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农作物有害生物数据库基于Linux系统,采用java语言设计开发。本数据库以近年的调查研究成果为主要数据来源,收录了我国15种主要农作物超过2 000种有害生物种类、分布、为害等信息,并开发了数据填报、汇总分析、webGIS分析、知识库以及系统管理等功能,具有实用性强、应用面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植物检疫的目标是控制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扩散和蔓延。在我国现行的农业植物疫情报告管理制度中,疫情快报最能反映疫情新发情况。为了准确掌握我国农业植物疫情新发动态,本文系统整理了2010年-2018年全国农业植物疫情快报数据,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分析了我国疫情发生的严峻形势,并分析了不同种类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动态,以期为我国农业植物疫情及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研究和管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外来有害生物地理信息系统初步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卫川 《植物检疫》2005,19(6):347-348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和可视化表达的信息处理和管理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GIS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本研究以气候数据库为基础,在Visual Basic集成开发环境中,运用地埋信息系统控件MapInfo MapX,开发研究了外来有害生物地理信息系统,可用于外来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和地理生态区域的数值分级区划等研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揭示了一套检疫性病、虫、杂草的发生面积统计标准以及发生程度4级评估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制作了2000~2002年广西23种检疫性有害生物疫情发生情况图.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有害生物调查项目数据处理平台涉及系统数据库、网络填报系统、数据库管理体系、综合分析展示及安全体系5个方面的开发建设。2010~2011年重点从数据填报、数据处理和平台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平台总体设计和开发,其推广应用后将在数据上报、处理和专家知识应用方面发挥显著作用。下一步平台开发将以完善数据填报、强化处理分析、拓宽结果展示和保障安全运行等方面为重点继续加强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辽宁省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入侵现象日趋严重,已对农业生产、农业贸易、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身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省农委2001~2005年连续5年对全省有害生物疫情进行普查,基本查清已发生的检疫性有害生物22种。其中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15种,辽宁省补充检疫性有害生物7种。据统计,入侵本省几种主要外来检疫性物种每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亿元。针对本省外来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为害现状,提出建立疫情应急防控体系,“分区治理、分类指导”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农业植物有害生物疫情普查和监控的方法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淑梅  隋广义 《植物检疫》2007,21(3):183-185
黑龙江省按照农业部的统一部署,于2000~2005年开展了农业有害生物疫情普查、监测、控制和扑灭工作,查明了全省各市(地)、县及农垦分局所辖的1100多个乡镇、110个农场所,600多个管理区的农业有害生物种类、发生分布及危害情况;研究制定了农业有害生物疫情普查、监测、控制和扑灭技术;建立了省农业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疫情数据库.为国内植物检疫和实施国际间植物检疫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有效地控制了农业植物有害生物疫情的传播,保障了农业生产安全及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开展,促进了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1月修订)本刊主要刊载有关植物病理、农林业昆虫、杂草及鼠害等农作物有害生物、植物检疫、农药等植物保护学科各领域原始研究性论文和具有创新性、实用性技术成果文章,优先发表创新性突出和反映热点问题的文章。设定期栏目:研究报告、研究简报、调查研究、技术与应用;不定期栏目:专论与综述、基础知识、实验方法与技术、特约稿件、有害生物动态。1来稿要求1.1文稿应正确、真实反映当前科研与生产中的新成就或新问题,内容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文章论点明确,数据可靠,文字精练,题目不超过24个字。综述文章不超过12 000字;研究论文不超过10 000字(含图、表),并请  相似文献   

9.
环球信息     
我国首部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专著正式出版由张孝羲、张跃进主编,得到国家科学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的《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学》一书,已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书为我国首部有关农作物有害生物预测预报的专著。全书21章,分别介绍了病、虫、草、鼠预测预报的原理和方法、数理统计预测方法、现代信息新技术、卫星遥感、雷达、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预报等在有害生物预测中的应用。还附有以Windows98SE/2000为平台的数理统计预测模型及其计算光盘软件。本书可作为全国有害生物预测预报人员及大专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的教材或参考书。全书88…  相似文献   

10.
利用新疆近50 a(1961-2010年)的89个测站平均气温数据,采用统计气象站点观测值方法和GIS空间化方法计算区域增温速率,并按海拔高度划分区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 1951-2009 年,中国陆地表面年平均气温变暖速率为0.23 ℃•(10a)-1,中国西北地区增温速率为0.22 ℃•(10a)-1,新疆区域使用空间化后栅格点统计的增温速率为0.27 ℃•(10a)-1,而气象站直接统计的值为0.32 ℃•(10a)-1,相比之下空间化后增温速率更接近全国值。② 从近50 a新疆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来看,使用空间化后,栅格点统计的年平均气温数据普遍低于气象站统计的气温数据。主要原因是气象站点的空间分布不合理,海拔1 500 m以上的区域占全疆面积的40.7%,而气象站点只占15.7%。③ 采用GIS手段,首先对数据进行空间化,再统计区域增温速率,要比直接统计气象站观测数据计算的增温速率更合理,这是因为空间化后的气温数据更多考虑了无人区域,而新疆地广人稀的特点,使得非气象站点数据对增温速率的贡献加大。  相似文献   

11.
R. C. SEEM 《EPPO Bulletin》1993,23(4):639-646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provide a means of visualizing and model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lants and pests as well as other important attributes of crop production. GIS uses multiple data bases, with each value referenced to a common coordinate system; data can be combined in the form of thematic maps. With the addition of weather and elevation data at the same resolution and coordinate system, pest development can be monitored and predicted over large areas but with local detail. GIS has been used for predicting pho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gypsy moth and other important insect pests. Similar approaches have been used for plant diseases such as potato late blight and apple scab.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GIS for pest prediction is the ability to assess risk of pest development. Most GIS programs also have a set of tools for spatial analysis of data. Examples of all the features of GIS are illustrated using a GIS that runs on a DOS personal computer.  相似文献   

12.
黄土高原作物生长模型DSSAT3数据库组建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介绍了DSSAT3模型的结构与功能,组建了黄土高原地区DSSAT3模型气象、土壤和作物品种参数数据库,包含了28个气象台站逐日气象资料数据、60种主要农耕土壤土种特性数据和7个作物136个品种的遗传特性数据,覆盖了黄土高原不同生态类型区。还特别介绍了CERES-小麦和CERES-玉米模型品种遗传特性参数的确定方法与取值范围,为DSSAT3模型在黄土高原地区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以适生性评判指标分析为基础,采用生物学建模与GIS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我国677个气象站点的逐月气温数据以及全国土壤pH等值线图,对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苜蓿黄萎病菌在我国的适生性强,适生范围较广,每年4~9月份,该病菌在我国西北、东北以及华北地区的适生程度处于较高水平。鉴于此,我国应加强苜蓿黄萎病菌的植物检疫措施力度,严防该病的传入或扩散。  相似文献   

14.
15.
生物灾害发生种类繁多和暴发频繁,是威胁我国粮食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利用中国植物保护统计数据、粮食作物产量数据和农田土地覆盖类型分布遥感数据,重点分析中国1991年到2010年20年期间四类重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和发生强度的变化趋势,以及其空间分布范围。结果表明:从1991年到2010年水稻、玉米和大豆病虫害发生面积均显著增加;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病虫害发生强度均显著增加。随着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增大,其发生强度均呈增加趋势。病害与虫害相比,无论是发生面积,还是发生强度,粮食作物的虫害均高于病害。粮食作物病虫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中东部的粮食主产区,西部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发生相对较轻。为了有效地防止或减少病虫害等生物灾害对粮食生产安全的影响,目前应当加强农田景观变化和气候变化等对粮食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诊断、发生与灾变的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开展区域性农田生态系统病虫害整合治理研究,并建立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辽宁省沙尘天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971-2005年辽宁60个站沙尘天气资料为基础,从年代际变化、季节变化、空间分布特点等方面对浮尘、扬沙、沙尘暴、沙尘天气综合影响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的沙尘天气年代际变化明显,且多发生在春季(4月最多),沙尘天气主要在3月下旬到4月下旬出现在沈阳西北部、阜新以及朝阳北部地区。结合辽宁的气候、空间特点,从沙源、大风、不稳定层结3方面分析了辽宁沙尘天气的形成以及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简要介绍了辽宁防沙的措施、效果以及辽宁省气象台沙尘暴短期预报方法。  相似文献   

17.
Data collected at weather stations are usually used to represent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ver the surrounding area (often in the order of 10s or 100s of km2), in spite of differences in elevation, terrain, and other major geophysical factors. We report a method of extending the useful domain of weather data by incorporation of digital terrain data into a model that distributes recorded data over the area surrounding a recording location. Temperature was estimated for each 0.1 km2 witnin a 320 km2 study area comprising Vestfold county in southern Norway. Estimates were based on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models resulting from comparisons of temperature data from 16 farm locations and temperature recorded at three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 elevation, slope, aspect, proximity to the ocean, and proximity to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s. Analysis revealed that local weather could be estimated with greater accuracy than by simply using the values recorded at the automatic stations. Calcul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the model output can be accomplished with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病虫害防治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依据植保知识、专家经验,采用人工智能、自行开发的具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功能及决策支持系统(DSS)的相关技术,研制了基于Internet网络传输的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本系统能够对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高粱和谷子6种主要粮食作物的60余种病虫害进行实时监测、预警、诊断、提供植保知识,能够对年度间同期病情、虫情做出图形比较,可将抽象的预警数据转化成清晰简明的点图式电子地图,直观明了地显示病虫害发生点数及地域分布,可根据品种的抗病虫性、病虫害发生基数和未来天气预报等信息对小麦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马铃薯晚疫病、麦蚜、小麦吸浆虫和玉米螟9种重要病虫害做出短期防治决策,系统的运行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管理的科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MapGIS在造林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选择陕西省西部造林工程-千阳县造林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阐述了GIS在林业专题制图中的应用前景;以国产GIS软件-MapGIS为例,探讨了GIS在林业专题制图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尝试了基于MapGIS的造林规划设计途径:建立了造林示范区的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完成了造林示范区上地利用现状、造林规划设计等专题图。这一成果为该示范的造林工程管理、生态环境建设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农作物病虫测报信息管理与预测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黑龙江省植保工作的实际需要,同时考虑全国各地植保系统应用的通用性,利用数据库技术和专家系统技术开发了农作物病虫测报信息管理与预测系统。该系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数据管理机制,将病虫害监测数据的管理与专家系统测报的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通用性等特点。本文介绍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包括系统的整体结构与功能、系统病虫害信息数据库的设计及整个系统的数据关系、各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等,并就未来应用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