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地院落小巧别致、空间灵动多变,景观特色明显,是山地景观建筑构建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对其空间特色进行针对性研究,本文以泰山关帝庙院落为例,通过实地测绘,从园林景观的角度对其对其院落景观构成进行了详尽的总结。在此基础上,从尺度入手,对其景观空间特色和园林景观特色进行了针对性分析,以期对山地景观院落的营造起到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设计要点上海文化花园是以文化景观结合建筑为特色住宅小区,本项目“明珠园”是其二期工程四号地块。本案以营造人文、和谐的园林景观为设计思路,从时间序列和空间序列上对“文化明珠”这一主题进行展开,营造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与生态景观。在时间序列上突出以诗立意、以诗构景、以诗授人的景观主旨,烘托文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留着本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展现其民俗文化传统特征。对辽宁满族、蒙古族、朝鲜村和锡伯族村4个民族特色村寨的景观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满族典型特色村寨赫图阿拉村的生态格局、街巷与院落空间、特色民居的功能、空间形态,其建筑材料为土与石材混合。蒙古族典型特色村寨以白音爱里村为例,其选址与布局形式、街巷空间和民居院落有景观特征,其建筑墙体采用"金包银"。朝鲜族典型特色村寨以通江村为例,其自然景观、街巷与院落空间景观特征是自然资源丰富。锡伯族典型特色村寨以兴隆台村为例,其自然布局、街巷和民居景观特征是五花山墙。为辽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文化景观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也为其它地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编者 《广东园林》2013,(3):42-45
新中式居住区景观设计是指以现代的技术和材料表达传统文化精神的设计思潮。它是对古人"天人合一"生活方式的再现和重构,注重景观带给人的精神感受。扬州湖畔御景园景观设计充分尊重基地特性和扬州传统文化,以天井和个园为设计蓝本,营造出具有传统韵味的院落居住空间。  相似文献   

5.
基于公共文化空间的乡村景观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在不同发展趋势和发展境域的乡村建设中都扮演者重要角色。以公共性为核心属性的公共文化,为理解时代背景下乡村建设的转型提供了重要的视角。以乡村文化的认知为基础,以公共文化作为乡村景观建设的思考切入点,以城郊融合类村庄为对象,提出了重塑乡村公共文化空间,重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风景园林学乡村建设的方法原型,并以三王村、前洋村2 个案例来具体探讨实践过程中公共文化空间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从红色文化传承角度出发,以哈尔滨红色纪念性景观为研究对象,梳理国内外红色纪念性景观研究现状,总结哈尔滨红色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分析哈尔滨红色纪念性景观的发展脉络与实例,指出现存的主要问题。深入融合宏观的城市文脉、生态修复、文化塑造、精神传承,以及微观的景观塑造,精细化创造“冬季友好”的寒地红色纪念性景观,从六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改造留住红色记忆、均衡发展丰富红色景观、丰富载体表达红色文化、“五感”体验感知红色文化、重塑寒地气候红色空间、数字化建设再深红色传承等景观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以河南夏邑古运河景观规划设计为案例,从传承历史文化、维护生态、营造地域特色的角度进行论述,探讨"历史文化"与景观相融合的规划设计方法,塑造具有历史文化认同感,又适应现代人们生活需要的空间.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在当前城镇建设过程中,许多公共空间景观出现了盲目趋同化的现象,而没有对自身地域文化进行挖掘、传承,城镇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正在面临文化缺失的危机。此外,在城镇现代化建设加快的进程中,对于公共空间景观也关注不足。基于此,主要针对地域文化视角下公共空间景观设计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当前城镇现代化进程中公共空间景观地域文化的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地域文化公共空间景观的建设方法,为我国城镇公共空间景观地域化提供参考,以推动城镇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福州市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总体格局和街巷空间布局特征,街道空间独特空间感受,以及空间序列、视觉空间在街道景观中的应用,认为上下杭街区空间具有综合性,开敞空间、轴线空间、点状空间相互穿插复合,能给予游人独特的空间体验。  相似文献   

10.
校园景观序列的创造--以武汉大学校园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景观序列是自然或人文景观在时间。空间以及风景意趣上按一定次序的有序排列。文章在分析景观序列基本特性、创造原则的基础上,总结了武汉大学校园景观序列创造的几种手法。提出武汉大学校园景观以珞珈山早期建筑为标志景观,多植物景点的环境空间、文化内涵丰富的人文景观为特色,景观有序的整体框架。探讨大学校园景观序列向多聚合性空间、多活动空间相互融合、以植物造景为主、受多元文化影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在针叶树的离体繁殖中,初代培养芽苗分化的启动通常受基本培养基中盐分及浓度的调控,所以基本培养基的选择尤为重要,适量降低无机盐的含量有利于针叶树器官的分化。  相似文献   

12.
森林是人类的摇篮。森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源头,森林音乐文化也源于其中。湖湘文化作为一支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文化,对当地人民的思想文化、性格特点和生产、生活方式都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湖湘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湖湘音乐文化,也具备浓郁的地域森林特色。湖南森林文化与湖湘音乐文化的融合,产生了一系列独具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音乐艺术经典。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厚环乳牛肝菌的菌种培养基筛选研究 ,结果表明 ,该菌的菌种培养基筛选已获得成功 ,野生子实体由专家鉴定了种名 ,属低温型菌株 ,该菌的菌丝体可以在多种培养基上生长 ,但以其中的 3种培养基生长最佳 ;最适生长温度 16~ 2 0℃ ;最佳pH值为 4 5~ 7 0。  相似文献   

14.
《世界竹藤通讯》2004,2(2):20-20
玻利维亚是重视文化的国家,将竹子融于文化不仅能有效地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解决很多设计、居所和社区的问题。它的成本低,还整合了很多文化元素。玻利维亚的艺术家将艺术手段,特别是“艺术构思”运用于竹子生产过程当中,让艺术服务  相似文献   

15.
Experiments on temperature-accelerated germination, seeding quantity, and optimum density of seedling were made forKalopanax septemlobu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seeds ofkalopananx septemlobus had physiological dormancy because of unmature embryo and existence of inhibitory matter in the seed. Temperature-accelerated germination was a preferable and essential way to assure the germination. Seed dormancy could be overcome through accelerating germination. Firstly, warm treatment should be done, morphological maturity occurred, then, followed by lower temperature treatment, reaching physiological maturity. Seeding quantity, optimum density and the relations between density of seedlings and yield were studied. Responsible Editor: Chai Ruihai  相似文献   

16.
Tissue culture micropropagation of Douglas-fi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 procedure was developed for plantlet production from embryos of Douglas-fir [Pseudotsuga menziesii (Mirb.) Franco]. The Medium for Conifer Morphogenesis, used at full strength, and supplemented with 10 M benzyladenine for 17 days produced an average of 6.8 shoots on more than 90% of the embryos. The percentage of shoot-forming embryos as well as the average number of shoots per embryo varied significantly among eight seedlots. For secondary multiplication, 89% of the adventitious shoots produced axillary buds on MCM with 5 M benzyladenine. However, 0.5 M BA was more suitable for the elongation of axillaries. Rooting ranged from 0–87% depending upon the treatment. The highest percentage was obtained with a 7-week incubation in peat:perlite containing 1/5-strength medium, 1% sucrose and 2.7 M naphthaleneacetic acid, followed by 5 weeks on peat:perlite with 1/5-strength major and minor salts, full iron and organics, 1% sucrose and 0.1% charcoal.  相似文献   

17.
海洋文化对园林景观影响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洋文化虽然不是人类文化的全部,但却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起源。海洋文化历史悠久但很久以来一直作为大陆文化的补充,而今海洋文化作为新兴的领域被人们重视起来,海洋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形式对园林景观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者以时间为轴线对海洋文化与园林景观关系进行研究,从而推动园林景观和海洋文化相互促进发展,为城市旅游资源提供创新之路,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18.
森林文化体系与生态、产业体系并列为现代林业三大体系。在广泛涉猎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森林文化的意义和内涵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森林文化传承人类文明,开启生态思想,有8种文化形态和4种表现形式,其形成具有客观必然性,提出了弘扬森林文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9.
水文化背景下的环境照明不仅要解决水与光的交融问题,也要着重解决水环境中的电气安全 隐患。  相似文献   

20.
对国内外石蒜属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外植体类型、低温预处理、基本培养基、液体震荡培养、培养基中激素的种类与质量浓度、活性炭、碳源质量浓度以及培育条件等,并对石蒜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