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今农业》2012,(4):117-119
由农业部主办,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承办的”中华农耕文化展”于2012年3月2日至15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举行,展览期间共计接待观众5万多人次,其中团体观众达到136批,16个国家驻华使节参观展览,留言称”非常感谢中国为世界提供了如此精彩的农耕文化展”。本次农耕文化展览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体现,开幕...  相似文献   

2.
3.
付娟 《古今农业》2019,(2):120-120
2019年6月6日,“中国桑蚕丝绸文化展”举行开馆仪式,原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组长朱保成,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等领导出席,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马爱国同志出席并作重要讲话,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博物馆协会副主席、中国博物馆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安来顺致辞,中国农业博物馆党委书记隋斌介绍展览筹办情况。中国农业博物馆刘北桦馆长主持开馆仪式。  相似文献   

4.
《古今农业》2013,(4):119-119
由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农业博物馆主办,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郑州大学科技史研究中心承办,河南省科学技术史学会协办的“中国农业历史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二届中华农耕文化研讨会”于10月26—27日在河南郑州大学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一百余位农史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5.
胡泽学  付娟 《农业考古》2022,(1):251-259
中华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根基。本文从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出发,探讨了中华农耕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产生的直接或间接影响,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盛不衰的农业因素,从而提出赓续传承、提升发展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苏天旺 《古今农业》2008,(3):119-119
2008年7月2日至8日,中国农民艺术展在北京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隆重举办。本次艺术展以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丰富北京人文奥运内涵为宗旨,以中华农耕文化为主题,突出呈现“民俗风、乡土韵、奥运情”三大元素,重点展出“乡土工艺、农民画、农业宣传画”三大艺术门类,展出面积6400平方米。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古国。农耕文化有着上万年的历史。乡村绘画艺术、民间工艺品是植根于农耕文化沃土中的瑰宝。这些艺术作品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精神追求,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举办“中国农民艺术展”,充分体现了亿万农民心系奥运、参与奥运、贡献奥运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7.
王玉清 《古今农业》2010,(2):118-119
6月16日上午,由农业部、文化部、中国文联共同主办,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北京市农委具体承办的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隆重开幕,开幕式文艺晚会——“美丽的田野”同期在分会场江苏昆山举行。  相似文献   

8.
贾廷灿 《古今农业》2010,(4):114-115
2010年9月19日上午,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正式开园暨中国农耕文化示范园授牌仪式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镇永联村隆重举行。农业部原部长陈耀邦等领导为苏州江南农耕文化园开园剪彩,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王守聪和中国农业博物馆党委书记沈镇昭共同为中国农耕文化示范园授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研究农耕文明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农耕文明的起源、发展及衰落研究;二是古代农耕文明思想、内涵的研究;三是农耕文明对发展现代农业的启示。关于农耕文明在博物馆传播的研究比较有限,主要集中在对农业在博物馆陈列中的研究上。  相似文献   

10.
《古今农业》2009,(3):119-120
伴随着欢快的乐曲,全国农业展览馆建馆50周年纪念暨中国农业博物馆新展陈正式对外开放仪式于2009年9月13日上午在北京举行。出席开幕式的领导有农业部部长孙政才、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等。开馆仪式由全国农业展览馆(中国农业博物)党委书记王红谊主持,农业部总经济师张玉香宣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的贺信,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致开幕辞,来自各界佳宾数百人出席。  相似文献   

11.
胡泽学 《古今农业》2022,(4):7-16+136
中国作为农业古国,农业生产及农耕文化不仅是国家经济和民众生存的基础,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形成、提升和发展,离不开中华农耕文化的文化基础和历史贡献。本文从五个典型思想探讨了传统农耕文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孕育和塑造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在当前的乡村振兴工作中,要充分发挥中华农耕文化的育农、乐农作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2.
崔堂凯  李波 《广西农学报》2023,(5):86-90+97
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在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继承基础上,通过对城乡发展命运与共的历史把握以及当前城乡发展的现状分析得出其生成逻辑。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之下,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面临新的契机,破除了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传承发展的理念制约、主体制约以及空间制约。为此,我们需要构建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与城市文化双向互哺格局、加快建设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数字化转型以及走“文化旅游融合”之路来实现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华农耕文化是我们祖先改造自然和改造自身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中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具有整体观念,强调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强调可持续发展,依靠自然规律来运行。我们祖先创造了一整套独特的精耕细作、用地养地、物质循环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体系。在农艺、农具、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生态农业等方面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农业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国家粮食安全、循环农业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增加农民收入、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从中华传统农耕文化汲取营来加以解决,因而,中华传统农耕文化仍然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吕岩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3,32(4):129-133,140
中华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运用大历史观审视中华传统农耕文化,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农耕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基,契合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农耕文化的包容性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海纳百川。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并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阶段,传承农耕文化,对于增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贾延灿 《古今农业》2009,(4):120-120
由农业部、文化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支持,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和庆阳市人民政府、甘肃省农牧厅等单位承办的“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于2009年9月21至25日在大地流金、五谷飘香的甘肃省庆阳市隆重举行。此次农耕文化节以传承农耕文明、弘扬民俗文化、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区域发展为主题。  相似文献   

16.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源泉。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助于培养乡村人才、重塑淳朴民风、建设生态乡村。在现代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优秀农耕文化面临着传承主体流失、话语体系缺失、价值认同危机的生存困境。为此,需要通过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塑造优秀农耕文化场域、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等对策来实现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安徽农业科学》2019,(20):280-282
面对高校课堂传承农耕文化的困境,分析了农耕文化博物馆传承农耕文化的优势,即展示手段多样多样、展示方式直观、叙事方式故事化和价值阐释形象。总结了高校农耕文化博物馆需要把握的原则:一是必须建立在扎实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并突出高校所立足的区域的地域特色;二是建立农耕文化博物馆,应该充分考虑高校自身的财力与研究实力;三是高校农耕文化博物馆只有与特色课程相配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8.
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础,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农耕文化内涵丰富,涵盖了关于生命、自然、人类和社会等方面的深刻思考。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农耕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但目前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积极探索有效途径,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深层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古今农业》2004,(4):16-16
2004年10月20日,位于江苏南京的南京农业大学的校园的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正式开馆迎接观众。  相似文献   

20.
陶妍洁 《古今农业》2012,(3):120-120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主办,中国农业博物馆、全国农业展览馆等十余家单位承办的"中国农业科技十年发展成就展"(以下简称成就展)于2012年7月24日在北京隆重开幕,开幕式由农业部副部长陈晓华主持,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出席开幕式并宣布展览开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