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光敏剂α-三联噻吩(α-terthienyl,α-T)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SL)细胞的毒杀活性及其机理。【方法】MTT法测定α-T对离体培养的SL细胞的细胞毒力,并与鱼藤酮进行比较。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细胞内丙二醛(MDA)的生成量,5,5′-二硫代双-(2-硝基)苯甲酸(DTNB)法测定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相对含量,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α-T对SL生物膜及细胞器的影响。【结果】光活化后的α-T对SL细胞48h的IC50值为0.21μg•ml-1,而鱼藤酮为12.25μg•ml-1。同时发现α-T光照处理后细胞内MDA生成量与药剂浓度呈正相关,表明细胞受到α-T的氧化损伤,而GSH相对含量与α-T浓度呈负相关。透射电镜显示,α-T光照处理后SL细胞膜和核膜缺损、肿胀,内容物外泻,胞内出现不明深色颗粒,线粒体膨大,膜和亚细胞器结构受到严重破坏。【结论】SL细胞受到α-T的氧化损伤后,MDA生成量显著增加,GSH含量下降,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弱,透射电镜结果显示SL细胞在α-T的试验剂量下受到了严重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α-三联噻吩(α-T)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SL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通过Rhodamine123染色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研究α-T处理SL细胞24h和48h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并通过PI染色和FCM,测定α-T处理SL细胞24h和48h后细胞周期各时相百分率的变化。【结果】光活化后的α-T处理SL细胞24h后,0.0625μg·mL-1浓度和0.1250μg·mL-1浓度处理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幅度不大,而0.5000μg·mL-1浓度处理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48h后高浓度处理组(1.0000μg·mL-1)导致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去极化;处理24h后,低浓度(0.0625μg·mL-1)处理组细胞被阻滞于S期,而高于此浓度的光照处理组细胞被阻滞于G2/M期,48h后,浓度≤0.1250μg·mL-1的光照处理细胞被阻滞于G2/M期,而浓度0.1250μg·mL-1的光照处理组细胞被阻滞于S期。【结论】SL细胞经α-T处理后,细胞处于一系列复杂的动态变化中。当细胞本身不能扭转ROS造成的氧化损伤时,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细胞周期时相即出现较大幅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决定着细胞的受损程度和细胞的死亡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光活化成分α-三联噻吩(α-T)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的致死作用和行为影响。【方法】采用Potter喷雾法研究α-三联噻吩经UVA光照后对红火蚁的击倒活性、致死作用及对红火蚁行走、攀附、聚集能力的影响,并应用扫描电镜技术探讨α-三联噻吩对红火蚁光活化影响的作用机理。【结果】100 μg•mL-1 α-三联噻吩经UVA光照90、120和180 min后,对中型工蚁的击倒率分别为93.08%、98.29%和100%,显著高于药剂黑暗处理90、120和180 min后对中型工蚁的击倒率7.41%、18.52%和25.93%;100 μg•mL-1 α-三联噻吩经UVA光照处理30 min,并黑暗放置1、30、60、90、120、150和180 min后,中型工蚁的死亡率分别为6.25%、10.42%、18.75%、29.17%、37.50%、43.75%和52.08%;行走率分别为25.26%、18.75%、10.67%、6.58%、2.83%、2.08%和0;对倒置一次性塑料杯的附着率分别为20.83%、12.50%、6.17%、4.17%、2.01%、1.96%和0;聚集率分别为20.78%、17.19%、10.94%、15.63%、14.06%、27.08%和37.50%;100 μg•mL-1 α-三联噻吩UVA光照处理30 min后,黑暗放置30 min,中型工蚁触角棒节的毛形感受器和刺形感受器的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大部分从中下部发生弯曲,呈倒伏状态,并出现明显指向杂乱的现象。【结论】α-三联噻吩对红火蚁中型工蚁具有良好的击倒活性和一定的致死作用,显著降低其行走能力、对杯壁的攀附能力及聚集能力,显著改变触角感受器的形态及指向,光活化成分有望成为防治红火蚁的安全环保新手段。  相似文献   

4.
用MTT法测定20种泰国植物乙醇提取物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卵巢细胞系Sl-1的增殖抑制作用,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结果表明:5种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oe)、高良姜(Alpinia galangl(L.)Willd.)、印楝泰国变种(Azadirachta indica A.Juss var.siamensis Valeton)、姜黄(Curcuma longa Dennst)、泰国青柠(Citrus hystrix DC))乙醇提取物的细胞增殖抑制效果较好,抑制率明显大于阳性对照鱼藤酮,并且与提取物浓度成剂量依赖关系。不同提取物处理24h细胞形态发生明显改变,包括细胞贴壁性减弱、空泡化、细胞碎片产生;48h后细胞形态变化加强、空泡化严重、细胞碎片增多。5种植物提取物对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均有影响,其中印楝泰国变种、泰国青柠效果最好。初步认为姜、高良姜、印楝泰国变种、姜黄、泰国青柠对Sl-1有细胞毒性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以80μg/mL、40μg/mL、20μg/mL、10μg/mL浓度的丙环唑处理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细胞,48 h后细胞中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了95.39%、89.87%、61.30%、35.79%。以每虫0.5μg剂量的丙环唑注射斜纹夜蛾4龄幼虫,处理后48 h,试虫血淋巴总糖量及蛋白质含量分别降低了20.11%、12.12%;每虫1.0μg剂量下,则分别降低了51.94%、43.23%;每虫0.5μg和1.0μg剂量的丙环唑注射处理后,斜纹夜蛾幼虫体重显著降低。结果表明,丙环唑对斜纹夜蛾细胞和幼虫的生理指标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用MTT法对 1 9种茼蒿素类似物进行了离体细胞筛选 ,并对 2 0号化合物和鱼藤酮进行了细胞毒力测定 .结果表明 ,2 0号化合物对斜纹夜蛾细胞的毒杀效果最好 ,在 1 0 0mg·L-1处理细胞 2 0h细胞的死亡率达到 45 .5 2 % ;2 0号化合物、鱼藤酮细胞毒力测定的LC50 分别为 1 0 9.5 8和 1 6 8 97mg·L-1.  相似文献   

7.
不同寄主作物对斜纹夜蛾分布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南雄烟区烟叶、莲藕、芋头、豆角、辣椒、茄子、花生等对斜纹夜蛾分布和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幼虫在不同作物上的分布数量多少依次为:莲藕>芋头>烟叶>花生>茄子>辣椒>豆角;斜纹夜蛾幼虫取食不同寄主植物的发育历期长短依次为:辣椒>花生>茄子>芋头>豆角>烟叶>莲藕,取食不同作物对幼虫质量、存活率、蛹质量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克隆斜纹夜蛾受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基因,分析其序列特征,为深入研究该基因奠定基础。【方法】利用RACE末端快速扩增技术,在斜纹夜蛾卵巢细胞中克隆TCTP基因的全长。根据不同物种间TCTP基因的同源性来构建进化树,并在原核细胞中对斜纹夜蛾TCTP进行表达。【结果】克隆得到斜纹夜蛾TCTP基因全长cDNA,登录号为HQ896486.1。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DNA全长829 bp,开放阅读框长519 bp,编码含172个氨基酸的蛋白,蛋白分子质量19.67 kD。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斜纹夜蛾TCTP基因属于受翻译控制肿瘤蛋白家族,与其它物种TCTP基因有很高相似性。构建重组质粒 pET32a(+)-TCTP,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重组蛋白,确定了1 mmol•L-1 IPTG诱导4 h为重组蛋白表达的最佳条件,在短期内能得到大量稳定性好的TCTP蛋白。【结论】从斜纹夜蛾卵巢细胞中克隆得到斜纹夜蛾TCTP基因全长cDNA,并且成功在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本研究为深入研究斜纹夜蛾TCTP的功能以及针对斜纹夜蛾TCTP基因RNAi干扰的生物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分别用对应LC_(15)、LC_(10)和LC_5浓度的茚虫威处理斜纹夜蛾3龄幼虫,探讨亚致死浓度茚虫威对斜纹夜蛾生长发育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茚虫威处理后斜纹夜蛾化蛹率、羽化率和孵化率均明显下降,且经LC_(15)浓度处理后成虫寿命以及单雌产卵量皆显著低于对照,说明亚致死浓度茚虫威对斜纹夜蛾当代和下一代的种群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亚致死浓度茚虫威处理斜纹夜蛾3龄幼虫后,斜纹夜蛾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以及多功能氧化酶O-脱甲基活性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说明亚致死浓度茚虫威对这3种解毒酶活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在光照和避光条件下姜黄素(CUR)对人胃腺癌BGC-823细胞膜通透性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探讨CUR抑制BGC-823细胞生长的机制,在体外培养的BC,C-823细胞加CUR后光照或避光处理24h。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利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结果表明:BGC-823细胞避光组(O、5、20μmol/L)、光照组(D、5μmol/L)的线粒体膜电位分别为(4.71±1.81)、(4.824±1.86)、(0.47±1.42)、(4.264±1.67)、(O.55±1.36),光照5μmol/LCUR组、避光20μmol/LCUR组与相应对照组线粒体膜电位均显著降低;各处理组细胞膜通透性亦发生改变,光照5μmol/LCUR组、避光5μmol/LCUR组膜通透性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且光照5μmol/LCUR组较避光5μmol/LCUR组质膜通透性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探讨抗阻训练对老龄大鼠腓肠肌Ca2+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 为雄性SD大鼠,人工喂养18月龄进行8周抗阻训练干预,分别以无负重、30%、50%、70%最大负重进行训练 ,跑台放置坡度为35°,跑速15m/ min,隔天抗阻训练。8周末检测腓肠肌胞浆Ca2+及线粒体膜电位,并 与安静组比较。结果:30%、50%最大负重抗阻训练两组老龄大鼠腓肠肌Ca2+下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无负重、30%、50%最大负重抗阻训练三组老龄大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低、中等负重抗阻训练能降低衰老过程中腓肠肌胞浆Ca2+、提高线粒体膜电位,改善线粒体功能,从而 预防、延迟衰老过程中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连续继代培养过程中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二龄幼虫毒力、产孢量的影响,并进行菌种复壮研究,为进一步利用球孢白僵菌对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球孢白僵菌SCAUJH19继代培养10代,得到F1~F10代菌株并测定产孢量。采用浸虫法分别用F1~F10代菌株处理斜纹夜蛾二龄幼虫,测定其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毒力;建立模型分析球孢白僵菌继代培养代数、毒力与产孢量的关系及毒力退化规律。采用活虫复壮法对F4、F6、F8、F10代菌株进行复壮,比较复壮前后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毒力效果,并测定产孢量。【结果】球孢白僵菌F1~F5代菌株对二龄斜纹夜蛾幼虫毒力无显著差异,处理7 d时校正死亡率为42.44%~45.22%,而F6、F8、F1...  相似文献   

13.
在系统观察斜纹在蛾侧沟茧蜂羽化、交配、产卵寄生等生物学特性的基础上,定量研究了该蜂发育与温度关系.并应用均匀设计方法测定了该蜂对寄主龄期的选择比率,旨在为该蜂的保护利用及产业化提供资料。结果表明:(1).产卵高峰多在羽化后2—3d,大多数蜂在寄主体内只产1粒卵,少数可产2粒,偶见产卵3粒,但最终只发育成1头成熟幼虫;(2).侧沟茧蜂与斜纹在蛾1—4龄幼虫共存时,偏爱寄生1龄末至2龄幼虫,对1龄末至2龄,3龄和4龄幼虫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4737,0.3210,0.2046;(3).3龄初幼虫被寄生后,与未被寄生的幼虫比较,4龄幼虫历期显著延长,食量显著下降,且不能发育到5龄幼虫;(4).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关系可用线性日度模型、Stinner模型和Logistic模型较好地拟合,其中以Stinner模型拟合精度最高:(5).侧沟茧蜂卵、幼虫、茧和卵—成虫羽化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206℃、7.766℃、10.1%℃和9.683℃,有效积温分别为28.864、109.245、89.360、217.915日度,发育速率最快温度分别为34.55℃、30.41℃、32.33℃和32.7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