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据统计,截至2019年8月26日,新西兰共有养蜂者9215名,养蜂场58844个,蜂群数量918977群。新西兰不同饲养规模的养蜂者数量、养蜂场数量和蜂群数量如表1所示,饲养0~5群蜂的养蜂者数量最多,为5741名;饲养1000群蜂以上的养蜂场数量最多,为28820个。  相似文献   

2.
这次养蜂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班是由谭新养蜂场承办,广东省养蜂学会协办。2005年4月8日,培训班在广东省从化市农业局召开,参加人员达90多人,广东省养蜂学会副理事长罗岳雄高级工程师亲自讲课,并发给每人1册养蜂标准化生产技术学习资料。培训班结束后,广东省养蜂学会给第一批学员68人发了由中国养蜂学会印发的养蜂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证书;谭新养蜂场还发给挂靠蜂场的9个养蜂专业户每户1台不锈钢摇蜜机。从化市是全国的荔枝、龙眼蜜源基地,达2.66万多公顷,目前全市蜂群数约20000群,其中谭新养蜂场示范区蜂群数4000多群。广东省举办养蜂标准化生…  相似文献   

3.
国外信息     
正外媒新西兰养蜂情况统计据统计,截至2018年2月28日,新西兰共有养蜂者8,826名,养蜂场55,457个,蜂群数量887,510群。不同饲养规模的养蜂者、养蜂场、蜂群数量如上表所示,可见,饲养0~5群蜂的养蜂者数量最多,为5,616名;饲养1000群蜂以上的养蜂场数量最多,为27,597个。普渡大学的年度人工授精课嗡嗡作响当今养蜂业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人工授精。每年8月初,来自美国各地和国外的蜜蜂  相似文献   

4.
<正> 家庭养蜂的成败关键有三条,即一靠蜂群的品种和质量,二靠技术,三靠管理。要避免养蜂者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使养蜂生产获利,家庭养蜂首先必须选购好蜂群,保证蜂群的质量。一、养蜂规模由小到大初学养蜂者,不可一下子盲目地购进大批蜂群,应该先购进2—3群试养,农户几户联合或集体兴办养蜂场,开始可先购进10—20群试养,在这个基础上,逐渐摸索养蜂经验,逐步使养蜂生产发展扩大。如果盲目地大批地购进蜂群,不但在经济上和技术上难以承受,而且在蜂种来源上也有一定的困难。如果购进劣种蜂群,加上管理不善,就  相似文献   

5.
《中国蜂业》2016,(10):23-25
<正>蜜蜂转地饲养是蜂群规模较大的专业养蜂人员,为了适时地充分利用全国各地的蜜粉源植物资源,繁殖蜂群、扩大养蜂生产,增加蜂产品产量和全面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的一种方式。湖南省津市市国营养蜂场于1956年在我国著名养蜂专家张远任先生的带领下,为"追花夺蜜"获得养蜂高产经济效益,把全场蜜蜂转运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长江以北地区(简称苏北),现有蜜蜂14.1万群,平均161亩蜜源植物有蜂一群,其中60%以上蜂群流动饲养。为探索定地养蜂能不能稳产?我们走访了十多个县,对不同地区的定地或小转地饲养的养蜂场,养蜂户和转地饲养的蜂场,进行了包括蜂群繁殖率、蜜源资源、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蜂群产量、病虫害等情况的调查。事实证明:苏北地区蜜源丰富、适合定地养蜂,在该地区范围内进行小转地饲养,乃是夺取苏北养蜂高产稳产的可靠途径。  相似文献   

7.
蜜蜂顺利地越冬是保证周年饲养强群的重要条件之一。土拉省“奥林克沃”国营农场的养蜂员们在自己多年管理蜜蜂的实践中将越冬的蜂群百分之百地保存了下来,这是养蜂场上具有高度生产力的重要的先决条件。农场上大部分的蜂群(150群)在户外  相似文献   

8.
苏松坤 《中国蜂业》2001,52(4):44-44
受中国养蜂学会委派 ,在北京吉祥蜂产品公司和丁淑英女士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 ,我与安徽肥东朱林才养蜂师傅一道于 2 0 0 0年 5月 6日至 8月 1 6日前往意大利泰塔曼提 (TETTAMATI)养蜂场学习考察 ,意欲取人之长为我所用。一、学习意大利现有蜜蜂 1 0 0万群 ,以蜂蜜生产为主 ,兼产蜂蜡、花粉等 ,少数蜂场生产蜂王浆 ,产量小并直接包装进入流通领域 ,专业养蜂场还生产蜂王、笼蜂和蜂群。泰塔曼提养蜂场位于意大利北部、阿尔卑斯山南侧科莫 (COMO)的一个小城镇附近 ,该蜂场现有蜜蜂80 0多群 (大群 )和交尾群约 4 5 0个 ,其中约 4 0…  相似文献   

9.
养蜂业——作为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处在从传统养蜂向现代化养蜂的转化过程中。我们曾到意大利学习现代养蜂技术8个月,意大利是饲养西方蜜蜂的发源地,养蜂现代化的程度也较高。现就意大利养蜂业的情况,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就我国怎样实现养蜂现代化中的某些内容发表一些看法,供大家参考。一、变革我国的养蜂生产方式以意大利北部的普林尼养蜂场为例,有蜂群3000多群,其中2500个采蜜群,一般每年要转地4次,几乎是在以其场部为中心,半径50~60公里的范围内流动。为占有更多  相似文献   

10.
养蜂人都知道,培育优质蜂王对蜂群和养蜂场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蜂王是养蜂三要素之首。通常说的养蜂三要素是:王好、群强、蜜足。蜂王好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区怎么样使经过冬季漫长生活的蜂群,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繁殖成强壮的群势,为早春第一个流蜜期洋槐的到来,培育出一大批具有旺盛生命力的青年采集蜂,是该地区所有养蜂工作者们最为关心的重要问题。因为在这个时候,蜂群管理的好坏,将会关系到一年养蜂生产成败的关键时刻。强壮的蜂群是夺取丰收的物质基础。最近,我们就有关如何在春季加强蜂群的管理,培养强群,访问了北京市门头沟区色树坟人民公社韭园大队养蜂场。这个养蜂场在近两年来,从蜂群进入越冬期以后,就紧紧的抓住每一个细小的环节,使  相似文献   

12.
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全面跃进,带来了各项事业的飞跃前进,我县亦和全国各地一样,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集体养蜂事业飞跃地发展起来。1957年,全县只有旧式桶养中蜂1,120多窝,(群)仅有两个农业社集体改装活框式饲养15群,到今年8月止,除县设立了养蜂场外,由社组织的养蜂场已有131个,蜂群已由原来的1,120  相似文献   

13.
我社巴珠大队养蜂场,1974年春蜂群繁殖期间,发生囊状幼虫病,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蜂群受到很大的影响。在5月中旬,崇庆县养蜂场来我们地区放蜂,听说从广东带有2群比较抗囊状幼虫病的蜂,蜂场养蜂人员决定移虫育王,培育抗病的种内远缘杂交蜂群,经过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正>我的这些蜂友们家住黑龙江省东宁县老黑山镇,每户饲养蜂群在二十群以上一百群以下,以定地饲养为主,结合小转地放蜂,全部为业余养蜂。以产蜜为主。我的这些蜂友有养蜂50多年的,也有近几年开始养蜂的,年龄最大的蜂友70多岁,年龄最小的30多岁。虽然养蜂时间相差之大,但他们都能将蜂群养的全县大有名气,并年年有效益。蜂群无疾病,都能年年安全越冬,无损失,使外地很多养蜂户前来参观取经,包括专业养蜂场也前来交流。那么,我们这些蜂友们有哪些比其他养蜂人高明之处?那究竟在哪里?通过与其他蜂友交流,结论有了。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呼盟科右前旗乌兰浩特市红城人民公社养蜂场,五年来,连续四年获得丰收,已经成为当地养蜂生产战线上的先进单位。这个养蜂场的蜂群增殖很快,每群产蜜量逐年提高,收益年年上升,生产越搞越好。从1958年春的148群,到1963年春仅仅五年,蜂群发展到743群,增加了4倍,另外,还卖出1,772群,五年里共增殖蜜蜂2,367群,比原有群数增加15倍;共生产蜂蜜139吨,连卖蜂收  相似文献   

16.
岑溪县养蜂场是1959年建立的,刚建场时,只从外地买回原桶中蜂12群,收捕野蜂6群,1960年春季,分蜂10群,一共只有28群蜂。为了节约开支,建场时只有一个养蜂员,1960年随着蜂群的发展,又添了一人。在养蜂用具的修理和制造方面,凡是自己能干的,就自己动手干。几年来,我场所有的蜂箱蜂具都是自己制造和修理的。此外,在蜂群越夏时,我们还发动职工开荒种粮,养猪、养蚕,增加收益。在蜂群的管理方面,由于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从1993年开始学养蜂,蜂群不断发展壮大,已有50个继箱生产群、30多个繁殖群和新增群,已经形成小有规模的定地养蜂场。深知强群和充足的适龄采集蜂是蜂场丰收高产的保证。但是近年来我蜂场和邻近蜂场均出现了严重的春季爬蜂病,特别是幼蜂大量出房后更为严重,对春季的蜂群复壮影响很大,买  相似文献   

18.
蜂种对养蜂生产的经济效益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蜜源、气候、饲养管理水平等各方面都正常的条件下,蜂场蜂种的优劣,决定了蜂群的发展、群势的强弱、繁殖的快慢、蜂产品产量的高低。要了解一个养蜂场的发展水平和养蜂人员的技术水平,考察该蜂场所用蜂种就基本清楚了。从目前调查的情况来看,仍有一些养蜂场在优良蜂种引、用……  相似文献   

19.
<正>杜化南先生是察哈尔宣化县人。任县农会指导员。1932年该县农会就开始养蜂。1935年,杜先生专门从北京李林园养蜂场购买纯良种蜂7群,在城内自设蜂场饲养。当时城内蜂群很少、各种花木繁多,所以每年采收蜂蜜与繁殖蜂群两者兼顾,获得很好的效益。宣化县的群众,看到杜先生养蜂很是羡慕,便纷纷效仿饲养起蜜蜂来,所以该县的养蜂业发展非常迅速。  相似文献   

20.
蜂群在越冬期死亡率高,30%左右的蜂群在越冬期间损失,因此加强越冬管理十分重要。一、通风换气值得重视越冬蜂群除群强蜜足外,越冬蜂也需要新鲜的空气,氧气不足,蜂群容易闷死。沈阳农大养蜂场,在上世纪50年代在山洞越冬,因通风不良,300余群蜜蜂全部闷死。铁岭县镇西堡乡歪石磊子村养蜂户邢玉福,最近一次越冬,60群蜂装在一个帐篷里,空间太小,空气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