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国粳稻优势区域布局与产业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要分析了我国粳稻特性、市场前景及其优势区布局原则。深入研究了东北、江淮中下游与(华北、西北、西南局部适宜粳稻生长的地区)特色优势区的粳稻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三大粳稻优势区域的产业发展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2.
籼粳稻杂交对中国东北粳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系谱分析,中国东北粳稻改良品种大多是籼粳稻杂交育成的,以生产上推广的中国东北粳稻与日本粳稻为试材,利用籼粳特异性InDel与SSILP标记分析籼稻血缘相对含量,以程氏指数法比较形态分化差异,同时测定10项主要稻米品质性状,分析籼稻血缘、形态分化与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东北粳稻在保持粳型遗传背景的同时引入了较多的籼型血缘,籼型位点频率平均为4.71%,显著高于日本粳稻的0.30%。中国东北粳稻12条染色体籼型位点频率差异很大,第5、第6、第10和第11染色体超过5%,最高的第5染色体达到9.83%,最低的第7染色体只有0.59%。籼型位点频率为辽宁(6.17%)>吉林(3.92%)>黑龙江(3.44%),辽宁显著高于吉林和黑龙江,而吉林与黑龙江差异不显著。程氏指数法分别将中国东北粳稻和日本粳稻判别为偏粳类型和粳型,穗颈维管束性状也有明显差异。日本粳稻碾磨品质明显优于中国东北粳稻。程氏指数与碾磨品质呈极显著正相关。籼型位点频率与碾磨品质和食味值呈极显著或显著的负相关,与垩白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黑龙江品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低是中国东北粳稻垩白性状总体低于日本粳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在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中,信阳市通过建立多点示范区,集约资源、集成技术、集中力量,大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进一步提升品质,节本增效,辐射带动并推进超级稻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了信阳市水稻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依据地理来源和直链淀粉含量将87份供试粳稻品种(系)划分为江苏普通粳稻、东北粳稻和江苏半糯粳稻3种类型,系统比较了稻米理化性状及淀粉合成主效基因Wx和OsSSIIa序列的差异,以探究其食味品质特征及其形成的分子基础。与东北粳稻相比,江苏普通粳稻的直链淀粉含量偏低,蛋白质含量和糊化温度偏高,而胶稠度和RVA谱特征值相当。与江苏普通粳稻和东北粳稻相比,江苏半糯粳稻具有较低的直链淀粉含量、较大的胶稠度及独特的RVA谱特征。大多数性状变异系数在3种类型粳稻中均较小,仅消减值变异系数较大,说明品种(系)间的稻米回生性存在较大差异而其他性状较为一致。各性状间的相关性在3种类型粳稻中表现不尽相同,说明地理来源和品种特性影响食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程度。聚类分析将87份粳稻分为4个类群,江苏普通粳稻与东北粳稻主要分布于类群I和II,且品种间相互交错;类群III由2个江苏普通粳稻品系和1个江苏半糯粳稻(徐稻9号)组成,多数性状值位于普通粳稻与半糯粳稻之间;类群IV中均为江苏半糯粳稻。序列分析表明江苏普通粳稻和东北粳稻中Wxb基因无序列差异,而江苏半糯粳稻在Wxb第4外显子上发生G/A替换,属Wxmp等位基因型;江苏省部分粳稻品种(系)携带OsSSIIa(G-GC)等位基因,从而导致高糊化温度。  相似文献   

5.
胡麻是朔州市朔城区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也是山区、旱作区的主要农作物。介绍了旱地胡麻的高产栽培技术,旨在指导当地农户科学种植,通过使用优良品种和配套技术,带动周边农户油料均衡增产,推进朔城区胡麻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全面提升胡麻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6.
1 抓好种子工作对于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是其目标和总体要求之一,从农业部门来讲,首要的任务是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根据中央农村工作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2007年粮食生产一定要努力实现稳定发展,农业部提出了组织开展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其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提升科技支撑能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良种当然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明确了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一项战略任务。各地在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尚有一些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以东北大米为代表的粳米国内外市场份额越来越大,显示出极大的市场商机。为此,以挖掘粳稻品质潜力,提升粳米品牌价值为主题的“首届全国粳稻产业大会”于3月25日-27日在长春召开。全国粳稻产业大会专家团成员、天津农学院教授崔晶博士多年来一直专门研究粳稻食味米开发,他指出,开发优质食味米是粳稻产业的一种新商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经济及饲料作物,一直以来在山东省的农业生产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山东省玉米的供应和需求矛盾较为突出,以家庭为主,生产效率较低,亟需政府和生产者加大创新力度,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加强农村改革,推动科技迅猛发展,进而提升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0.
实施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提高玉米生产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实施玉米科技入户工程的关键措施和主要经验,分析了科技入户工程对松山区玉米生产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超高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超高产杂交粳稻育种的历史、生产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发掘与利用优异基因资源、进行杂种优势利用的技术创新是杂交粳稻取得突破的前提,提出了南方水稻主产区超高产杂交粳稻育种途径和株型模式,并育成产量潜力12t/hm2的超高产杂交粳稻组合。建议加强超高产杂交粳稻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和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2.
孙建权 《中国种业》2020,(11):86-88
为全面了解新科稻31的生产应用前景,利用2015- 2016年2年的国家水稻品种试验黄淮粳稻B组汇总结果,通过产量、高稳系数和相关系数分析新科稻31的丰产稳产性,并进行了产量构成要素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新科稻31两年区试产量分别为 683.6kg/667m2和 665.9kg/667m2, 均比对照增产;高稳系数分别为 88.6% 和 92.6%,均大于对照;有效穗数和结实率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综合分析,新科稻31 是一个抗病性强,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在生产上可以通过适度加大栽插密度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实现优质粳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应以选用优质粳稻新品种为前提,建立无公害生产基地为基础,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为关键,实行订单种植、产业化经营为保证。在栽培规范上围绕优质、高产、安全、高效的目标,综合组装运用培育水稻壮秧,建立合理群体,科学运筹肥料,节水调优灌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和优化生育进程安排等标准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市场快讯     
近期国内稻米市场行情走势分析东北托市粳稻投放数量持续增加近期,国家利用市场化手段,通过增加东北粳稻投放数量来调控市场的导向越来越明显,东北稻米市场仍然延续上涨惯性,成交  相似文献   

15.
食物消费与食品工业面临的机遇 挑战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们实现了农产品供给总量的基本平衡,食品工业快速发展,食物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升,居民食物消费水平显著提高,全民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当前,我国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6.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作物,不仅担负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还肩负实现稻农增收、企业增效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使命。位于东北三江平原腹地的黑龙江省建三江农垦分局(以下简称“建三江”)是我国著名的绿色采都,盛产优质粳稻。在新形势下,建三江农垦分局进一步挖掘优质粳稻增产潜力,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实现了优质粳稻产业化,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加快强垦富民步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上海优质粳稻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伟 《中国种业》2021,(11):22-25
上海市优质水稻育种的历史较早,育种水平较高,在杂交粳稻的育种及制种技术上居于国内领先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稻瘟病抗性等“卡脖子”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上海优质粳稻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对相关问题的探讨,切合上海优质粳稻生产、育种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以期更快、更好地提升上海优质粳稻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18.
朱贵根 《种子科技》2024,(3):137-139
发展再生稻产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需要,是提升粮食及整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基于此,阐述了再生稻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关键技术难题,分析了现阶段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应用要求,探讨了潜山市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粳稻食味品质改良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徐铨  唐亮  徐凡   《作物学报》2013,39(6):961-968
进入21世纪,我国北方特别是东北粳稻面积不断扩大,单产明显提高,品质稳定改善,改良食味品质是今后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主要从食味品质鉴定方法,稻米淀粉种类和含量及分子结构、蛋白质种类和含量、其他物质含量与食味品质的关系,饭粒表面和内部超微结构与食味品质的关系,食味品质相关性状遗传分析与育种应用等方面介绍了日本粳稻食味品质研究现状,认为结合东北粳稻实际深入开展食味品质育种、栽培和生物技术等应用基础研究,充分利用籼稻二次枝梗粒偏向穗轴上部分布、穗颈大维管束数和一次枝梗数多等有利基因,同时减少对食味品质的不良影响,是今后北方尤其是东北籼粳稻杂交优质高产育种的重要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20.
常规粳稻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常规粳稻品种指纹图谱、分析遗传多样性和筛选特异性标记可以为水稻品种的亲本选配、品种鉴定和分类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长江中下游稻区和东北稻区的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分布于12条染色体上的SSR标记进行扩增,通过8%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标记筛选;分别利用POPGENE 1.32软件和NTSYS 2.10e软件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相似性分析并采用UPGMA法聚类,PIC-CAL计算多态信息含量PIC。结果从400个SSR标记中筛选到190个多态性标记,对67个粳稻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观测等位基因数的变化范围为2~6,平均值2.794 7;Shannon's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077 8~1.391 6,平均值0.520 9;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029 4~0.707 1,平均值为0.294 2。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长江中下游稻区粳稻品种与东北粳稻品种间、浙江粳稻品种与江苏粳稻品种间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观测等位基因、Shannon's指数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值较低。遗传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变化范围为0.531 6~0.957 9,可区分开长江中下游稻区粳稻品种和东北粳稻品种。利用筛选出的24个多态性标记用于构建指纹图谱和26个特异性标记用于品种判别。67个品种间多样性较丰富,但各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遗传相似性较近。指纹图谱的构建和特异性标记的筛选,为亲本选配、品种权保护、稻米品质的监督与管理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