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207-208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海阳市农村养老存在着子女赡养压力大、"空巢老人"数量增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有缺陷等问题,分析得出子女不在身边,老人生活供给水平不足是制约海阳市农村养老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海阳市农村养老要依靠多种措施强化家庭养老,丰富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以及加强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对策,以促进海阳市农村养老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探索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以山西省阳曲县侯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农村经济、人口、劳动力结构和农民的价值观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传统"养儿防老"的家庭养老方式受到严峻挑战,单一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解决相当一部分农民的养老问题。山西省约有13万老人留守农村,由于老人居住分散,要实现上门服务并不现实。阳曲县创新农村居家养老模式,随着"爱晚之家"老年照料中心试点展开,将使农村老人"离家不离村"享受新型居家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3.
家庭结构变化对农村家庭养老制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大报告指出:伴随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家庭结构的变化深刻影响到家庭养老方式。家庭规模小型化,除直接加重子女的养老负担外,还使子女的流动性增强,从而使家庭关注重心下移与子女追求生活享受。弘扬中华文化的优秀思想,强化家庭责任;把家庭养老制度化;以"家庭+社区"模式来重新构建家庭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农村养老保险等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大量的留守老人在农村养老,这就导致了农村养老问题越来越严峻.全国近一个亿的农村老人不能仅靠家庭养老解决养老问题,农民个人的养老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老人晚年生活的质量,也决定了能否选择社会养老等其他养老方式保障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当前农村家庭养老面临的困境及改进对策,对山东Z村通过家庭养老模式进行养老的部分老年人的个人情况和生活状况设计了调查问卷,建立了SPSS回归模型,从经济收入、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和医疗情况四个方面对影响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满意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济收入水平、老人的健康状况、子女对老人的生活照料和老人的精神状态都对农村老年人的家庭养老满意度产生较大影响。提出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建立老年人活动场所、加强新型农村医疗建设、加强农村养老理念宣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大多数家庭是一至二个孩子,逐渐形成小型化、微型化家庭。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善生活状况而涌向城市,以前只在城市里出现的"空巢老人"现象,如今在中国农村也日趋普遍。基于农村养老现状,对农村养老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就帮助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逐步扩大,作为正式支持的养老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文章描述了农村老人生活状况,分析发现养老金水平太低,不能成为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老人主要依靠子女、自我养老或者家庭养老;老人生活照料靠老伴或者子女;老人的家庭关系和睦、子女孝顺,文化娱乐生活单调,缺少社区活动;老人心理孤独感不强,但是高龄老人感觉子女孝顺程度低,而且孤独感强;老人总体幸福感较高。这些研究发现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广西农村家庭养老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在空心化背景下,完善广西农村家庭养老模式有利于减轻国家和社会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负担、有利于新时代农村家庭的和谐气氛、有利于老年人在精神与生活上的满足。针对广西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存在的经济来源得不到保障、家庭照料功能逐渐减弱以及精神慰藉功能受到影响等问题,需要鼓励外出务工青壮年回乡就业创业,发展农村经济、建立农村服务体系,招收志愿者协助农村家庭养老以及关爱老人精神需求,构建和谐代际关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传统的大家族聚居观念不断遭受挑战,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核心化,空巢老人问题日益严峻。预计到2050年,我国临终无子女的老年人将达到7900万左右,独居和空巢老人将占54%以上。与城市空巢老人相比,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更值得担忧。因此,改善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了解宝鸡市农村老人的养老现状,通过入户发放问卷对宝鸡市三个整村的1 179名老人进行了调查,运用SPSS计算机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村老人在养老方式、子女赡养、帮扶对象等方面存在多元需求,因此探索建立养老服务的新模式体系,建议不同年龄段老人采用不同的养老方式;提出子女赡养和贫困救助帮扶的建议;针对农村老人特点开展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提高老人的生命质量.希望能缓解宝鸡市农村老人养老面临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1.
田奇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713-22715
以2011年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全面分析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家庭、经济状况和养老意愿。研究表明,重庆市农村老人空巢率较高,经济收入偏低,以居家养老为主。由于与子女空间距离远,长期的空巢状况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由此对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并从宏微观2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正受农村家庭结构变化、人口流动加速等因素影响,许多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渐渐独守空房,陷入无人照料的困境。年复一年的辛勤耕作,换取子孙环绕和稍有盈余的晚年生活,靠土地和子女养老,似乎是千百年来农民的共同指望。然而,随着农村家庭结构、人口流动等方面不断发生变化,许多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渐渐独守空房,陷入无人照料的困境。农村养老,问题频现。当他们老了,头发白了,儿女奔向了城市,他们还能在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中儿孙绕膝、儿孙满堂的美满场景是所有老龄人的美好愿景,但人口老龄化是全球的难题,加之城乡规划造成大量年轻人外出导致家庭结构的变化,"老有所养"成了部分老人的梦想。通过加快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立法、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增加服务项目的供给发展和完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可以有效照顾老人情感、减轻子女负担,实现家庭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战略是"十四五"规划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农村养老问题直接影响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的农村养老现状和农村养老形式,然后从空巢老人数量、养老生活经费、农村养老模式及老人精神慰藉4个方面分析我国农村养老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农村养老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探究,最后...  相似文献   

15.
赵聪 《甘肃农业》2016,(9):54-56
随着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加速阶段,老年人人口规模增长加快,空巢老人、少子老人和丧偶老人占老年人人口比例不断上升,我国养老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本文通过对辽宁省部分村镇进行问卷和走访调查,发现辽宁省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保障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经济状况入不敷出、精神生活匮乏、医疗负担较重等。并从少子化、城市化、代际关系转变和政府职能缺位等方面分析养老保障脆弱性的原因。由此得出结论辽宁省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养老保障存在一定的脆弱性,社会养老保障对家庭养老保障的补充作用不足。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土窝".这种居家养老的传统观念在广大农民群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而如今,在河南省上蔡县建立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社会养老保障机制,打破了这一常规,让许多老人走进了计生托老中心,享受到党和政府阳光政策的温暖,解决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病有所治"的难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社会养老保障机制,使新农村新家庭行动不断地向农村计生家庭扩大和延伸.  相似文献   

17.
一、当前影响农村家庭养老的因素(一)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将使子女负担加大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和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家庭中子女的数量较往日大大减少。独生子女家庭成为基本的家庭模式。父-母-子的关系构成了家庭的基本三角关系。  相似文献   

1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199-202
运用问卷调查的数据,比较分析了城市和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方面的差异。整体上来说,农村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程度更高,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方面,农村老人的需求程度高于城市老人,在文化娱乐和法律援助方面,城市老人的需求程度高于农村老人。城乡老年人的文化程度和自理能力、子女数量和家庭结构、居家养老设施、居家养老政策,对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前,禄丰县农村养老仍在沿用一贯的家庭养老模式:大多数依赖自己的儿女。老人们的要求非常低,有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儿女们的常回家看看就够了,但这样的生活都不能被满足。据调查,我县农村一些老人生活存在困难有子女间的非正常攀比,养老体制的漏洞,子女的道德沦丧以及非法迷信的误区,本文针对目前的现状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行合理解决,以期尽快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的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徐州周边农村的问卷调查及实际走访,试图了解当前农村老人的生活状况、家庭情况、经济来源、平时吃穿、子女的照顾情况以及生病就医等现实问题,并就老人目前养老情况、如何养老、养老存在的问题、五保老人为何未入住敬老院等等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相应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