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地氮肥管理对氮肥利用率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牡丹江地区代表性品种牡丹江28和空育131为材料,研究了水稻实地氮肥管理(SSNM)的氮肥利用效率及其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SNM的施氮量较常规施肥方法(FFP)降低了54.2%~61.5%,产量提高了1.6%~8.6%。SSNM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分别较FFP提高了42.7%~72.9%和132.1%~242.5%。此外,实地氮肥管理提高了稻米的加工品质,还明显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胶稠度,降低了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改善了稻米的食味品质。  相似文献   

2.
实地氮肥管理下的水稻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特性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代表性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水稻的生长发育和养分吸收规律。与农民习惯施肥方法相比,实地氮肥管理在产量不降低甚至有所提高的前提下可以较大幅度地降低施氮量。实地氮肥管理水稻有效穗数有所下降,但其分蘖成穗率明显提高。穗分化前实地氮肥管理水稻叶面积指数和根质量低于农民习惯施肥法,抽穗后结果则相反。实地氮肥管理提高了抽穗期水稻的有效叶面积和高效叶面积的比率、抽穗至成熟的干物质积累、抽穗后根冠比和剑叶的光合速率以及齐穗期群体透光率。实地氮肥管理水稻对氮、磷、钾的吸收高峰均出现在穗分化至抽穗期,此阶段氮、磷、钾的吸收量约占最终总吸收量的45.6%~46.2%、39.6%~43.6%和44.2%~45.2%,均明显高于农民习惯施肥方法。对实地氮肥管理产量提高原因及养分吸收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玉米秸秆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与米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中熟粳稻扬粳4038为材料,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与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三年(2009—2011)试验结果表明: 1)玉米秸秆还田能提高稻田土壤全氮和有机质含量; 2)在不施氮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处理较对照产量提高了18.9%~32.0%; 3)在实地氮肥管理模式下,玉米秸秆还田处理较对照施氮量下降了7.4%~16.7%,但产量提高了0.5%~11.0%,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18.0%~31.7%; 4)在不施氮或实地氮肥管理条件下,玉米秸秆还田均较对照显著提高了整精米率、最高黏度和崩解值,降低了垩白粒率、垩白度、最终黏度和消减值;玉米秸秆还田对水稻的出糙率、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无显著影响。在不施氮条件下,与对照相比,玉米秸秆还田提高了籽粒中蛋白质含量。上述结果表明,玉米秸秆还田有利于培肥土壤,采用实地氮肥管理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水稻施氮量,提高产量和改善米质。  相似文献   

4.
水稻实地施肥技术介绍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陈德新  邹应斌 《作物研究》2004,18(3):177-180
介绍了国际水稻研究所近年研究提出的水稻实地施肥技术或养分管理方法,简称SSNM(即Site Specific NutrientManagement).SSNM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不同地点的土壤供肥能力与目标产量需肥量的差值,决定总的施肥量范围,在水稻的主要生长期应用叶绿素仪或叶色卡诊断水稻氮素营养状况,调整实际氮肥施用量,以达到适时适量地供给养分,促进水稻健壮生长,减少病虫害,提高产量和施肥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提出了湖南的SSNM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5.
实地氮肥管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观察了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与农民习惯施肥法相比,实地氮肥管理在水稻产量持平或略有提高的情况下明显降低了施氮量。实地氮肥管理提高了稻米的加工品质,降低了垩白米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提高了稻米的透明度,改善了外观品质;实地氮肥管理还明显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胶稠度,降低了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此外,实地氮肥管理明显提高了米粉的最高黏度、崩解值,降低了消减值,改善了稻米的食味品质。农户示范也取得了类似的结果。对实地氮肥管理改善稻米品质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实地氮肥管理对不同氮响应粳稻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本研究旨在阐明实地氮肥管理对不同氮响应粳稻品种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和稻米品质的影响。【方法】以4个粳稻品种(淮稻5号、连粳7号、宁粳1号和扬粳4308)为材料,设置了氮空白、农民常规施肥和实地氮肥管理3个氮肥处理,观察了不同氮肥处理下产量构成、氮肥利用效率和稻米品质的变化特征。【结果】与农民常规施肥相比,实地氮肥管理显著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实地氮肥管理显著提高了水稻的整精米率、胶稠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显著增加了稻米中清蛋白和谷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了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依据不同品种在较低施氮量下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响应,将供试品种分为A型(淮稻5号和连粳7号)和B型(宁粳1号和扬粳4038)。与氮响应B型品种相比,氮响应A型品种的整精米率、清蛋白和谷蛋白含量、崩解值较高,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消减值较低。【结论】实地氮肥管理可以提高不同粳稻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对氮响应A型品种的效果更为明显,其米质对氮肥的响应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7.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阐述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的概念,介绍了水稻超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水稻超高产栽培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指出了水稻超高产栽培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赵春凤 《北方水稻》2011,41(6):56-57
旱育壮秧是水稻高产栽培的基础。实现寒地水稻超高产栽培,不仅要通过科学选种、种子处理、播种、通风炼苗来培育壮秧,更应采用中苗移栽,合理确定施肥量及施肥方法,科学管水,主攻大穗。对水稻超高产栽培过程中的以上诸方面进行了总结与探讨,为从事寒地水稻生产工作者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水稻超高产研究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介绍了水稻超高产的概念及其由来,并从经验式栽培、叶龄模式栽培、群体质量栽培和精确强化栽培等多个方面,论述了各种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情况和所取得的效益,指出了现阶段水稻超高产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在超高产栽培技术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扼要回顾了国内外水稻超高产栽培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扬州大学农学院关于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得到的水稻超高产形成规律、栽培途径以及关键技术与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因地制宜集成,并对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进行了展望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浙江绍兴麻鸭在沿黄地区4月份模拟有机稻田零日龄放养和限食后添加牧草的试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平均最高气温20℃以下和平均最低气温10℃以下,不同处理的分区鸭苗成活率在90%以上,但气温对各区鸭苗体重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采用限食后添加牧草,鸭苗食草量和食草效率增加,得出了30 g+每天每只增加2 g的饲料量和外加牧草下是既不影响鸭苗营养又能引导其食草性的最佳限食方案。  相似文献   

12.
黄淮海超高产夏玉米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比较研究超高产田(15 000 kg/hm2)和高产田夏玉米的产量构成、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特性和灌浆速率等指标差异,探索超高产夏玉米生长发育特性。结果表明,超高产田夏玉米较高产田增产15.6%,穗粒数多3.7%,百粒重增加8.9%,超高产主要依赖于百粒重的增加;吐丝后超高产田夏玉米叶面积指数、叶片SPAD值和总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高产夏玉米田,吐丝后10~40 d超高产夏玉米田子粒干物质阶段积累速率较高,吐丝50 d后,高产夏玉米田植株衰老,超高产夏玉米子粒仍维持一定的灌浆速率。超高产田夏玉米具有叶面积指数大、干物质积累多、叶绿素含量高和灌浆时期长等生长发育特性,有效增加穗粒数和粒重。  相似文献   

13.
黄淮海平原北部高产夏玉米群体生理指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以浚单20、丰玉4、京单28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黄淮海北部平原区有限光热资源条件下夏玉米高产群体生理指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增加夏玉米种植密度,提高收获穗数,从而提高收获总粒数可以有效地提高产量;但密度增加必导致群体过大,后期叶面积指数下降较快,叶片衰老严重,影响吐丝后光合势增加和干物质积累,因此有效减缓高产群体吐丝后的叶片衰亡是实现夏玉米产量的重要保障。黄淮海北部平原区产量突破11 250kg/hm2的夏玉米群体生理指标为:叶面积指数在吐丝期达到5.80以上,后期下降缓慢,到收获时仍维持在3以上。全生育期总光合势达到370(万m2.d)/hm2以上,吐丝后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70%以上,群体的干物质积累总量为20 562kg/hm2以上,吐丝后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61%以上。高产夏玉米产量构成因素为收获总穗数不少于76 500穗/hm2,穗粒数不少于500粒/穗,总粒数达到3 900万粒/hm2以上,千粒重350g以上,经济系数在0.53以上。  相似文献   

14.
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品质改良现状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近年来黄淮冬麦区小麦品种品质改良概况,本文对2000-2009年黄淮冬麦区324个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系)的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沉降值、吸水率、稳定时间、拉伸面积和最大抗延阻力等品质性状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黄淮冬麦区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平均含量较高,黄淮南片冬水组、春水组和黄淮北片水地组三组参试品种在这两个指标上都达到强筋小麦审定标准,但是面筋强度较差,蛋白质质量不高,表现为稳定时间、沉降值、拉伸面积和最大抗延阻力等性状的值都偏低,特别是黄淮北片在这几个性状值上都低于黄淮南片,导致北片的品质水平低于南片。近年来本麦区加强了对这4个性状的改良,各性状值稳中有升。因此,着重加强蛋白质质量的改良,各个性状综合平衡发展是当前黄淮麦区品质改良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淮河下游稻区机插粳稻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不同粳稻品种机插种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圣稻16、新稻21全生育期140 d,早熟;宁9213、武运粳24全生育期161 d,偏迟熟;其余品种全生育期为151~154 d,适中;武运粳24、连粳9号、新稻18、南粳9108、武运粳27实收产量均在700 kg/667 m2以上,产量较高,其它品种产量在680.6~697.8 kg/667 m2,差异较小。从产量、生育期和抗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武运粳27、中稻1号、淮稻5号、南粳9108、连粳9号适合在淮河下游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其余品种尚需扩大示范或再示范。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小麦品种(系)的遗传信息,提高优质小麦育种的效率,利用已有的品质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Dx5、Wx-A1、Wx-B1、Wx-D1、1BL/1RS、PPO18和PPO29)检测了144份黄淮麦区、3份国内其他麦区和8份德国品种(系)的基因等位变异类型。结果表明,5+10亚基类型、Wx-B1b和1BL/1RS易位的出现频率分别为34.8%、2.0%和47.1%,郑麦、新麦、淮麦、烟台以及徐麦等系列小麦品种(系)5+10亚基出现频率较高,而周麦系列中频率较低;未检测到Wx-A1b、Wx-D1b以及双缺失类型的材料;2A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Ppo-A1a(高PPO)、Ppo-A1b(低PPO)及杂合型基因型出现频率分别为45.8%、49.7%和4.5%,2D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Ppo-D1a(低PPO)和Ppo-D1b(高PPO)基因型出现频率分别为47.1%和52.9%,两个基因组合类型Ppo-A1b/Ppo-D1b(中等PPO)的出现频率最高,为29.0%,Ppo-A1a/Ppo-D1a(中等PPO)、Ppo-A1a/Ppo-D1b(双高PPO)以及Ppo-A1b/Ppo-D1a(双低PPO)的出现频率依次为23.9%、21.9%和20.6%;聚合多个优质基因的频率很低,同时含有5+10亚基、缺失1个Wx基因、非1BL/1RS易位以及双位点低PPO活性(Ppo-A1b/Ppo-D1a)的材料仅有1份(郑麦366),同时含5+10亚基、非1BL/1RS易位以及Ppo-A1b/Ppo-D1a的材料也仅占5.2%,应加大多个优异基因聚合品种的选育力度。  相似文献   

17.
水稻氮钾吸收的交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氮和钾都是水稻生长的大量必须营养元素,在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水稻对氮、钾的吸收存在着一定的交互作用。本文在综述水稻氮、钾吸收的机理上,探讨了氮素对水稻钾素吸收的影响,以及钾素对水稻氮素吸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水稻精确定量施氮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设4个处理(基、蘖、穗肥比例分别为2:4:4、2:5:3、2:6:2、2:8:0),探讨了氮肥运筹对水稻盐丰47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蘖、穗肥比例为2:5:3的处理产量最高,为705.9 kg/667 m2。同时该处理的单位面积颖花数、抽穗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占产量的百分比、氮利用率以及生产效率均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9.
为验证不同拌种剂对直播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以指导直播稻安全生产,促进其增收,以宁粳31为参试品种,特设置了本试验。结果表明,参试拌种剂均有提高直播稻抗逆性、增加分蘖、降低空秕率、提高产量的效果。与对照相比,吡虫啉·咪鲜胺FS拌种能使直播水稻保苗率、分蘖数、有效穗数、叶面积、干物质量分别提高6.10%、21.01%、11.11%、24.75%和20.73%,使空秕率降低45.74%,同时使水稻产量提高3.92%,差异达显著水平。1.3%吡虫啉·咪鲜胺FS有较好的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抗逆性、减轻病虫害、增加产量的作用,且其用药成本比其他4种参试药剂低,对水稻生长安全,是今后推广使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黄淮麦区小麦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9,自引:14,他引:49  
利用1997~1998年度黄淮南北片两组区域试验部分试点的材料,测定了降落值、峰值粘度和稀懈值等淀粉性状。在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的基础上,还采用AMMI模型和PATTERN模式进行分析,目的在于研究黄淮麦区小麦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淀粉品质性状的影响,为该区小麦品质改良和优质小麦区域化生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淀粉品质均有显著影响,22个参试品种中鲁麦14、温麦6号和95中459的淀粉品质较好;15个试验地点中北片的衡水、石家庄,南片的郑州和泾阳的小麦淀粉品质较好;用AMMI模型和PATTERN模式分析小麦淀粉品质性状G×E交互作用的效果优于线性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