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鸭疫里默氏菌的血清型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近期鸭疫里默氏菌的血清流行病学,明确鸭疫里默氏菌的敏感药物,本研究根据鸭疫里默氏菌的gyrB基因序列设计检测引物,建立PCR检测方法,并对收集的2006~2012年间福建省及邻近省份的疑似鸭疫里默氏菌病死亡鸭、鹅,进行细菌分离,PCR鉴定,凝集试验确定血清型,纸片法分析药物敏感性。该PCR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检测敏感性可达102~103 CFU/mL。分离鉴定鸭疫里默氏菌423株,分属于1、2、3、6、10、11、13、14、17型和未知型,2型、11型、1型和17型合计占所有菌株数量的86.4%。50%以上分离菌株敏感的药物有氟苯尼考、头孢拉定、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头孢唑啉和壮观霉素。  相似文献   

2.
为了调查北京顺义肉鸭大肠杆菌及鸭疫里默氏菌感染情况,对该区约50个小型肉鸭养殖农户,采集具有典型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特征的病(死)鸭肝脏、心脏、脾脏等组织,经细菌分离纯化、革兰染色、瑞氏染色及16S r DNA序列分析从而鉴定菌株。共分离得到大肠杆菌33株,鸭疫里默氏菌9株。这42株细菌的药敏试验表明,鸭疫里默氏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敏感,而大肠杆菌则表现出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跛行番鸭的发病原因,采集关节内的脓性渗出物进行细菌分离,PCR鉴定细菌种属,琼脂扩散试验鉴定其血清型,纸片法分析其药物敏感性。结果,分离鉴定到1株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菌。该菌敏感的药物有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新霉素、氟苯尼考和头孢氨苄等。此结果为该鸭场防治鸭疫里默氏菌病疫苗选用和临床用药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鸭疫里默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发病机制,从河南地区某鸭场临床症状、剖检病变疑似鸭疫里默菌病例进行细菌分离,从中分离到1株细菌。对分离的病菌进行形态培养、生化试验、动物试验、琼扩试验和血清型鉴定,鉴定为鸭疫里默菌3型。药敏试验表明鸭疫里默菌对头孢噻肟、卡那霉素、环丙沙星等敏感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鸭疫里默氏菌病是严重危害鸭健康的细菌传染病之一,该病具有四季多发、传播途径广泛、其致病菌可在养殖场长期存在、经常继发或并发于其他疾病等特征。临床上,疫苗免疫是防控鸭疫里默氏菌病的重要方法。目前鸭疫里默氏菌疫苗主要有活疫苗、灭活疫苗、多价苗、联苗、菌体成分疫苗等,但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因此研究更理想的疫苗是控制鸭疫里默氏菌病的重点。近年来,根据当地鸭疫里默氏菌血清型流行情况筛选当前流行血清型毒力较强的菌株研制灭活疫苗之外,还有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原生质体结合的联苗和菌体成分疫苗。本文综述了鸭疫里默氏菌疫苗的研究、应用及应用效果和前景,同时讨论了各类型疫苗的优缺点,以期为以后鸭疫里默氏菌病疫苗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 0 0年 4月 ,武汉青山地区某个体养鸭场发生一起 1 5日龄幼鸭腹泻 ,精神不振 ,共济失调 ,鼻眼分泌物增多 ,剖检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以及偶有败血症病变为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和细菌分离鉴定 ,确诊为鸭疫里默氏菌( RA)。由于鸭疫里默氏菌病在武  相似文献   

7.
鸭疫里默氏菌病,又称鸭传染性浆膜炎、新鸭病、鸭败血症、鸭疫综合征、鸭疫巴氏杆菌病等。该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或慢性、败血性传染病,雏鸭群感染可导致大批发病和死亡。建阳市于20世纪90年代发现该病,且成为长期危害肉鸭养殖业的一种最常见细菌病。  相似文献   

8.
鸭疫里默氏菌病油佐剂灭活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控制鸭疫里默氏菌病的发生,我们将本地区分离鉴定的鸭疫里默氏菌作为菌种,采用液体增菌培养后灭活,加入佐剂制成油乳剂灭活疫苗,经无菌和安全检验合格后免疫4日龄雏鸭(0.5mL/只)。结果表明该疫苗免疫效果良好,一次免疫后保护率达70%,两次免疫后保护率达95%。  相似文献   

9.
通过人工感染血清Ⅱ型鸭疫里默氏菌,对病鸭进行了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Ⅱ型鸭疫里默氏菌病和I型病变基本相同,但发现了腺胃和胰腺的病理病变。  相似文献   

10.
鸭疫里默氏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鸭细菌病。由于该病分布的广泛性以及引起鸭的高死亡率、发育迟缓和淘汰率增加,给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对鸭疫里默氏菌进行深入研究,以便预防和控制、乃至最终消灭本病,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论文从血清型、诊断方法、疫苗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鸭疫里默氏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鸭传染性浆膜炎病是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从海南省定安县某鸭场的病死鸭中分离得到疑似鸭疫里默杆菌的菌株,并对该菌进行分离鉴定、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PCR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为鸭疫里默杆菌;该菌对庆大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肟、林可霉素、环丙沙星高度敏感,而对氨苄青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不敏感。说明该鸡场出现了耐药性的鸭疫里默杆菌。  相似文献   

12.
鸭传染性浆膜炎俗称鸭疫巴氏杆菌病、包心病。现为鸭疫里默氏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等幼禽。多见于2—4周龄雏鸭,呈急性或慢性败血症。雏鸭感染鸭疫里默氏菌后,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为特征,死亡率高低与鸭群饲养管理水平、卫生条件好坏或混合感染程度有关。现将一起半番鸭发生...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鸭疫里默氏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9年3月-2000年12月,从福建省103个肉鸭场采集具有典型三炎(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的病(死)鸭肝脏116份,共分离到细菌107株,细菌的分离率为92.2%,其中鸭疫里默氏菌84侏,占78.5%;大肠杆菌23株,占21.5%。在分离鉴定的84株RA中,血清1型占25.0%,2型占60.7%%,13型占1.2%,未定型占13.1%。可见我国目前流行的鸭疫里默氏菌其血清型已发生了明显变化,2型和1型已成为主要流行的血清型,其中2型为优势血清型,此为省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鸭疫里默氏菌病俗称鸭传染性浆膜炎、鸭包心病,是由鸭疫里默氏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雏鸭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鸭、雏鹅、火鸡等多种幼禽。多见于2~4周龄的雏鸭,呈急性居多,慢性较少。雏鸭感染该病后,以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三炎”为临床特征。现将一起快大肉鸭发生鸭疫里默氏菌病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最近吉林地区某鸭场大量鸭病死的原因,对该鸭场送检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成功分离出一株革兰阴性菌。通过生化试验、16S r RNA鉴定及序列测序分析、玻片凝集试验和动物回归试验等对分离菌进行鉴定,16S r 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分离菌与鸭疫里默菌同源性达到99%;该菌能够使雏鸭死亡且致病性较强。结果表明,该鸭场鸭群死亡原因是1株血清2型鸭疫里默菌感染。  相似文献   

16.
对来自广东地区疑似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病鸭组织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确定得到20株鸭疫里默氏杆菌,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鸭疫里默氏杆菌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对这20株鸭疫里默氏杆菌进行的药敏试验表明,分离株已广泛产生耐药性.参照已经发表的2对引物以细菌全菌体为模板建立双重PCR方法,结果均能扩增出2条目的片段,经测序证实为鸭疫里默氏杆菌,而对鸭源大肠杆菌、鸭源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鸭源沙门菌和鸭源葡萄球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说明建立的双重PCR方法能快速、准确的检测出鸭疫里默氏杆菌,并具有高度特异性,可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快速鉴定和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7.
应用PCR技术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4  
根据已发表的鸭疫里默氏杆菌15型CVL110/89株编码42-kDa主要外膜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建立PCR方法,对7个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纯培养菌及野外病死鸭病科组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7个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纯培养菌DNA都可扩增出809bp的DNA片段,而对照的2株大肠杆菌和1株沙门氏菌纯培养物DNA扩增结果为阴性;在对24只不同鸭场病死鸭肝、脑的检测中,脑的检出率为19/24(高于细菌分离的13/24),肝脏的检出率为11/24(高于细菌分离的8/24)。由此可见,建立的PCR技术可用于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鉴定和快速诊断(取脑组织)。但此方法是否对其他血清型的鸭疫里默氏杆菌也适用,有待于收集这些血清型的菌株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鸭细菌病,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该病在各个养鸭地区广泛分布,发病率高低不等,引起鸭死亡、发育迟缓、淘汰率增加,给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因此,该病的检测工作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综述鸭传染性浆膜炎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以期对该病的防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从湖北天门某鸭场送检的具有明显输卵管炎的疑似鸭疫里默氏菌病死鸭的脑中分离出3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学鉴定、培养特性、生化试验、血清型鉴定、细菌16S r RNA的PCR鉴定及动物回归试验证明该3株菌为血清型1型的鸭疫里默氏菌,其致病性强,并分别命名为TM-R1,TM-R2,TM-R3。该3株菌对先锋霉素,美满霉素,氧哌嗪青霉素等高度敏感;对氯洁霉素、多粘霉素B、麦迪霉素、卡那霉素耐药;TM-R2、TM-R3对红霉素耐药;而TM-R1对红霉素中度敏感。  相似文献   

20.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巴氏杆菌病或鸭疫里默氏菌病,由鸭疫里默氏菌引起各种雏鸭发病死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养鸭业最为严重的传染病之一。现将我区水西镇白田村一例樱桃谷鸭传染性浆膜炎的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