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在数学学科的学习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科技创新精神的培养和锻炼,是数学中学习为了培养创新精神和科学素质,也是最重要的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度和综合化发展的要求,著名教育家都很注重对于问题的勤发问"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1]教师数学教学中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如果是恰到好处,注重创新意识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针对知识的难易程度的恰当提问,能够诱发学生的思考,因此,数学科技创新的培养现在被广泛应用到很多领域与学科的学习,其系统性以及创新的思想使之对于解决很多问题都有帮助。  相似文献   

2.
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把学生科技活动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载体,能更有效、更直接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开展本科生科技活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仍存在科技创新活动的参与度不高、科技含量低、专业教师指导少等诸多不足,我校以科研课题组的形式从低年级开始为每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训练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的竞赛及科技活动搭建教师与学生沟通的平台,学业导师通过指导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探索高校学业导师如何在实践活动中发挥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教材是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科学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打破教材对学生思维的禁锢,构建富有活力的数学课堂。1教材内容生活化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在教学应用题时,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内容所确定的实际问题,利用已  相似文献   

4.
数学思维,犹如一把开启数学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学生一旦具备了数学思维,就会运用数学思维的"武器"探索数学世界的奥秘,去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数学思维的基本思维方式对创造能力有重要的影响,而创造能力是大部分用人单位最为重视的能力之一。想要有新科技的创新,必须有憨实的数学思维能力做基础。同时创新带来国家经济的增长,经济的增长又会缓解当前的就业形势,这对未来几代大学生的就业都有着长远利益。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又是现在数学教育中需要实现的最重要目标,对于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我们应该做长远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现在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日益重视,开展的方式各有立足点,效果也参差不齐。本文结合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生科技活动开展情况和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的现状开展研究,针对一些面向学生就业所需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和提升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加强数学归纳能力的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数学归纳能力的提高。这些结果对今后数学归纳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证依据。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更应着眼于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最有价值的知识是方法的知识。"教师要有意识地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体验、领悟。从"学会"走向"会学"。归纳能力的培养,就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归纳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了获取知识的愉悦,也增强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作为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断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高职数学教学中,教师们往往忽视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普遍存在着数学应用能力不足的问题。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期待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高职数学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主要公共课程,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及应用性。加强高职数学的教材建设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素质教育及推动高职课程建设、高职教育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江苏五年制高职教材建设为例提出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创新就是教育的终极价值,数学能力不是一个人的综合能力,但它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多数人而言,数学能力是在后天的学习、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要在初中数学阶段加强对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通过数学活动的实践,促使他们去认识数学领域的新发现、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一般规律,培养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体现在数学教学中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数学思维中层次最高、最可贵的是创造性思维,而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做简单地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中生物教学活动,是培养高中学生生物能力与科学能力的重要活动。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过于关注课本知识的传递,忽略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社会的发展及教育事业的进步,大大提高了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生物知识的探究,就是对学生扩展思维的一种锻炼。本文以高中生物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为题,对高中生物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数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门重要课程,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当今数学工作者积极探讨的研究课题,也是营造数学高效课堂的关键。本文从创新环境的营造、创新意识的激发、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是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关键问题。通过创新竞赛、开设创新实践课程、创新能力构建、教师实践能力等环节改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新激情,建立符合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  相似文献   

15.
<正>0前言自学能力是终身教育的一个基础。现代数学教学论认为: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数学教师的任务不单纯是教数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学数学,掌握学习数学的过程与方法。笔者个人认为,在数学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知识教学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数学是从人的需要中产生的。随着生产和科技的发展,数学问题的来源更加广泛。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熟练掌握知识是促进能力发展的基础,能力提高后更容易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6.
<正>大学数学课程一般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数学作为高等学校重要的基础学科,对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及思维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数学的基础性地位也决定了它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领域及其它学科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在很多情况下有着举足轻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数学日益成为各学科和工程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教师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起到引导作用,教育方法的正确使用是提高大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业型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而实践教学基地又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是建立学校、学生与社会沟通的一座桥梁。高职院校要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努力为创业型人才培养营造环境。  相似文献   

18.
高等数学是高职院校中重要的一门基础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所必备的基本数学素质,为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服务。更重要的是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都有重要作用及深远的影响。结合本院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专业课程,改革高职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性问题,关系到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创新创业能力、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是否能够承担起振兴民族大业的重要课题。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对自动化专业学生尤为重要,我校开展了一系列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工作,以主动适应复杂多变的周边环境,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实验教学是平常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走出校门走向工作岗位、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的重要一环,更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树立良好职业观念的重要环节。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技巧和能力的培养,实现师生间有效的情感与信息交流,不但有利于促进教学进度,而且有利于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笔者对2011级生物制药专科、2010级生物制药本科共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在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师生沟通问题,以便进行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