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亚鸿 《南方农业》2012,(1):55-58,67
2007年以来,重庆市南川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目标,强力实施"农业稳区"战略,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农业农村经济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2011年,农业总产值(现价)达到37.6亿元,比2006年增长88%,年均增长13.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00元,比2006年增加4534元,年均增长19.4%。未来五年的工作举措是:(1)以现代农业为重点,打造优势特色大产业;(2)以缩差共富为重点,确保农村居民大增收;(3)以农田水利为重点,开展基础设施大建设;(4)以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实施农村环境大整治;(5)以城乡统筹为重点,实现农村社会大和谐。  相似文献   

2.
《南方农业》2011,(4):2
2010年,重庆市南川区农量农村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薄书记"135"发展部署,坚持"农业稳区"战略不动摇,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全区实现农量总产值32.6亿元,同比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44元,同比增长19%."十一五"收官之年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不确定性影响。面对这种不利形势,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重庆市上下重农支农扶农的氛围更加浓厚,特色效益农业正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实现稳中有升。农民收入增长"12.8%":腰包更实了2013年,重庆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332元,比上年人均增收949元,增长12.8%,高出城  相似文献   

4.
《南方农业》2012,(9):2
2011年,重庆市南川区"三农"工作面对严重的冰雪冻害、五十年一遇夏旱、持续高温伏旱等不利影响,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历尽艰辛,在极不平凡的一年里,实现了大灾之年稳产增收目标。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1.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3%;农业增加值达到28.1亿元,比上年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317元,比上年增长23.1%培育农村万元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潼南区是典型农业大区,获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中国西部绿色菜都"等多项荣誉称号。近几年来,通过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走深走实科技兴农路子,现代农业实现了较高质量发展,开展农田宜机化改造示范工程7 000余公顷,农业机械化率达到57%;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32家、区级龙头企业137家。2020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4.74亿元、农业增加值77.08亿元,较"十二五"期末年均增速分别达9.1%、4.6%。通过深入调研潼南区农业科技创新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打造科技创新主平台,全面提升现代种植业,加快发展现代养殖业,创新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整体提升智能装备业。  相似文献   

6.
《南方农业》2011,(2):12
一是蔬菜成为第一大宗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创历史新高。"十一五"期间,蔬菜总产量年均增加84万吨,年均增长9.4%,增速居全国前20名生产规模省份第1位,总产量居我国特大城市第1位。二是保供蔬菜基地建设加快推进,供求自给率近9成。2010年,全市蔬菜基地面积达到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武隆县农委按照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围绕"绿色崛起、富民强县"战略部署,以建设"武隆生态产业公园"为主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草食牲畜、特色渔业、特色林果等四大特色产业,巩固提升粮油、烤烟、生猪等三大传统产业,现代农业市场主体加快培育,特色效益农业加快发展,全国知名高山蔬菜基地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建设。高山蔬菜保持较快增长,面积达35万亩,成为重  相似文献   

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就是农业第一生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广农业科技转化应用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关键,因此,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是应对"三农"问题的有效手段,是实现农业腾飞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南方农业》2012,(7):50
一是加大投入。今年通过整合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和市级相关产业发展资金,筹集落实蔬菜产业发展专项资金3亿元,比2011年增加1亿元,增幅达到50%。二是突出重点。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支持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及生产资料购置、蔬菜科技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蔬菜产销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0.
永川区以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为纲领,充分贯彻落实,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谱写"三农"工作新篇章。分为"永川区农业发展基础薄弱,现代农业发展风生水起,农业现代化建设前景广阔"3章进行论述,并用"改革打先锋,基础为后盾,科技作支撑,特色增效益,园区为引领,龙头提水平"6节重点阐释了该区农业现代化建设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农业发展的内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现代农业内涵不断拓展,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一、二、三产业加快融合发展。2016年以来,重庆市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农业农村综合性改革,加快发展现代特色效益农业,农业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但也存在仔猪高价位抑制了补栏积极性、部分地区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仍然偏重、制约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依然较多等问题。建议加强作物田间管理及灾害性防范,稳定农业生产;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农村商业模式;推进特色产业链建设,促进农民就业创业。  相似文献   

12.
<正>日前,从河北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河北省2018年建成10个产值超5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5%,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1.9∶1。近年来,河北省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深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倍增计划,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支持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保鲜、储藏、分级、包装和农产品加工,支持建设现代化冷链仓储物流体系。用好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重点支持龙头企业提升加工和带动能力,每年支持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  相似文献   

13.
<正>从近日召开的2019年江西省农业发展大会上了解到,近年来江西着力推动以绿色化、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为主要内容的"四化"农业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走出了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现代农业强省之路,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 625元,增长9.1%。着力推动农业绿色化发展。深入实施绿色生态农业"十大行动",开展农药化肥负增长行动,推广农牧结合、粮经交替、水旱轮作等高效生态模式。完善省、市、县三级可追溯平台建设,强化农产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园区是现代农业的一种先进生产模式,土地高效利用是突破园区资源瓶颈,实现发展转型升级,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以土地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园区设计是实现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基本准则和技术指导体系。该文在分析中国现代农业园区土地利用问题的基础上,从界定现代农业园区土地高效利用的内涵出发,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以土地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园区设计体系,涵盖设计思路、目标、原则、实现目标的方法等。应用这一设计体系对东营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进行规划设计,取得了显著的综合经济效益。按园区土地面积8 303 hm2计算,单位土地面积产值由2011年的35 168元/hm2增加到2014年的71 540元/hm2,增加36 372元/hm2,年均增加12 124元/hm2;单位土地面积实现效益由5 275元/hm2增加到14 308元/hm2,增长了1.7倍。以土地高效利用为核心的现代农业园区设计,可为资源约束日益趋紧条件下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五配套”生态家园模式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陕西省洛川县"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家园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财务分析方法,对模式整个周期进行了经济评价,并与非模式户的产出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拥有0.33hm2苹果园的模式户年投入1.16万元,比非模式户少600元;年均纯收入为7571元,比非模式户增加2445元;模式户产投比为1.66,比非模式户增加16.2%.财务分析表明,模式户净现值为4.86万元,内部收益率为73.2%,动态投资回收期为1.67年;年均净现值为5927元,比非模式户高1891元."果-畜-沼-窖-草"五配套模式户收益显著优于非模式户,"果-畜-沼-窖-草"五配套生态家园模式是经济效益好、财务可行的项目.  相似文献   

16.
为科学了解不同品牌、价格、配比的肥料对马铃薯投入产出效益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法,进行了4种肥料在施用量相同的情况下对秋马铃薯产量、效益的影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 4种不同肥料处理相同施肥量对"希森3号"马铃薯的生育期、茎和叶片颜色、主茎数和株高的影响均不明显;2)不同处理的产量以处理4 (CK)最高,即施用洋丰复合肥料(N∶P_2O_5∶KO_2=15∶15∶15) 78 kg/667 m~2,产量达到1 342.40 kg/667 m~2,与处理1产量差异显著,与处理2、处理3产量差异不显著,处理1、处理2、处理3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不同处理在肥料施用量相同的情况下,肥料投入收益和肥料投入产出比以处理4 (CK)最高,肥料投入收益达1 585.57元/667 m~2,肥料投入产出比达1∶8.26,处理1、处理2、处理3的肥料投入收益和肥料投入产出比均相近;4)处理2表现最差,即施用雅苒苗乐复合肥料(N∶P_2O_5∶KO_2=12∶11∶18) 78 kg/667 m~2,肥料投入收益为1 096.42元/667 m~2,较处理4(CK)低489.15元/667 m~2,低30.85%,肥料投入产出比最低,为1∶3.34。  相似文献   

17.
以近十多年的数据对比形式,展示分析重庆市渝北区农民收入现状。渝北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年为2404元,2012年为9375元;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2012年依次为54.7%、33.8%、3.1%、8.4%,2000年依次为36.9%、47.8%、8.0%、7.3%。阐述影响农民增收的内部因素、外部因素。提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增加农村财政投入,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农户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素质;完善各种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等促进渝北区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南方农业》2012,(3):2
<正>彭水县农业委员会以"保供给"为首要任务,以"促增收"为中心工作,进一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农村经济快速发展。2011年,彭水县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量43.6亿元、同比增长13.5%,农业增加值16亿元、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15元、增长24.7%,增幅位居全市第8位。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农业领域,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农业最活跃的生产要素之一,对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渝北区智慧农业就是基于"互联网+"建立起的一种农业发展模式,按照"高起点规划、大手笔投入、高标准建设"的工作思路,建成"1+10+n"的智慧农业标准体系,包括1个集现代农业物联网病情、灾情、墒情、决策、成果展示等功能为一体的总平台;10个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立智慧农业决策系统;打造多家农业物联网企业。渝北区智慧农业建设实践:创新突破,农业发展迈入智慧模式;功能拓展,智慧农业实现多元化发展;成效显著,农业企业共享智慧成果;智慧管控,架起农业绿色健康发展;加强培训,积蓄智慧农业发展人才。  相似文献   

20.
促进农民不断增收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关键,地方政府一直都肩负着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任。结合2010—2019年河南省洛阳市统计年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洛阳市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关系,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农支出力度,不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积极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大农业技术和教育科研的投入,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