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明阶 《蚕学通讯》2001,21(1):37-38,48
随着我国沿海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蚕茧生产区域结构调整势在必行。国家茧丝办拟定 ,在中西部地区 ,利用国家“退耕还林种草”的政策 ,有规划、分步骤建立一批优质蚕茧基地 ,稳定我国丝绸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这一政策 ,再次调动了我市各级党、政领导和农民发展栽桑养蚕的积极性 ,发种量必将迅猛增长。养蚕业要发展 ,蚕种必先行 ,是众所周知的 ,但如何使蚕种适应养蚕用种的需要 ,特别是蚕种质量是蚕种场的立足之本 ,而蚕种的质量与成本又是蚕种场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筹码 ,笔者为使蚕种能适应我市养蚕用种之需要 ,对我市蚕种生产的现…  相似文献   

2.
杨官成 《蚕学通讯》2000,20(4):47-49
蚕种是蚕业生产的基础,由于蚕种生产与需求的特殊性,蚕种有别于一般的商品。过去,蚕种生产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生产计划,蚕种场按计划统一组织生产,职工按工资级别获取报酬,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这种大锅板,平均主义的生产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不利于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奖勤罚懒,不利于职工提高技术水平和自身的业务素质,更不利于提高蚕种质量和蚕种生产任务的完成。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区蚕种场通过探索,在蚕种生产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徐亮  秦琪芳 《蚕桑通报》2009,40(3):63-64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总结,体会到要想抓好原蚕区桑园管理提高桑叶质量,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个稳固的农村原蚕区基地,开展合作制种,是提高蚕种产量质量,提高蚕种场生产经营效益,实现蚕种生产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阐述了原蚕区建点的基本原则和技术性要求,总结了安康市蚕种场的利好政策,提出了巩固和发展原蚕区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蚕种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强、受控因素多的产业,同时又是一种有生命的特殊商品和生产资料,在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有其特殊的技术要求,因此,加强蚕种质量管理是提高蚕种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建国以来蚕种生产上制定了蚕种生产技术要点和检验办法等,这些无疑对保证蚕种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不足之处是产品检验是事后把关,不能有效地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从而制约了蚕种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并使生产和经营蒙受损失。随着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全面质量管理(TQC)在工业上已逐步推广使用,它的特点是系统地对一切同产品质量有关的因  相似文献   

6.
<正> 近几年来蚕种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生产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全省不少蚕种场改变了过去的大集体生产,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多种多样,有的以小组为承包单位,有的以家庭或个人为承包单位。由于经济承包涉及到生产者的经济利  相似文献   

7.
目前,蚕种质量主要以\"四率\"(微毒率、良卵率、孵化率、杂交率)为标准来衡量.但蚕种质量除了国家规定的\"四率\"标准外,还有其内在因素质量要求,因为蚕种生产涉及遗传品质、种植养植、生产加工、保护整理等系列过程,且环环相扣.只有加强蚕种产前、产中、产后的监控管理,才能促进蚕种内在质量在生产过程中量的积累,全面提高蚕种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8.
潘志新 《广西蚕业》1998,35(2):44-46
我站由于历史原因,土地资源较少,全站85%的蚕种靠原蚕区饲养。为了提高蚕种产量和质量,1996年以来,我场大力加强原蚕区投入和基础建设,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强化各项质量管理;抓好种茧用桑管理的规范化;全面推广防治微粒子病的综合技术;  相似文献   

9.
周为友 《江苏蚕业》2004,26(1):45-46
<正> 原蚕区非蚕种生产期是指在原蚕区未饲养原蚕、繁育蚕种的某一特定时期,是蚕种生产期的一个延续阶段,具有生产间隔长、操作细节多、实施对象广等的特点,因此其管理工作的好坏对蚕种品质的优劣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农村原蚕区一般春季搞蚕种生产,其它季节从事丝茧生产或闲置弃产抛荒,势必造成病原累积多、虫害发生率高,环境、桑园  相似文献   

10.
钟兴权 《蚕学通讯》2002,22(2):45-46
蚕种场必须根据蚕桑发展对蚕种的需要组织生产,生产出对路、优质、高产的蚕种,才能立足不败之地.垫江种场在这方面作出一些探索和研究,即合理制种布局,适应农村养蚕布局的调整,提高房屋设备利用率,确保蚕种质量,扩宽种场生存和生活的空间,为我场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以传统的保护技校为基础,依照蚕卵生理发育规律,结合生产实际,对蚕种保护技术进行探索和创新,是今后蚕种顺利进入市场必须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结合生产实践,对保种新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以KOH溶液作为卵壳软化液,设置浓度和软化时间梯度对家蚕蚕卵进行软化,以切片成功率为标准摸索卵壳最佳软化条件.结果表明以10%的KOH和5min的软化时间得到的切片成功率最高.  相似文献   

13.
邱国祥 《广东蚕业》2001,35(1):51-52
根据广东省蚕学会2000年度学术活动计划,蚕种学组于2000年12月20~21日在清远召开了广东蚕种学科21世纪发展规划学术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我省各生产、科研、教学等单位的代表共15人。会议由省蚕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蚕种学组组长刘新国主持,省蚕学会秘书长毛铿祖、省蚕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惠华应邀参加会议。会议得到了清远  相似文献   

14.
蚕桑生产是我县传统优势产业,是农村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是山区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2002年6月11~12日,广东省蚕学会蚕种组于珠海斗门县召开了全体成员会议,会议由蚕种组组长刘新国同志主持。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两个,其一是就农业部拟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的提纲作了详细的讨论,各位成员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气氛相当活跃。讨论尤其针对广东地区蚕桑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修改意见,目的是使“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在生产上切实可行,并规范蚕种  相似文献   

16.
我场1991年为缓解我省夏秋用种紧缺状况,首次接受了省公司下达的夏繁任务并取得较好的成绩。后来因丝绸行业渐入低谷,蚕种市场供过于求,正造生产能力过剩,夏繁因此而中断。近几年,随着丝绸行业的复苏,本场生产任务不断增加,受原蚕基地种茧生产能力所限,为减轻春、秋两季的压力,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 ,随着科技的进步 ,蚕种实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其中生产电气化自动化在蚕种生产各环节上得到了广泛应用。1 蚕种生产电气化自动化1.1 电气化自动化生产原理  生产电气化自动化是指在生产过程中 ,根据生产环境和作业需要 ,将电气设备、机械设备按照人们预定目标 ,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自动完成操作 ,具有及时、精确、便捷的特点。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温湿度等外部传感器对生产过程中要素变量进行信息采样、处理、分析 ,并将决策指令下达给各输出设备进行工作。蚕种生产上常用的电气化自动化设备有以下四种 :一是电源…  相似文献   

18.
苏政荣 《蚕学通讯》2007,27(1):43-45
重庆市西里蚕种场创建于1935年,已有72年专业从事家蚕良种繁育与推广的悠久历史,是重庆市规模最大的桑蚕普种专业繁殖场,是农业部蚕桑产业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定点单位、西南大学蚕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学科研实习基地和蚕桑新品种试验基地,是重庆市优质蚕茧百万担工程重点龙头单位.  相似文献   

19.
1)蚕卵催青期的蛋白电泳图谱,1至7天基本无很大变化,到第8、9日,蛋白变化才明显。2)一至三龄整条蚕跑出来的蛋白带数少且不清晰。大蚕剔除中肠内桑叶后,蛋白条带多且较清晰。四至五龄蚕血蛋白质条带有一定的变化。3)同一天不同组织取样处理,蛋白质带数及成分有差异。  相似文献   

20.
李玉泉 《广东蚕业》2007,41(1):15-17
罗定蚕种场始建于1978年春,当年秋正式投产,生产规模由小到大,经营上有起有落,荣辱与共,2002年改制为罗定市奔康茧丝绸有限公司,真正有规模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