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江山白菇F21-2,系以浙江省江山市规模栽培的江山白菇F21-1为育种亲本材料,选择农艺性状、产量等表现型好的江山白菇子实体为组织分离对象,进行逐年的系统选育、定向筛选,选育出的白色金针菇新品种。该品种环境适应能力强,菌丝更耐高温,且种性稳定,是一个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白色金针菇新品种。在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以下突破:一是在早白菇菌丝培育期,改直立培养为转面贴地降温培养,提高了成品率;二是在第一潮菇子实体生长管理阶段,改向菇体直接喷水为沿袋壁补水,提高鲜菇品质,延长货架期;三是在转潮管理中,改直接加水浸泡为倒袋吸湿催蕾,提高了单产。  相似文献   

2.
当下,江山市一批农户正在乐滋滋地发展工厂化种菇,其动因,是市政府最近发文,对实行工厂化生产、年产100万袋以上的白菇种植基地,给予5万元的补助。优惠的政策提高了广大茹农和各界人士投资建厂种菇的积极性。江山文化用品公司老总王永祥投资200万元,在双塔街道岙里村租地20多亩  相似文献   

3.
徐仁庚 《新农村》2006,(1):13-13
江山市是中国白菇之乡,而近几年江山市大力发展秀珍菇,又成为浙江省秀珍菇主要生产基地。秀珍菇主要采取反季节种植,在夏秋季生产,  相似文献   

4.
市场与信息     
《新农村》2007,(6)
江山白菇利润创纪录最近,从浙江省江山市有关方面获悉,去年白菇每袋平均利润达1.4元,比2005年增加0.35元,增幅达33.3%,创历史最高纪录。据江山市食用菌办公室调查:去年是白菇种植史上平均价格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种植效益最好的一年,一般都保持在每千克4.5元以上,最高时达13元  相似文献   

5.
白色金针菇F21—2是以浙江省江山市规模栽培的江山白菇(F21—1)为育种亲本材料,选择农艺性状、产量等表现较好的江山自菇子实体为组织分离对象,进行逐年的系统选育、定向筛选,选育出的白色金针菇新品种。该品种适应能力强,菌丝更耐高温,且种性稳定,是一个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白色金针菇新品种。并在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三项突破.单产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6.
一、大邑县永久性菇房的由来 据相关资料介绍,蘑菇标准化种植方法(永久性菇房)采用了控温、控湿条件和二次发酵技术,因此,生产的蘑菇产量高、质量优.1个菇房占地120m<'2>,其种植面积相当于占地1亩的常规蘑菇大棚的种植面积,而产量是其两倍.另据介绍,搭建1个标准化种植菇房可以使用20年;并且,与大棚蘑菇比较,标准化种植菇房可以种植两季,即除了正季以外,还可利用5~8月期间种植草菇.按照保守方法进行核算,1个标准化种植菇房1年除去种植成本后,至少可赚1.6~2万元.  相似文献   

7.
江山白菇系江山市农科所组织分离培养育成的金针菇品种。199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主要生育特性为菇体纯白、生物效率高、抗杂菌强、耐高温等。其栽培技术是合理选择培养料配方、适时接种,科学管理、及时采摘。  相似文献   

8.
陈海 《农村百事通》2010,(13):17-17
<正>2009年冬,浙江省江山市双塔街道的徐裕安种植了2万袋白菇,采收销售后净获利5万元。今年42岁的徐裕安拥有菇房面积达5000平方米。他每年用于订阅各种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江山市双塔街道的"菇王"徐裕安,2007年种植猴头菇、秀珍菇、白菇共62万袋,获净利40万元,全家4口,人均收入10万元,成为农村创收致富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0.
徐仁庚 《新农村》2007,(1):12-12
浙江省江山市上余镇江家村江龙,2006年在别人早白菇上市后的10月底开始种植1.2万袋迟菇,结果,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11.
徐仁庚 《新农村》2006,(8):10-10
长台镇是浙江省江山市种菇大镇,近年来该镇农民种植白菇2000多万袋,赚足了钱,建起了新“菇楼”。朝旭村支部委员、村会计袁祖友从1998年开始种菇,年年种植2万袋,现已用种菇积累的10多万元钱,建造了一幢三层新楼房,村民们都刮目相看。村民周和仙每年种菇3万多袋,用种菇赚来的钱到市区购来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住进了城市。  相似文献   

12.
引进的5个平菇新品种进行日光温室熟料袋栽比较试验,试验表明,德丰5号菇体大棵丛生、浅灰色、韧性强,菇盖肉厚,菇柄短,商品性好,耐低温能力较强,抗病性强,产量高,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以在临夏市日光温室越冬栽培中示范推广;高产8129菇体叠生,分支多,深灰色、韧性强,菇盖肉厚,菇柄短,耐低温能力强,抗病性强;产量较高,建议在在临夏市日光温室越冬栽培中示范种植;灰美2号、,菇体大棵从生,基部小菇较多,浅灰色、韧性一般,菇盖较厚,菇柄硬,耐低温能力较强,抗病性强,产量较高,可以作为搭配品种种植。特抗650菇体从生大朵,深灰色、韧性强,菇盖肉厚,菇柄短,耐低温能力较强,产量较高,抗病性一般,喷水勤时黄菇病发生率较高,建议淘汰。  相似文献   

13.
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引进2个双孢蘑菇新品种(W192和福蘑38),对其进行品比试验及示范研究,以As2796为对照,比较其产量、菇质、形态特征等,分析其在闽南地区的种植适应性。品比试验结果显示2个新菌株的菌丝长势和菇质均要优于对照。规模示范栽培结果显示福蘑38平均产量为18.4 kg/m2,比对照增产7.9%。菌种播种后萌发快,出菇早,转潮较明显;子实体多单生,平均单粒重23.6 g,子实体结实,不易开伞,鲜菇商品性状明显优于对照。由此可见,双孢蘑菇新菌株福蘑38可以在闽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大球盖菇种植技术简单,具有可操作性,近年来掀起了大球盖菇种植热潮,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绵阳地区秸秆资源量丰富,2016年秸秆产量已达3.7×106t以上,其中玉米秸秆占28%以上,并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种植大球盖菇可以解决其资源化利用问题,也可以助力农户增收致富。由于近年来盲目从外地引进大球盖菇菌种,出现了引进菌种与本地环境气候不相适应的问题。通过开展适合绵阳地区种植的大球盖菇菌株筛选试验,广泛收集大球盖菇种质资源,测定出菌丝生长速度及田间出菇试验,筛选得到适合绵阳地区种植的大球盖菇菌株2个,分别为QG-10、QG-9,以期解决农户盲目引种导致减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大邑县永久性菇房的由来 据相关资料介绍,蘑菇标准化种植方法(永久性菇房)采用了控温、控湿条件和二次发酵技术,因此,生产的蘑菇产量高、质量优。1个菇房占地120m^2,其种植面积相当于占地1亩的常规蘑菇大棚的种植面积,而产量是其两倍。  相似文献   

16.
在昆明4个县、区进行不同季节、不同树种、不同郁闭度的林下大球盖菇种植试验,通过对其产量及产值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模式对大球盖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种植大球盖菇夏秋季的产量高于冬春季,提高了13.22%。大球盖菇产量与郁闭度差异明显,郁闭度为0.3~0.4时产量较高;其中郁闭度为0.3时产量最高,每平方米产量达3.93 kg;郁闭度为0.8时的产量最低,仅有1.55 kg/m~2。相同条件下油橄榄林下种植大球盖菇的产量较高,平均达2.80 kg/m~2,但产量与树种配置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利用非粮秸秆葡萄枝、甘蔗渣、茄子杆、茭白叶作为大球盖菇的培养料,以稻草为对照设置不同的处理进行试验,观察、记录、分析不同处理的培养料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周期、产量及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非粮秸秆栽培大球盖菇是可行的,其中茭白叶可以提早大球盖菇的现蕾时间及出菇时间,茄子杆可以有效的延长大球盖菇的出菇期,葡萄枝屑既可以促进大球盖菇提早上市,又可以提高大球盖菇的产量和生物转化率,对大球盖菇的推广种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适宜北京地区高温季节栽培平菇品种,选取10个耐高温平菇品种,以北京地区种植品种灰平260为对照,于北京地区高温季节6-8月做出菇试验。通过对菇型的调查,海南2号、高平09、夏抗50叶片薄、易碎且畸形,因此商品性差,不适宜种植;另外,通过对产量的统计与分析,早秋615、2008A产量表现突出且菇型好,表现出较好的耐高温性,夏秀990、夏丰1号、基因2005、江都71在北京35~40℃极高温期仍能出菇且菇型好,表现出极耐高温性,以上6个品种在产量上均优于对照灰平260,是北京地区适宜高温季节栽培的平菇品种。  相似文献   

19.
<正>大球盖菇具有营养价值高,栽培技术简单,抗逆性、适应性较强等特点,在我国各地广泛栽培。葡萄水平棚架下种植大球盖菇不仅可以获得较高产量的食用菌,栽培后的菌渣还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葡萄品质和收益。二者搭配种植,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生物种群的果菜兼顾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农作物秸秆焚烧,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禁烧又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了更好合理有效的利用农作物废弃物,造福社会,大力发展大球盖菇的种植,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大球盖菇栽培投资少、产量高,每亩产生的效益在8 000元以上。本文作者从场地选择、原料配方、种植方式、田间管理、适时采收等几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怎样利用农作物废弃物种植大球盖菇(主要介绍大棚种植模式),供有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