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平和白芽奇兰加工现状与品质区域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平和白芽奇兰茶的加工现状1997年秋季对白芽奇兰主产区的生产现状进行调查,当地的茶叶加工以农家小作坊形式为多,现有的工艺流程有几种:(1)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探捻→初烘→包揉→复供复包揉→烘培足干(2)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探捻→初炒→包揉→复炒复包揉→烘径足干(3)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揉捻→初炒→包揉→滚筒炒干(4)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揉捻→滚筒炒干采用第1、2种工艺的加工方式,制作要求较为严格规范,当地菜农在供培足干时颇为考究,通常用炭火供熔,其品质好,市场卖价较高。采用第3、4种工艺的…  相似文献   

2.
眉茶(即炒青绿茶)是绿茶类之一。为了出口需要,寿宁县于一九七九年由烘录改制眉茶。眉茶初制工艺的杀青和揉捻两道工序与烘绿相同,所不同的是干燥工序,它以炒干方法而制成。眉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表面光滑,条索圆紧而弯曲,毫芽不显露而呈银灰色,滋味比烘青浓厚。这些品质特点主要是通过炒  相似文献   

3.
绿茶初制一般是杀青、揉捻、干燥三个工序。锅炒杀青绿茶由于干燥方法不同,分为炒青、烘青和晒青三类。在炒青中又因不同方法制出的外形,分为长炒青,园炒青和扁炒青三种。长炒青产区分布很广,是精制眉茶的原料,在我国出口绿茶中数量最大。其外形要求条索紧直、园润、匀整;内质要求清香持久,滋味浓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匀、黄绿显翠。它的外形对提高眉茶精制率,充分发挥毛茶的经济价值关系极大。因此,在茶叶生产实践中,如何尽量使长炒青毛茶的外形达到紧、直、园、整,克服松、弯、扁、碎,是很值得我们重视的  相似文献   

4.
绿茶品名虽然很多,如炒青、烘青、晒青以及丰富多彩的地方名茶,但在制茶原理上却是大同小异的。我国生产的绿茶主要是炒青和烘青。炒青毛茶是眉茶的原料,烘青毛茶一般作窨制花茶的茶坯。炒青与烘青的工艺差别,前者是在捻揉后进行烘炒结合,形成紧结匀整的条形茶,其色绿润,香味浓醇;后者是在揉捻后直接烘干,其茶条紧直而有锋苗,色泽墨绿油润,香味清正醇和,叶底黄绿明亮,叶片完整。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品质风格。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浙江省苍南县前前垟、坑口等茶场生产的早春高档炒青绿茶,品质一改过去外形“松、扁、碎”等弊病,达到了外形色泽绿润,条索紧直、圆浑、匀整、有锋苗,内质香气高长,滋味浓醇的要求。产品销往江苏、上海等地,深受消费者喜爱,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成功经验在于对初制干燥工艺以及机具性能进行了大胆的改进。 1.改进初制干燥工艺 以往的初制干燥工艺,是采取滚筒滚二青,二青后锅炒炒干,这种工艺达不到保护茶条锋苗的要求,毛茶外形容易出现“松、扁、碎”等弊病。改进后的初制干燥工艺,其流程为“初烘→摊凉→再烘→摊凉回潮→滚炒→干毛茶。新工艺将原先的一次滚二青改为两次烘二青,并且取消了锅炒三青,烘后经摊凉回潮,再以滚筒(火军)干。这种工艺制出的毛茶,外形品质大有提高。另外,为了保护好茶叶锋苗,对滚筒(火军)干作业的投叶量和滚炒时间也作了严格的控制,一般要求投入滚筒的烘干叶须达八成干,而且要经过摊凉回潮,每筒烘干叶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炒青绿茶要求色泽绿润,汤色绿明,香味鲜爽,叶底绿亮。江苏省邗江县凤凰茶场在茶叶投产初期由于制茶设备简陋,机种不全,只有瓶式炒干机、揉捻机和烘干机三种机种,工艺上因陋就简,采取了瓶式炒干机杀青、揉捻机揉捻、烘干机初烘、瓶式炒干机炒干的工艺,生产出的炒青绿茶色泽灰暗,汤色开始尚绿,但很快变成橙色,叶底色泽黄绿不匀,香气沉闷、带有生青气,滋味有熟味,品质较差,不适合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施巨盛 《茶叶》1993,19(2):40-40
传统温炒青外形条索细紧挺直,有锋苗,但目前温炒青条索弯曲比松扁碎更突出,使精制时须增加切茶次数,造成碎茶增加,制率下降,且成茶条索短钝,缺少锋苗。为此,笔者通过实践与调查,探讨温炒青条索弯曲的原因和防范措施,看法供参考。一、温炒青条索弯曲的原因1.制茶工艺不合理温州主要产茶县大部分初制厂采用滚二青,这是温炒青条索弯曲的主要原因。因揉捻叶含水量较多,叶质较柔软,可塑性强,弹性差,茶汁粘附茶条表面,茶条之间互相粘连,在滚筒中受到作半圆运动的自身重力和互相碰撞挤压力的影响,条索极易弯曲,而失去紧直的风格。滚二青若投叶量过多,温度过低,因受到的自身重力和挤压力增大,滚炒时间又延长,条索弯曲就更严重,内质也差。少部  相似文献   

8.
炒青绿茶干燥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炒青绿茶的干燥作业是散发水分,炒紧茶条,促进香气、滋味等内含成分转化的重要过程,不同的干燥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很大。为提高炒青绿茶品质,探明干燥工艺与茶叶色、香、味、形的关系,笔者对中、下档绿茶进行了试验。 材料与方法 试验材料:选用大生产上的二级鲜叶(代表中档原料)、四级鲜叶(代表低档原料)。 试验方法:将两种供试鲜叶分别按相应的常规工艺予以贮青、杀青、摊凉和揉捻,然后分别进行烘—炒—烘、炒—烘—炒、烘—炒—炒三种组合方式的干燥工艺比较试验。  相似文献   

9.
乌龙茶空调制茶技术要点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乌龙茶空调制茶程序与传统闽南乌龙茶制作基本一样,有晒青→做青→炒青→揉捻→包揉与烘焙→干燥等十几道工序。但各工序技术特点与传统乌龙茶又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鄂绿”是湖北炒青的简称,发展到七十年代,已成为大宗商品。目前,年产量达到二十多万担。其初制加工特点,是广泛使用滚筒复干机滚炒二青和足干。初制程序主要有以下两种:其一,杀青,揉捻,烘(或滚炒)二青和滚炒足干(以下称二青叶直接  相似文献   

11.
《茶叶初制机械讲座》:第六讲揉捻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琦 《茶叶》1989,(1):52-55
揉捻机是在茶叶初制过程中用以卷紧条索,以利干燥成形的一种机器。通过适度破坏叶细胞,挤出茶汁,附于叶表,使干茶容易冲泡,并由于其中果胶质的存在,使茶叶形成一种油润的色泽;对红茶而言,通过揉捻,使茶汁中的发酵基质、酶及空气充分接触,能促进发酵。  相似文献   

12.
云龙茗毫茶采用半机械化半手工的传统工艺,经摊青—杀青—揉捻—炒二青—整形提毫—干燥提香等工序精细加工而成,其中杀青、揉捻、炒二青用机器加工,干燥做形和提香用传统手工方式加工,成茶条索紧细圆直,满披白毫,香气滋味品质极佳。  相似文献   

13.
程柳  吴云 《广东茶业》2010,(1):43-44
大稠顶乌龙茶制茶工艺是汲取台湾冻顶和闽南乌龙茶制作工艺的精华,结合自身的茶青质量和生产条件,自创一套新的乌龙茶制作工艺。其工艺特点是轻晒青、轻做青、重炒青、反复包揉塑外形、低温干燥保色香,其加工流程为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干燥。  相似文献   

14.
绞股蓝叶茶(条形茶)加工工艺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绞股蓝叶茶的制造工艺研究的结果表明,以鲜叶适度摊放→日萎后烘(或烘萎)→摊凉→初揉→初烘→摊凉→复揉→干燥工艺流程较为理想。外形条索卷曲紧细、色泽翠绿,内质香高、味浓甘爽、汤黄绿明亮。产品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铁观音作为闽南乌龙茶的杰出代表,采制技术比一般乌龙茶更为严谨,技艺更为精巧,要经过复杂严格的工序:采摘鲜叶→晒青→凉青→摇(凉)青→炒青→揉捻→初烘→包揉→复烘→复包揉→烘干等十一道工序,其中以做青阶段最为讲究.精湛独特的制作工艺是铁观音形成优异品质的必备条件,是“天、地、人”的完美结合.优质率的高低与鲜叶质量、制茶工艺水平、气候因素等有关.铁观音优质率高低与否会影响到当地茶农生产积极性,甚至影响到整个茶产业的发展.提高清香型铁观音秋茶优质率的加工技术对一个县茶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烘青茶采用传统的初制工艺:杀青→揉捻→解块→烘干(毛火与足火)制成的干茶,香味清鲜纯正,茶香与菜莉花香比较协调,适合窨制莱莉花茶,但不足之处是茶叶外形粗松,含小茶团(俗弥茶乌龟)多,精制花工大,精制率低,另外,滋味也不及炒青茶浓厚。这些缺点,完其原因,主要是传统工艺中解块与  相似文献   

17.
一、成套设备概况 6CL-11O炒青绿茶初制连续化成套设备(以下简称成套设备)是根据农机部和安徽省科委下达的科研项目,由安徽省茶机成套设备会战组进行研制的。生产率为110斤干茶/小时,用于加工炒青绿茶,整个加工过程连续流水作业。设备总体布置如下图所示。设备包括三台机组:6CST-65连续杀青机,6CRL-645连续揉捻机和6CCL-110连续炒干机组。三台机组由七台主机组成,其中连续炒干机组包括了五台主机。七台主机,实际为四种型号。除连续揉捻机外,主机均采用类似快装锅炉的结构,一般分为六大部件,  相似文献   

18.
6 CH—100型长炒青绿茶连续炒干机七六年十一月底开始设计;七七年夏、秋茶进行了主机性能试验;七八年安装了全套机组,进行了春、夏茶试验和春、夏、秋茶生产考核,初步取得成功。一、机组简介 6 CH—100型长炒青绿茶连续炒干机(以下简称“连炒机”)用于加工长炒青绿茶。投料为介块后的揉捻叶,出料为干茶。  相似文献   

19.
科技简讯     
为了探求长炒青初制过程中各工序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制订工艺技术标准打下基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制茶研究室于1984年春,夏两季在该所试验车间,用控温燃油加热炉的120型烘干机、84型锅式(铁板)炒干机、瓶式炒干机对干燥阶段(二青、三青、辉干)的投叶量、温度、时间等因素进行了14个批次的试验。干燥采用目前较优的烘——炒——滚工艺流程,初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炒青眉茶是我国主要茶类,由于初制的炒干机性能不善,制成茶叶存在松、扁、碎、钩缺点,制约了品质提高,前人曾为此作了许多探索,都未能达到预期目的,致使眉茶炒干机成为茶界公认的一大难题.本研究通过试验台多方位的探索.经过多次试验,研制成功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长锅炒干机——6CC-86型炒干机,其制茶性能比现有机型显著改善,碎茶率大幅度下降,条索紧结完整,精制率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