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提高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水平,探求温室太阳能和热泵技术在污泥干化领域的应用方法,设计一种新型温室太阳能污泥干化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温室、翻泥机、辅助热源、通风系统、保温系统组成。在河南地区对系统的核心部件,扰流风机、翻泥机和热泵系统进行了热性能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扰流风机扰乱了温室内部的温度分布,使上部的热能向下部流动,温室底部温度提升了3~5 ℃;在本研究涉及的风速范围内,风速为2~6 m/s时对污泥干化起促进作用,6~8 m/s时,干化含水率减小缓慢,此时对污泥干化系统扰动较大。翻泥机翻泥的时间间隔与温室内热能相关,间隔为30~70 min范围内与干化含水率存在线性关系;在太阳能不足的冬季使用水源热泵系统较使用空气源热泵系统污泥干化含水率提高了11%,双系统较水源热泵系统提高了8%。试验验证结果表明:1 000 m2的温室污泥干化系统,日均处理污泥约10 t。  相似文献   

2.
将干化剩余污泥和土壤按不同质量比例混合(干化剩余污泥添加比例分别为0,10%,25%,50%,75%和100%)后作为草坪基质进行马尼拉草坪盆栽试验,分析干化剩余污泥作基质对草坪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尼拉的生长势随基质中干化剩余污泥添加比例的提高而增强;马尼拉中Hg的含量与草坪基质的Hg含量存在较高相关性;各处理草坪基质的Cr,Cd和Hg含量随干化剩余污泥添加比例的提高而显著提高,但均未超过污泥园林绿化泥质标准。  相似文献   

3.
生物干化污泥有机肥在茶树铁观音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干化污泥能有效促进茶芽生长,提高新梢密度、百芽重和茶叶产量。茶叶重金属的含量低于茶叶卫生标准(GB2762-2005)中规定的重金属含量限值,为推广生物干化污泥在茶树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生物干化污泥有机肥对大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开展了生物干化污泥有机肥对大白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干化污泥有机肥作为基肥能有效促进大白菜的生长,提高株高、叶球直径和单株重量,生物干化污泥有机肥能够降低大白菜硝酸盐的含量,提高粗纤维、VC含量,从而提升大白菜的品质;大白菜重金属的含量在《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5.
脱水污泥生物干化及产物农用性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污泥的生物干化及产物农用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探讨了不同调理剂对生物干化堆体温度和产物含水率的影响,分析了干化过程中有机物的降解,及干化产物生物稳定性和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以稻草为调理剂的堆体最高温度可达67℃,干化产物含水率可从73%降至52%,产物4日耗氧呼吸速率降至10mgO·2g-1DM,显示了较好的稳定性。生物干化过程中,蛋白质和腐殖质含量逐渐降低,而多糖含量比较稳定。生物干化后产物重金属含量有所提高,除Zn部分超标外,其余重金属均未超出《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1984)规定的限值。  相似文献   

6.
以酿酒葡萄品种"神索"的体细胞胚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干化对体细胞胚的保存效应.结果表明:葡萄体细胞胚失水量与萌发率有关,失水量在40%~50%之间萌发率较高,达58%左右,较未经干化的胚状体萌发率高9.4%;在较高相对湿度下,体胚失水速度变慢,延长了干化处理时间,提高了体细胞胚的存活率和萌发率;相对湿度为70%,体细胞胚干化15 d效果最好,胚状体萌发率可由未经干化处理的33.5%提高到经干化处理15 d的56.2%.  相似文献   

7.
将干花生通过沙洗、水浸、嫩化、腌制等技术处理后,可使其摇身变成冬春人们喜食的抢手货。1千克花生干果市价3元左右,经过返鲜加工后可产出2千克水煮嫩花生,每千克售价达5元以上。不失为一个致富的好项目。  相似文献   

8.
污泥处理(sludge treatment)是指对污泥进行浓缩、调质、脱水、稳定、干化或焚烧等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的加工过程。污泥处理,一直以来都是环保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这一工作正是对技术要求最高的一个环节。好的污泥处理能够彻底消除细菌滋生、污染、资源破坏等一系列现象,而技术上的缺失、粗暴的处理方式反而会加重环境的负担,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土壤干层初步研究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8  
在详细描述土壤干层现象和类型的基础上 ,分析了土壤干层的成因 ,即低降水高蒸发、水土流失、植被类型选择失当、群落生产力过高和群落密度过大等 ,指出土壤干层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使局部小气候环境趋于旱化、土地退化、植被生长衰退、天然下种更新不良及加大造林难度等 ,最后提出了缓解土壤干层对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的意义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污泥生物沥浸处理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污泥高水分含量和存在重金属已成为影响我国污泥处置与资源化的重要"瓶颈"。生物沥浸技术被证实是一种即可以有效去除污泥重金属,同时显著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生物方法。本文较系统介绍了目前我国污泥深度脱水的几种方法及生物沥浸处理技术在污泥处理上的优势,生物沥浸法促进污泥深度脱水和重金属去除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影响因素。以无锡芦村污水处理厂日处理200 t污泥的生物沥浸处理———高温发酵堆肥的实际工程为例,阐述该工艺的技术参数、污泥处理及其后续堆肥和土地利用的效果。连续2年多的生产性试验和工程实践表明,经生物沥浸处理的污泥可不加任何絮凝剂能一步机械脱水到含水率60%以下,呈土黄色无臭的半干化饼状。且污泥干基有机质、热值和氮磷养分含量几乎不变,利于后续资源化(如土地利用、焚烧等),处理成本低廉,同时压滤水水质较好,可就近排入污水处理厂处理。因此,污泥生物沥浸技术是一项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苹果扦插育苗生根率低的问题,以富士、美国8号和八棱海棠1年生苗为试材,研究埋干幼化结合不同质量浓度IBA处理对其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牛粪和壤土以2∶3的体积比混合的基质中,经幼化处理的富士、美国8号和八棱海棠的生根率、生根数、根长和生根指数均高于未幼化处理,随着IBA质量浓度的升高,其4个指标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IBA质量浓度为1 250 mg/L时,经过幼化处理的富士、美国8号、八棱海棠生根率、生根数、根长和生根指数达到最高,分别为91.8%、90.8%、93.1%,25.8、45.8、39.2条,60.6、60.3、48.8 mm,145.0、250.2、177.7。表明埋干幼化结合IBA处理可极大地提高苹果扦插生根率,实现苹果良种的快速高效无性繁育。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气候暖干化对经济和特色作物的影响及应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述西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揭示了主要经济作物棉花、胡麻、冬油菜和特色作物酿酒葡萄、苹果5种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等对现代气候暖干化的响应特征,并提出应对气候暖干化的技术措施,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3.
在综述西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基本特征的基础上,重点揭示了主要经济作物棉花、胡麻、冬油菜和特色作物酿酒葡萄、苹果5种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等对现代气候暖干化的响应特征,并提出应对气候暖干化的技术措施,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4.
实施简约化栽培管理是目前新疆特色林果提质增效的必然途径。树上干杏作为伊犁河谷特有的杏资源品种,如何巩固提升、继续保持在本地区林果业中的支柱产业地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近几年的生产实践,从建园、树形修剪、土肥水管理及壁蜂授粉等方面总结了树上干杏简约化栽培管理措施,以期为树上干杏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陕西省渭南市为研究区,基于渭南市1960~2011年的气象数据,分析了渭南市气候暖干化特征和暖干化背景下渭南市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探索了渭南市农业节水途径及节水模式。研究表明,渭南市应主要通过工程节水、技术节水和管理节水等途径,采用因"地"制宜模式、因"时"利导模式、量"水"而行模式和得"补"偿失模式,来实现渭南市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高档干化葡萄酒产区和品种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为建立高档干化葡萄酒的原料保障体系,保证其品质,进行了高档干化葡萄酒产区和品种选择研究。以天津和宁夏产区的气象资料为研究依据,通过热量、水分和光照等气候指标的比较,同时参考两地采收时的浆果理化指标来选择产区,通过全面分析赤霞珠和美乐葡萄浆果的品种特性来选择品种,认为宁夏产区的赤霞珠品种在中国最适宜做干化葡萄酒。  相似文献   

17.
采取实验方法,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制取干污泥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下对苯酚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干污泥对苯酚的吸附在30 ℃温度下吸附速率最快,吸附过程遵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并且Lagergren一级速率方程也可以较好地描述干污泥对苯酚的吸附;25 ℃时,干污泥对苯酚的吸附行为用Langmuir模型描述时相关性最好,其方程式为G=909.091×0.003 1Ce/(1+0.003 1Ce),其最大吸附量为909.091 mg·g-1, k=0.003 1。  相似文献   

18.
采取实验方法,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制取干污泥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下对苯酚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干污泥对苯酚的吸附在30℃温度下吸附速率最快,吸附过程遵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并且Lagergren一级速率方程也可以较好地描述干污泥对苯酚的吸附;25℃时,干污泥对苯酚的吸附行为用Langmuir模型描述时相关性最好,其方程式为G=909.091×0.0031Ce/(1+0.0031Ce),其最大吸附量为909.091mg·g^-1,k=0.0031。  相似文献   

19.
传统番茄栽培用苗量大、定植用工多,通过利用番茄侧枝易发的特点,采用稀植多干技术,可为实现省苗、劳动轻简化提供一种途径。研究以番茄普罗旺斯为试材,在保证每公顷内枝条数一定的条件下,设置单干整枝(T1)、双干整枝(T2)、三干整枝(T3)、四干整枝(T4)共4个处理,探究其对番茄成本投入、植株生长及产量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稀植多干技术(T4)相比于传统单干整枝(T1),最多可以节约种苗22 174株/hm2,节约74.87%的生产成本;T2、T3、T4处理单株地下部生物量分别达到25.53、35.04、60.83 g,分别较T1处理高61.68%、121.91%、285.24%,表明根系能够满足较多枝条生长发育,且T3处理根冠比显著低于其他处理,低的根冠比促进地上部同化物的积累及产量形成,使采收集中,有利于降低劳动成本;单干整枝(T1)上市期较早,且早期产量高,T2、T3、T4处理前期产量分别比T1处理低30.24%、45.69%、59.00%,T1处理提前收益56 733.33元/hm2,T3处理中期产量分别比T1、T2、T4处理高2...  相似文献   

20.
以陕西省渭南市为研究区,基于渭南市19602011年的气象数据,分析了渭南市气候暖干化特征和暖干化背景下渭南市农业水资源利用现状,探索了渭南市农业节水途径及节水模式。研究表明,渭南市应主要通过工程节水、技术节水和管理节水等途径,采用因"地"制宜模式、因"时"利导模式、量"水"而行模式和得"补"偿失模式,来实现渭南市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