要点。1选用良种由于日光温室这一高温高湿的特殊栽培环境容易造成葡萄徒长,不利于形成花芽,故而在选择品种时除了考虑早熟性好的生长特点外,还要注意选择生长势相对较弱、易形成花芽、耐弱光、耐潮湿、低温需求量小(一般800~1400h)、生理休眠期短的品种,比如夏黑等。尽可能不选择红提等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15.
红提葡萄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红提葡萄皮为材料,在45℃、pH 3~4条件下,用体积分数95%乙醇提取葡萄红色素,并对影响葡萄红色素稳定性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提葡萄红色素不耐高温,其在pH<4时相对稳定;蔗糖和果糖对红色素有一定的增色作用,而葡萄糖对其作用不明显;抗坏血酸对红色素也有增色作用,但极不稳定;苯甲酸钠对该色素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6.
揭帘、盖帘时间与日光温室内气温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从2011年11月1日至2012年3月31日对每天揭帘时间分别为9:00和10:00、盖帘时间分别为15:00和16:00的两个日光温室内气温和室外气温进行了连续实时测量,研究了揭帘、盖帘时间对日光温室气温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揭帘、盖帘时间对温室气温的变化产生明显的影响,其影响程度随着季节和天气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在初冬和早春的晴天里,适当早揭帘晚盖帘,有益于延长光照时间,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在寒冷的季节,适当迟揭帘早盖帘,有利于保持和提高温室温度。在室外气温≤-9.0℃时,温室内气温将降低到5.0℃及其以下,对喜温作物产生不利影响,必要时要采取短期人工增温措施。  相似文献   

17.
宁夏半冷式温棚内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的小气候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宁夏第一栋半冷式温棚红地球葡萄延后栽培的小气候特征,对其进行为期2年的小气候观测,结果表明:①棚外最低气温为-21.7 ℃,棚内为-4.8 ℃;在20 cm土层,棚外最低地温为-5.0 ℃,棚内为-0.3 ℃,说明棚内葡萄枝蔓及根系直接越冬安全.②扣棚后,日平均温度高于10 ℃的日数持续到11月下旬,这对露地不能完熟的晚熟品种进一步成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如葡萄继续挂果活体保鲜,可延迟至12月上旬采收.③棚内气温在南北方向较均匀,东西方向靠近薄膜处受外界影响较大;在垂直方向上,气温一日内除14:00时变化较大外,其余时间较均匀.④红地球葡萄从萌芽到成熟所需的大于10 ℃活动积温在3 400 ℃以上,由全年的温度测定,棚内≥10 ℃的积温为4 415.2 ℃,表明此设施结构能够完全满足红地球葡萄生长发育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大连地区夏季特种地温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近10年大连站沥青下垫面温度观测数据年、月数据进行分析,并对不同天空状况条件下的特种地温、地面温度和气温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特种地温温度变化最为剧烈,地温与之相近,而气温变化较平缓;三者的差异在14:00最大达17℃,8:00、20:00差值较小;晴天和多云天气条件下各时次特种温度与气温的差值相差不大,14:00都约为20℃,而阴天条件下两者差值相对较小,14:00仅为12℃;8:00、20:00各种天空状况条件下,三者温度相差均不明显。此结论可以在特种地温订正预报中加以应用,也可以在考虑特种路面作业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手机尾号为2054的用户问:杏鲍菇在生长发育时期温湿度多少合适?专家解答:杏鲍菇生长发育时最佳温湿度:一是温度。杏鲍菇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8℃,最适温度23~26℃。子实体发育的温度因菌株而异,一般适宜温度为10~18℃。温度低于8℃时,子实体一般不发生或生长极慢;高于20℃时,子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影响喙尾琵琶甲繁殖性能的主要因素,为喙尾琵琶甲及该属昆虫的人工繁育提供依据。【方法】从饲养温度、产卵基质颗粒大小和基质含水量等方面比较研究雌虫的平均日产卵量差异。【结果】结果表明:饲养温度为20℃、室温(平均温度:21.8℃)、15℃、25℃时单雌日平均产卵量分别为4.790、3.919、2.151、1.568粒,20℃时雌虫的产卵量极显著高于15℃和25℃饲养条件下的平均产卵量,室温时的产卵量极显著高于25℃饲养条件下的平均产卵量,显著高于15℃时的产卵量。温度达到30℃时出现大量死亡;采用小颗粒产卵基质(30目)时雌虫的平均产卵量显著高于基质颗粒过大(30目)时的产卵量,基质颗粒40目、30~40目、20~30目、10~20目、无基质时单雌日产卵均值分别为2.525、2.412、1.418、1.266、1.519粒;在含水量为10%~15%基质中的产卵量远多于其他含水量组,占总产卵量的68.49%。同时发现,喙尾琵琶甲产卵时间主要集中在00:00-06:00时间段,占全天产卵量的73.48%。【结论】温度、产卵基质颗粒大小及含水量多少对雌虫的产卵量影响较大,雌虫对产卵环境具有极强的选择偏好性。20℃左右、小颗粒产卵基质(30目)、基质含水量10%~15%等条件较适合喙尾琵琶甲产卵。喙尾琵琶甲在长期的进化选择下更偏好于在静谧的深夜产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