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3 毫秒
1.
新型农业科技推广对我国农业产业的发展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及作用,既能够弥补传统农业在科技方面的不足,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农业生产力。但我国在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上仍存在较多问题,这就需要加强对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研究,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有利支持。基于此,针对创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意义进行分析,深入了解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现状,并探索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实践。  相似文献   

2.
定西地区水保国债项目自 1 999年底实施 ,到 2 0 0 2年国家安排投资 2 2 2 3万元 ,完成综合治理面积 35 1km2 。据 2 0 0 2年统计 ,粮食增产 876 6t,农业产值增加 2 80 0万元 ,林草覆盖率增加 2 4 .6 % ,年减少泥沙 36 .8万t。项目实施过程中具体作法是 :注重前期工作 ,做好项目实施规划 ;落实工作责任 ,强化项目实施管理 ;突出治理效益 ,树立精品意识 ;加强科技推广 ,提高治理科技含量 ;制定优惠政策 ,拓宽治理渠道。实践表明 ,要加快干旱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必须注重生态自然修复能力 ,注重草灌建设 ,加大骨干工程和淤地坝建设。  相似文献   

3.
<正>为做好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工作,总结交流经验,进一步提升项目区科技水平,6月10日,重庆市农综办在铜梁县组织召开了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现场会。市农委、市科委、市级主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科技支撑单位、各区县农综办有关负责同志,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首先参观了2014年铜梁县观赏蔬菜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蔬菜有机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天水市开展水土保持重点治理项目的主要做法与经验是 :抓前期工作 ,做好项目贮备 ;抓科技推广 ,提高防治水平 ;抓机制创新 ,顺应市场经济 ,促进工程建设高规模、高质量、高效益 ;抓项目管理 ,确保重点工程建设顺利实施 ;抓资金管理 ,实行监理报账制 ,强化投资意识。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农业科技推广中当前存在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机构没有形成有机整体,推广方式与农民自身决策相矛盾,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有待提高,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农业科技成果供求架构相冲突等问题。要促进河南现代农业发展,促使全省农业和粮食更上一个档次,必须将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作为重要手段。提出强化农业科技推广的建议:采取借鉴国外经验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业科技推广层次,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多样化,完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体系,以教育为主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层次,健全农业科技园区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为做好新时期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工作,总结交流经验,进一步提升项目区科技水平,6月10日,重庆市农综办在铜梁县组织召开了全市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现场会。市农委、市科委、市级主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科技支撑单位、各区县农综办有关负责同志,共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首先参观了2014年铜梁县观赏蔬菜新品种示  相似文献   

7.
对坡耕地的治理、预防和保护是东北黑土地的治理、预防和保护项目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面对目前的农村政策,投工投劳及土地矛盾的激化,使黑土地的治理与保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其解决对策是出台《生态农业耕作规范》,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农业耕作制度,确保农业健康发展;适当提高坡耕地治理费补助标准;落实工程占地与调地政策,鼓励农民进行坡耕地治理;制定和提出坡耕地治理计划并公告,组织农民参与坡耕地治理。  相似文献   

8.
提高流域治理的深度和广度,全面考虑经济、社会、生态多重效益,是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成功实施的关键。汾西县在马沟流域的治理规划中,按照“塬、坡、沟”三位一体,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目标思路,注重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推广等措施综合配套,同时注重与城镇扩展战略相结合,为我们今后实施小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提高治理后的整体效益,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农业生态建设应针对农业生态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重点地区治理开发为突破口,遏制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逐步推进该区域总体治理进程;把农业生态建设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通过坡改梯基本农田建设,陡坡耕地还林(果)、还草,“三化”草地治理,农村再生能源和节能项目等4项工程综合治理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的基本条件,合理地保护和利用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0.
系统论述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治理政策、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土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1.
系统论述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产业结构调整、完善治理政策、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旺苍县是四川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之一,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41.16%,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 591 t/(km2·a)。近年来,旺苍注重开发性治理,依托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在中部着力建设高新农业示范区,北部着力建设连片扶贫开发区,南部着力建设标准化农业建设区;全力推进幸福美丽新村、现代农业园区、农业品牌、扶贫开发、科技支撑五大工程实施;茶叶、核桃、畜牧、杜仲四大特色主导产业2014年的产值已占到全县农业总产值的76%。在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过程中,以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植物措施为主,注重集中连片、规模治理。  相似文献   

13.
伍黎芝  底艳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179-182
盐碱化不仅降低了耕地的生产力,而且严重制约着耕地持续利用,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土地整理,治理和改良盐碱地,提高盐碱地的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是盐碱地治理的新思路.该文以陕西省蒲城县卤泊滩盐碱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从土地整理工程的角度研究盐碱地治理.  相似文献   

14.
伍黎芝  底艳 《农业工程学报》2005,21(13):179-182
盐碱化不仅降低了耕地的生产力,而且严重制约着耕地持续利用,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土地整理,治理和改良盐碱地,提高盐碱地的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是盐碱地治理的新思路。该文以陕西省蒲城县卤泊滩盐碱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为例,从土地整理工程的角度研究盐碱地治理。  相似文献   

15.
东北黑土区沟道侵蚀现状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沟道侵蚀是土地退化最严重的表现形式,东北黑土区是中国除黄土高原外沟道侵蚀最为严重的区域,沟道侵蚀严重威胁东北区域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该研究基于多年的研究积累,结合国家侵蚀沟治理专项调查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研究成果以及已有文献,系统总结归纳了东北黑土区沟道侵蚀特征、发展演变趋势及其危害;梳理出现有侵蚀沟治理措施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凝练提出区域侵蚀沟防治目标及4种主要侵蚀沟治理模式,并给出了适用范围及条件;同时提出了新时代东北黑土区侵蚀沟防治对策建议。该研究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决策以及沟道侵蚀治理工程的实施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6.
<正>万源市水土保持局在实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时,充分利用水保科技推广项目的有利政策,围绕市政府"打造天然富硒食品基地核心示范区"的总体目标,结合万源自然条件,经过实地考察,成功引种红阳猕猴桃,建成了全市第一个水土  相似文献   

17.
<正>重庆市农技推广总站一直把做好农综科技推广项目的科技支撑作为全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长期以来与市农综办和各区县农综办保持了良好的联系与互动。科技支撑范围涉及粮油、蔬菜、柑橘、茶叶等种植业各个产业,技术环节涉及品种、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整个技术支撑工作对提高成熟技术的集成与转化效率,促进全市农业产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提供支  相似文献   

18.
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存在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丽亚  尹诗麟 《南方农业》2007,1(5):68-69,76
农业科技推广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经济效益的关键环节;该项工作进展顺利与否,与农技推广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和农民接受的难易有关。重庆作为全国城乡统筹综合试验区,其农业科技推广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科技是推动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作为联系农业科技与基层农业生产桥梁的农业科技推广需得到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以便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创造良好的条件。基于此,分析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农业综合开发支持下的重庆市茶叶产业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综合开发依托项目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发展,改善生产条件,扩大产业规模,提升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为重庆市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回顾直辖以来,重庆农业综合开发支持茶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分析在资金投入、扶持范围、政策"门槛"、项目管理、科技推广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支持茶叶产业发展的建议:加大扶持力度,创新投入机制;扩宽扶持范围,推动全面发展;加强良繁基地建设,助推良种推广;加快标准化进程,提高产品质量;强化科技支撑,提高推广示范实效;推动市场建设,打造渝茶品牌;降低贴息贷款"门槛",壮大龙头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