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牡丹江青梅林场25年生红松人工幼龄林为对象,通过氮肥、磷肥和钾肥等3种肥料不同剂量的施肥处理,研究其对红松开花结实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施用氮肥效果最为明显,其次为磷肥,钾肥效果不明显;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施肥增产效果更加明显;本次实验选出最佳的施肥组合为N2P2,即氮肥为每株0.6kg,磷肥为0.3kg。 相似文献
2.
红松是东北地区珍贵的乡土果材兼用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为了深入认识红松结实规律,该文从以下两方面展开论述:①影响红松结实的因素,包括内因(遗传因素)、外因(营林措施、环境因子、立地条件等);②红松开花结实特征,包括红松物候规律、内部解剖学特征、激素变化.最后分析了红松研究中现存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趋势,以指导红... 相似文献
3.
4.
5.
红松开花结实习性与球果优树选择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杈干与分杈、红松开花结实连续性、授粉与结果枝间比例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生理性杈干早、果位中上位、果位排列与果枝近3a基径比例等红松球果优状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草河口1977年营红松种子园8年的观察研究发现,各无性系雌球花开花株率呈增加趋势,系间差异显著;雄球花多集顺树冠中、下部,少数无性系花粉在园中起垄断作用;种子园中只开雄球的树木比例大,占53.85%,只开雌球的树木比例很小,占1.03%,开两性花的占27.69%。系间结实量差异极显著,年度间相关紧密,但与树体生长性状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8.
温度及水分状态对美国红松弯曲弹性模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温度控制系统,对美国红松小试样规格材进行测试,检验木材温度及水分状态对木材弯曲弹性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木材的抗弯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木材的抗弯性能逐渐减弱;相同承载条件下,含水率越高,冻结木材的抗弯曲性能越强.对于纤维饱和材,冰点以下其弹性模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迅速增加,在冰点以上则增加缓慢;对于非纤维饱和材,其弹性模量受温度影响变化幅度在冰点两侧区别不明显.冻结木材弹性模量相对于常温(20℃)情况下(相对弹性模量)受温度和含水率变化的影响十分显著,而非冻结木材的相对弹性模量对温度变化均表现不敏感.通过建立的相对弹性模量-温度试验模型,能较好地预测不同温度及含水率下的木材弯曲弹性模量相对于常温的变化幅度.该研究为不同温度条件下尤其是低温时的木材弹性模量测量结果修正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温度和含水率对红松木材中应力波传播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应力波在木材中传播的影响因素,研究应力波传播规律,在实验室内,采用Arbotom应力波测试仪测试60个红松无疵小试件在不同含水率(从绝干到饱湿)和不同温度(-30,-20,-10,-5,0,5和20℃)下的应力波传播速度。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应力波传播速度随含水率或温度变化的规律,探讨导致应力波传播速度变化的原因,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含水率和温度是影响木材中应力波传播速度的2个重要因素。应力波传播速度随含水率增加或温度升高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在含水率32%(纤维饱和点附近)以下,传播速度随含水率增加下降幅度较大,反之则较小;当含水率低于50%时,传播速度随温度升高呈线性下降趋势;当含水率高于50%时,传播速度在0℃上下有一明显的跳跃。含水率、温度与应力波传播速度之间的二元线性回归模型拟合优度较高,决定系数R2均高于0.95。 相似文献
10.
红松开花结实与气象因子相关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松种子产量的多少,除了受其生物学特性的决定之外,还受着环境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在一定地区内生长的红松,虽然林木年龄不同,立地条件千差万别,却有着共同的丰、歉年景结实周期.气象因素对红松的结实全过程有着很大的影响,即气象因子的规律性变化对红松结实的周期性有着密切的 相似文献
11.
12.
13.
进行了对红松(Pinus koraiensis)不同嫁接时间和不同砧木年龄嫁接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4月20日嫁接成活率最高,成活率为86%。砧木年龄4年生嫁接成活率最高,成活率为83%。成活率越高,接穗长势越好。 相似文献
14.
利用赤峰市丰富的樟子松幼龄林资源,分别于2015年、2017年、2018年5月份引进牡丹江、伊春、龙江红松接穗,在樟子松幼树上嫁接,研究了不同接穗产地、不同坡向、不同整地方式对红松异砧果林嫁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接穗主要是影响异砧红松嫁接成活率;半干旱浅山丘陵区半阳坡和半阴坡均可营造红松异砧果林;不同整地方式对营造红松异砧果林后生长有一定影响;水平沟整地有利于山地发展红松异砧果林。 相似文献
15.
16.
通过对现有红松果林生长与结实状况的调查,总结了红松果林培育中从栽植、立地选择、配置、管理等技术环节,分析了营建红松果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红松果材兼用林适宜密度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近50年的系统定位观测资料,分析红松果材兼用林不同林分密度与直径、树高、冠幅等主要测树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中等立地条件下(14地位指数),最佳的林分密度经验式为N=21 182×D-1.1827.通过对现实林分的最佳密度调控,可改善林分质量,与对照比提高林木直径连年生长量15%~20%;提高树高连年生长量约5%左右,可大大缩短大径材的培育年限.通过对不同林分密度条件下的植被多项因子,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测定与分析得出: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以及生物产量,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土壤主要营养成分及土壤物理性状则有随林分密度降低而改善的趋势.历经20余年对红松果材兼用林和人工红松大径材培育的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林分结实量与林分密度、林龄有直接关系.在适宜的林分密度下,在丰年后的冬季对具备截干条件的林木截去3~4枝以上主干,可人为促使林木形成多头(叉干),达到增加林木结实部位的目的,可明显提高林木结实量,改善林木质量,与对照比39年生林分一个丰年可提高结实量39 kg·hm-2,净增产值约780元·hm-2. 相似文献
18.
19.
萘乙酸和乙烯利对梨树的疏花疏果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年生梨园在梨树初花期、盛花期和落花期分别喷布不同浓度和配比的乙烯利和萘乙酸,结果表明:乙烯利在初花期使用,疏除效果不明显,盛花期使用200-400mg/L效果好,坐果率达到12%~18%,疏除效果较适宜;2-10mg/L的萘乙酸获得较理想的效果,疏除率达到85%左右;2-10mg/L的萘乙酸与200~400萘mg/L的乙烯利配合使用,疏除率达到80%。正确使用各种化学药剂对鸭梨和雪花梨进行疏花疏果可达到良好效果,省时省工省力,有广阔发展前景,试验结果对指导生产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套袋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9种果袋,于7月10日统一对'富有'甜柿果实进行套袋试验,10月7日去袋,至11月7日果实成熟时统一采摘。研究结果表明:采前30 d去袋的套袋处理利于甜柿果实着色,双层袋处理5使果实呈典型的橙黄色。果皮中色素与色泽呈显著相关性。单层袋处理7极显著降低了果面锈斑率及病褐斑发生率。套袋降低了甜柿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以双层袋的降低效应较为明显。单层袋及双层袋处理6显著提高了果实内可溶性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各果袋均利于提高甜柿果实内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单层袋处理7使果实内蛋白质的含量达到6.1×10-3 mg·g-1,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双层袋处理6除对Zn的含量有降低外, 均明显提高其它各类矿质元素的含量。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得出,白色复合纸单层袋最适于提高甜柿果实的内外品质,外黄内白双层袋次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