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鉴99-38   高产优质中熟早籼“中鉴99-38“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湖南省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早籼新品种.2000年和2001年参加湖南省区试,表现米质优,中熟,产量较高,抗性较强,是粮食企业基地种植和加价收购早籼优质品种.2002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获国家育种攻关后补助,已被农业部推荐为50个全国水稻主导品种之一,该品种已列入国家和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  相似文献   

2.
《花生学报》2004,33(2):29-29
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主持承担的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优质高产出口大花生新品种花育16号生产技术试验与示范”,经过2年实施,已圆满完成项目各项任务指标,于2004年3月6日顺利通过科技部委托山东省科技厅组织专家组的验收。  相似文献   

3.
津粳杂4号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杂粳新品种,2002年12通过天津市审定。该品种是国家“十五”863重大科技攻关课题“优质超级三系杂交水稻新组合选育及分子育种技术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之一,也是2003年度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载体品种。该品种在京、津、冀稻区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新稻18号.中粳常规水稻品种.由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该品种集超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200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07001.并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支持:2008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8,并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授权证书,品种权号:  相似文献   

5.
张洪熙 《作物研究》2004,18(4):227-228
扬两优6号   扬两优6号于2002~2003年参加国家区试,2004年参加全国生产试验,表现突出.在目前国内育成“两系“杂交籼稻组合中居领先地位.已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品种权号:CAN20010174.9),列入科技部、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3年通过江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花生学报》2008,37(1):20
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主持完成的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优质高产出口大花生新品种花育24号试验示范”项目,2007年12月21日通过由科技部委托青岛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的执行情况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质询和答疑。  相似文献   

7.
洛单8号系洛阳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适应性强的玉米杂交新品种。2008年3月由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豫玉审2008003。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杂交棉品种铜杂411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杂411是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江苏省铜山县华茂棉花研究所联合选育的集高产、优质、多抗、广适于一体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该品种2005年参加湖北省棉花品种筛选试验,2006—2007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试,2008年通过湖北省审定并获得国家长江流域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8)第057号]。2007-2008年参加国家长江流域区试,并在2008年同步参加生产试验,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国审棉2009019)。2009年获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支持。  相似文献   

9.
<正> 一、概述辽盐2号是我所从丰锦变异株中经系选而育成的中晚熟水稻新品种。该品种综合性状好:高产、多抗、优质,潜在生产力高。1988年六月通过了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确认该项育种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同年冬季,辽宁省区试网会决定辽盐2号为我省常规水稻中晚熟组的对照品种,从而取代和结束了日本品种“丰锦”作为对照的权威地位。1989年7月被国家列为“八五”攻关重点扩繁推广项目,并居全国粳稻新品种首位,1992年在辽宁及北方稻区年扩繁推广指标为400万亩。  相似文献   

10.
辽单678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研究员张喜华等科技人员,以自选系辽6088为母本,用引入系齐205作父本,经过人工杂交和规范化试验之后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型高赖氨酸玉米新品种,已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它是荣获2010年度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玉米优质抗源的引进与创新利用”科技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由河南省农科院棉油所主持育成的花生新品种“豫花 7号” ,2 0 0 0年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获国家奖励的第 6个花生新品种。该品种打破常规亲本选配模式 ,直接选用典型的蔓生农家品种作亲本 ,丰富后代变异类型 ,进行分步定向选择而育成的优质早熟高产大果花生新品种。在河南省区试 ,比对照增产 1 1 .80 %~ 2 0 .87%。在高产示范中创造了大面积平均亩产荚果 5 75 .4kg和小面积亩产6 6 3.5kg的河南省花生高产最高记录。先后通过河南、安徽和国家审定 ,被列为国家“九五”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 ,并获国家“九五”育种攻关首批“…  相似文献   

12.
黑亚五号是采用复合杂交育种方式育成的新品种。经几年来的试验示范与推广,表现出高产、优质,多抗。1982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确定为推广良种,现已在黑龙江及吉林两省推广。该品种适宜于黑龙江省各主要麻区种植,特别  相似文献   

13.
“晋豆17号”(原名晋大38)是由山西农业大学大豆研究室于1979年以高产、优质的晋豆二号为母本。以抗病性强,抗倒伏的晋豆4号为父本,杂交育成高产优质、抗病大豆新品种。在山西省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和大面积示范推广中,该品种表现丰产性能好,抗病抗倒伏,抗旱耐瘠适应性广等许多优点。1991年通过了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晋豆17号”,在全省推广。  相似文献   

14.
郑92116是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2001年5月通过河南省审定,2003年通过国家审定,是国家跨越计划核心技术品种,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品种,  相似文献   

15.
泗杂3号系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原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利用优良品系间相互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型杂交棉花新品种。该品种先后通过江苏、安徽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为江苏省棉花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和江苏省主推品种。  相似文献   

16.
常杂油2号(G212A×S15)为湖南省常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两系法选育的杂交油菜新品种.2008—2010年进入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3月通过湖南省油菜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常杂油2号(审定编号:湘审油20110061。该品种具备高产、优质、多抗、高含油量等特性,2009年开始生产试验和高产示范.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  相似文献   

17.
淮麦16号是淮阴农科所以太谷核不育小麦的Ms2(Tal)基因为工具,采用轮回选择法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1998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8.
豫麦34号的主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麦 34号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 ,199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豫麦 34号”。 198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命名为“国审豫麦 34号”。 1998年被国家科委确定为“九五”期间国家级重大推广项目 ,并列入全国农业  相似文献   

19.
高产优质春小麦新品种"武春3号"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春3号是原甘肃省武威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现武威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育成的春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在国家春小麦品种西北水地组区试中表现高产、优质、高抗条锈病、适应性广等优点.2007年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甘肃、宁夏、内蒙古、青海、新疆等水浇地作春麦种植.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农科院油料所主持的油菜新品种中油 1 1 9现场观摩会 ,于今年 4月 1 9日在湖北省鄂州市召开 ,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南、河南和湖北等省市百余名专家和农技推广人员。中油 1 1 9系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育成的高产、优质 (双低 )多抗油菜新品种 ,1 998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1 999年获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后补助 ,并列为中国农科院重大推广项目和国家科技部“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通过观摩会 ,中油 1 1 9通过了湖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油料专业组的专家现场考察认定。油菜新品种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