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晓辉  杨明  杨悦林  黄纪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149-16150
[目的]选用木本类木棉花、草本类唐菖蒲花,探索花瓣营养成分变化。[方法]测定了2种花卉花瓣不同时期SOD活性以及还原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规律,VC、蛋白质含量及pH值。[结果]SOD、还原糖、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不同时期总趋势均为唐菖蒲花瓣中含量高于木棉花,只是花蕾期差距略小;蛋白质、VC含量均为木棉花瓣高于唐菖蒲;2种不同类型花卉的花瓣均为弱酸性。[结论]不同花卉花瓣发育时期不同,营养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2.
为了科学开发利用金边玫瑰,以金边玫瑰花蕾期和盛开期的花瓣为材料,对其主要营养成分进行测定。花蕾期和盛开期的花瓣皆含有适中的粗蛋白、可溶性糖、VC、黄酮类,钾、钙、镁、磷等矿质元素含量丰富;花蕾期和盛开期皆含有16种氨基酸,2个时期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金边玫瑰在开放过程中,粗蛋白等营养物质相对稳定,VC、总黄酮、钾、钙、镁、磷等营养物质含量呈现下降趋势,只有可溶性糖的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本研究为金边玫瑰不同产品的营养价值、开发加工和开放过程生理变化等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石榴筒状花和钟状花花蕾期花瓣、花药和子房中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等生化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筒状花子房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比钟状花的强;而花药则相反;筒状花子房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核酸含量皆显著高于钟状花。作者推测,钟状花的形成与营养供给不足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生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为探明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败育机理,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的可溶性糖、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测定以及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发现随着花蕾的发育,不育系大花蕾期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小、中花蕾时期,而保持系可溶性糖含量则保持一直升高的态势;不育系小花蕾蛋白质的含量较中、大花蕾时期高,而保持系花蕾蛋白质的含量一直升高;不育系脯氨酸含量略有下降,而保持系花器中游离脯氨酸迅速积累,含量明显高于不育系;POD活性是不育系明显高于保持系,且呈持续增强趋势,保持系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5.
催花保鲜剂对百合(Lilium)绿蕾催花保鲜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百合切花绿蕾经两种催花保鲜剂处理后的效果 ,结果表明 ,催花保鲜剂能促进绿蕾提前开花 ,同时对开花后的百合切花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减少了切花在瓶插期间叶绿素与蛋白质含量的降解 ,提高了切花的品质和商品价值。处理 增加了开放率和花蕾长度 ,处理 增加了花瓣长和花径大小 ,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揭示了百合切花经催花剂处理后的水分生理变化规律 ,筛选出最佳的催花保鲜剂为处理 。  相似文献   

6.
催花保鲜剂对百合(Linlium)绿蕾催花保鲜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百合切花绿蕾经两种催花保鲜剂处理后的效果,结果表明,催花保鲜剂能促进绿蕾提前开花,同时对开花后的百合切花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减少了切花在瓶插期间叶绿素与蛋白质含量的降解,提高了切花的品质和商品价值。处理Ⅰ增加了开放率和花蕾长度,处理Ⅱ增加了花瓣长和花径大小,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揭示了百合切花经催花剂处理后的水分生理变化规律,筛选出最佳的催花保鲜剂为处理Ⅰ。  相似文献   

7.
火龙果花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火龙果花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含量,以晶红龙火龙果花为试验材料,分析测定了火龙果花丝、花瓣和苞片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火龙果花营养丰富,富含糖、有机酸、膳食纤维、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膳食纤维的含量达17.4%,蛋白质为15.0%;火龙果花所含的17种氨基酸中,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3.8%。火龙果花含有人体需要的磷、钾、钙、镁、锌、铁和硒等矿质元素,其中以钾、镁、磷和钙含量较丰富。  相似文献   

8.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物质代谢和过氧化物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叶片和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的物质代谢及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分析,发现随着花蕾的发育,不育系大花蕾可溶性糖的含量明显低于小、中花蕾时期,而保持系可溶性糖的含量则保持一直升高的态势;不育系小花蕾蛋白质的含量较中、大花蕾时期高,而保持系花蕾蛋白质的含量一直升高;不育系脯氨酸含量略有下降,而保持系花器中游离脯氨酸迅速积累,含量明显高于不育系;POD活性是不育系明显高于保持系,且呈持续增强趋势,保持系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9.
文心兰切花不同开放阶段花被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文心兰切花不同开放阶段花瓣和花萼(统称花被)中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瓣中的细胞质膜透性在花发育前期增加较缓慢,盛开前期到盛开期则急剧增加,从衰老初期到衰老期又再次升高;花萼的细胞质膜透性在花发育前期呈现下降趋势,盛开期之后持续升高。花瓣和花萼中的MDA含量在花发育前期各有起伏,但花瓣的MDA含量在衰老初期之后急剧升高,而在花萼中MDA的含量在衰老初期之后则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花瓣和花萼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相同,都是在前期缓慢增加,盛开前期到衰老期缓慢下降。花瓣中可溶性蛋白总体呈下降趋势,而花萼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则持续上升。花瓣和花萼氨基酸含量从盛开期到衰老期逐渐降低,脯氨酸含量也自盛开期后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探索花色素苷及其合成过程中某些生化物质含量的关系,将新几内亚凤仙花瓣发育分为8个阶段,通过测定各阶段花瓣中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脱镁叶绿素的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来探讨上述因素对花色素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瓣发育过程中,花色素苷含量在花蕾即将开放时达到最高值;花色素苷合成的关键时期在花瓣发育的前4个阶段;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与花色素苷的累积均有一定相关性;花未开放之前,随着花色素苷含量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增加,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苯丙氨酸解氨酶在花瓣发育前期表现出较高活性,其峰值均先于花色素苷的峰值出现;脱镁叶绿素的降解有助于花色素苷的合成。  相似文献   

11.
以望春玉兰(Magnolia biondii)、白玉兰(M.denudata)、‘红运二乔玉兰’(M.×soulangeana‘Red lucky’)为材料,用石蜡切片和体式解剖镜观察了花芽分化的过程。研究表明:3种玉兰花芽分化时间集中在4月底到6月中上旬,望春玉兰比白玉兰、‘红运二乔玉兰’提前8 d进入花芽分化。望春玉兰花芽分化过程历时39 d,白玉兰和‘红运二乔玉兰’花芽分化需41 d和34 d。3种玉兰花芽分化的形态变化相似,望春玉兰的花芽分化过程可以分为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6个时期;白玉兰和‘红运二乔玉兰’都可以分为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5个时期。  相似文献   

12.
油茶花器官形成过程花芽与叶片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Camellia oleifera)花器官形成和花的开放过程是油茶花芽分化的结果,也是油茶产量形成的重要基础。通过对花器官各个发育阶段的春梢各部位器官(上叶、下叶和花芽)生理生化分析,以了解花器官发育的生理生化变化特征,为探讨花器官形成机制、自交可育性、花期变化以及油茶优质高产及多花不多产现象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花芽中可溶性蛋白比叶片中高,在花开放时达到最高;叶片中可溶性总糖、蔗糖及果糖均比芽中高,在花开放时春梢各部位器官中可溶性总糖达到最高,此时蔗糖与果糖含量则最低,叶片中蔗糖与果糖含量最高则在花苞膨大中期,花芽在花苞膨大前期达到最高;春梢各部位器官內源激素在花瓣形成前叶片中含量高于花芽中,此后到雌雄蕊成熟前则叶片中含量低于花芽中,而后花芽发育3个阶段叶片中含量表现为"高于—低于—高于"花芽中,花芽中各类激素在子房和花药形成期含量相对较高,叶片在花芽成花转变期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番荔枝中分离花器官特征决定基因AGAMOUS,并进行亚细胞定位及基因表达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参与调控花发育调控的分子机理,及解决番荔枝花发育异常问题奠定基础。【方法】以番荔枝成熟花为材料,通过试剂盒提取总RNA,并以RACE方法克隆获得基因AG的全长序列。序列拼接和氨基酸序列分析采用DNAMAN软件;相似性分析通过BLASTn和BLASTp程序进行;进化树构建采用MEGA 5.1软件;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与3D结构建模分别采用ExPaSy的SOPMA和Phyre2程序进行;亚细胞定位表达采用烟草上皮细胞瞬时转染系统和基因枪轰击洋葱表皮细胞方法;AG在花发育不同时期、不同器官及不同激素信号分子处理下的表达特性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结果】从番荔枝中克隆得到AGAMOUS,其cDNA全长ORF序列长度为669 bp,编码222个氨基酸,命名为AsAG,序列提交到GenBank(登录号为KT159768)。二级结构预测发现AsAG所编码蛋白由延伸链结构(俄extended strand)、α-螺旋(alpha helix)、β-转角(beta turn)和不规则卷曲(random coil)组成,四者比例分别为14.41%、59.46%、8.11%和18.02%。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AsAG编码的蛋白与海枣(XP 008781978.1)、芦笋(BAD83772.1)、拟南芥(AT4G18960)、油棕(XP 010912706.1)、山玉兰(AFH74390.1)、石斛(ABQ08574.1)、红花玉兰(AEO52692.1)等同源蛋白的相似度达79%-84%。ASAG蛋白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MADS-box结构域和一个次级保守的K区,该蛋白分子量为25.7 kDa,等电点为9.15,为稳定蛋白,无信号肽。亚细胞定位显示AsAG编码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实时定量RT-PCR结果表明,AsAG在不同的器官中表达量存在差异,在花中表达量最高。AsAG在番荔枝花发育的整个过程中都有表达,而在花蕾期Ⅳ中表达量最高。进一步分析发现AsAG的表达水平呈现花器官特异性分布(雄蕊>雌蕊>萼片>花瓣)。进一步研究表明,AsAG在畸形花中的表达量低于正常花。检测GA和ABA等不同信号分子分别处理番荔枝花芽2 h和4 h后AsAG的表达量,结果表明AsAG的表达受GA负调控,受ABA正调控。【结论】推测番荔枝AsAG可能参与雌蕊和雄蕊的发育及激素信号的响应。  相似文献   

14.
康定木兰在成都引种栽培,生长情况良好,但未发现开花,关于其花芽分化过程及相关机理研究尚不明确。本研究以野生康定木兰花芽、栽培康定木兰芽为材料通过石蜡切片观察康定木兰花芽分化过程。同时,针对栽培康定木兰采用喷施激素和修剪两项措施研究对其花芽分化的影响,探索康定木兰花芽分化机理。结果表明:野生康定木兰花芽分化从4月底开始到6月上旬结束,整个过程历时39d左右,其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雌蕊原基分化期分别历时35 d、6 d 、10 d 、11 d 、12 d;同时期的栽培康定木兰芽在经过各种措施处理后并未进行花芽分化,成都平原夏季自然高温可能抑制了康定木兰花芽分化。  相似文献   

15.
刺山柑花蕾化学成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化学成分系统预试法和圆形滤纸预试法对新疆刺山柑花蕾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刺山柑花蕾中含有挥发油、氨基酸、蛋白质、糖及其苷类、酚性成分和鞣质、生物碱、有机酸、皂苷、甾体类等物质。  相似文献   

16.
苦瓜性别分化程序表达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苦瓜的性别分化过程要先经过一个两性期,再分别向雄性或雌性的方向发育. 对两性期和雄,雌花早期发育的3个典型时期的花蕾进行毛细管电泳分析,结果表明,一种分子量为11 kD的蛋白质在雌花发育的3个时期都存在,并且含量变化很小,很可能是雌花程序表达中的一种"关键蛋白";类似地,一种分子量为30 kD的蛋白质很可能是雄花程序表达中的一种"关键蛋白".此外,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亚胺环己酮抑制离体两性花的体外性别分化,而核酸合成抑制剂3-脱氧腺苷则不影响两性花的体外性别分化.  相似文献   

17.
白玉兰始花期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金华市2000—2012年白玉兰始花期物候记载和同期气象资料,研究了白玉兰始花期的物候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金华市白玉兰始花期年际间波动幅度较大,最早出现在2 月12 日,最迟出现在3月21日;(2)影响白玉兰始花期变化的主要气象因子是上年2月的雨日和日照、当年1月、2月的日照和平均温度以及当年1月负积温;(3)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基于主要气象因子的白玉兰始花期预测模型,模型可以提前预测白玉兰始花期,模型实用性较强、拟合预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浙贝母花中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为浙贝母花的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采摘后自然阴干,冷冻干燥的和流化床干燥的浙贝母花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茚三酮柱后衍生-氨基酸分析法,测定3种处理下的浙贝母花的氨基酸含量。[结果]共测出17种氨基酸,并且氨基酸的总量在3种处理的浙贝母花中均高达200g/kg,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均占所测氨基酸总量30.0%以上。[结论]浙贝母花及其相关产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价值,值得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9.
黄瓜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全长DNA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黄瓜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基因的cDNA,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为研究该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对乙烯利诱导黄瓜茎尖SSH文库的筛选,采用RT-PCR 和电子克隆技术,获得黄瓜CsSAHH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NCBI编号:HQ444960, CsSAHH)。运用半定量RT-PCR,分析CsSAHH基因在乙烯利诱导后的茎尖和雌雄花不同部位的表达。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CsSAHH基因的蛋白结构。【结果】黄瓜CsSAHH基因的cDNA全长1 545 bp,编码485个氨基酸,其理论上的等电点pI=5.66,分子量MW=53.1 kD。CsSAHH基因在黄瓜茎尖受乙烯利诱导增强表达,在黄瓜雄花中的雄蕊表达较弱。CsSAHH理化性质表明,该蛋白无明显的信号肽;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loop 环和α螺旋构成,含少量的β折叠,预测发现该蛋白分别在85-99 氨基酸残基和262-279氨基酸残基处各有1个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活性功能区。CsSAHH基因氨基酸序列与苜蓿的同源性为63%,与水稻、玉米、拟南芥等作物同源性较低。【结论】成功克隆黄瓜CsSAHH基因cDNA序列,在85-99 氨基酸残基和262-279氨基酸残基处各有1个S-腺苷-L-高半胱氨酸水解酶活性功能区。该基因在茎尖受乙烯利诱导增强表达,在雄蕊中表达较弱。在未处理的雌雄花芽发育不同阶段,雌花芽中表达强于幼果和雄花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