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动站记录与人工观测雨量测量误差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乌兰浩特市气象局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量记录统计、对比分析,发现自动站观测雨量与人工观测雨量存在一些偏差。经分析,仪器测量原理与观测方法不同、观测时间不一致、自动站雨量传感器自身原因、承接降水物形态、因定期维护而造成的测量误差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等方面是导致自动站和人工站降水观测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比法,对德兴气象站2007-2008人工观测雨量和自动站雨量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发现自动站观测降水量存在偏差。进过分析、探讨对于人工数据而言,观测方式不同、采集数据时间不同的SL2—1传感器在测量降水量过程中,因未按照规范定期维护与自动站传感器自身特性是导致观测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龙凤山大气本地污染监测站自动站记录与人工观测雨量测量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自动站与虹吸雨量计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着一些偏差,对其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希望能够给相关测量者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4.
根据日常业务工作的经验,总结分析了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在运行过程中由于仪器本身原因、观测时间不同步、观测数据采集方式不同、维护不当和人为因素等造成自动站和人工站降水误差的原因并提出了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广西平乐县气象局2010年自动站和人工站3个主要气象要素观测资料的比较,分析2种观测数据差异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自动站观测数据的准确性。结果表明,2种观测数据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自动站与人工站仪器本身的构造不同;观测仪器本身所造成的误差;观测体制(观测时间)上的不同步;人工站存在观测员的读数视差等。  相似文献   

6.
陈成国  石慧兰  王桂兰  邵志勇  周圣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222-20224,20235
通过对德州市8个国家一般气象站人工站与自动站平行观测2年的资料分析表明,自动站资料能很好地替代人工站,但二者存在一定的误差,全市人工观测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比自动站偏高;人工观测降水量、平均风速比自动站偏小;夏季人工观测地温比自动站偏高,受积雪覆盖影响,冬季人工观测地温比自动站明显偏低。自动站仪器检修校准时,要注意对比人工站与自动站在检修校准前后的观测误差值,避免因仪器检修校准调整出新的观测误差,影响资料的连续性和气候变化分析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宏明  王星鹏 《北京农业》2013,(18):151-152
近几年来,通过对自动气象站和人工气象站所收集的气象数据进行对比后发现,自动气象站收集的降水量数据与人工测得的降水量数据之间经常会出现一些偏差。为此,工作人员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经分析发现,自动监测与人工监测之间的测量原理与观察方法的不同,以及观测收集数据时间的不一致是造成自动气象站测得的降水量和人工气象站的测得的降水量之间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此外,自动气象站的雨量传感设备出现问题也会造成降水量的数据之间产生误差。基于此,针对CAWS600型自动站与人工观测降水差值产生的原因来具体分析一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朝阳市国家基准气候站2007年~2011年五年间的地面自动站与人工平行观测的数据,按月对气温、相对湿度、降水进行差异分析,统计了两种观测数据之间的对比差值、降水百分误差,并对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观测与人工观测的各气象要素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基本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个别月份差异较大。产生差异的原因:观测时间不统一、观测仪器结构与观测原理存在差异、观测方式差异等。因此在将人工观测数据与自动站观测数据连续使用时,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进行适度订正。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CAWS600-BⅠ型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降水量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5—2009年4-10月石家庄站(53698)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降水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自动气象站观测降水量与人工观测降水量存在一些偏差。进一步分析得出:观测数据采集方式不同、观测时间不一致、自动气象站雨量传感器自身原因、承接降水物形态、未定期维护而造成的测量误差以及外界环境因素是导致自动气象站和人工观测降水量观测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以永州国家基本气象站(57866站)2009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的雨量值为样本,分析了各月人工与自动观测雨量记录的差值及不同雨量级别时雨量的差值及其方差值的大小,结果表明各个月份及各项雨量级别的人工与自动雨量差值及方差值均较小,对历史雨量资料序列的连续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周平  邢丽元 《吉林农业》2011,(12):171-171
通过对长春市2010年地面自动气象站与人工观测在平行观测期间的雨量数据进行差异分析,统计了两种观测之间的对比结果表明: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雨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都在仪器测量误差范围内,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新民站2003—2004年自动与人工2种观测系统观测期间的气温数据,对自动与人工观测的气温进行差异分析,统计了平行观测之间的对比差值、标准差,并检验了气温自动观测对气温资料连续性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气温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差异在自动站误差允许范围之内,自动站的使用对年气温序列有一定影响,总体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张运洲 《农技服务》2012,29(7):885+887
从一年中的几次具有代表性的降水过程对比分析了过程雨量资料,讨论了自动观测雨量资料和人工观测雨量资料的具体差异情况,并作简要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消除二者差异,为更好地使用自动站资料提供建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遥测雨量传感器是自动站中最容易出现故障的部分,就气象站雨量传感器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不同的误差原因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自动站降水误差的原因分析和其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娟  李吉云 《北京农业》2012,(6):205-206
笔者通过对自动站雨量传感器的结构、测量原理、日常维护以及人为因素等几个方面的系统分析,找出自动站降水出现误差的原因,并提出了降低自动站降水误差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3~2010年秦皇岛自动站与人工观测资料,从仪器的原理、观测时间和安置环境的差异,分析了自动仪器和人工仪器的对比观测数据的误差成因,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自动站故障,总结了自动站容易出现故障的环节和修复的实例,并从实际工作角度对自动站的安装维护及测报软件提出了实用性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气温数值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内蒙古索伦国家基准气候站2008年自动站与人工并行观测气温资料进行时比分析,根据相关标准对自动站气温资料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气温的偏差有日变化和季节差异,产生偏差原因有观测仪器的系统性偏差、观测仪器对气温变化响应的灵敏度、观测时间的差异、太阳辐射对观测仪器的影响等,这为人工和自动观测气候资料的前后连续性使用提供了订正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自动站与人工站观测降水量的差异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曹春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220-11221
利用2008~2009年福州自动站与人工站平行观测期间的降水量资料,对年、月、日降水量差值百分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自动站与人工站降水观测差值较小,其准确度能够满足日常业务使用。观测时间的差异、观测数据采集方式的不同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是造成降水量对比观测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自动气象站已成为今后我国地面气象观测的发展主流,并将逐步取代人工观测,对比分析2个观测系统之间的观测差异非常有必要。总结了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温度差异的原因,并对东乡县自动站与人工观测温度差异特征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气象服务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14年6月农安县根据吉林省人影工程建设要求进行自动土壤水分站建设,为评价DZN2型土壤水分监测站监测能力、服务效益和推广使用提供参考依据,对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农安县东方红村土壤水分观测站自动站与人工实际观测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进行对比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差值对比存在一定误差,但DZN2型自动土壤水分观测站运行良好,自动与人工观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全部通过相关性检验,一致性表现较好。自动观测资料基本能够代替人工观测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