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江苏团头鲂源嗜水气单胞菌致病性与药敏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湖北、江苏两省的8个团头鲂主养区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致病性和药敏特性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地区嗜水气单胞菌在致病力和耐药性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气溶素基因(aer)、丝氨酸蛋白酶基因(ahp)、溶血素基因(hly)、抗金属蛋白酶基因(ast)、肠毒素基因(alt)在各菌株中的携带率分别为100%(8/8)、75%(6/8)、87.5%(7/8)、100%(8/8)、75%(6/8),仅E6、X22分别缺少ahp、alt基因和ahp、hly、alt基因;6株均携带上述5个毒力基因的菌株,其中有5株菌的溶血价和溶蛋白效价均达到最高的1:128,W25为1:128、1:64,E6和X22分别是1:64和1:64、1:32和1:64;上述6株菌的LD50值在5.0×105~1.0×106 cfu/mL之间,E6和X22的LD50值分别为2.4×106 cfu/mL和4.0×106 cfu/mL;不同地区的嗜水气单胞菌对孢头菌素类、氟苯尼考高度敏感,对青霉素类高度不敏感,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呈现一定程度的耐药性;江苏省分离菌株对恩诺沙星、四环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湖北省的分离株,而湖北省分离株对新生霉素的耐药性要高于江苏省的分离菌株。可以得出,不同地区的菌株致病力没有显著差异,而在耐药性方面呈现一定的区域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3.
微核技术在蚕豆氯化钠胁迫和碳酸钠胁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微核技术在蚕豆耐盐胁迫中的应用途径。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测定在浓度为0.5%~4.0% 的NaCl和0.5%~3.0%的Na2CO3溶液处理下蚕豆种子的发芽率和微核率,计算相对盐害率和盐敏指数,通过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对比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蚕豆种子的发芽率和相对盐害率随盐胁迫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微核率和盐敏指数随盐胁迫浓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峰值时的浓度为2%;(2)发芽率和微核率在NaCl和Na2CO3各浓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极显著差异(p<0.01);(3)相同浓度下,Na2CO3溶液比NaCl溶液对蚕豆的发芽率、相对盐害率、微核率和盐敏指数影响更大。因此,微核技术在蚕豆盐胁迫应用的适宜盐浓度范围为0.5%~2%的NaCl或Na2CO3。  相似文献   

4.
5.
红小豆2号是2003年经湖南省工商联聚商公司从韩国引入.通过几年来对红小豆2号生长发育特性观察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是一个具有较高开发价值、适合湖南省栽培的优质高产小豆品种。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提高生姜单产,实现高产高效,促进生姜生产发展,通过1995~2004年对生姜高产栽培技术的反复试验、示范,我们总结出了一套生姜高产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平桥区农业局通过实施农业部花生高产创建项目,使平桥区的花生单产提高1000 kg/667 m2以上,同时在总结花生规模高产栽培经验的基础上,集成了一整套花生优质栽培管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创棉花高产 (2 2 5 0kg/hm2 ,首先要有一条创高产的思路。思路明确 ,措施得力 ,才能达到创高产的预期目标。现将 1997— 2 0 0 1年在实施国家科技部创高产攻关项目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概述如下。1生育思路不同产量水平的棉花 ,其具体的生育轨迹是明显不同的。棉花创高产 ,就是寻找与产量水平相适应的生育轨迹和生育各阶段的生育特点 ,提出主攻目标和关键技术措施 ,使棉花生育沿着创高产方向发展。1.1 苗期抓“早、壮、平衡”棉花创高产 ,必须同时提高群体生产力和个体 (单株 )生产力。否则 ,会难以实现预期的产量指标。围绕“双提高” ,苗…  相似文献   

9.
吨粮田建设是把科学技术迅速转变为生产力,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一项战略决策。吨粮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稳定实现吨粮靠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但水稻是构成吨粮的主体。因此,应用新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推进科技兴粮是实现吨粮目标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前,小麦、花生一年两熟栽培制已成为许多粮油产区的主要轮作方式,各地对其两熟配套栽培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根据夏花生产量因素间的矛盾关系来确定高产结构,进而以输入技术手段来实现高产结构等问题,前人研究甚少。1987—1989年,我们完成了山东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下达的夏花生亩产400公斤高产栽培攻关项目,之后又对夏花生高产结构  相似文献   

13.
14.
千亩春玉米单产创吨粮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7师131团,位于奎屯市郊区,地处天山北麓冲积扇地带,准葛尔盆地西南边缘。这里光热条件优越,≥10℃积温达3400℃以上,7月份平均气温达24~25℃,昼夜温差大,降雨少,但灌溉方便,加上土地自然肥力较高,有机质平均1.5%左右,土层深厚,非常适合玉米生  相似文献   

15.
冀84—5418小麦品种稳定高产性能与适应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冀84—5418连续四年参加各级区域试验及有关资料,分析其稳定高产性能与适应性。结果表明,该品种广泛适应于黄淮麦区,产量潜力大,在环境平均值340公斤/亩以上稳产性好,在品种单产374.5公斤以上超过其它品种。其丰产性、稳产性分别隶属于相互独立的基因系统,产量构成因素自身调节能力强,从而高产性与稳产性能够兼顾。同时表明运用Eberhart-Russell模式的两参数和其它统计数,评价单个品种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能够较全面、合理地反映品种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红麻对短光钝感材料的发掘及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我国长江、淮河流域红麻主产区春播能留种,大面积夏播不早花且纤维相对高产问题,在我国拥有的红麻育种材料中发现了15份现蕾开花期对光长变化钝感的材料。纯感材料在短光下第一朵花节位在19 ̄37节之间,播种至始花在80 ̄105天之间,变异丰富。其中1份材料在正常生长季节表现早熟,其余晚熟。敏感材料在短光下的始花节位在8 ̄11节之间,始花时间比钝感材料提前28 ̄58天。经遗传分析,钝感对敏感表现为隐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