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再生稻种植的影响因素及可持续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开付  张广斌  徐华  马静 《土壤学报》2020,57(6):1365-1377
再生稻作为一种特殊的水稻耕作模式,种一茬可收获两次,对增加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稻田综合效益有重大意义。综述了中国再生稻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再生稻种植的关键影响因子,阐释了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提出在种好头季稻的前提下,适当高留桩,在头季稻齐穗后15d施用尿素150kg·hm-2作为促芽肥,头季稻收割后3d施用尿素150 kg·hm-2作为发苗肥,同时配施磷钾肥,可在保证土壤养分平衡的基础上使再生稻获得高产,最后讨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认为未来的研究需重点关注再生稻产业化、土壤养分管理、高产栽培技术、稻米品质、温室气体和水体质量,以促进再生稻的发展并为国内同行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2016年,重庆市开州区白桥镇以丰产、抗病、广适、强再生力杂交水稻新品种冈优916为示范品种,设立了20 hm~2中稻-再生稻高产攻关片,取得中稻实际产量达到10.25 t/hm~2,再生稻实际产量达到4.3 t/hm~2的良好效果。从"适期播种,培育适龄壮秧""合理密植,增加基本苗数量""减施化肥,重施再生稻粒芽肥""干湿交替,严防螟虫和纹枯病为害""适时收割,高留稻桩喷施赤霉素"几个方面介绍根据高产攻关片做法总结提出的中稻-再生稻两季丰产栽培技术。最后提出,建议在重庆开州、江津、铜梁、大足、永川及四川泸州、自贡、隆昌、宜宾等再生稻优势产区加强冈优916及再生稻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目前我国再生稻的发展现状,从发育遗传和生理生态角度综述了近年来再生稻产量形成的研究进展,提出采用人工收割高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头季分蘖力相对较弱、再生季再生力强的重穗型杂交籼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而采用机械化收割低留桩栽培再生稻时,选择具强低位芽再生力的杂交籼稻品种或感光性弱的重穗型杂交粳稻品种(组合)、籼粳交水稻品种(组合)易获高产。头季成熟期至再生季齐穗期根系活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再生季产量的高低,再生季稻高产的前提是健壮的头季根系和一定数量新生根系的有效结合,这有利于促进腋芽的萌发成苗、增加每平方米穗数,是再生稻高产增产的关键。在此基础上,提出适时早播、畦栽沟灌、二次烤田、重施促芽肥、适高留桩的人工收割高留桩再生稻栽培技术,并从品种选择、再生季施肥、留桩高度等方面探讨了机械化收割低留桩蓄留再生稻的关键栽培技术及生理生态机制。最后提出了我国再生稻发展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认为当前轻简化的机收低留桩再生稻是我国再生稻发展的方向,并对机收低留桩再生稻的进一步研究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星子县地处江西北部,是双季稻北缘区,属一季稻和双季稻混作区。利用杂交籼稻进行再生栽培,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获得水稻高产、省工、省种、节本增效的有效措施之一。本文就星子县"超级—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5.
再生稻的种植省工省力,可缓解劳动力及季节的矛盾,达到一种两收高产的目的。达州市地处四川省东部,光温条件适宜于再生稻的栽培,结合达州市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总结出适宜达州市的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开县再生稻栽培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以"推广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进一步启动再生稻高产创建活动、强化政策支撑"为主要措施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通过试验了解不同耕作方式下再生稻氮素吸收利用、转运及产量状况,为南方再生稻区水稻高产栽培选择合理的土壤耕作方式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按冬前是否翻耕和插秧前旋耕情况,设置翻耕一次旋耕一次(T1)、翻耕一次旋耕两次(T2)、不翻耕旋耕两次(T3)和不翻耕旋耕三次(T4)4种耕作方式,观察不同耕作方式下水稻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在不同器官内的差异,探究不同耕作方式对再生稻氮素吸收转运和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随着再生稻生育进程的推进,各处理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氮吸收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不同处理表现为T2>T1>T4>T3。在生产效果上翻耕与旋耕结合优于单一旋耕,翻耕次数相同时适当增加旋耕可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从耕作方式对早稻和再生稻产量的影响看,T2 与 T3、T4 相比,早稻增产均比较显著,而再生稻的产量均无显著差异。耕作方式对早稻-再生稻产量的影响主要在早稻季,关键是 T2 能显著增加穗粒数。从氮素收获指数、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来看,4 种耕作方式呈现T2>T1>T4>T3的趋势,其中以T2最优。综合土壤肥力增效,水稻氮素积累量和转运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考虑,建议在早稻-再生稻生产实践中采用一耕两旋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空气、土壤、农药、灌溉水等均有可能污染稻米,影响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进而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稻米的优质高产与栽培技术有直接联系,优质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是早育秧技术,是一种有助于实现水稻高产的技术手段。基于此,以长寿区云集镇为例,分析了优质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从区域布局、品种选择、田间管理和适时收割头季稻等方面总结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水稻是川东丘陵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是水稻高产高品质的保障,因此对于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推广是当前农民和农技人员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通过对川东丘陵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水稻高产的基本生存条件进行系统分析,再对水稻现有栽培技术的现状进行研究,从而找出水稻高产的有效栽培技术,再进一步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口数量庞大,水稻的高产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由此可见,水稻高产关键的栽培技术措施非常重要。基于此,从水稻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水稻育秧技术、大田栽培技术、创新发展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四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提高水稻产量提供可以借鉴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益阳市大通湖区机收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6—2020年,湖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以益阳市大通湖区千山红镇为一个试验点开展了机收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从品种选择、适宜的播种期、留桩高度、大田管理等方面总结出了适宜大通湖区机收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此技术不仅能保证粮食产量安全,而且有利于缓解季节矛盾,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符合新时期背景下农业生产的现状需求,适宜在大通湖区甚至湖南省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水稻栽培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论述我国水稻栽培的实际情况,在指出改进水稻栽培培育技术对水稻高产的影响同时,分别从水稻栽培种子选择、种子处理、田间种植管理等方面,详细阐述水稻栽培技术的实践要点。分析可知,在水稻栽培技术应用的环节中,严格做好种子的选择以及栽培方案的确定和后期栽培的田间管理工作,能够切实的将水稻的产量提升,这对促进农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介绍超级稻‘准两优527’的品种特性,头季中稻高产栽培技术。从"施促芽肥;收割头季;及时管水,施好发苗肥;喷施‘九二○’,及时防治病虫害"几个方面介绍了该品种作再生稻时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随着水稻种植业的不断发展,水稻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地提升,目前的水稻栽培开始向品种多样化、种植规范化以及管理科学化方向发展。基于此,针对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意见这一课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稻米产量占世界总量的35%。水稻是我国广西地区的主要粮食,而水稻高产是保障国家秩序稳定的基础。因此,通过分析影响广西地区水稻高产栽培产量的因素,从栽培技术的角度,结合水稻高产栽培全过程,分析提升广西水稻产量的对策,同时阐述防治水稻病虫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水稻种植规模化发展的背景下,实现水稻高产成为水稻种植户共同追求的目标。水稻栽培技术凭借其自身强大的应用优势,在水稻种植领域得到了推广与应用,不但保证了水稻健康生长,而且实现了水稻增产增收的效果。因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国家及相关管理部门要逐渐加大对水稻栽培技术的宣传推广,充分发挥水稻栽培技术的应用优势。基于此,从水稻栽培技术的意义、现状以及如何提升水稻高产方面对水稻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再生稻有省工、省力、节省投资的益处,基于此,就广西山区地区的再生稻管理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水稻品种的选择、播期的控制、培育壮秧、施肥、分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割留茬等方面,希望对山区水稻栽培技术的改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是水稻高产和稳产的关键。同时,重视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基于此,总结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以提高水稻的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20.
农作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也正逐渐应用到农业种植当中。从种子处理、秧苗培育、适时插秧、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期收获等方面来详细阐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