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冠油杂812"是中早熟甘蓝型双低油菜杂交种,具有高产、稳产、广适、抗病、抗倒等特点。2013年通过了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春性,全生育期平均108天,株型为扇形、紧凑,平均株高127.3厘米,有效分枝部位48厘米,一次有效分枝4.1个,主花序长56.9厘米,单株有效角果152.6个,主花序角果长6.6厘米,主花序结果密度0.7个/厘米,每果籽粒27.7粒;种子黑褐色、近圆形,千粒重3.8克。籽粒含油率45.66%、芥酸0.1%、硫苷7.28摩尔/克,为低硫甙甘蓝型油菜新品种。平均每公顷产量为2967公斤。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17,(8)
<正>1.浙油50属中熟甘蓝型半冬性油菜。2007—2009年两年度油菜区试平均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168.0千克,比对照浙双72增产15.7%。2008—2009年度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8.8千克,比对照增产9.4%。全生育期227.4天,略早于对照,株高157.2厘米,有效分枝位39.8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10.4个,二次有效分枝数8.5个,主花序有效长度55.7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481.8个,每角粒数21.9粒,千粒重4.3克。  相似文献   

3.
常油杂72号     
《湖南农业》2011,(9):9-9
常油杂72号油菜(湘审油2011007)是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系和常德市湘穗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甘蓝型杂交油菜,适宜于湖南省种植。全生育期215天,株高179.3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1个,主花序长75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336.9个,每果粒数21.2粒,千粒重3.45克。  相似文献   

4.
常油杂72号     
常油杂72号油菜(湘审油2011007)是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系和常德市湘穗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甘蓝型杂交油菜,适宜于湖南省种植。全生育期215天,株高179.3厘米。一次有效分枝8.1个,主花序长75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336.9个,每果粒数21.2粒,千粒重3.45克。  相似文献   

5.
丰油8号是安徽省丰宝种业公司培育的高产油菜新品系,该品种属半冬性中熟甘蓝型杂交油菜.株高178厘米右,分枝部位20厘米左右,有效分枝18个以上,单株有效角果平均732个,大株1000个以上(移栽田),角长13.5厘米,每角平均29粒,大角36粒以上,千粒重平均5.2克,含油量43%以上.2003~2004年度安徽省各地示范种植平均每667平方米产230千克.  相似文献   

6.
13个油菜品种的农艺性状遗传力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江西省(长江中游)国家油菜区域试验3个试验点13个油菜品种的油菜株高、分枝部位等9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力和相关性进行分析。遗传力分析表明,不同性状地点间遗传变异F值差异较大,其值大小依次为第1次有效分枝部位、株高、结荚密度、千粒重、第1次有效分枝数、主茎长,这些遗传力差异极显著;主茎角果数显著;全株角果数、每角粒数不显著。相关分析表明,油菜主花序长、主花序角果数、第1次有效分枝数都与籽粒产量接近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中双八号是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应用现代生物技术选育的高产、优质、高抗油菜新品种。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2年农业部批准受新品种保护。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中双八号属半冬性、中熟双低甘蓝型油菜,株高160厘米左右,一次有效分枝8个左右,二次有效分枝20个左右,平均每角果粒数22粒,单株角果数430个。角果长3.8厘米左右,千粒重3.5克,全生育期222天。该品种叶色较深,分枝部位中等,株型较紧凑,角果密度大,秆硬且粗壮,抗倒性、抗病性、抗寒性均强,平均667平方米(1亩)产量280公斤左右。油菜新品种——中双八号@谈宜干!…  相似文献   

8.
丰油8号是安徽省丰宝种业公司培育的高产高油油菜新品种,属半冬性中熟甘蓝型油菜。株高178厘米左右,分枝部位20厘米左右,有效分枝15个以上,单株有效角果平均732个,大株1000个以上(移栽用),角长13.2厘米,每角平均27粒,大角36粒以上,千粒重平均5.2克,含油量43%以上。2003~2004年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矮杆油菜种质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矮杆油菜品种的选育效率。对214份矮杆甘蓝型油菜材料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相关性分析显示株高与产量、有效分枝高度、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果数呈正相关,单株产量与株高、一次分枝数、主花序长度和主花序角果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农艺性状综合为株高因子、角果密度因子、千粒重因子、有效分枝高度因子和每角粒数因子,累计贡献率达80.42%,涵盖了主要农艺性状的全部信息。  相似文献   

10.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6个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的10个农艺性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含油量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联顺序大小依次为单株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角果数、主花序有效长度、分枝部位、1次有效分支数、每角粒数、千粒重、株高、结角密度。  相似文献   

11.
荆油是湖北荆州市种子总公司科研所选配的甘蓝型半冬性两系杂交油菜新组合.幼苗生长半直立,冬前生长势旺,根系发达.茎秆基部粗大,抗倒伏能力强,株高1.9~2.0米,分枝部位低,主花序长,单株角果400个左右,角果肥而长,平均角粒数20~21粒,籽粒黑而发亮,千粒重4克,种子含油率42.36%.  相似文献   

12.
正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属春性甘蓝型中早熟优质双低油菜品系,株形紧凑,生育期适中,平均生育期174天。幼苗半直立,叶片近圆形,叶色浅绿,叶脉细、色淡,叶缘浅锯齿状。平均株高177.7厘米,分枝高度59厘米,有效分枝1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293个,每角籽粒数22.4粒,千粒重3.5克,单株产量20.3克。籽粒含油量高。高产、  相似文献   

13.
华杂6号油菜     
选育引进单位 湖南省粮油作物科技中心,华中农业大学. 审定编号 XS037-2003. 特征特性 全生育期220天左右;株高180.3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8.98个;单株有效角果数342.95个,主花序有效角果数77.85个;角果籽粒数22.8粒;千粒重3.3克.成熟期茎秆坚硬,抗倒性强.经检测,芥酸含量0.42%,硫甙含量每克28.78微摩尔.  相似文献   

14.
正旺成油8号2016年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为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叶片绿色,植株健壮,分枝均匀,抗倒,抗(耐)菌核病能力强。一般株高233.1厘米,一次有效分枝高度89.9厘米,平均一次有效分枝数7.7个,单株角果数550个左右,单株籽粒重28.9  相似文献   

15.
核优46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Y204A作母本,与自交系049003组配育成的高油抗逆强优势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属半冬性双低甘蓝型油菜,2009年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安徽省油菜区试两年平均亩产191.42 kg,较对照皖油14增产7.0%。全生育期平均230.1 d,比皖油14号早0.4 d。株高平均171.6 cm,有效分枝部位适中,平均43.6 cm,结角密,平均1.25个/cm,主花序长平均69.5 cm,有效分枝较多,一次分枝平均9.7个,二次分枝平均6.9个,全株有效角果数多,平均482个,平均每角粒数20粒,千粒重4 g,种皮褐黑色。省区试平均芥酸含量为0.45%,硫甙含量为20.38μmol/g饼,含油量为43.75%。抗病性、抗寒性强,明显优于对照;抗倒性中等。该品种地区适应性广,适宜安徽省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邮编:518057,电话:0791-87090548)选育的油菜新品种"赣油杂6号",前不久通过了江西省品种审定。该品种生育期203天,株高152厘米,分枝高度68厘米,有效分枝数6个,单株有效角果数196个,每角籽粒平均20粒,千粒重3.7克。  相似文献   

17.
天禾油10号为甘蓝型半冬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圜审油2010009。该品种全生育期平均220天左右,平均株高195.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数1013个.单株有效角果数493.9个,每角粒数183粒.千粒重3.37克,据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1.2千克。低抗菌核病,抗倒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中油杂2号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利用秦油2号不育胞质2A培育的双低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0年8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农业部推荐为长江流域双低油菜主推品种。特征特性:中油杂2号属半冬性中熟甘蓝型油菜。株高175厘米左右,分枝部位40厘米左右,单株有效角果380个上下,每角粒数约18粒,籽粒较大,千粒重3.6克左右。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中油杂2号芥酸含量为0.90%,硫甙含量20.70摩/克(饼)。含油量40.86%,品质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我国目前杂交…  相似文献   

19.
优化株型、提高产量是当前油菜产业发展的关键。以130份甘蓝型油菜育种亲本为研究材料,对10个株型性状和5个产量性状进行田间考查,通过表型相关分析、通径分析、主成分分析研究油菜株型性状与产量及产量性状之间的关系,明确甘蓝型油菜单株产量形成的主要决定因子。结果表明:130份材料主要株型和产量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 15个性状变异大小依次为二次分枝数单株产量全株角果数一次有效分枝高度顶端分枝角主花序有效角果数每角粒数=基部分枝角一次分枝数中部分枝角=主花序长度千粒质量角果长角果宽株高。相关分析表明:15个性状间多数存在显著相关,产量性状中全株角果数与单株产量相关性最大(0.834)。株型性状中株高(0.326)、一次分枝数(0.333)、二次分枝数(0.382)和角果宽(0.208)与单株产量关系比较密切。通径分析表明:对油菜单株产量正向直接效应最大的产量性状是全株角果数(0.786),对油菜单株产量的正向直接效应最大的株型性状是株高(0.021)和顶端分枝角(0.021)。株高、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顶端分枝角和基部分枝角通过全株角果数对单株产量的间接效应较大。主成分分析共获得了6个主成分,分别为分枝角度因子、全株角果数因子、株高因子、主花序因子、角果宽因子、角果长因子。主成分综合评价将130份材料划分为4类,其中综合性状优良的有12份材料,对育种家改良油菜株型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甘蓝型杂交油菜较常规油菜的产量优势机理,为油菜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06—2019年度国家油菜区域试验数据资料,对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的植株、品质性状及产量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的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影响油菜产量的主要性状因子。【结果】杂交油菜的最高产量为254.98 kg/667m2,平均产量169.31 kg/667m2;常规油菜的最高产量为204.28 kg/667m2,平均产量159.83 kg/667m2;杂交油菜较常规油菜平均产量提高5.93%。影响杂交油菜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含油率、分枝部位、有效分枝数、角果密度、单株有效角、角粒数和千粒重;影响常规油菜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含油率、分枝部位、有效分枝数、角果密度、角粒数和千粒重。【结论】杂交油菜在株高、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主花序有效角、单株有效角、千粒重、单株产量较常规油菜显著增加,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油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