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出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高效防治药剂,研究32.5%苯甲·嘧菌酯SC、30%苯甲·丙环唑EC、75%肟菌·戊唑醇WG、24%噻呋酰胺SC、12%井冈·蜡芽菌AS这5种不同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综合防治效果表明,5种药剂中32.5%苯甲·嘧菌酯SC、75%肟菌·戊唑醇WG对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的药效最好,且对水稻生长无不良影响,可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稻纵卷叶螟是影响水稻增产增收的害虫之一,为了防治稻纵卷叶螟,相关专家不断进行药剂的研究,以便提高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基于此,对几种药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在生产中,应结合虫害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药剂,以降低投资成本,确保生态安全,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75%肟菌·戊唑醇WG(拿敌稳)和使百克(25%咪鲜胺EC)两种新药剂为材料,在一季籼粳杂交稻上开展了稻曲病防治效果的田间试验,有效测定防治效果、施药时间及使用方法等。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拿敌稳)和使百克(25%咪鲜胺EC)防治一季籼粳杂交稻的稻曲病效果非常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县近年来稻纵卷叶螟为害形势严峻的实际情况,以稻纵卷叶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对比试验。试验表明:15%甲维·茚虫威SC防治稻纵卷叶螟效果优异,对近几年稻纵卷叶螟防治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稻曲病发生发展的气候条件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气象角度入手,探索稻曲病发生发展的气候指标,并进行病源菌含量的分析,找出最强传染期,然后依此确定防治适期;通过不同药剂和不同品种的对比防治试验和不同播种期发病率的调查,提出综合防治稻曲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了五种药剂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效果较好的药剂是20%叶枯灵可湿性粉剂或20%叶青双可湿性粉剂或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防效均达80%以上,可用于大面积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相似文献   

7.
水稻稻曲病作为水稻生产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病害,不仅对水稻结实率和千粒质量有较大影响,其病菌中所含的毒素还会致使人畜慢性中毒,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水稻稻曲病。基于此,结合稻区的水稻生产实际情况,对水稻稻曲病的发生规律进行探究,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控策略,有效防止稻曲病发生,降低稻曲病对水稻的影响,在促使水稻优质高产、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为人们的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桉树快速生长发展的需求,促进桉树有效生长,进一步增加木材出材量,应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基于此,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树木园百色管理区采取人工喷粉的方式,对桉树枝枯病常发林地的桉树林木喷施不同种类的药物,观察喷施前后林木的生长表现,探索防治桉树枝枯病性价比最高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喷施高效氯氰菊酯+滑石粉对桉树枝枯病有很好的杀菌作用,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稻纵卷叶螟是为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随着阿维菌素对稻纵卷叶螟防效的明显下降,筛选、推广适合大面积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迫在眉睫。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当前适宜推广的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替补药剂主要有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有效成分宜在48 g/hm~2以上)、虫螨腈·茚虫威、甲维盐·茚虫威等。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双、毒死蜱等药剂在适当加大剂量的情况下对稻纵卷叶螟防效尚可,在生产中可进行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稻曲病对水稻的为害特点,对不同病粒稻株与水稻产量损失的关系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稻曲病对水稻结实率下降的影响最大,这是引起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其次,对每穗总粒数、穗长、剑叶长、千粒重、株高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稻曲病菌(Villosiclava virens)可侵染水稻(Oryza sativa)引发稻曲病而导致水稻显著减产,还可产生对动物和植物都有害的毒素。目前对稻曲病菌毒素的植物毒性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首先发现稻曲球水溶性粗毒素对水稻幼苗的根和叶片的生长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根的抑制作用更甚于对叶片的抑制作用。进而以稻曲球水溶性粗毒素处理水稻幼根,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转录组分析,得到2 665个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在细胞成分的分类(term)中,囊泡和胞外区富集的DEGs最多;在生物过程的分类中,胁迫响应和氧化还原过程富集的DEGs最多;在分子功能的分类中,氧化还原酶活性和转移酶活性富集的DEGs最多。对DEGs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Pathway)富集的结果表明,稻曲病菌毒素处理对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和次生物质代谢有较大影响。经分析发现,DEGs中有62个植物转录因子家族,分属于7种植物转录因子,其中5种参与调控植物对生物胁迫的抗性。实验结果也表明,稻曲球粗毒素明显下调15个植物抗病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稻曲病菌毒素主要通过干扰水稻幼根呼吸作用而影响能量供应,通过干扰氨基酸代谢而影响蛋白质合成,进而抑制水稻幼根的生长。此外,本研究推测稻曲病菌在侵染水稻的过程中,可能通过分泌毒素来下调某些水稻抗病蛋白的表达,以降低水稻抵抗稻曲病菌入侵的能力,从而利于稻曲病菌在水稻组织内生存并扩展。本研究为深入探讨稻曲病菌毒素对植物产生毒性的机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从肉桂的枯枝组织中分离到3个单孢菌株,经室内外致病性测定和形态鉴定,属可可毛色二孢菌(Lasiodiplodiatheobromae),是引致肉桂枝枯病的主要病原。针对这种病菌进行了室内药剂的毒力测定,筛选出50%林病威ac500倍液,在幼林地防治效果达95.83%。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Nested -PCR从田间和水稻植株上检测稻曲病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的特异性引物,对从发病程度不同的稻田土样、水稻(Oryza sativa)生殖生长初期稻田浮萍(Lemma ssp.)和水稻植株的DNA进行Nested PCR扩增,分析稻曲病菌在稻田的存在和在植株上的附着和侵染,结果显示在稻田中稻曲病菌可以附着在浮萍上,从第一年种植水稻田块的土壤中未检测到稻曲病菌,但在稻田中的浮萍上可以检测到;水稻生殖生长初期剑叶的叶耳间已有稻曲病菌附着和侵染。实验证明PCR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田间稻曲病菌。关键词:稻曲病菌(Usitilaginoidea virens); 检测; Nested PCR  相似文献   

15.
引黄灌区水稻氮肥合理使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穗型品种宁粳13号,大穗型品种宁粳9号、宁粳16号,从1990-1996年着重对水稻氮肥没用量,氮肥不同追肥方法和氮磷不同配比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每公顷施纯氮(N)225kg,磷(PO2O5)75-82.5kg氮磷比为1:0.35左右为适宜,追肥采用前促、中稳、后养的追肥方法为最好。  相似文献   

16.
水稻稻曲病、螟虫是水稻栽培上的主要病虫害。近年来,随着水稻品种的优化和群体质量栽培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以及气候的反常变化影响,稻曲病的发生量与危害程度也与稻瘟病的发生和危害有并驾齐驱之势,同时,螟虫的大量发生与危害程度加重,也给四川省旺苍县水稻生产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加大病虫预测预报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治的研究已成为当务之急。由此,根据有关资料和植保站连续3 a的药剂试验和观察,结合该县一病一虫发生发展的实际进行综合分析,并制定出水稻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药剂防治柑橘溃疡病的药效,进行了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用药15 d后,20%噻菌铜悬浮剂500倍液对于柑橘溃疡病有着良好的防治效果,防效可以达到86.17%,对比77%氯氧化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20%噻森铜悬浮剂500倍液、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效较高,而且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为了达到以最低施药量实现控制水稻主要病虫为害、促进水稻健康生长、保证农田生态环境健康和稻米食用安全的目的,2015年在重庆市江津区以阿维·氟酰胺10%SC(稻腾)、肟菌·戊唑醇75%WDG(拿敌稳)、丙森锌70%WP(安泰生)、吡虫啉70%WDG(艾美乐)组合而成更多药剂组合,与农民常规用药组合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更多药剂组合对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等的平均防虫效果92.7%、平均防病效果85.3%,比常规用药组合的平均防虫效果、平均防病效果分别高出4.1个、5.1个百分点;更多药剂组合试验示范区667 m2比常规用药区增产80.98 kg,增收76.45元;更多药剂组合667 m2用药量420 g,比常规用药组合减少了47.5%,间接提高了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化州市为害水稻的重要细菌性病害,近年来常常暴发成灾为害,对水稻高产稳产构成极大威胁。按照田间药效试验方法比较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两种处理和对照药剂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50~80 g,第2次药后14天对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效分别为73.61%~76.58%、61.43%~66.76%,优于对照每667 m~2施用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100 g(防效分别为60.11%、49.05%)。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粉剂在水稻细菌性病害田间防治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有机水稻种植业发展迅速,基本上可以满足人们的日常所需。但是在有机水稻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病虫害问题,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不利于我国有机水稻种植的可持续发展[1]。鉴于此,从病害防治、虫害防治和杂草处理3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我国有机水稻种植应该如何加强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