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两个品种圆茄(二苠茄和快圆茄)为试材,系统研究了其光合速率(Pn)日变化及影响光合“午休”生理生态因子。结果表明,茄子晴天Pn日变化无论品种是否相同(二苠茄和快圆茄)、生育期是否相同(苗期、初花期和盛果期)、叶位是否相同(上部叶片、中部叶片和底部叶片),无一例外地表现为“双峰”曲线,即有光合“午休”现象存在,只是“午休”的时间和程度上有差异;光合“午休”时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细胞间隙CO2浓度(Ci)、大气CO2浓度(Ca)均下降,而光合有效辐射(PAR)和叶片温度(TL)此时几乎处于最大值,茄子光合“午休”是由气孔因素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田间茶树净光合速率及其生态生理因子的日变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铁观音茶树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茶树净光合速率( Pn)及其生态生理因子的日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和不同叶龄叶片 Pn 的日变化不同.在春季和秋季的晴天 Pn 的日变化曲线都是双峰曲线型,一天中11:00(春季)或10:00(秋季)和14:00 最高,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秋季多云天“午休”现象不明显,阴天 Pn 较低,且只有 1 个高峰;不同叶龄的 Pn 变化趋势相似, 30 天叶龄的叶片 Pn 大于老叶和嫩叶.茶树叶片光合能力变化受生态生理因子的影响,特别是主导因子的影响.经主成分和通径分析表明,光合有效辐射、叶温和气温是茶园生态系统的主导因子.生理因子中气孔导度对 Pn 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生姜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生姜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研究表明,中位叶光合速率(Pn)最高,其次为下位叶,上位嫩叶最低。生姜不同叶位叶的光补偿点在18.46~30.82μmol/m^2.s间,中位叶〉上位叶〉下位叶;光饱和点为624.8~827.6μmlo/m^2.s,中位叶〉下位叶〉上位叶。生姜叶片的CO2补偿点为29.6~163.8μl/L,饱和点为1499~1582μl/L,中位叶最低,下位叶次之,上位叶最高。生姜叶处  相似文献   

4.
紫甘蓝不同叶位叶片色素含量及需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早红和超紫为试材,研究紫甘蓝结球初期上、中、下位叶片的色素含量及需光特性.结果表明,两个紫甘蓝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均以上位叶最低,中、下位叶差异不明显;花青素含量则以上位叶最高,中位叶最低.不同叶位叶片的PLA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水平与花青素含量相似.光合速率以中叶位最高,上位叶最低.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作用光饱和点为908~1 038 μmol·m-2·s-1(早红)和853~1 058 μmol·m-2·s-1(超紫),中位叶>上叶位>下位叶;光补偿点为63~140 μmo1·m-2·s-1(早红)和38~78 μmol·m-2·s-1(超紫),上叶位>中位叶>下位叶.  相似文献   

5.
草莓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草莓品种"达赛莱克特"为对象,研究了草莓叶片的光合特性,以期为草莓生产提供光合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草莓光合特性与叶位叶龄有关。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速率(Pn)依次是上位叶<下位叶<中位叶。饱和光强是上位叶<下位叶<中位叶,补偿点也是上位叶<下位叶<中位叶。CO2补偿点是中位叶<下位叶<上位叶,饱和点是下位叶<上位叶<中位叶。  相似文献   

6.
茄子是云南低热河谷地区二冬春早蔬菜生产的一个主要品种,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蔬菜生产项目。但是由于长期连作或单一品种种植,土壤传播病虫害严重,成为当地蔬菜发展的制约因素,为此经过对茄子嫁接技术的长期试验探索,“华茄一号”嫁接茄抗性强,比一般常规茄产量提高2倍以上,而且茄子果肉细腻、口感较好,现已广泛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使用嫁接技术生产茄子既无环境污染又能有效地防治土壤根结线虫及病菌的传播危害,并能达到产量增加、品质优化的目的。现将大田栽培“华茄一号”嫁接茄的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辽宁省主栽的凯特杏和9803杏为试材,利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其光合特性和去果对源叶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温室内凯特杏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呈单峰曲线,9803杏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气孔限制是9803杏光合“午休”的主要调节因素;2个杏品种光合作用对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等单一生态水平变化的响应均可以用二次方程来描述;9803杏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均比凯特杏低,且光量子效率比凯特杏高,而凯特杏的CO2补偿点和CO2饱和点均比9803杏低,且羧化效率和CO2饱和时光合能力比9803杏高,由此可见,凯特杏和9803杏在温室中栽培各有优势;去果处理对上位新梢源叶的影响比下位新梢大,对上位新梢第7、8位源叶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8.
黑糯玉米杂交种、亲本自交系果穗三叶下位叶最长,其大小依次为,下位叶>穗位叶>上位叶;叶片宽度排序依次为,上位叶>穗位叶>下位叶。果穗三叶叶面积差异不大,且三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起着几乎同等重要的作用。在叶面积遗传中,父本自交系的作用比母本自交系大一些,杂交种叶面积与杂交种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39^**。  相似文献   

9.
春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营养条件下,掖单4号春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速率是显著的正相关。单叶一生、植株生育期内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叶片展开后的10~15d左右和灌桨期。植株不同叶位间比较,叶绿素表现为中位叶>上位叶>下位叶,与光合速率变化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田间两个棉花品种在盛花期的净光合速率出现不同类型的午休,而此时的呼吸速率和总光合速率均未出现午休。在全天中呼吸速率和总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在8:30~16:30时内,总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呈显著的正相关。田间棉花叶片的净光合午休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呼吸消耗增大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于2009-2010连续2年大田条件下研究3个氮肥处理对玉米地上部不同器官生物量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过量施肥条件下夏玉米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重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灌浆初期不同器官所占生物量比重表现为:下部茎组>下部叶组>中部叶组>下部鞘组>上部叶组>中部茎组>雄穗>苞叶>中部鞘组>上部鞘组>上部茎组>穗轴>花丝>穗柄;而成熟期为:籽粒>下部茎组>穗轴>下部叶组>中部叶组>苞叶>上部叶组>中部茎组>下部鞘组>中部鞘组>上部鞘组>上部茎组>穗柄>雄穗>花丝。整个灌浆期下部茎组生物量比重下降最大,其次为下部叶组。上部叶组、上部茎组、穗轴的生物量比重与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下部叶组、下部鞘组、花丝、雄穗则与籽粒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维持灌浆期上部器官功能期、促进穗部性状物质转移,对于过量施肥条件下形成更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施肥量与打顶对不同生态点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在云南楚雄、弥渡、南涧、祥云进行了施肥量(72kg/hm2、90kg/hm2、108kg/hm2)与打顶(扣心打顶、中心花开打顶、盛花期打顶)试验,结果表明:总糖、总氮、烟碱、蛋白质、钾含量不同生态点差异显著。最佳施肥量与最佳施肥量-20%处理比较烟叶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与最佳施肥量 20%处理比较差异显著。扣心打顶、中心花开打顶、盛花期打顶处理总糖、还原糖、总氮、蛋白质含量,相互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扣心打顶、盛花期打顶处理烟碱含量比较差异不显著,但与中心花开打顶比较差异显著。烟叶部位间总糖、还原糖比较差异极显著,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总氮含量中部叶、下部叶比较差异不显著,但与上部叶比较差异极显著。蛋白质含量烟叶部位间比较差异极显著,上部叶>下部叶>中部叶。钾含量烟叶部位间比较差异极显著,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钾受施肥措施、打顶措施影响小,遗传稳定性高。蛋白质受环境条件及施肥措施、打顶措施的影响最小,烟碱受环境条件及施肥措施、打顶措施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有机种植方式对卷烟原料质量安全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3年大田试验,调查分析了有机种植方式烤烟生长与产量变化,检测分析了烟叶中5种重金属等有害元素的含量,同时还检测了这些有害元素在有机烟叶工业验证品卷烟的含量,探讨有机种植方式对烟叶中有害元素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有机种植方式下,烤烟单产变化不大,中上等烟比例呈下降趋势,可能与示范区3年连作有关;烟叶中有害元素含量年度间变化为:汞含量有升有降,砷含量呈上升趋势;铅、铬、镉的含量呈下降趋势;5种有害元素在不同部位烟叶中含量差异较大,汞在上部和下部烟叶中的含量较高,中部叶较低;砷含量变化为上部>中部>下部;镉含量为中部>上部>下部;铅含量为中部叶较低,下部烟叶较高;铬的含量上部>中部>下部。有机烟叶工业验证品卷烟中铅、铬、镉含量远低于其烟叶。研究结果证明有机种植方式是控制卷烟原料重金属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微波提取莲不同部位黄酮含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提高莲的综合利用价值。[方法]以60%乙醇、料液比1∶25、浸提液pH值10、微波功率252 W和时间30 s为工艺条件,对莲各部位进行黄酮提取。[结果]莲各部位提取黄酮含量由高至低分别为:功能叶、嫩叶、老叶、莲蓬、叶脉、叶柄上部、莲芯、蓬柄上部、蓬柄中部、叶柄下部、蓬柄下部。[结论]荷叶与莲蓬中黄酮含量均达到一定水平,可以用于黄酮类物质提取。  相似文献   

15.
不同株型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平展型玉米(农大364)和紧凑型玉米(郑单958)不同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差异.结果表明,①比较植株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及差异时,应选取植株上不同部位的代表性叶片,取其光合速率的平均值,以减少误差.②两种株型玉米最大净光合速率均表现为穗位叶>第10叶>第6叶>第22叶>第3叶,给予中下部叶片良好的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了解四川主产烟区烤烟致香前体物质含量变化的规律,通过在凉山、攀枝花、宜宾三地设置田间试验,分析了2个主栽烤烟品种云烟85及云烟87初烤烟叶的总酚、烟碱、色素、石油醚提取物及有机酸等致香前体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烟叶总酚含量变化较大(27.2~39.7mg/g),其中,最高含量与最低含量均出现在攀枝花。除宜宾下部叶外,相同部位同一烟区云烟85的总酚含量略高于云烟87。烟叶有机酸含量为47.5~72.7mg/g。相同部位同一烟区品种间烟叶的有机酸含量除凉山州上部叶和宜宾中、下部叶外,均表现为云烟85>云烟87。烟叶烟碱含量为8.7~30.4mg/g。同一烟区上、中部叶的烟碱含量均表现云烟87高于云烟85。在质体色素含量方面,3个烟区烟叶叶绿素a含量介于0.136 3~0.778 6mg/g,同一烟区云烟85中、下部叶叶绿素含量a较云烟87为高;叶绿素b含量为0.095 7~0.770 2mg/g;类胡萝卜素含量为0.934 4~2.946 8mg/g。烟叶石油醚提取物含量为37.6~77.0mg/g,同一品种同一烟区不同部位烟叶的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均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同一烟区同一部位品种间石油醚提取物含量除宜宾中下部叶外,均表现为云烟85>云烟87。综合分析,烟叶致香物质的含量受品种、地区以及部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其变化随品种、地区的变化而变化,其中地区因素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以15N研究烤烟对饼肥和秸秆肥中氮素的吸收与分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应用^15N稳定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15N-菜籽饼肥和^15N-秸秆肥与无机肥不同配比和不同施肥方法等不同处理中烤烟对饼肥和秸秆肥中氮素的吸收利用效果。结果表明:(1)烤烟各器官来自肥料的氮(NDFF%)随着饼肥和秸秆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且有顶权〉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茎〉根的趋势;(2)烤烟对饼肥中氮素利用率显著高于秸秆肥,饼肥组合中在下部叶成熟时达到高峰,以后稍有降低,且以25%饼肥+75%硝铵全基施利用率最高,达到40.07%。秸秆肥组合中以25%秸秆肥+75%全基施利用率最高,且各处理烟株整个生育期利用率持续上升,不利于上部烟叶落黄成熟;(3)秸秆肥处理的回收率较饼肥处理的普遍要高,都在90%左右,土壤残留率高,不利于前期烟草的生长。饼肥处理中以25%饼肥+75%硝铵全基施的回收率较高,达到81.80%;(4)土壤“AN”值以25%饼肥+75%硝铵基追各半和25%秸秆肥+75%硝铵基追各半最高,说明土壤有机肥施用量不宜偏高,一般以保持中等施肥水平较好。  相似文献   

18.
凉山烤烟淀粉含量状况及与感官质量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四川凉山6个烟区195份烟叶样品的测试数据,运用多重比较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凉山烤烟淀粉含量状况及与其感官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凉山烟区烟叶淀粉平均含量为4.29%,多分布在2.00%~6.00%之间。淀粉平均含量在不同区域间表现为:宁南县>会东县>普格县>会理县>冕宁县>德昌县;各香型间烟叶淀粉平均含量为:中间香型>中偏清>清香型>清偏中;淀粉平均含量在部位间的分布表现为:上部叶>中部叶>下部叶。高、中、低淀粉含量组别间的香气量、余味、刺激性、灰色、燃烧性得分和评吸总分的差异达到了1%极显著水平;不同组别间的香气质和浓度得分的差异达到了5%显著水平。各感官质量指标与淀粉的关联顺序为:劲头>总分>香气量>浓度>香气质>杂气>灰色>刺激性>燃烧性>余味。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抽穗后上三片功能叶气孔密度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改良刮制法研究了不同类型水稻品种抽穗后上三片功能叶的气孔密度。结果表明,就单个叶片而言,气孔密度通常是中部大于基部和尖部,而基部与尖部气孔密度的大小却因类型而异,所有参试品种上三片功能叶叶中部气孔密度大于基部和尖部的占83.3%,叶基部气孔密度大于尖部的占29%,而叶尖部气孔密度大于茯部的约占71%。各类型品种上三片功能叶平均气孔密度一般是剑叶最大,倒二叶大于倒三叶。但个别籼粳稻杂交品种如辽粳5号和水源342某些部位的气扎密度与上述规律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凉山烤烟钾含量状况及其与国内外优质烤烟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明凉山烤烟钾含量状况,试验采集凉山2006~2009年8个植烟县市烟叶样品共1318份,对烤烟钾含量的总体状况以及不同部位、品种、产地和年际间烤烟钾含量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并与国内外优质烤烟钾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凉山烟叶钾含量平均值为2.22%,最小值为0.40%,最大值为4.08%,变异系数较大,为25.59%;部位间钾含量的分布特征表现为: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主栽烤烟品种中钾含量分布规律为:云烟87>云烟85>红花大金元;整体上凉山各植烟地区烟叶钾含量分布不均衡,以越西、冕宁钾含量最高,分别为2.64%和2.59%,会东县烟叶钾含量最低,为1.85%,年际间钾含量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与国内外优质烤烟相比较,凉山下部叶钾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中部叶钾含量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上部叶钾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