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叙述了立式割台星轮扶禾器的工作过程,即由收割台的输送齿带动倾斜的扶禾星轮转动,扶禾星轮齿(以下简称星轮齿)将作物扶起,并将其引向切割器,作物在星轮齿的扶持下被割刀进行切割;切割下的禾秆再被星轮齿压向挡板,在输送齿和上下压力弹簧的作用下,禾秆呈直立状态作横向输送运动。影响星轮扶器扶倒能力的主要因素为星轮的运动轨迹和扶禾能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南方许多单位对带扶禾器立式割台进行试验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为了充分认识扶禾器与拨禾星轮(下简称星轮)的工作与设计规律,本文对铅垂面型扶禾器和星轮影响梳穗损失,扶倒禾拨禾性能的主要参数,进行理论分析与探讨,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供设计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3.
拨指链式扶蔗器漏扶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拨指链式扶蔗器在对倒伏甘蔗扶起过程中,会出现漏扶现象.为此,通过对扶蔗器拨指运动轨迹进行理论研究,得到扶蔗器扶蔗的临界条件,建立了拨指链式扶蔗装置不漏扶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ADAMS软件对拨指尖离地高度对扶蔗的影响进行了虚拟单因素试验.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证明所建立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宽割幅立式割台采用被动式星轮扶禾器部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善和提高立式割台的性能,对立式割台作物切割输送理论进行了探讨;并从动力学的观点,分析作物在割台上切割输送时受力状况。因而找到增加作物输送稳定性达到“直立输送”要求的方法和工作部件。采用星轮扶禾器后能改善原立式割台地头散穗,割幅不能增宽,机器前进速度受到限制等缺点。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我国甘蔗收获机扶蔗器发展历程,从研究方法、性能指标和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扶蔗器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有待研究的问题,为相关单位研发甘蔗收获机及扶蔗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4GL系列稻麦收割机是为4.4~1ikW(6~15马力)小型拖拉机配套而设计的收获机械。适合于收获麦类、稻类以及茎秆与麦、稻相似的作物,是目前国内使用最普遍的较成熟机型,这类机型采用前悬挂立式割台、星轮扶禾器,结构紧凑,重量轻,工作平稳可靠,安装与维修方便,机动性、适应性较强。  相似文献   

7.
甘蔗收获机扶蔗机构的概念设计与创新设计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对甘蔗收获机的扶蔗机构进行概念设计,采用构思一设计法(Beitz)构建部件的功能原理解和设计过程模型,并对原理解进行功能分解;对概念设计所产生的概念样机进行发散性创新设计,建立满足功能要求的虚拟概念样机;针对传统螺旋扶蔗机构,采用TRIZ创新设计方法,提出了能够解决传统螺旋扶蔗器对严重顺倒伏和较小程度的侧顺、侧逆倒伏的甘蔗较难扶起的问题的新型扶蔗机构。  相似文献   

8.
针对甘蔗收获机螺旋扶蔗器的参数设计问题,对螺旋扶蔗器安装倾角和转速与倒伏甘蔗扶起效果间的关系进行了仿真试验和物理样机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仿真试验结果可用;安装倾角与转速均对甘蔗扶起效果有显著影响,前者影响较后者大;安装倾角的最优值为60°;转速较优范围为160~240r/min,该范围内扶起效果差别不大,转速值可取160r/min。  相似文献   

9.
拨指链式扶蔗器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影响拨指链式扶蔗器扶起后倒伏角的设计参数:前进速度、下链轮转速、扶蔗器导轨倾角和扶蔗器导轨偏角进行了室内试验。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影响扶起后倒伏角的数学模型,探讨了扶蔗器的运动参数和结构参数对扶起后倒伏角的影响规律,并优化了设计参数。结果表明:4个设计参数对拨指链式扶蔗器的扶起后倒伏角具有显著影响,参数最优组合为:下链轮转速与前进速度应符合关系式n=-1599.618v2m+1609.678vm,导轨倾角为60°,导轨偏角为  相似文献   

10.
拨指链式扶蔗器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影响拨指链式扶蔗器扶起后倒伏角的设计参数:前进速度、下链轮转速、扶蔗器导轨倾角和扶蔗器导轨偏角进行了室内试验.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影响扶起后倒伏角的数学模型,探讨了扶蔗器的运动参数和结构参数对扶起后倒伏角的影响规律,并优化了设计参数.结果表明:4个设计参数对拨指链式扶蔗器的扶起后倒伏角具有显著影响,参数最优组合为:下链轮转速与前进速度应符合关系式n=-1 599.618vm2+1 609.678vm,导轨倾角为60°,导轨偏角为10°.  相似文献   

11.
不等螺距螺旋扶蔗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有效地解决甘蔗收割过程中的蔗秆扶起问题,是促进甘蔗收割机械化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分析了甘蔗倒伏的具体情况,提出了一种新型不等距螺旋扶蔗器的设计方法,建立了其物理模型,并给出了不等距螺旋线的数学方程.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上述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为甘蔗联合收割机的扶蔗机构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颖与合理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参与式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参与式水库移民后扶项目管理模式是解决目前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效手段之一,有助于提高水库移民后扶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与效果.在对参与式发展理论与基本原则进行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中的应用条件,并构建了参与式水库移民后扶项目管理模式,最后以安徽省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3.
宋春华  区颖刚 《农机化研究》2019,(5):137-141,147
为了研究扶蔗机构的工作性能,优化扶蔗器结构参数设计,建立了运动学模型。使用Solid Works,设计两段圆锥式螺旋扶蔗机构虚拟样机,应用ADAMS仿真工具,进行了运动学及力学仿真试验及高速摄影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输送段安装角为30°~60°范围内,甘蔗不跌落;输送段安装角为60°,甘蔗扶起到最高点为4.1s,效率最高;螺旋倾角为45°时,甘蔗均匀受到螺旋叶片的作用力,无跌落现象;螺距有效范围为270~290mm,螺距为285mm时,受力情况以及扶起变化最稳定,扶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水库移民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对水库移民的妥善安置和后期扶持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为了能够客观、准确和科学地对2019-2021年期间宁夏水库移民后扶资金使用效率进行评价,以宁夏14个典型区县为研究对象,采用三阶段DEA模型对后扶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分析研究,并通过SFA方法剔除了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对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运用三阶段DEA模型评价宁夏水库移民后扶资金使用效率是合理的。(2)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干扰的影响后,第三阶段后扶资金使用效率较第一阶段分别提高55.1%、87.8%和32.4%,提升了后扶资金使用效率的评价准确度,可为后续项目的开展提供参考。(3)研究的3个环境因素中,提高受教育程度已逐步成为提高后扶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径。(4)通过DEA-Malmquist动态分析,ZN县、PL县和LT区等6个区县的全要素生产效率较低,主要因素为资金管理效率低下和规模配置不当导致。后续将依据分析结果,通过强化管理、优化项目规模和类型的方式,分类施策、精准扶持,不断提高移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13 2~ 16 2千瓦的小四轮拖拉机的数量逐加,其保有量仅在安徽省阜阳市已达 20余万辆,但与之相配套的农机具普遍存在着配套不合理、作业单一、拖拉机多次压地、作业后留轮迹、能耗大等缺点。为此,阜阳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研制了 SGT— 125Z5A3/ V2型旋耕播种化肥深施/扶垄联合作业机,该机是一种与具有左置动力输出抽的 13 2~ 16 2千瓦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直连式单点悬挂农机具,可一次完成旋耕、灭茬、播种、化肥深施、覆土或旋耕、灭茬、扶垄等多项作业,主要适用于小麦、早稻、玉米、薯类等作物的整地、播种、施肥、扶垄等…  相似文献   

16.
小型履带立式割台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该机包括柴油机、变速箱、履带行走装置、立式割台、立式割台升降装置、籽粒输送绞龙、星轮扶禾器。柴油机传动装置通过胶带与变速箱连接,变速箱带动履带行走装置前后运行,变速箱同时通过万向节和链条,带动半喂入立式割台完成预定的工作,立式割台与机架之间由一个升降装置连接,控制立式割台整体提升与下降。该机结构紧凑、体积小、整机的运行采用履带武装置,适应包括南方丘陵地区的小面积稻田在内的各种田块作业,机手乘座操作,舒适安全。(专利授权公告号CN2258691Y)稼乐4L-80型稻麦联合收…  相似文献   

17.
做了十多年挖沙船的湘乡市山枣镇青年农民彭建平,根据小型挖沙船原理研制出一种微型水稻收割机。该机采用纵向脱粒滚筒、搅龙输送、星轮拨禾器,具有拆装方便(不用工具可拆为三件)、操作简单、价格低(每台9400元)等特点。1998年秋收在湘乡东郊泉塘及韶山等地...  相似文献   

18.
加装扶倒器扶倒器装在护刃器前部,工作时将倒伏的茎秆挑起、扶持,并引导进入收割台。有的车型在收割机出厂时已配备了扶倒器,一般每1~4个护刃器装一个,倒伏越严重,间隔应越小。安装时首先将卡子向前移,然后将扶倒器的定位套套在护刃器前端尖部,用小锤轻轻向后击,使柄部移到固定位置,然后紧固螺母即可。作业时,收割机要尽量直线行驶,避免左右扭摆,以防扶倒器摁压更多的小麦植株而造成损失。安装分禾器倒伏小麦秸秆往往会绞在一起,如收割台两端不能有效地分禾,则部分穗头在切割后散落地面,造成约1.2%的损失。鱼雷式分禾器分禾距离较长,且整体…  相似文献   

19.
玉米收获机分禾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静  刁培松  张道林  王洪涛 《农机化研究》2007,(11):145-146,149
分禾器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对整机性能影响较大.一方面,要求分禾器具有扶禾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求分禾器能够适应不同行距要求.分禾器直接决定着玉米植株能否被顺畅地喂入并导入到摘穗装置,完成摘穗工作.为此,通过对分禾器结构参数与玉米植株折断临界角关系的分析,提出了分禾器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案,提高了分禾器的扶禾能力,有效地降低了玉米植株在喂入过程中折断与被推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番茄联合收割获过程中分秧扶秧效果不好、收割损失大的问题,提出番茄两段收获方法,研制番茄扶秧收割机。该机主要由分秧器、扶秧器、切割器、电机和机架构成,能完成番茄分秧、扶秧和收割功能。采用蓄电池提供动力,可实现清洁生产,在大棚、温室内进行收获作业。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收割机三维模型,对关键部件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虚拟试验和有限元分析优化部件结构并制作样机,为番茄扶秧收获机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