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延鹏 《甘肃农业》2005,(12):136-136
从古至今西方哲学就一直关注着人。在西方的历史上,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哲学家赋予了“以人为本”不同的思想内涵。“以人为本思想”虽然经过不同的历史变革,但“以人为本思想”是在曲折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看。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深入分析了城乡关系的趋势、演变动力、对立的弊端和实现融合的途径,指出农村与农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城市与工业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两者相互依存共同推动社会发展,为了消除城乡分离,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私有制和旧式分工,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对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乡村振兴是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提出的,旨在改变以往解决农业农村问题的思路和模式。它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出发,承袭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理念,为城乡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对“以人为本”的思想有很大的贡献,“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和价值意义充分体现了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主体、动力主体和价值主体。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生态民生思想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地位平等、和谐共处,民生与生态共进。乡村旅游建设只有与马克思生态民生思想深度融合,方能实现发展与生态双赢。基于马克思生态民生思想分析阳朔县的乡村旅游可以发现,其乡村旅游建设存在着忽略保护优先原则、盲目开发、过于追求经济利益的问题。要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健康发展,该县的乡村旅游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秉持人与自然平等的原则,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巩固好生态保护的战果。  相似文献   

5.
学校教育要实现“三个”面向,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图书馆工作作为学校的教学服务部门,必须在“以人为本”教育观念的引领下,建立以师生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努力营造具有人性化的图书阅览环境,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人本思想中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充分彰显了为广大人民谋取福利的价值取向。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两者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将马克思人本思想贯穿于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振兴之中,使乡村振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便于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幸福生活的追求,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出发,在体育人类学对人文价值理念 的研究基础上,首次提出“分享运动”的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指导思想,结合这一思想构建社会-学校-家庭 联系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培育和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倡导政府各部门携手进行制度创新,从而探索中国特 色的青少年体育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本文在介绍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之上,着重探讨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极为丰富,“以人为本”是其灵魂,“摸着石头过河”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方式,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经济管理的最终目标。它成为邓小平理论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思想有其科学的内在逻辑。人是现实的人,通过实践将人与物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统一于社会关系中,而人的由低到高的需要则提升了人的能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思想有助于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打造互相平等的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任何真理性认识一般包括目的价值取向判断、政治理想判断、实践层面判断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以人为本思想就是包括上述三个基本判断的真理性认识。以人为本强调人是发展的最终受益者,这是对发展目的终极价值判断;以人为本提出要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样,党再次向全世界宣布了自己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党对社会最终发展状态的政治理想判断;以人为本把发挥人的主体地位放在重要的位置,回答了发展“依靠谁”问题,是党对社会发展所做的实践层面判断。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有着深厚的哲学根源,它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自然和谐论的精华,同时对西方文化中“人类中心论”和“生物中心论”进行了扬弃。通过“否定之否定规律”来分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即“天人合一——利用自然——征服自然——和谐共存”的变化过程,即可理清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发展及成熟的哲学历程,并揭示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文明是人类最终渴求的文明。  相似文献   

13.
窦宁  周倩 《河南农业》2011,(24):62+64
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思想.理清这两种思想的差异对人们正确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于物化时代的思想教育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宏观角度比较二者差异,分析了两种思想的异质性,介绍了两种思想异质性的参照补充.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经济全球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环境,提出了从目标、过程、方法、条件等方面全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并具体阐述了“以人为本”、“必要的张力”、“传道、致思、创新”、“积极有为”等新理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在企业管理中,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依靠人、服务人,采取措施促成企业人气的形成。企业的发展就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吕氏春秋》蕴含了大量丰富的文化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倡导“ 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重视教育和教化的积极功效, 追求“和而不同”的文化目标, 这些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松 《现代农业》2008,(8):72-7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以“多元化”为特征的改变,构建“和谐社会”的提出,不仅在于当下社会矛盾的解决。还在于建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坚实基础上。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出发点。根据中国社会的现状。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寻求新的思路:公共领域的培育;对多元经济文化的丰富和包容:从熟人社会到契约社会的蜕变;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适宜的结构功能性分离。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新乡县脑血管病医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爱院、爱岗、诚信、勤奋、守纪、合作”的主人翁精神,坚持“科技兴院、稳步发展”的基本方针,围绕“医德医风、医疗质量、管理效益”的主题,全院干部职工积极开展“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活动,上下一致、携手奋进、改革创新,圆满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发展目标和各项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一、马克思产权思想与启示 “产权”作为一个概念或范畴虽然是本世纪近几十年提出的,但是将私有产权作为经济理论的核心首先加以阐述的却是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研究信用和股份制度的发展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而发生的变化作了许多精辟的分析。 第一,股份公司出现以后,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职能的分离。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出现股份公司以后,资本主义财产的所有和使用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马克思对财产“所有”和“职能”的分离问题作了很多论述。“与信用事业一  相似文献   

20.
从思想发展史的视角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农业发展思想划分为两个阶段,前者可以称为“英国模式”或“西欧模式”,后者称为“俄国模式”或“东方模式”;进而分析模式产生和模式转变的原因,并探讨该理论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