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为了探讨入侵植物胜红蓟的化感作用和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运用室内种子萌发法,研究不同浓度的胜红蓟水提液对甘蓝和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胜红蓟水提液对甘蓝和油菜种子的萌发率、发芽指数均有抑制作用,且随水提液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更明显;对幼苗的根长、茎长以及根冠比的影响与对发芽率的影响相似,却不同程度地增加了茎和根的鲜重,相对而言,对甘蓝的影响更大,且根系对胜红蓟水提液比地上部更敏感。[结论]胜红蓟水提液对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2.
胜红蓟挥发物对杂草和蔬菜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潮汕地区重要外来入侵物种胜红蓟的入侵机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胜红蓟地上部分的挥发油,以稗草、黑麦草、三叶鬼针草3种杂草和白菜、油菜、萝卜3种蔬菜的种子为供试对象,用种子萌发法测定胜红蓟挥发油和茎叶自然挥发物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胜红蓟的茎叶在密闭系统中产生的挥发性物质对6种受体植物的幼苗生长均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根生长的抑制更为明显。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所得的挥发油在未直接接触受体的条件下对6种植物的幼苗生长也表现显著的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挥发油用量的增加而增强。胜红蓟挥发物具有化感作用,这可能是其抑制周围其他植物生长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可以开发为植物源除草剂的十种植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近几年来国内外植物源除草剂研究和发展现状以及发现的具有他感作用的物质,着重介绍了十种具有开发价值的具有化感作用的植物:猪毛蒿、烟管头草、核桃、飞机草、豚草、芒萁、蟛蜞菊、胜红蓟、桉树属植物、核桃楸及其各种化感植物的作用物质、产生途径以及生化特点。展望了一些具有开发成为除草剂的天然先导化合物的物质。  相似文献   

4.
柑桔园中胜红蓟对三氯杀螨醇的富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福建省南平、福州、宁德等地13个柑桔园土壤、柑桔果实及覆盖植物胜红蓟三氯杀螨醇的含量。土壤中三氯杀螨醇检出率为100%,残留量为0.0020~0.895mg·kg-1;柑桔果实检出率为61.54%,桔皮中平均残留量为0.191mg·kg-1,果肉为0.0857mg·kg-1。柑桔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量低于欧盟宽皮柑橘中农药最高残留限量标准2mg·kg-1。与土壤、柑桔果实残留量相比,柑桔园中胜红蓟地上组织与根中三氯杀螨醇含量均较高,平均值分别为2.415、1.530mg·kg-1。以土壤中三氯杀螨醇的浓度为标准,计算胜红蓟、柑桔果实的富集指数,胜红蓟对三氯杀螨醇的富集力明显高于柑桔果实,不同地区柑桔果实BCF平均值为3.705,而胜红蓟地上组织及根的BCF平均值分别为191.931和106.567。结果表明:胜红蓟对三氯杀螨醇具有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怒江流域小粒咖啡园的杂草情况,以期为杂草防除、提高小粒咖啡种植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指导。[方法]2012年7~8月对怒江流域的小粒咖啡园杂草种类及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怒江流域小粒咖啡园杂草有69种,分属21科,主要危害类型以竹节菜+千金子、香附子+三叶鬼针草+牛筋草、白茅+胜红蓟+飞机草及胜红蓟+马唐为主。优势杂草有香附子、竹节菜、千金子、马唐、白茅、三叶鬼针草、胜红蓟、飞机草、牛筋草及小藜等10种。[结论]该研究结果对怒江流域小粒咖啡的种植及其杂草防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田间精准施药提供理论参考,采用整株生物活性测定法测定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3~5叶期胜红蓟与辣子草的防效与毒力。结果表明: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用量为常规推荐用量及以下时,对胜红蓟与辣子草的株防效分别为0~73.33%和6.67%~86.67%,鲜重防效分别为17.75%~81.75%和25.14%~90.00%,25%砜嘧磺隆对辣子草的防治效果优于胜红蓟;砜嘧磺隆用量为常规推荐用量的倍量后,其对胜红蓟与辣子草的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增加,但无较大差异。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对胜红蓟与辣子草的株防效、鲜重防效ED50分别为8.44克/公顷、6.76克/公顷与7.54克/公顷、4.98克/公顷;ED90分别为34.97克/公顷、27.86克/公顷与23.06克/公顷、18.96克/公顷,胜红蓟较辣子草对砜嘧磺隆具有更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正> 藿香蓟别名胜红蓟、臭垆草、威虾花,系菊科胜红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墨西哥,我国南方少数地方有部分生长,现主要作花卉栽培。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明确胜红蓟根系分泌物在提高枯草芽孢杆菌控制石榴枯萎病的作用途径,以胜红蓟土壤提取液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试验检测不同浓度胜红蓟土壤浸提液对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石榴枯萎病菌生长的作用。结果表明,胜红蓟土壤浸提液对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而对石榴枯萎病菌没有明显的作用。以上结果说明,胜红蓟促进枯草芽孢杆菌控制石榴枯萎病防治效果主要是通过促进生防菌的生长而起作用,而对病原菌石榴枯萎病菌没有明显的直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藿香蓟别名胜红蓟、臭垆草,系菊科胜红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墨西哥,我国南方个别地方有部分生长,现主要作花卉栽培。该植物株高50—80厘米,有香气,茎直立中空,绿色或带紫色,有毛。叶卵形或菱状卵形,边缘具圆钝锯齿,两面疏生白绒毛。头状花序顶生,呈伞房状,花白色或蓝紫色,瘦果柱状。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花果期6—11月,霜冻后全株枯萎。  相似文献   

10.
茶园土壤中三氯杀螨醇残留及胜红蓟杂草对其富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福建省武夷山、福州、宁德等地6个茶园土壤及覆盖植物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中的三氯杀螨醇含量,结果表明:在所研究茶园土壤中,WYSXC3点三氯杀螨醇残留最高,为0.277mg&#183;kg^-1外,其余均低于0.010mg&#183;kg^-1;而胜红蓟所有样品都检出了三氯杀螨醇残留,地上组织和根中的平均残留量分别为2.831mg&#183;kg^-1、0.753mg&#183;kg^-1。以5个点土壤中三氯杀螨醇浓度为参照,胜红蓟茎叶与根BCFs平均值分别为236.359、65.284。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胜红蓟根、茎叶对三氯杀螨醇的富集,结果表明,施药量为500mg&#183;kg^-1时,土壤和胜红蓟茎叶中三氯杀螨醇的残留量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分别由10d时的3.301mg&#183;kg^-1和2.965mg&#183;kg^-1降到30d时的1.313mg&#183;kg^-1和1.477mg&#183;kg^-1;而胜红蓟根中三氯杀螨醇残留随着时间延长而增加,由10d时的4.541mg&#183;kg^-1增加到30d时的12.734mg&#183;kg^-1。研究结果表明,胜红蓟对三氯杀螨醇具有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胜红蓟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来入侵杂草胜红蓟已由南向北入侵到我国长江流域,对众多作物构成威胁。大豆是长江流域重要的作物之一。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测定胜红蓟不同密度和不同除草时间对大豆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胜红蓟对大豆的株高、叶片数和产量没有显著的影响。这说明大豆(台湾毛豆75号)品种对胜红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化感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立锋 《农家顾问》2001,(11):32-32
1、藿香蓟系菊科胜红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墨西哥,我国南方地区有逸生,全株药用有清热解毒、消肿止血之功效.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菊科入侵植物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对埋藏深度的适应机制,通过砂培法研究菊科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比较分析不同埋藏深度下(0、0.5、1.0、2.0、3.0 cm)3种入侵植物种子白花鬼针草(Bidens alba)、假臭草(Praxelis clematidea)和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的出苗率、出苗速率和出土时间等参数的差异,探究菊科入侵植物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对埋藏深度的响应。结果表明: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3种入侵植物种子出苗率和出苗速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出土时间则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埋藏深度0~1.0 cm、0~0.5 cm和0分别为白花鬼针草、假臭草和胜红蓟种子较适出苗环境;在幼苗生长实验中,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白花鬼针草和假臭草幼苗的根长、鲜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茎长呈下降趋势,较适宜白花鬼针草和假臭草幼苗生长的埋藏深度为0~1.0 cm;胜红蓟幼苗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其幼苗的根长、茎长、鲜重均呈下降趋势,较适宜胜红蓟幼苗生长的埋藏深度为0~0.5 cm。3种入侵植物对埋藏深度的耐受能力依次为:白花鬼针草假臭草胜红蓟。结果表明,农耕深度分别为:白花鬼针草2.0 cm,假臭草1.0 cm,胜红蓟0.5 cm。  相似文献   

14.
不同环境条件对外来入侵杂草胜红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外来入侵杂草胜红蓟的综合治理及预测预报提供科学依据,在不同光照、温度、土壤含水量和土壤pH值等条件下研究其对胜红蓟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胜红蓟在光照时间12~16h萌发率高,生长良好,最适光照时间为16h;温度低于10℃或高于35℃种子基本不能萌发,最适萌发温度为25℃;最适土壤含水量为30%~50%,根、茎比例分配均衡;pH 5~8均适合其生长,在偏酸性土壤生长较好。贵州的生态环境有利于胜红蓟生长,满足其得以迅速扩展的必然条件,因此应加强防除工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不同植物水浸提液对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FOC4)的抑制效果,明确韭菜Allium tuberosum和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抑制FOC4的途径。【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12种植物水浸提液及韭菜和胜红蓟挥发物对FOC4的抑制效果。【结果】韭菜根和胜红蓟叶片水浸提液对FOC4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分别达到71%和69%。韭菜叶片和根水浸提液经二氯甲烷萃取,叶片提取液的抑菌率为18.7%,剩余部分的抑菌率为13.0%;根提取液的抑菌率为39.8%,剩余部分的抑菌率为22.1%;说明水浸提原液中含有的抑菌成分主要为水溶性较低的有机化合物。韭菜叶挥发物对FOC4的抑菌效果比根好,1.25 g/L韭菜鲜叶捣碎后产生的挥发物完全抑制FOC4孢子萌发,1.25 g/L根捣碎后产生的挥发物FOC4孢子萌发数为35个/皿。0.5 g/mL的胜红蓟鲜叶水浸提物对FOC4的抑菌率达到50%以上,抑菌效果明显;胜红蓟挥发物对FOC4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说明胜红蓟的主要抑菌物质并非是挥发物。【结论】韭菜的水浸提液和挥发物均可抑制FOC4生长,且挥发物的抑菌效果更好;胜红蓟的水浸提液可抑制FOC4生长,但挥发物的抑制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藿香蓟别名胜红蓟、臭垆草,系菊科胜红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墨西哥,我国南方个别地方有部分生长,现主要作花卉栽培。该植物株高 50— 80厘米,有香气,茎直立中空,绿色或带紫色,有毛。叶卵形或菱状卵形,边缘具圆钝锯齿,两面疏生白绒毛。头状花序顶生,呈伞房状,花白色或蓝紫色,瘦果柱状。长江中下游及以北地区花果期 6— 11月,霜冻后全株枯萎。   藿香蓟系花、药、肥兼备的多功能植物:①作花卉栽培可地栽、盆栽,在花园、花坛与暖色花卉搭配,其花淡紫色或淡蓝色,文静舒雅,与众不同,头状花序丛生枝顶。点缀于青翠绿叶…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实用技术》2013,(8):34-35
1、背景技术外来植物入侵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问题。胜红蓟和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两种影响大的外来恶性杂草。胜红蓟起源于南美,加拿大一枝黄花原产于北美,两者在我国发生量大,危害重。这两种外来杂草能产生和释放多种化感物质,具有异株克生作用。在农田、果园等地方大量滋生蔓延,影响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减产。由于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培养皿滤纸法,测定胜红蓟和三叶鬼针草根、茎、叶水浸液质量浓度分别为0、0.10、0.25和0.50 g/mL时的幼苗根长、苗高和鲜重,研究胜红蓟和三叶鬼针草的自化感作用.结果表明,胜红蓟和三叶鬼针草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水浸液对自身幼苗根的伸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苗高的影响则呈现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胜红蓟根、茎叶对三氯杀螨醇的富集及对土壤中三氯杀螨醇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量为250mg·kg^-1时,在土壤灭菌和未灭菌两处理中,胜红蓟茎叶中三氯杀螨醇含量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在灭菌土壤中含量下降幅度更大,由10d时的4334μg·kg^-1下降到30d时的1556μg·kg^-1。三氯杀螨醇在胜红蓟根中的含量变化与茎叶中不同,土壤无灭菌处理,根中的三氯杀螨醇含量明显高于灭菌处理,由10d时的5442μg·kg^-1增加到30d时的8039μg·kg^-1,而在灭菌处理的根中含量变化不大。施药量对胜红蓟茎叶富集三氯杀螨醇影响不大,但其根对三氯杀螨醇的富集量与施药量有一定的相关性。土壤经灭菌处理后,施药浓度为250、333、500mg·kg^-1时,有种植和无种植胜红蓟土壤中三氯杀螨醇的半衰期不同,分别为11.32、12.80、13.08d和21.40、21.37、23.25d;土壤未灭菌条件下,有种植和无种植胜红蓟土壤中三氯杀螨醇的半衰期分别为10.72、11.71、12.07d和16.89、17.33、16.17d。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下,胜红蓟能够累积三氯杀螨醇,对三氯杀螨醇污染的土壤具有修复潜力,且土壤微生物影响胜红蓟对三氯杀螨醇的富集。  相似文献   

20.
广东省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来入侵植物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线路调查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功能区内的外来入侵植物进行了野外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都有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实验区样方内共发现53种植物。其中外来入侵植物计有14种。占植物总数的26.42%.外来入侵植物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和小叶冷水花只fea microphylla的优势度综合值最大。在缓冲区样方内共调查到62种杂草,其中外采入侵植物14种.占植物总数的22.58%,外来入侵植物小叶冷水花、胜红蓟和三裂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的优势度综合值最大。在核心区的样方内共调查到了24种植物,外来入侵植物有3种,占植物总数的12.50%,入侵植物数量明显低于实验区和缓冲区,优势度综合值最大的外来入侵植物是草胡椒Peperomia pellucida和胜红蓟。同时对外来植物入侵途径和对保护区的生态影响也进行了分析。本调查结果将对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和外来入侵植物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表3参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