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正>猴头菇是一种中低温结实性木腐型真菌,从播种到收获结束需半年时间。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若出现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就会引发生理性病害。但若每个环节都能认真细致地管理,就能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减少损失。1.不出菇病状:袋栽或瓶栽猴头菇,在菌丝长满培养料后,长时间不能出菇。发生原因:猴头菇菌丝长满培养  相似文献   

2.
魏鹏 《农村科技》2010,(11):61-62
<正>3.生理性病害①平菇A.培养料干皮,不发生菇蕾病状:袋栽平菇时,在平菇菌丝体刚长满培养料时即挽起塑料袋口,露出培养料等待出菇,结果造成  相似文献   

3.
对袋栽平菇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袋栽平菇常见病害有平菇褐斑病、平菇菌盖变色、培养料变酸变臭、平菇死蕾死菇、平菇畸形、菌丝徒长和烧菌(堆)等,做好袋栽平菇常见病害的综合防治,才能有效抑制袋栽平菇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 金针菇若遇环境条件变化,菇形和色泽会出现异常。这时须针对菇体的不同反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1.早产菇 在菌丝培养阶段,菌丝未长满瓶就在棉塞边长出菇来。这主要是天气骤冷,气温下降所致。防止办法是增温降湿。  相似文献   

5.
猴头菇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真菌,其培养中常发生的几种生理性病害给其高产栽培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简单分析了幼菇萎缩、不出菇、光秃无刺菇、珊瑚菇4种生理性病害发生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几点防治措施,为猴头菇的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袋栽香菇,在子实体分化、现蕾时,常发生烂菇现象.其原因主要有:长菇期间连续降雨,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菇房湿度过大,杂菌易侵入,造成烂菇;有的属病毒性病害,使菌丝退化,子实体腐烂;有时因管理不善,秋季喷水过多,相对湿度高达95%以上,加上菇床薄膜封盖通风不良,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使菇蕾无法正常发育而霉烂.      ……  相似文献   

7.
以5种莲子壳粉不同配比配方栽培茶树菇,筛选出了莲子壳粉适合袋栽茶树菇的较优配方:莲子壳粉52%、棉籽壳26%、麦麸20%、石灰2%。采用该配方袋栽茶树菇,菌包菌丝生长较快,34 d菌丝长满菌包,出菇周期短,产量高,4批茶树菇每个菌包平均产量达到341.5 g干菇,生物转化率达68.30%,优于棉子壳袋栽茶树菇的产量。为莲子壳废弃物的利用开辟了新用途。  相似文献   

8.
以5种莲子壳粉不同配比配方栽培茶树菇,筛选出了莲子壳粉适合袋栽茶树菇的较优配方:莲子壳粉52%、棉籽壳26%、麦麸20%、石灰2%。采用该配方袋栽茶树菇,菌包菌丝生长较快,34 d菌丝长满菌包,出菇周期短,产量高,4批茶树菇每个菌包平均产量达到341.5 g干菇,生物转化率达68.30%,优于棉子壳袋栽茶树菇的产量。为莲子壳废弃物的利用开辟了新用途。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培方式对猴头菇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不同栽培方式(瓶栽、袋栽、泥墙栽培)对猴头菇生物学效率、生育期和子实体性状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上选择适合的栽培技术体系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瓶式栽培猴头,菌丝萌发快,发菌期短,生物学效率较高,菇体圆整;袋式栽培猴头,产量高,菇体适中;抹泥墙栽培猴头,现蕾需时长,易产生巨型猴头,生物学效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不同食用菌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鲍菇是一种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药食两用型食用菌。随着杏鲍菇工厂的逐年增多,产生的菌糠也越来越多,菌糠如何再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了杏鲍菇菌糠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对姬菇、金针菇、杏鲍菇、猴头菇、白玉菇和白灵菇6种食用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杏鲍菇菌糠的水提液和醇提液对供试食用菌菌丝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水提液有利于猴头菇、白灵菇、姬菇和白玉菇菌丝的生长;醇提液有利于猴头菇和白玉菇菌丝生长;2种提取液均不利于杏鲍菇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大钮扣菇和炭角菌(鸡爪菌)都是食用菌的主要病害。这两种病害都是寄生性病害,它们寄生在食用菌的菌丝上,吸取食用菌菌丝的营养,一旦病害在菌筒或菌床上发生,菌筒或菌床感染部位就不再出菇。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1.菌丝疯长平菇菌丝生长过程中,由于空气湿度过大、通风不良,极易发生"菌丝疯长"而不出菇的现象。防治措施:在生产前期的管理中,加大通风量,降低空气湿度,也可加强冷热刺激,以促进子实体形成。2.锈斑病草栽平菇常见菌盖、菌柄上产生锈褐色斑点,俗称"锈斑病"。其发病主要原因是菇房或菇棚通风不良、湿度过大引起。防治措  相似文献   

13.
丁湖广 《新农业》2005,(11):53-53
四,野外摆袋.诱导定向出菇 猴头菇是好氧性菌类,栽培场所要求空气新鲜.野外菇棚较为理想。菌袋经过室内发菌培育25天左右,菌丝生理成熟.便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猴头菇通常出现菌丝尚未走满袋,就开始现原基.分化成子实体。因此要注意观察.及时把菌袋搬到野外阴棚内摆场,并进行搔去原菌种块表层.诱导定向整齐出菇。  相似文献   

14.
1、覆土。当菌丝在培养料内长透之后,于菌床上盖一层1厘米厚的砂壤土或菜园土,一般可增产10%左右。2、重力刺激。菌丝长满后,在菌床上面放一定重量的石块、砖块、瓦块等重物,对菌丝施加重力刺激,会在其镇压物周围出现许多原基。3、磁化水处理。在菌丝长满至第一潮菇形成时,用4000高斯磁化水处理,能提前7-15天出菇,生产周期可缩短10天左右;增加1—2个潮次,磁化水处理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5.
1.栽培季节的选择 猴头菇是一种中低温型菌类,菌丝适宜生长温度为22 ~ 28℃,超过35℃或低于6℃,生长基本停止;子实体最适生长温度18~22℃,低于4℃或高于25℃,完全停止生长.吉林长春地区,春、秋季温差较大,是猴头菇出菇的最佳季节.草帘覆盖露地栽培猴头菇,采用的是模拟自然出菇,一定要把握好节气,否则会影响猴头菇的质量与产量.制种时间可定在出菇前一年的12月份到翌年的2月份.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源培养料栽培猴头菇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粉、麸皮、豆粕、米糠为培养料中的氮源,比较适合猴头菇生长的最佳材料。结果表明,麸皮为氮源的培养料,猴头菇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菇时间短,菇朵肥大,菌刺长,生物学效率高。  相似文献   

17.
<正>1.菌丝长满后长期不出菇。1缺少温差。菌丝发好后,未给予冷热刺激。2菌丝发育差。菌丝发育不成熟、活力不够,也不能形成菇蕾。3阳光直射。无遮阴措施,菌袋或菌床被阳光直射。4养分比例失调。培养料中氮素过多,其他营养元素偏少。5菌膜过厚。培养料表面形成菌膜,水渗不进去导致迟迟不出菇。  相似文献   

18.
<正>反季节栽培香菇或菌草栽培香菇时,常常产生菇筒未转色先出菇现象,如果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会导致菌筒发软或霉菌爆发,对香菇产量和质量带来极其不利影响。笔者结合多年的栽培管理实际,谈谈香菇菌筒未转色先出菇产生原因及补救技术措施。一、香菇菌筒未转色先出菇的原因代料栽培香菇,当菌丝长满菌筒后,在适宜的通气和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表面菌丝分泌红棕色酱液并逐渐倒伏,使菌筒表面菌丝由白色转为粉红色、红棕色,最后形成一层具有保温保湿隔热避光、抗杂菌增韧性的棕褐色菌被,称之为转色。转色是香菇代料栽培的正常生理现象,也是袋栽香菇菌丝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优质高产的猴头菇栽培品种,选择14株猴头菇栽培菌株作为供试材料,采用平板培养法、菌丝爬料试验和栽培试验,综合研究供试菌株菌丝生长特性和子实体差别.结果表明,"常山猴头"产量最高;菌株"920"、"大猴头"及"猴王"在MYG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快且菌丝浓密均匀,长势评分高,在爬料试验中菌丝吃料迅速,单菇产量相对较...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秸秆木屑混合生料地栽香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广铎  夏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6):2303-2304
[目的]为玉米秸秆与木屑组成的混合生料地栽香菇提供依据。[方法]用玉米秸秆粉代替部分木屑(40%)的混合生料和木屑生料地栽香菇,计算香菇产量、生物学转化率、投入产出比。[结果]混合生料的香菇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长满培养料时间、转色时间、始菇期均比木屑生料提前。生料栽培污染率均比熟料栽培高,且混合生料的比木屑生料的高。混合生料的香菇出菇数量较多,菇体较小,木屑生料的出菇数量相对较少,菇体较大。混合生料香菇的产量和生物学转化率低于木屑生料,投入产出比高于木屑生料,达1∶4.2。[结论]玉米秸秆与木屑组成的混合生料地栽香菇具有原料丰富,生产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