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无刺花椒建园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无刺花椒建园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建立无刺花椒园应选择无刺嫁接苗,平地建无刺花椒园最好采用高垄栽培,旱山地建无刺花椒园采用坐地苗多头嫁接等。为促进花椒产业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6.
本文针对当前花椒产业发展实际,利用本土品种作为砧木,选用改良的无刺花椒作为接穗,利用劈接法实现嫁接成活与苗圃管理,形成了一套高效可行的无刺花椒商业化生产技术,为西北半干旱区发展花椒产业提供了一套标准化育苗管理技术,对进一步壮大花椒产业、促进农民脱贫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为提高荣昌无刺花椒林地的利用率,减少林地除草费用,增加椒农收益,重庆市荣昌区林业科学技术推广站根据荣昌无刺花椒的生长特性,在不影响花椒生长和采收的情况下,通过在荣昌无刺花椒林间空地免耕整地、点播套种当地黄大豆,开展荣昌无刺花椒—黄大豆套种模式试验。试验通过间苗、补苗、定苗,确保2~3株/窝生长整齐的黄大豆苗,并在其开花结荚期追施磷钾占比高的复合肥,同时叶面追施0.3%尿素溶液、0.2%磷酸二氢钾溶液、0.1%钼酸铵溶液、0.2%硫酸锌溶液、0.3%硼砂或硼酸溶液等,平均收获黄大豆种粒110.07 kg/亩,平均增收456.77元/亩,平均减少林地除草费用40元/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荣昌无刺花椒—黄大豆套种模式是一种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的林下经济模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嫁接试验和对比调查观测,结果表明:用八月椒作砧木,采用单芽切接和嵌芽接2种嫁接方法,陇南梅花椒无刺优系武选一号嫁接亲和力和原品种梅花椒保持一致。嫁接苗新生枝无刺枝段比例增加了18.19个百分点,皮刺大小缩小了0.32 cm×0.13 cm×0.02 cm,单位有刺枝段皮刺数减少了0.14枚/cm,证明无刺性状属自然变异。进入结果期以后,与同龄级实生梅花椒比较,皮刺缩小了接近50%,差值达到了0.72 cm×0.57 cm×0.11 cm,无刺枝段比例增加了88.27个百分点,单位有刺枝段皮刺数减少了0.58枚/cm,基本达到了无刺,选育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秦安1号花椒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安1号花椒是一个短枝型新品种.1982年发现于秦安县郭加乡四嘴村的杨家湾,当时仅是个单株,后经多年的繁殖及观察试验研究,经有关部门鉴定,确认是大红袍花椒系列的一个新变种,于1993年通过天水市科委的技术鉴定.该品种幼树生长健壮,枝条短而粗,分枝角度大,丰产性好;果实7月下旬成熟,果肉厚,品质好,抗旱、抗寒、抗病性强.目前全县22个乡镇均有栽培,发展面积最大的是郭加、安伏、叶堡、吊湾、西川等乡.该品种适宜在1 700 m以下的低山缓坡、山湾河谷地带建园,田边地埂、村庄院落、房前屋后也是栽植的好地方.该品种由于果实成熟早、产量高、抗逆性强、经济效益高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目前除在本县迅速发展外,省内其它各地都在引进栽植.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现将秦安1号花椒的丰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陇南无刺大红袍花椒二次嫁接繁育后的皮刺情况,使用嫁接繁育的陇南无刺大红袍花椒接穗进行二次嫁接,并以实生大红袍花椒树接穗作为对照,量取接穗和秋稍的长度、皮刺数量、皮刺宽度、厚度、高度等并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陇南无刺大红袍秋稍皮刺性状各项指标变异系数均小于实生大红袍,说明陇南无刺大红袍二次嫁接后皮刺稳定性相对较好。无刺和实生大红袍无刺枝段的秋稍皮刺密度高于有(稀)刺枝段的秋稍皮刺密度。综合皮刺宽度、厚度、高度数据,无刺大红袍秋梢皮刺均小于实生大红袍秋梢皮刺。与接穗皮刺相比,4个组别的秋稍皮刺厚均有下降,说明皮刺在二次嫁接过程中变薄;2组有(稀)枝段的秋梢皮刺宽度和高度下降,但2组无刺枝段的秋梢皮刺宽和高有所增大,且无刺和实生大红袍无刺枝段秋梢皮刺的宽度、厚度、高度均大于有(稀)刺枝段秋梢皮刺。 相似文献
13.
武都无刺花椒适宜天水市麦积区栽培,并表现出具有早结果的特性。其生长性状与本地大红袍、油椒基本一致。用本地豆椒做砧木嫁接育苗,苗木、单株均耐低温危害,抗逆性强。嫁接繁育苗木3年出圃,产苗量在12万株/hm2以上,建园平均成活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为确定在陕西关中定植培育的6种无刺花椒品系的表型特征和生长习性的差异,明确无刺红花椒不同品系间的异同。【方法】2004年开始发掘与培育多个无刺品系,连续多年栽植和观察,2019年起对各品系开花结实等物候期记录,对果穗、复叶和枝条等表型性状的调查和测量。【结果】物候观察表明,品系1号萌芽、坐果和成熟期较早,品系3、4、6、10和16号萌芽及坐果期较晚,但3、4和10号较1号晚熟15~20 d, 6和16号较1号晚熟25~35 d。产量性状测定表明,1、3、6、10果穗较大,4和16果穗则较小,4和6号果穗鲜质量>3和10号>16号>1号,3、4、6和10号果粒直径>16号>1号,4、6和10号0.5 m枝条鲜果产量>3和6号>1号。形态表征指标观察和测量表明,各品系在复叶的小叶数、叶型、叶缘齿、叶脉、枝条的皮纹及皮孔相关指标存在差异,其中1号叶面呈波浪型、顶叶较宽大,3、10和16号有隐脉,1和10号叶片侧脉几乎均被闭缘脉包被;4、6、10和16号自然抽梢力较强,3、6、10、16号修剪后萌枝力较弱。【结论】6个无刺红花椒品系里面1号早熟...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基因培育技术的进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基因改造产品.无刺花椒的培育是目前花椒种植市场较为主流的做法.通过全过程记录,从无刺花椒的培育过程入手进行实验性对比,论述无刺花椒出现缺陷的原因,进一步观察无刺花椒培育过程中生长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18.
19.
对秦安1号花椒产地环境质量和果实产量质量跟踪监(督)测的结果表明,生产的秦安1号花椒符合绿色食品质量标准,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总结出了生产秦安1号花椒A级绿色食品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