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93-15是采用^60Co-γ射线(剂量500Gy)辐射诱发豫谷二号选育而成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参加了1996-1997年的安阳市夏谷新品种区域试验,较豫谷二号增产11.07%,1998-1999年参加河南省夏谷新品种区域试验,较豫谷二号增产8.17%,并且具有高抗多种病害,高抗倒伏、耐旱、株型紧凑、熟期适中、优质、广适、增产潜力大等特点,适合多省份种植。  相似文献   

2.
丹科2118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CH36为母本,丹59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中晚熟杂交种,经各地试验、试种结果表明:丹科2118比现成应用的中晚熟品种增产10%以上,并具有抗病、抗倒、适应性强、熟期适中、增产潜务大等特点,经推广试种,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3.
曾被近500位院士评选为“199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首两大组成部分之一的“转基因杂交稻研究”,1998年再度取得重要进展。中国水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经过进一步努力,业已成功配组出杂种优势较强的转基因杂交稻新组合和有苗头的转基因直播稻新品系。用带抗除草剂基因恢复系配制的转基因杂交稻新组合,解决了原有不育系有性不稳而造成的杂种第一代种子不纯的问题,1998年在隔离区种植67m’,植株农艺性状和产量与用不带抗除草剂基因恢复系所配组合相似。转基因直播稻新品系在该所富阳实验基地隔离区进行小区试种,单产与现有直播稻品种相当…  相似文献   

4.
辽丹933是辽宁东亚丹东种子有限公司1993年以外引系9046为母本,以自选系91-95为父本育成的晚熟玉米杂交种.根据品比、省、市区试、生产试验和品质分析结果,该品种主要特点是抗病、抗倒、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生育期适中、制种产量高.2001年7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鲁棉研 18号 (原 2 5系 )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最新育成的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 ,经多年试验和生产上小面积示范种植 ,该品种不仅表现高抗棉铃虫 ,且又表现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抗旱碱、抗涝等多种抗逆性能 ,同时该品种又兼具高产、优质的突出优点 ,是目前棉花生产上难得的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 ,具有较高的生产利用价值。 2 0 0 0年该品种获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项目资助。1 高抗棉铃虫1997— 2 0 0 0年试验鉴定 ,鲁棉研 18号高抗棉铃虫 ,且抗性稳定。 1998年在二代棉铃虫不防治条件下其断头率为 0 ,优于对照美棉 33B (2 6 % )…  相似文献   

6.
黄跃 《中国稻米》2004,(5):41-41,46
Ⅱ优084是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家进行市场开发的高产杂交水稻新品种,是“九五”期间江苏省镇江农科所以Ⅱ-32A与镇恢084为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经多年鉴定和试验试种,表现出高抗白叶枯病和稻瘟病,品质优良,增产潜力较高等特点。2001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3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巴单3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玉米新品种选育是通过巴盟科委立项 ,旨在选育比本地区主栽品种中单 2号增产 10 %~ 15%的优良玉米新品种。巴单 3号是由巴盟农科所玉米组主持选育的符合育种目标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该品种用Mo17作母本 ,自选系 816自交系作父本杂交而成 ,经 1994年单交种鉴定 ,1995年至 1997年所内品种比较试验 ,1996年至 1998年巴盟玉米区联试验及巴盟多点生产示范 ,1997年至 1998年参加内蒙区联试验完成了育种程序 ,于 1998年 12月通过内蒙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 品种来源和选育过程1 1 亲本来源从 1985年开始 ,我所以玉米品种“金皇后…  相似文献   

8.
“抗线虫3号”是以“8201—205”为命本,“8314—1222”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高抗孢囊线虫病,疫霉根腐病,抗逆性强,适应性广。1998年生产试验667m^2产152.9kg,比对照增产15.3%,现累计推广面积10万hm^2,并已研究出相应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丹玉36号是丹东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W31为母本,丹598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经各级试验和试种结果表明:丹科2147比现应用品种增产8%以上,具有抗大、小斑病,抗尾孢菌、弯孢菌叶斑病,抗丝黑穗病、抗倒伏、抗旱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已在辽宁、吉林春玉米区开始试种,是比较有推广前景的新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0.
秦选1号是由河北省秦皇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与有关单位合作从法国引进的豌豆品种中选育而来。2001年冬季引进双峰县试种。该品种既高产又抗倒,粮菜饲兼用,结荚集中,熟期基本一致,单产高。同时,由于它各节上的小叶全部变态为发达卷须,相互缠绕,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结构,通风透光,高抗倒伏,免去了高秸豌豆需搭架的麻烦,还克服了低秸豌豆遇水倒伏后籽粒易发芽的弊端,因此是一个较为理想的优质、抗倒、增产潜力大的高产新品种。1 产量表现2001年冬季,在梓门桥镇八仙村和印塘乡金井村示范秦选1号0.67hm2。11月25日播种,翌年5月15~20日采籽,折…  相似文献   

11.
“满仓515”系省农科院稻麦所用“435”大穗/FR1037//珍珠矮///闽科早1号为亲本杂交育成的早籼水稻品种。平和县于1990年引进试种。1991~1993年示范推广,该品种已成为平和县当家品种,1996年全县种植24万亩,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48.6%。一、特征特性1.产量一般亩产450~550kg左右,1996年早季经县科委、统计局和农业局联合验收,亩产586.3kg,比78130单产453.6kg,亩增132.7kg。2.熟期和适应性该品种属感温型早、晚兼用的高产良种,早季种植全生育期一般在135d左右,比78130迟7~8d,晚季种植128d,抗病力强,高抗稻瘟病。…  相似文献   

12.
段和成 《江西棉花》2005,27(2):28-29
南农优3号系南京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最近选育集优质、高产、抗虫为一体的棉花新品种。该品种2004年3月1日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临川区从江西现代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引种50公斤进行布点试种,主要安排在秋溪李家村,该点位于中心小学后面的公路两旁(老棉田),面积约3hm^22,其它分散在龙溪秋溪等棉乡种植。4月中下旬播种育苗,栽植密度一般27000~30000株/hm^2,田间施肥等管理(除棉铃虫防治外)基本上随农户种植习惯。从各点表现情况看,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虫、品质优、易管理等特点,适合临川区气候条件相近的地区发展种植。  相似文献   

13.
大豆“湘春豆18号”1998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1996-1997年参加湖南省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达到162.7kg/667m^2,比对照品种“湘春豆10号”增产7.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达到160.7kg/hm^2,比对照品种增产12.6%,大面积示范产量达到170kg/667m^2左右。蛋白质含量43.17%,脂肪含量22.84%。对大豆病毒病、霜霉病、细菌性斑点病表现高抗,属南方春大豆中熟偏早品种。  相似文献   

14.
松粳13号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研究所杂交选育而成,具有优质、丰产性突出、抗病、高抗倒伏等特点,2010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Ⅱ优162系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用引进提纯的-32A作母本,自育恢复系蜀恢162作父本配组而成的中籼迟熟杂交稻新组合。1997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温州市种子公司1995年8月引入温州进行试验,多点试种、示范。经1996~1999四年试验、试种示范,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稻瘟病、优质等特点。1999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品种表现经温州市1996和1997两年单季稻区试,平均单产分别为567.3kg/667m2和510.8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分别增产13.11%和11.17%,两年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1997年生产试验平…  相似文献   

16.
对2016―2020年参加长江流域棉区区域试验的159个棉花新品种(系)对棉铃虫抗性的动态进行分析,为棉花抗虫育种及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参试品种(系)类型包含中熟常规棉、中熟杂交棉和早熟常规棉。结果表明,参试棉花品种(系)对棉铃虫的抗性水平较高,除2020年有4.35%的低抗品种(系)外,其他均为中抗或高抗,无不抗棉铃虫的品种(系)。多数年份以抗虫品种(系)为主。中熟杂交棉抗虫性多优于中熟常规棉,棉花苗期平均抗性多高于蕾铃期。5年参试品种(系)对棉铃虫的平均抗性值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7.
玉米杂交种丹玉22号是1988年以丹东市农业科学院自选的两个自交系丹1324为母本,“337”为父本组配而成的。经各级品种比较试验及大面积试种,于1998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品种主要适宜辽宁省东部山区种植,自从大面积试种以来,...  相似文献   

18.
四川绵竹县于1986年8月22—24日召开了油菜生产总结会。到会代表除本县的外,还有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四川农科院作物所,德阳市、成都市、绵阳市、内江市农牧局以及灌县、温江、崇庆等县代表。会上林志全副县长作了总结发言。1984年绵竹县的油菜因菌核病危害严重减产。为此,该县于1984年秋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引进油菜新品系“821”和“秋发”高产技术,经两年试种示范成功,获得大面积高产。1985年收获210亩,亩产151公斤,  相似文献   

19.
武运粳8号(9516)是江苏省武进市农科所以香糯9121/嘉48//丙815复合杂交育成的迟熟中粳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倒伏、抗白叶枯病、抗猪瘟病、纹枯病轻、适应性广、米质较优等特点。是继武育粳3号后的又一个综合性状较突出的中粳新品种。1999年3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1997年试种70hm’,1998年迅速扩大示范达13万hm‘,增产极显著,比武育粳3号增产90Okg/hm‘,增产率在10%左右。1999年成为江苏迟熟中粳主栽品种,种植面积将突破40万hm’,同时被皖中粳稻区积极引进推广种植。(-)产量表现1997~1998年…  相似文献   

20.
利用细胞工程育成的高产,抗病早中熟早籼中组1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组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生物工程系用国际著名良种Basmati370经组织培养结合辐射选育而成的早中熟早税品种。1995年浙江省金华县从中国水稻研究所弓险试种,表现抗性好,茎秆粗壮,抗倒力强,成德率高,后期青秆黄熟,穗大粒多,产量高。1998年7月通过金华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小组的考察审查,1999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7~1998年金华县示范、推广面积2500余hm‘。其主要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产量表现1996年中组1号参加金华市早稻区试,平均单产453.8kg/667m’,比对照浙852高3.l%;1997年金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