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不同加工工艺对桂热2号白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筛选出桂热2号白茶的最佳加工工艺,为充分利用、发挥桂热2号茶树品种资源优势及生产出形美质优白茶产品提供参考.[方法]以桂热2号鲜叶单芽为原料,分别采用传统工艺和新工艺进行加工,通过感官审评和品质成分测定评价不同加工工艺对桂热2号白茶品质的影响.[结果]采用传统工艺制成的白茶条索稍紧,有毫香,带青气,滋味纯和;将杀青、做形工艺与白茶传统工艺进行整合的新工艺Ⅱ制成的白茶,青气消失,毫香浓、持久,条索紧,形似月芽,白毫显,滋味醇厚、甜爽,且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等4项常规成分均高于传统工艺,其含量分别为5.04%、33.00%、4.57%和42.55%.[结论]不同加工工艺对桂热2号白茶品质影响明显,以将杀青、做形工艺与白茶传统工艺进行整合的新工艺Ⅱ制成的桂热2号白茶品质最优、形质俱佳,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花香型桂热2号黄茶的加工工艺,为广西黄茶加工提供技术支持,丰富广西区内黄茶种类。[方法]使用桂热2号茶树品种一芽一叶为原料,比较不同加工工艺(传统工艺和创新工艺),以确定花香型桂热2号黄茶的加工工艺和技术参数。[结果]适合加工花香型桂热2号黄茶的加工工艺为:鲜叶→萎凋→杀青→初闷→揉捻→整形理条→复闷→智能烘干→提香;关键技术参数为:萎凋原料失水率25%~35%;杀青4~7 min,杀青温度180~220℃;初闷温度为25~35℃,使用速包布初次闷黄,初闷时间2~4 h;整形理条,理条温度70~90℃,整形时间5~8 min,使用速包布再次闷黄,闷黄时间2~4 h;智能烘干温度为60~70℃,烘干时间为90~120 min;提香温度为85~90℃,提香时间为30~40 min。[结论]采用新工艺生产的花香型桂热2号黄茶外形芽头肥硕显毫、杏黄亮,汤色浅橙黄亮,花香、毫香甜香清长,滋味浓醇,鲜爽含芳,叶底肥硕、绿黄、匀较亮。 相似文献
5.
6.
7.
8.
9.
【目的】研究“桂热1号”澳洲坚果叶片的营养特性,掌握其营养规律和特点,为科学合理施肥及选育营养高效的澳洲坚果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年生桂热1号澳洲坚果健康植株,2011年每月15日在所选20株树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采集枝条顶部往下第2轮叶1片,分别测定N、P、K、Ca、Mg、Zn、Cu、Fe、Mn等9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叶片N、P、K含量在4月均出现高峰,之后随时间推移N含量缓慢下降,P含量保持稳定,而K含量略有升高;Ca、Fe含量在4月时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之后缓慢升高,Mg含量周年基本保持稳定,而Mn含量周年缓慢降低;Cu、Zn含量4月达高峰,之后含量先减后增。【结论】桂热1号澳洲坚果生产中应及时补充N、K、Ca和Fe等元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桂热1号”澳洲坚果叶片的营养特性,掌握其营养规律和特点,为科学合理施肥及选育营养高效的澳洲坚果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年生桂热1号澳洲坚果健康植株,2011年每月15日在所选20株树的东南西北4个方向,采集枝条顶部往下第2轮叶1片,分别测定N、P、K、Ca、Mg、Zn、Cu、Fe、Mn等9种矿质元素的含量。【结果】叶片N、P、K含量在4月均出现高峰,之后随时间推移N含量缓慢下降,P含量保持稳定,而K含量略有升高;Ca、Fe含量在4月时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之后缓慢升高,Mg含量周年基本保持稳定,而Mn含量周年缓慢降低;Cu、Zn含量4月达高峰,之后含量先减后增。【结论】桂热1号澳洲坚果生产中应及时补充N、K、Ca和Fe等元素。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黄茶是我国的六大茶类之一,随着黄茶需求量的增大,黄茶加工技术的提升已成为黄茶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按加工使用的鲜叶等级介绍了黄茶的分类,并针对其主要加工工序综述了相关研究现状:在杀青技术方面,总结了杀青温度、杀青方式对成茶品质的影响;在揉捻技术方面,探讨了不同揉捻时间和轻重程度的组合对黄茶外形、品质的影响;在闷黄技术方面,分析了闷黄温度和时间的影响;在干燥(提香)技术方面,阐述了处理时间和温度对黄茶品质的影响;对其他加工技术进行了概括,如摇青、低温处理等。通过对黄茶主要加工工序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以期为黄茶加工技术的提升及创新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目地]选育优良木薯新品种,为木薯生产提供新的品种资源.[方法]对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CIAT)引进的木薯品种PAR164自然杂交后代优良单株SM 1600进行系统选育,1991~1996年在广西热带作物研究所开展品比试验,1997~1999年在11个试点进行区域品比试验,2009~2010年在广西7个试点进行生产试验,考察SM1600(桂热4号)的植株特征、发芽率、结薯性状、产量、淀粉含量、抗逆性等.[结果]桂热4号株型直立不分枝、株型紧凑,株高1.8~3.0m,具有强生长势;结薯集中、分布浅、水平伸长,薯块大小均匀,薯型长圆锥形,薯皮薄且光滑;抗旱性强.发芽率较高,为95.8%.淀粉稳定在25.4%~29.1%,平均为26.8%,比对照华南205低1.3%(绝对值).在历年品比试验中,1992~1993年系比产量分别为33600.0、28440.0 kg/ha,比对照华南205增产13.1%和7.2%;在1994~1996年高级品比试验中,平均产量34785.0kg/ha,比对照华南205平均增产18.8%;在1997~1999年区域品比试验中11个试点平均产量36885.0 kg/ha,比对照华南205平均增产21.1%.在2009~2010年生产试验中7个试点平均产量59040.0 kg/ha,桂热4号比对照华南205平均增产50.1%.2011年桂热4号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被农业部列为十二五主推品种.[结论]桂热4号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宜密植和间套种,可在我国华南大部分地区中等肥力土壤上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正> 宿育1号品种是我所于1976年以郑州741为母本、扬麦2号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和系谱法选育,于1981年育成。原名“皖宿8112”。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表现高产、稳产,尤其具有晚播早熟的特点,为群众所喜爱。1984~1985、1987~1988年度,我所小麦室分别对该品种进行了播期、密度裂区试验,以期对大面积生产应用有所裨益。一、试验设计和方法两年密度试验每亩基本苗均为15、20、25、30、40万,播期1984~1985年度为10月20、25、30日、11月4、16、24日;1987~1988年度以10月20日为基数,10天为一级差,均为六个播期,并以播期为主区,密度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